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究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选取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1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5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西医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温针灸、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2组均治疗21 d,观察对比2组近期临床疗效及疼痛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近期总有效率为93.3%(70/75),对照组为78.7%(59/7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为(2.68±0.5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39±0.43)分(P0.05);观察组治疗后JOA评分为(27.21±0.61)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9.45±0.75)分(P0.05)。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联合温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腰痛,改善腰椎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对中风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中风恢复期患者104例按照护理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3个月后比较2组患者康复疗效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患者康复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76.9%;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89.3±11.2)分,高于对照组的(82.8±10.6)分,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能显著提高中风恢复期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治疗中风偏瘫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则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观察对比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功能状态(Barthel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前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为(86.97±18.63)分,高于对照组的(68.42±18.52)分,Barthel指数为(79.62±16.82)分,优于对照组的(62.48±16.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在中风偏瘫治疗中给予中西医结合综合康复方法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改善患者FMA评分及Barthel指数,促进其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药熏蒸联合针灸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脑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仅使用针灸康复综合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运用中药熏蒸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脑卒中评分(NIHSS)(18.23±2.33)分,显著高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14.22±0.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康复综合疗法联合中药熏蒸治疗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火灸疗法(火疗)联合足部穴位反射区疗法治疗非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9月—2018年8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治的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156例,随机分为2组各7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综合保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火疗联合足部穴位反射区疗法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对比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后颈椎功能、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变化,并随访6个月,记录2组病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9%(74/78),高于对照组的79.5%(62/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CASCS总分为(91.28±4.17)分,对照组为(65.97±4.28)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VAS评分为(1.28±0.65)分,对照组为(3.82±0.52)分,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SF-36评分为(85.21±2.73)分,对照组为(70.34±2.84)分,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期间,观察组颈椎病复发率为14.1%(11/78),低于对照组的42.3%(33/7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非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予以常规治疗加火疗联合足部穴位反射区疗法治疗能取得更为满意的治疗效果,有助于改善颈椎功能,减轻疼痛程度,提高生活质量,且可降低病情复发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在脑卒中后感觉障碍中的康复作用。方法:选取南阳市南石医院2012年5月至2014年10月收治的脑卒中后肩痛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根据病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使用经皮神经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Fugl–Meyer评分。对比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VAS评分为(2.35±0.5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92±0.73)分;Fugl–Meyer评分为(20.75±5.46)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5.02±3.6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痊愈率、显效率分别为36.00%、34.00%,均优于对照组的16.00%、14.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能有效促进脑卒中肩痛患者感觉功能康复,减轻其肩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康复疗法联合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效果。方法:11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55例,两组均用康复疗法,观察组加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8.18%、对照组85.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FSS评分观察组(8.42±1.55)分、对照组(6.79±2.02)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联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综合康复疗法(包含中药汤剂、针灸、电脑中频电疗仪电刺激穴位及经颅电磁刺激等),治疗4周后,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和《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试行)》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两组NIHS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治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中风病症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和治愈率分别为100%(45/45)和35.6%(16/45),高于对照组的88.9%(40/45)和22.2%(10/4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有显著的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中风病临床症状,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中风穴位拍打操在中风病恢复期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80例中风病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学习练习中风穴位拍打操,两组干预前后进行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BI)评分。结果:观察组在治疗3个月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并低于同期对照组,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提高,并高于同期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穴位拍打操能有效改善中风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并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96例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8例。对照组给予电针神经刺激点治疗,观察组者给予针刺、中药联合康复综合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5%,观察组有效率为95.9%,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证候评分以及Fugl-Meyer和改良Barthel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中药康复综合疗法治疗中风弛缓性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其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8年2月-2019年2月在章丘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针灸治疗,观察组给予针灸联合康复运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神经功能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96.67%(29/30)高于对照组73.33%(22/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前两组神经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9.82±2.23)分显著低于对照组(13.72±3.85)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风后遗症的患者给予康复运动疗法联合针灸治疗,能够有效提升患者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各项指标,在临床中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电刺激、针刺、按摩、康复训练四位一体方案康复治疗中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132例接受康复治疗的中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电刺激、针刺、按摩、康复训练四位一体方案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血液流变学指标、负面情绪评分等指标。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为(46.92±9.31)、Barthel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为(58.31±11.2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均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为(4.02±0.31)mPa·s、低切全血黏度为(7.43±1.22)mPa·s、血浆黏度为(1.12±0.25)mPa·s、红细胞积压为(37.28±3.94)%、红细胞聚集指数为(1.13±0.22)、SAS评分为(31.09±9.43)、SDS评分为(31.22±9.0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电刺激、针刺、按摩、康复训练四位一体方案可以有效促进中风患者的功能康复,缓解其不良情绪,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结合现代康复训练对中风偏瘫痉挛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例患者平均、随机分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组(治疗组)和现代康复训练组(对照组),并给予相应治疗方法,疗程4周。观察痉挛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肢肌张力改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康复疗法能明显改善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治瘫针刺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康复科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治瘫针刺方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41±5.57)分,对照组治疗后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4.37±4.16)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修订Barthel指数为(60.47±10.86)分,对照组治疗后修订Barthel指数为(69.53±15.08)分,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瘫针刺方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甚佳,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2月-2017年12月收治的87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常规西医疗法,观察组4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为86.05%,明显低于对照组63.64%(P 0.05);经治疗后,观察组TCSS总分为(7.09±1.06)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8.25±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采用低频脉冲刺激穴位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可以借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对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符合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的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治疗组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基础上给予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包含中药汤剂、针灸、电脑中频电疗仪电刺激穴位及经颅电磁刺激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脑卒中影响量表(SIS)及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 2组SIS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 0. 01);治疗后治疗组SIS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2组Barthel指数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提高(P 0. 01);治疗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结论中西医综合康复疗法能显著提高脑梗死恢复期气虚血瘀证患者的生活质量,能显著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多向透刺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98例肩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针灸推拿疗法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多向透刺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9%,高于对照组83.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时,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为(12.51±1.82)分,高于对照组的(11.87±1.21)分(P0.05);治疗结束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为(12.17±1.63)分,高于对照组的(10.45±1.08)分(P0.05)。结论:采用多向透刺针灸推拿综合疗法治疗肩周炎疗效明显,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且不易复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开窍中药药氧、头体针及康复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79例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41例。对照组采用头体针配合康复综合疗法;治疗组采用中药药氧配合头体针、康复综合疗法,两组治疗时间均为2个疗程(14 d为1疗程)。结果:治疗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2.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2%(P0.05);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开窍中药药氧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精灸疗法辅助治疗中风后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80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精灸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护理满意度。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SAS、SDS、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心理、社会关系、环境评分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均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穴位按摩联合耳穴压豆基础上使用精灸疗法治疗中风后抑郁症,能促进患者恢复,改善患者抑郁状态,提高治疗总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综合康复疗法对中风后偏瘫患者(阴虚风动型)肢体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接诊的7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等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治疗,联合组给予毫火针+综合康复疗法,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患侧上下肢肌力分级、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2.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1.05%(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患侧上、下肢改良Ashworth量表评级均明显改善(P0.05),两组Fugl-Meyer、MBI及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SIS各维度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但联合组上述指标改善幅度均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综合康复疗法能有效减轻中风后偏瘫患者(阴虚风动型)的临床症状,促进患侧肢体功能的恢复,降低肌张力,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