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十年来,随着免疫及分子生物学的发展,针对SLE免疫病理机制或相关靶点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取得了重大进展,以贝利单抗为标志的生物靶向治疗药物为SLE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目前有近20种SLE靶向治疗药物在进行临床前期或临床研究,根据其作用靶位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7类:B细胞特异性靶点药物、T细胞供刺激分子特异性靶点药物、细胞因子抑制剂、天然免疫靶位、耐受原、细胞表面受体抑制剂以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CC配体2抑制剂、N-乙酰半胱氨酸等其他靶点药物.  相似文献   

2.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全身多个系统的慢性进行性、常以缓解和复发交替出现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自身反应性T细胞与B细胞的增殖活化,多种自身致病性抗体的产生,细胞因子分泌及其受体表达异常,免疫复合物清除功能障碍,补体系统缺陷,NK细胞功能异常等。SLE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本文对近年来临床上已经采用及有发展前景的一些治疗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可累及众多器官和系统、临床症状极为复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近年由于诊疗水平的提高,在发达国家,5年存活率已达到95%,但由于SLE病因未明,只能控制病情而不能根治,故仍有一些重症病人虽经治疗最终仍不免会死亡,这部分病人是本病防治的重点,现将重症SLE的治疗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难治性自身免疫病,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的运用使SLE的治疗有了长足的进步,但仍有部分患者治疗无效或缓解后复发。90年代以来,新的治疗方法不断涌现。包括:(1)干扰免疫应答的生物制剂:抗CD40配体单克隆抗体、CTLA4Ig、抗B7单克隆抗体、抗dsDNA抗体的抑制剂、抗dsDNA抗体沉积的抑制剂、补体激活与沉积的抑制剂及细胞因子调节剂;(2)免疫调节剂;沙利度胺、2’-氯脱氧腺苷、霉酚酸酯及甲巯咪唑;(3)基因疗法与干细胞移植;(4)其他药物:脱氢表雄酮、自隐亭及选择性雌激素受体调节剂。  相似文献   

6.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近年来SLE的药物治疗、免疫治疗、免疫球蛋白静脉滴注、血液净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等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综述。阐明应根据患者免疫紊乱状态、器官受累、病情轻重、病程等情况综合考虑,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以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为基础。近年来,随着各相关学科的发展,新型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干细胞移植等相继用于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取得了显著疗效。此外,近年来的研究,对抗疟药、维生素D、他克莫司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治疗作用也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本文就该方面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是一种病因不明的自身免疫性疾病,表现多种多样,病程变化多端 ,预后差别较大。虽然在过去 40年里 SLE患者的预后已经得到改善,但死亡仍然是主要的 威胁。 SLE早期死亡多归因于病情活动和感染,而后期多死于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性疾病。 治疗,特别是长期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可导致肌病、骨质疏松、高血压、糖尿病、动脉 粥样硬化性血管病、感染甚至死亡等。但是,适时的冲击治疗能够延缓或防止死亡和器官衰 竭,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一、轻型 SLE的治疗 [1,2]轻型 SLE指:①诊断明确;②病情稳定;③没…  相似文献   

9.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在风湿病中是一个较常见的疾病,被公认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原型,具有两个临床特征:(1)血清中有多种自身抗体的存在;(2)免疫性小动脉炎性病变累及全身多种器官,严重危害机体。由于病因不明,临床变化多端,导致诊治困难,死亡率高,为国内外学所关注,而成为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1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表现多样的慢性自身免疫病,可累及全身。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为主的传统药物对部分SLE患者的疗效欠佳,且长期应用毒副作用大。生物制剂的出现为SLE治疗带来新的选择,临床应用中也取得了一定成效。本文就生物制剂在红斑狼疮临床治疗中的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近来从一个有代表性的大城市居民的统计,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发病率超过1∶2000,大约85%是妇女.虽然本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大多数发生在1O~50岁之间,其中又以20~40岁发病者最多.黑种人受累较其他种族为多.大约有25种药物制剂被认为可产生红斑狼疮样综合征,但只有少数药物较常引起此病.普鲁卡因酰胺和肼苯哒嗪是最重要和研究得最多的药物.药物诱发的与自然出现的SLE可以从4个方面区别:1.药物诱发的在性别上基本相等.2.肾炎和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平常不见.3.低的血清补体和缺乏抗天然DNA抗体.4.当致病药物除去后,临床表现和大多数实验室的异常发现回复正常,虽血清学异常可持续数月或数年.家族性的SLE经常有文献报道,同卵双生同  相似文献   

12.
我们用环孢素A(CSA)小剂量(5mg/kg·d)治疗SLE 5例,取得较好的近期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例1 女,33岁。因关节痛2年,频繁呕吐、腹泻3月住院。经外科剖腹探查及各项检查确诊为SLE并肠假性梗阻而转我科。体检:恶液质,心肺阴性,腹胀,软,无压痛,转移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手指足趾尖见点状暗红斑,轻度萎缩。实验室检查:尿蛋白(+++),RBC 4~6/HP,WBC 2~3/HP,管型1~2/HP,大便真菌培养和细菌培养均阴性。血清钾2.78mmol/L、钠120mmol/L、氯85mmol/L,血清总蛋白69.3g/L。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相似文献   

14.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已被广泛应用的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等药物虽然有效,但常有不同程度的副作用和不良反应。而对于重症难治性SLE,这些药物往往疗效不佳且不良反应严重。靶向性生物制剂的应用虽然显示出特定的疗效,展示出良好的应用前景,但迄今为止仅在不同自身抗体和信号通路等环节解决发病网络中的部分问题。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更为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考虑到SLE的突出问题是人体免疫系统的障碍,且这些障碍复杂多变又难以控制,研究者希望从形成免疫系统的上游细胞中找到突破口。免疫细胞由干细胞分化而来,而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和多种免疫调节功能的细胞,在向免疫细胞分化过程中有可能实现部分或全部免疫系统的修饰和重建。随着相关研究的不断深入,干细胞已逐步成功应用于SLE的治疗。  相似文献   

15.
传统观念很顽固,系统性红斑狼疮(简称SLE)一经诊断,总常引起一系列医学上的反应,包括大剂量皮质激素治疗,劝告绝育,并想到肾炎是必然的后果和不良的预后。在过去的20年期间,由于敏感性高的抗核抗体试验的开展,使人们认识到SLE远较过去想象的要常见,而且大多数病例病情亦较轻。据目前统计资料表明,在妇女中发病率达到1∶2000。在某些人群,如美国、西印度群岛和南非的黑人妇女,发病率可高达1∶250,  相似文献   

16.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使其生存率大大提高,但副作用及激素的依赖性和不敏感,使人们寻找其他替代疗法。就近年来报道的非标准及辅助的口服和胃肠外给药的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的生物制剂和生物疗法、激素疗法及对症疗法进行复习。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基础免疫学的发展使生物制剂治疗甚至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为可能,现就这一方面的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侵犯多系统的疾病 ,皮质类固醇的应用使其生存率大大提高 ,但副作用及激素的依赖性和不敏感 ,使人们寻找其他替代疗法。就近年来报道的非标准及辅助的口服和胃肠外给药的免疫抑制剂免疫抑制的生物制剂和生物疗法、激素疗法及对症疗法进行了复习。  相似文献   

19.
系统性红斑狼疮生物制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 ,目前仍缺乏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近年来基础免疫学的发展使生物制剂治疗甚至治愈系统性红斑狼疮成为可能 ,现就这一方面的进展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20.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以免疫系统介导为主的慢性疾病。传统的治疗方法,例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仍然广泛应用于该疾病的治疗。近年来,随着SLE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促进了SLE分子水平靶向治疗的发展。生物制剂受到了广泛关注,生物制剂与传统的糖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相比,它能选择性地作用于自身反应性淋巴细胞或炎症介质,从而减少了对机体免疫功能的损害,同时比其他治疗的不良反应少,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文中就细胞因子相关生物制剂、针对B细胞的生物制剂、改变T细胞和B细胞相互作用的生物制剂、与免疫耐受相关的生物制剂及补体抑制剂等在红斑狼疮治疗中的应用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