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6,(7):911-912
目的:探讨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与传统针灸配合中频脉冲电疗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比较。方法:选择76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肩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针灸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两组治疗后都嘱患者作肩功能锻炼。结果:治疗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肩关节功能障碍和疼痛缓解明显快于对照组。结论:肩关节松解术配合推拿治疗肩周炎的疗效快、疗效高于传统针灸配合中频脉冲治疗肩周炎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观察脑梗死后肩手综合征(SHS)患者应用针灸推拿联合中药化瘀解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9年5月收治的脑梗死后SHS患者12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实施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化瘀解治疗。比较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脑梗死后SHS病情严重性(SHSS)量表与病症相关评价量表评分变化。结果 2组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减少,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S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SHSS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减少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患者NIHSS与VAS评分、FIM与FM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均有变化,观察组NIHSS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IM与FMA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中药化瘀解治疗脑梗死SHS的临床效果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与SHSS评分,减弱神经功能损伤与肢体疼痛程度,肢体活动能力得到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推拿对中风后偏瘫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3月在江西省上犹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中风后偏瘫患者,随机将其分为2组,各30例。对照组单纯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2组中医证候积分、运动功能。结果治疗3周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运动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患者,疗效显著,有利于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使运动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及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方法:60例肩周炎患者随机平分为治疗组、推拿组与康复组,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及中频电疗治疗,推拿组仅采用推拿手法,康复组采用关节松动术及中频电治疗,比较三组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肩关节功能评分、愈显率均显著高于推拿组及康复组(P〈0.05),但推拿组与康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推拿结合关节松动术及中频电疗治疗肩周炎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小活络丸联合双氯芬酸钠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9例肩周炎患者依据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9例,对照组采用双氯芬酸钠缓释胶囊口服,配合双手爬墙、甩手运动和头枕双手运动功能锻炼,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活络丸口服.治疗前后采用简化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估患者肩部疼痛情况,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估患者肩关节功能改善情况,并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9.80%,44/49)高于对照组(74.00%,37/50)(P<0.05).治疗后2组SF-MPQ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SF-MPQ评分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2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肩关节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活络丸联合西药及功能锻炼治疗肩周炎,能减轻肩部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6.
平春峰 《光明中医》2022,(19):3564-3566
目的 观察中医推拿联合穴位艾灸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KA)后疼痛及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 抽选2019年1月—2020年2月新密市中医院收治的TKA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2组各42例。对照组接受镇痛、消炎、抗感染等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推拿联合穴位艾灸治疗。治疗3周后,比较2组中医证候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差异;比较治疗前后2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膝关节功能[美国特种外科医院评分系统(HSS)]评分变化。结果 治疗3周后,研究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 2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显著低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 <0.05); 2组HS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同一时间对照组(P <0.05)。结论 对TKA患者实施中医推拿联合穴位艾灸,可减轻患者疼痛、加速患者膝关节功能康复进程,具有良好的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许羚 《新中医》2021,53(3):191-194
目的:观察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开展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和中医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1.49%、74.4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VAS评分、ND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VAS评分、NDI及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米字型颈椎保健操联合穴位按摩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能有效减轻患者的颈肩疼痛,改善颈椎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骨四方治疗风寒湿痹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风寒湿痹型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扶他林缓释片口服联合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观察组予佛山市中医院协定处方骨四方口服及肩关节功能锻炼治疗。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CMS)评分、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的差异,并进行安全性评价。结果:组内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CMS评分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CM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轻度不良反应。结论:骨四方治疗肩周炎疗效确切,可缓解肩周疼痛,促进肩关节功能的恢复,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MAS)评分、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CA)评分、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四肢简化Fugl-Meyer运动功能(FMA)评分及临床痉挛指数(CSI),评价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MAS评分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CA、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观察组FCA、FM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NDS、CSI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NDS、CSI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27,P=0.0200.05)。结论:推拿联合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运动功能,降低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基础治疗和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口服牛蒡子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痰湿阻络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3月收治的104例痰湿阻络型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针灸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牛蒡子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及临床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疼痛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服牛蒡子汤联合针灸推拿治疗痰湿阻络型肩周炎可减轻患者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功能,疗效优于单纯针灸推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30例)予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对照组(30例)予推拿手法治疗。2组均治疗14 d为一个周期。通过比较2组治疗前后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功能评分(CMS)来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患者肩关节疼痛评分、活动功能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 <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推拿联合肩七针治疗肩周炎疗效较好且易操作,具有实施价值。  相似文献   

12.
何燕 《中医康复》2022,13(1):34-37
目的:观察温通膏外敷联合中频电疗对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0例冻结肩病例,随机分为温通膏组、中频组,联合组。温通膏组使用温通膏外敷患者患处,中频组使用中频电疗,联合组则同时给予温通膏外敷及中频电疗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10天。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中的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并于3个月后随访患者,记录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联合组患者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疼痛评分、活动度评分明显优于温通膏组及中频组(P<0.05);治疗3个月后联合组的复发率(6.67%)明显低于其它两组。结论:温通膏联合中频电疗可以有效缓解冻结肩患者的疼痛,改善活动度,临床效果较单独使用温通膏外敷或中频电疗更优。  相似文献   

13.
陈达  陈志远  谢陈孙 《新中医》2018,50(3):108-111
目的:观察加味葛根汤联合手法整复治疗肩周炎寒湿痹阻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8例肩周炎寒湿痹阻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2组均采用手法整复治疗,对照组加用小活络丸口服,观察组在手法整复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葛根汤内服。治疗前后采用McGill疼痛问卷(SF-MPQ)评价疼痛情况,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及美国肩肘外科协会评分(ASES)评价肩关节功能,观察患者中医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的83.05%(P0.05)。治疗后,2组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现在疼痛状况(PPI)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观察组PRI、VAS、PPI及总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5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较治疗前上升(P0.01);观察组5项肩关节功能评分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1);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1);ASE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加味葛根汤联合手法整复治疗寒湿痹阻型肩周炎,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缓解疼痛,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针刺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结合传统推拿手法治疗,治疗组采用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针刺(穴位)、推拿放松性手法(法、一指禅在患肩局部及穴位操作)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后患者临床疗效和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onstant-Murley)。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1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94.29%(P0.05);2组治疗后Constant-Murley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治疗组显著高/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Mulligan动态关节松动术联合针刺推拿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有交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风寒湿痹证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风寒湿痹证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9例给予吲哚美辛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研究组49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评价2组中西医证候积分、疼痛评分(VA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肌力评分(MMT)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积分、VAS评分均显著降低(P均<0.05),ADL、MMT评分均显著升高(P均<0.05),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情况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舒肩通痹汤配合手法按摩可显著缓解肩周炎患者临床症状,且安全性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补肾温阳止痛汤与推拿联合治疗腰椎骨质增生的效果及对患者中医证候、腰功能、生活质量等影响。方法收集2015年7月1日—2018年6月30日本院收治的98例腰椎骨质增生患者,按就诊号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9例,两组均有常规西药治疗、牵引治疗,此外对照组给予推拿手法治疗,观察组对照组之上给予补肾温阳止痛汤,连续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证候疗效、X线检查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腰功能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ODI)]及生活质量[生活质量核心量表(QOL-30)]。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证候疗效93.88%(46/4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55%(38/49)(P0.05);观察组X线检查评分、VAS评分、OD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QOL-30评分中躯体、情绪、社会及生活总质量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补肾温阳止痛汤配合推拿手法用于腰椎骨质增生治疗,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中医证候,抑制骨质增生,有利于减轻患者疼痛、促进腰功能恢复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陈伟 《光明中医》2022,(18):3381-3383
目的 探讨温针联合推拿治疗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按照1∶1∶1比例分为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对照1组予推拿治疗,2组予温针治疗,观察组予温针联合推拿治疗。1个疗程(14次)后,观察3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肩功能(Constant-Mutley评分)及疼痛程度(VAS评分)。结果 治疗后,3组的中医证候评分均减少,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1组、对照2组、观察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5%、75%、70%,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组的Constant-Mutley评分均提高,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组的VAS评分均减少,观察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温针疗法联合推拿治疗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可有效提高肩关节的功能活动,减少疼痛,温针与推拿联合应用疗效优于单一治疗方法,建议临床联合应用治疗风寒湿痹阻型肩周炎患者。  相似文献   

18.
《新中医》2018,(10)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肩疼痛、颈椎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颈部压痛、颈肩疼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3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控制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陕西中医》2017,(9):1252-1253
目的:探讨平眩汤联合颈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颈椎推拿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平眩汤联合颈椎推拿治疗,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颈椎功能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Cobb角、颈椎残障功能量表(NDI)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35%,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60.47%,两组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与颈椎Cobb角较治疗前显著升高,VAS评分、ND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颈椎功能评分与颈椎Cobb角高于治疗后对照组,VAS评分、NDI评分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平眩汤联合颈椎推拿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20.
王海荣  曹林忠 《新中医》2018,50(10):110-113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3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给予颈椎牵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汤。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颈肩疼痛、颈椎功能及炎症因子的改善情况,对比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2组颈部压痛、颈肩疼痛、肢体麻木、颈部活动障碍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 0.05)。治疗后,2组现有疼痛强度(PPI)、疼痛分级指数(PR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4项评分均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后,2组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P 0.05),治疗组3项炎症因子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活血化瘀汤联合颈椎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促进颈椎功能恢复,控制炎症反应,效果优于单纯颈椎牵引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