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匮要略》所论肺痿与肺纤维化关系。方法:论述《金匮要略》对肺痿的记载,从病因病机、病理形态、临床表现、治疗方法等方面指出肺间质纤维化与中医"肺痿"的相似之处。结果:肺间质纤维化应归属于中医的"肺痿"范畴。肺痿总属肺虚,其发病缓,病程长,预后不良,主张早期治疗,应以扶正为主,重视调补脾肾之本。张仲景关于肺痿的治疗对肺间质纤维化有指导意义。结论:中医理论与现代医学相结合,中医辨证与西医辨病相结合,治疗肺间质纤维化会取得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肺纤维化是以弥漫性肺泡炎和肺泡结构紊乱最终导致肺间质纤维化为特征的疾病。特发性肺纤维化的5年病死率超过40%,呼吸衰竭是死亡的最主要原因。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肺纤维化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肺间质纤维化多归属"咳嗽"、"喘证"、"肺胀"、"肺痿"、"肺痹"等范畴。吴银根以络病理论为指  相似文献   

3.
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肺痹""肺痿""喘病"等疾病范畴,针对该病的西医治疗除了肺移植外,尚无令人满意的治疗方法,中医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尤其是在缓解症状、减慢肺功能下降方面具有一定疗效。肺间质纤维化患者以喘憋气短、咳嗽咳痰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古籍有着丰富的有关喘憋咳嗽的论述,主要涉及气虚、肺痹、肺痿、血瘀、腑气不通等方面,并且涉及大量有效的方药。因此,中医古籍有关方药的梳理对于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属于中医"肺痹""肺痿"范畴。对于该病的基本病机中医学有着深刻的认识。文章通过对本院国家级中医、中西医急诊基地大量中医文献的研究,结合本课题组的研究体会,提出了"毒邪蕴肺、瘀毒互结、正气亏虚"是重症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理机制,并进而提出了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解毒化瘀扶正的治疗大法。  相似文献   

5.
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辨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刚 《光明中医》2010,25(10):1753-1754
探讨了肺纤维化的中医病名归属,以症状命名应为"短气"症,若从病因病机角度出发则可归为"肺痹"、"肺痿"范畴。认为"肺肾亏虚、痰瘀阻络、肺失宣降"为肺间质纤维化基本病理机制。肺纤维化脏腑病位在肺,但与脾、肾、肝、心、大肠等脏腑功能息息相关。指出肺间质纤维化属典型络脉病变,其主要治则包括补益肺气、健脾化痰、补肾纳气、活血化瘀、通络消积、宣降肺气等,简要介绍了各治则的药物选择。  相似文献   

6.
肺间质纤维化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摧残人类的身心健康。中医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系统阐释肺间质纤维化本虚标实病机,"阳化气"功能不足为本病发病及病情进展基本病机,"阴成形"功能失常,痰浊、水饮、瘀血、毒滞痹阻肺络。认为"阳化气"应为肺间质纤维化病情逆转的关键,确立"温阳化气"为肺间质纤维化治疗原则,以期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7.
肺间质纤维化从络病辨治探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崔红生  邱冬梅  武维屏 《中医杂志》2003,44(12):946-947
探讨肺间质纤维化与中医络病学说关系.提出肺络痹阻是肺间质纤维化的基本病机特点,“肺痹”与“肺痿”反映了肺纤维化发生发展的不同时期阶段,分期论治、活血化痰通络是治疗肺间质纤维化的根本大法。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医对肺间质纤维化病因病机的认识渐趋统一,多从临床症状、病机、预后等方面进行论述。通过查阅近年有关肺间质纤维化中医证型的文献,可以发现目前对于肺间质纤维化仍无统一的辨证分型标准。通过对《金匮要略》中所载方剂对不同证型肺间质纤维化的治疗方法进行理论分析,以期对临床辨证治疗肺纤维化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9.
周平安教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当属中医"肺痹"范畴,病机在于以肺气虚损为本,以瘀血、痰热为标,临床制定了益气活血、通络开痹的治疗大法,强调痰瘀同治,并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在辨证选药的同时,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相结合,选用具有明确的逆转肺间质纤维化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如黄芪、当归、丹参、穿山龙、浙贝母、瓜蒌皮等,若患者能够坚持长期服用中药治疗,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10.
周平安教授认为肺间质纤维化当属中医"肺痹"范畴,病机在于以肺气虚损为本,以瘀血、痰热为标,临床制定了益气活血、通络开痹的治疗大法,强调痰瘀同治,并注重原发病的治疗,在辨证选药的同时,与现代药理研究结果相结合,选用具有明确的逆转肺间质纤维化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药物,如黄芪、当归、丹参、穿山龙、浙贝母、瓜蒌皮等,若患者能够坚持长期服用中药治疗,临床疗效颇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