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类,为强直性脊柱炎证候诊断客观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78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以因子分析法提取公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以系统聚类分析法归纳证候群,确定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型。结果通过因子分析,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中提取出24个公因子;利用因子得分作为变量进行聚类分析,总结出强直性脊柱炎的4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医证候群,即肾虚督寒证、肾阴虚证、湿热痹阻证和瘀血痹阻证;其中肾阴虚证可兼见阳虚和湿热,湿热痹阻证可兼有脾虚。结论因子分析联合聚类分析结合中医基础理论归纳强直性脊柱炎的证候分型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广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证候分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广东地区168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方法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在提取出的15个公因子中,其中11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分别对应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阻、湿热痹阻、肝肾不足三个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候。结论:因子分析能对中医四诊信息较好地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广东地区类风湿性关节炎的中医证型特点,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因子分析法研究小儿厌食症的中医证候分型特点,为临床辨证提供客观依据。方法:收集近5年来在我院门诊就诊的305例小儿厌食症患者的临床四诊信息,用因子分析法进行分析,提取因子并测量症状载荷,明确因子对应的证候。结果:在提取出的8个公因子中,其中4个具有代表性的公因子分别对应小儿厌食症脾阴不足、脾虚湿阻、脾胃湿热、肝脾不调4个证型。结论:因子分析能较好地对中医证候进行证型的客观分类,可为临床辨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肾壮督蠲痹汤治疗肾虚督亏、寒湿瘀阻型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予柳氮磺吡啶肠溶片及双氯酚酸钠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益肾壮督蠲痹汤。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并进行比较、评价。结果: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医证候评分比较、临床指标、体征比较及血清学比较等方面均比对照组具有优势,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益肾壮督蠲痹汤能有效缓解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情,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索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证候分类特点,为肝炎肝硬化的证候研究提供依据。方法:运用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根据通过《肝炎肝硬化临床信息采集表》收集到的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资料,对其中的97个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提取公因子,并对这些公因子进行中医证候的诠释。结果:对801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97个中医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32个特征根大于1的公因子,根据中医理论对32个公因子下的中医症状进行诠释。提示的中医证候有血瘀证、湿证、热证、肝气郁结证、脾虚证、气阴两虚证、水停证、脾虚湿盛证、血虚证。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肝炎肝硬化患者的四诊信息进行证候分析是可行的,分析结果与现有的肝硬化辨证分型基本一致,此次研究既为现有的肝炎肝硬化辨证分型提供依据,也是首次应用大样本、多中心的临床数据来研究肝炎肝硬化的证候分类特点。  相似文献   

6.
杜坚  陈群 《江西中医药》2010,41(1):45-47
目的:通过分析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与临床四诊信息的相互关系,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各证临床症状的相关程度及关键的证候特征,从而为其分类及规范化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编制慢性盆腔炎中医证候四诊信息采集表获取四诊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作为提取公因子的因子分析;在因子分析的基础上依临床症状的相关程度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共采集1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62项四诊信息,因子分析的结果表明与各临床症状关系较为显著的有21个公因子,可反映原62个症状总信息量的70.197%。根据62个症状对21个公因子的作用大小进行聚类分析,结果可划分为四类,分别与湿热瘀结证、气滞血瘀证、脾虚湿瘀证、肾虚血瘀证较为符合。结论: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法,可以获得慢性盆腔炎的基础证型及主要临床特征信息,对慢性盆腔炎的中医证候辨证及其分类研究具有临床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中医证候的分布特点,指导临床辨证治疗。方法调阅2000年1月—2009年12月本院风湿病科住院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病历,统计性别、年龄、职业、病程、家族史、诱因、症状、舌脉、体征及中医证候等,研究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中医证候、致病因素的分布情况及中医证候与年龄、性别、病程的关系。结果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分布依次是湿热痹阻(32.30%)、邪郁化热(19.47%)、瘀血阻络(12.39%)、肾阴亏虚(11.06%)、痰瘀互结(8.41%)、寒湿痹阻(7.96%)、肝肾不足(6.64%)、肾阳亏虚(1.77%)。在各种致病因素中,湿、热、瘀所占比例较大;各年龄段及不同性别间的中医证候构成比均无显著性差异,但各证候在病程上存在差异。结论广西地区强直性脊柱炎的中医证候以湿热痹阻多见。湿、热、瘀是强直性脊柱炎的常见致病因素。各证候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的分布无明显差异。在病程方面,痰瘀互结证病程最长,而虚证的病程普遍较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综合性评估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疗法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4月—2019年4月于抚顺市中医院风湿免疫科病房住院并接受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60例,入组病例均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治疗联合补肾壮督汤内服方案,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刀方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Schober及胸廓试验指数、晨僵时间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临床治疗,试验组中医证候评分(11.24±1.31)分,Schober试验指数(4.53±1.81),胸廓试验指数(4.91±1.63),晨僵时间(24.32±9.71) min;对照组中医证候评分(15.33±2.10)分,Schober试验指数(3.12±1.23),胸廓试验指数(3.25±1.34),晨僵时间(43.32±12.48) min,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肾壮督汤联合针刀疗法可显著改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脊椎功能活动度,舒筋活血、理气通络,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自理能力,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基于因子分析法探索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收集481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证候信息进行中医证候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在提取的4个公因子中,F1代表痰阻清窍证,F2代表肺脾两虚证,F3代表心阴亏虚证,F4代表风燥犯肺证,并且初步建立了各个证候的辨证要点。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感冒后咳嗽进行证候分布研究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祛风通络补肾壮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 AS)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郑州人民医院2017年5月—2022年5月收治的120例AS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上述基础给予祛风通络补肾壮督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强直性脊柱炎疾病功能指数(BASFI)、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统计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临床有效率(91.67%,55/60)较对照组(71.67%,43/60)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晨起僵硬、腰骶疼痛、腰脊活动受限、局部冷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述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VAS、BASDAI、BASFI评分、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方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强直性脊柱炎(脊痹寒湿犯腰证)患者70例,采用简单随机法分组方法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独活寄生汤,配合中药熏蒸,腱端炎痛点埋针及练功等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及美乐昔康片治疗;疗程90d.采用中医证候积分、国际脊柱关节病协会(ASAS)制定的疗效评价因子以及不良事件等评价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的一般资料、中医证候积分、ASAS疗效评价因子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各组患者治疗前后比较,各项指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观察组在中医证候积分、患者疾病总体评价指数、晨僵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经方独活寄生汤为主的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有效,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常规西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梅花针配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分为中医治疗组和常规对照组各30例,常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刺治疗,中医治疗组患者在常规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梅花针配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观察比较各组患者治疗前后功能指数、活动指数、脊柱疼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及临床疗效。出院1个月后随访,观察其副作用。结果:经过治疗,中医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对照组,功能指数、活动指数、脊柱疼痛、夜间痛、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常规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梅花针配合场效应治疗仪治疗强直性脊柱炎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胡益利  刘明华 《光明中医》2011,26(7):1453-1453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4.
李奇  张艳珍  喻建平 《光明中医》2011,26(4):625-626
观察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患者的常见证候表现,探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常见证候分布规律性,从中进行逆行性推论本病的病因病机,进而指导中医辨证治疗强直性脊柱炎。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顽固性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该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方法:多中心收集319例顽固性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其症状信息进行中医证候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在提取的4个公因子中,F1代表气滞痰郁证,F2代表肺脾两虚证,F3代表心肾阴虚证,F4代表风燥犯肺证,并且初步建立了各个证候的辨证要点。结论:采用因子分析法对顽固性感冒后咳嗽进行证候分布规律研究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谷越涛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越涛认为强直性脊柱炎基本病理变化为外感风寒湿为因,湿热瘀阻兼肾督虚损为果。活动期主要证候特点为湿热瘀阻、阴虚血热;中晚期主要证候特点为瘀血阻督、阳虚寒凝。针对不同时期病理特点,分别采用清热化湿、滋阴凉血、活血化瘀、温肾通督等治法遣方用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7.
穆静 《吉林中医药》2012,32(12):1295-1296
大多数学者认为,强直性脊柱炎是由于先天禀赋不足,素体虚弱,肝肾不足,肾督亏虚,风寒湿之邪乘虚侵袭肾督,筋脉失调,骨质受损而成.从目前来看,强直性脊柱炎的辨证分型尚不统一,各医家侧重点不同,其治法也不一.但总体来看,可归纳为以证候分型和以病程结合证候分型.近年来,针灸、推拿、熏蒸、理疗等疗法越来越多的运用到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中.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河南省HIV/AIDS患者的主要症状和证候类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方法,被调查者按照统一标准填写《艾滋病中医四诊信息采集表》,收集临床资料进行数据分析,了解其主要症状和证候特点。结果:通过对54个主观症状进行因子分析,共提取出18个公因子并结合碎石图,得到4个主公因子分别为气虚因子、湿热因子、气逆因子和气滞因子。结论:河南HIV/AIDS患者的中医证候以脾气虚弱证为主,兼有湿热蕴结证和气滞证,其病位以脾为主,涉及肾、肝、胃、心、肺等多个脏腑。  相似文献   

19.
《辽宁中医杂志》2013,(6):1103-1105
目的:探索感冒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辨证规律。方法:通过文献查询、议题小组讨论、专家delphi法审定等步骤构建量表条目,形成初步量表。对初步的量表进行预调查,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条目再次筛选,形成最终量表,并从信度和效度两方面对量表进行考评。应用最终量表多中心前瞻性收集316例感冒后咳嗽患者,采用因子分析对其四诊信息进行中医证候非线性降维研究。结果:最终形成4个维度、43个条目的量表。信度分析中,该量表总克朗巴赫α系数达0.815,半分信度分别为0.726和0.809,相关系数为0.782。效度分析中,因子分析提取4个公因子,累及方差贡献率为65.384%,而确定的4个公因子代表的维度与临床实际相符合。在提取的4个公因子中,F1为痰阻清窍,F2为肺脾两虚,F3为心阴亏虚,F4为风燥犯肺,并且初步建立了各个证候的诊断条件。结论: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效度,可以作为感冒后咳嗽的中医证候辨证量表。采用因子分析法对感冒后咳嗽进行中医证候的分类研究和初步建立证候诊断标准是可行的,可为本病的辨证论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陕西中医》2017,(4):475-477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3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150)与对照组(n=150)。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给予中医治疗,进行为期5个月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ASFI、BASDAI、CRP、ESR相关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67%显著高于对照组67.33%(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BASFI、BASDAI、CRP、ESR临床指标的改善程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疗效确切,显著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