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凝血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9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2组,观察组45例给予液体复苏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5例仅给予液体复苏治疗。观察2组凝血功能以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相比治疗前延长(P均0.05),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相比治疗前降低(P均0.05);观察组TT与PT相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缩短(P均0.05),APTT、FIB、INR相比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APTT相比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FIB与INR相比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5)。2组治疗后IL-6、IL-10、TNF-α均明显增高(P均0.05),但观察组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够有效改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治疗后炎症因子的提高程度,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参附注射液联合连续肾脏替代治疗(CRRT)治疗感染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52例感染性休克患者,依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26例。对照组予CRRT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治疗。比较2组症状改善情况、治疗总有效率及血清降钙素原(PCT)、白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乳酸(Lac)、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氧合指数(Pa O2/Fi O2)、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水平。结果研究组的汗出、肢厥及紫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92.31%,高于对照组的65.38%(P<0.05);治疗后研究组血清PCT、IL-10及TNF-α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Pa O2/Fi O2较对照组高,Lac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BUN、Scr均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研究组CD3^+、CD4^+、CD8^+、CD4^+/CD8^+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联合采用CRRT、参附注射液治疗感染性休克,可有效降低患者炎症因子水平,显著改善T细胞亚群,促进症状及肾功能恢复,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聚明胶肽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8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基于聚明胶肽注射液的常规液体复苏及对症治疗,研究组则基于聚明胶肽注射液采取限制性液体复苏,比较两组患者的凝血功能(BLA、PT、APTT)、循环功能(HR、MAP、SpO_2)变化和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HR显著低于对照组,MAP、SpO_2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研究组BLA、PT、APTT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研究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 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 27%(P 0. 05)。结论:在创伤失血性休克中应用聚明胶肽联合限制性液体复苏,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循环功能及凝血功能,显著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值得临床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甘露醇、高渗氯化钠羟乙基淀粉40注射液(HSH40)对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脑氧代谢、脑血流动力学、炎性反应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甘露醇+HSH40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治疗。记录2组治疗前(t_0)、治疗后30 min(t_1)、治疗后60 min(t_2)、治疗后120 min(t_3)循环系统指标、颅内压(ICP)、脑氧代谢指标、脑血流动力学参数、血清炎症细胞因子的变化,比较2组休克指数(SI)、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的差异。结果 2组t_1~t_3时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颈静脉球血氧饱和度、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Vp)和舒张期血流速度(Vd)均较t_0时显著增高(P均0.05),心率(HR)、ICP、脑动静脉血氧含量差、阻力指数(RI)和搏动指数(PI)均较t_0时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t_1~t_3时上述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1~t_3时的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均较t_0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以上指标在t_1~t_3时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t_3时间点SI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观察组随访时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GO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急性颅内高压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甘露醇和HSH40液体复苏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可有效促进患者复苏,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氧代谢和血流灌注,抑制炎症反应,有利于神经功能和预后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失血性休克的临床急救与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12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按照常规急救护理流程实施急救护理,观察组则按照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对比两组急救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液体复苏达标时间为2.31±0.54h,显著短于对照组的2.96±0.83h(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67%(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急救护理中,运用循证链式急救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提高急救护理质量,降低患者病死率,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将118例感染性休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连续用药5 d。对比分析两组用药5 d后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4 h和48 h血乳酸浓度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33%)显著高于对照组(68.97%)(P0.05);两组血乳酸浓度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乳酸浓度治疗24 h、48 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减少(P0.05);观察组血乳酸浓度治疗24 h和48 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治疗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血清IL-6、TNF-α治疗24 h、48 h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减少(P0.05);观察组血清IL-6、TNF-α治疗24 h和48 h后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西药治疗感染性休克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联合参附注射液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呼吸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机械通气,抗感染以及营养支持等常规的对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联合参附注射液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7 d。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氧分压、氧合指数及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血清细胞因子TNF-a及IL-2、IL-6、IL-8水平、呼吸力学指标等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Pa O2、Pa O2/Fi O2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a CO2显著下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后研究组的Pa O2、Pa O2/Fi O2检测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a CO2检测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TNF-α、IL-6、IL-8均显著降低,IL-2显著升高,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大黄联合参附注射液可以改善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呼吸功能,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早期集束化治疗对感染性休克患者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将4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均常规予以集束化治疗策略,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加入参附注射液50 m L缓慢推注,再取100 m L以15 m L/h持续微量泵输注。结果两组治疗后各观察时间点血流动力学指标均显著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P0.05);治疗组使用液体总量及血管活性药物总量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时间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复苏目标达到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能明显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脏功能,提高心输出量,有利于及早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阻止病情恶化。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血必净联合山莨菪碱对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及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和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将80例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早期液体复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血必净注射液+山莨菪碱治疗,连续治疗48h。观察2组治疗前及治疗后6 h、12 h、24 h、48 h循环系统和组织灌注氧代谢、血液流变学、炎性因子和早期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6 h、12 h、24 h、48 h的Scv(O2)、乳酸、pH值均显著改善(P均0.05),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血沉、血细胞比容及血浆白细胞介素-6(IL-6)、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显著降低(P均0.05),且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后24 h、48 h的血肌酐(Cr)、尿素氮(BUN)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尿N-乙酰-β-D氨基酸葡萄糖苷酶(NAG)水平在治疗后6 h、12 h、24 h、48 h均显著降低(P均0.05),观察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血必净联合山莨菪碱能够提高严重多发伤伴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效果,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对损伤的肾脏组织具有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心力衰竭大鼠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的影响。方法检测心力衰竭模型大鼠以参附注射液治疗前后心脏指数、TNF-α、IL-6的含量。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脏指数、TNF-α、IL-6的含量明显升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比较,参附组能够明显减少模型大鼠心脏指数、TNF-α、IL-6的含量(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能减轻心力衰竭大鼠炎症损伤,改善心脏功能,防止心室重塑。  相似文献   

11.
目的运用Meta分析方法观察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的临床疗效。方法检索电子数据库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和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有关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临床疗效的RCT文献,检索时间为2008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使用Cochrane协作网推荐的方法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对纳入研究的测量指标通过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液体复苏在24 h平均动脉压(MAP)、血乳酸(Lac)、28 d死亡率方面,优于对照组;漏斗图显示有发表偏倚。结论参附注射液在早期脓毒症休克治疗中对早期改善氧合、组织灌注、降低死亡率等方面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黄丹 《河南中医》2013,33(8):1338-1339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配合多巴胺注射液治疗休克的临床疗效.方法:100例休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和治疗组50例,对照组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2.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配合多巴胺注射液对休克患者急救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2例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急救护理,研究组采取预见性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救治成功率、救治时间、满意度等指标。结果:研究组抢救成功率高达89.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1%(P0.05);研究组救治时间比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研究组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严重创伤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其并发症减少、抢救成功率提高、患者满意度上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成单用组和联合组2组,单用组使用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使用参附注射液+乌司他丁联合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和白介素-18(IL-18)等血清细胞因子水平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2组血清TNF-α、IL-6和IL-18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同时联合组均明显低于单用组(P均0.05);联合组腹痛消除时间、胃肠减压时间和血液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均明显短于单用组(P均0.05);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单用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乌司他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水平,改善患者的症状,总体疗效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治疗骨关节炎(O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OA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基础治疗,实验组加用参附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14 d。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为87.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7.50%(P0.05)。治疗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骨关节炎评分(KOSS)量表评分、Lequesne损伤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8(IL-18)、C反应蛋白(CRP)值表达均下降(P0.05),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值表达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参附注射液组患者IL-6、IL-18、CRP值表达均下降更显著(P0.05),SOD值表达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辅助治OA疗效显著,治疗机制可能与降低IL-6、IL-18、CRP表达,升高SOD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叶桑菊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的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9例,2组给予基础干预,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四叶桑菊汤治疗。观察2组中医症状积分、症状消失时间、临床疗效,检测T淋巴细胞水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水平,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鼻塞喷嚏、咽喉肿痛、发热流涕、痰液黏稠评分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发热、流涕、咳嗽、咽喉红肿消失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93.88%显著高于对照组75.51%(P0.05);治疗后2组CD3+、CD4+、CD4+/CD8+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TNF-α、IL-6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组IL-10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16%稍高于对照组6.12%(P0.05)。结论:四叶桑菊汤联合热毒宁注射液可有效改善急性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T淋巴细胞和血清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参附注射液对脓毒症休克患者组织灌注指标、全身氧代谢指标、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d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75例脓毒症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根据《2008国际严重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指南》6 h EGDT方案+24 h集束化治疗,参附组按EGDT方案第1次液体复苏后应用参附注射液100 mL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静滴,对照组在同一时间予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比较参附组和对照组用药后24h组织灌注指标、全身氧代谢及两组ICU平均住院时间和28 d预后的差异.结果 参附组24 h ScvO2、尿量高于对照组,血Lac低于对照组(P<0.05);参附组DO2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02ER%、VO2及治疗24hAPACHEⅡ评分、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相近(P>0.05).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改善脓毒症休克患者早期24h组织灌注水平和氧输送水平,对平均ICU住院时间及28 d病死率无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治疗对ICU脓毒性休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将7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PACHEⅡ)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外周血管阻力(SVR)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楔压(PAWP)、一氧化碳(CO)、肺血管阻力(PVR)、血乳酸(Lac)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血必净注射液治疗ICU脓毒性休克的临床疗效更显著,并能有效改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脓毒症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的变化,探讨参附注射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影响.方法 脓毒症患者56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在入院后第2天(治疗前)及入院后12d(治疗后)抽取静脉血检测TNF-α、IL-6、IL-8.结果 实验组治疗后TNF-α、IL-6、IL-8含量的降低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 参附注射液可以抑制炎性因子TNF-α、IL-6、IL-8过量表达,防止MODS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20.
高玉萍  牟亚琳 《陕西中医》2012,33(2):149-151
目的:探讨在失血性休克早期复苏中应用参附注射液治疗的疗效。方法:对60例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所有患者接诊后均立即开放静脉通道、面罩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血容量、多巴胺升压以及病因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抗休克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抗休克治疗基础上予参附注射液。结果:治疗组血压升高、心率减慢、血氧饱和度升高和尿量增加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参附注射液治疗失血性休克不仅能提高心脏功能、回升血压和改善微循环,而且能使这些功能稳定在一定水平,有利于休克的纠正,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