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治疗肾虚方剂中高频应用的中药和药性特点及其在治疗肾虚方剂中的配伍规律,为中医治疗肾虚提供有益参考。方法:利用"中国中医药检索系统""中国知网""药智数据"三个数据库收集治疗肾虚的方剂建立数据库,采用Excel统计方剂主要来源,药物频次及核心药对,再通过Matlab进行仿真,运用融合宽度挖掘和深度挖掘的关联规则算法(WD-Get Rules)对该数据库进行数据挖掘,设定置信度≥0.5,支持度≥0.1。结果:数据库中的192首方剂全部来源于《圣济总录》和《普济方》等88本医药书籍;方剂中涉及中药共343味,其中用药频次≥3次的中药有123味;性味多以"温""平""寒""甘""辛"为主,归经以归"肾""脾"经居多;用药频次≥20次的药对共有28对;挖掘出方剂中的强关联规则共15条。结论:茯苓、熟地黄、山药、杜仲等是治疗肾虚的常用中药,其中茯苓因具有平补阴阳兼能健脾渗湿之功效,故能与多个中药形成核心药对。中药之间通过配伍从滋肾阴、温肾阳、补肾气、益肾精、脾肾同治、滋阴助阳和活血补肾等多个角度发挥治疗肾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肖挹 《四川中医》2005,23(11):108-109
首先阐明了中药配伍与中医方剂配伍在研究层次与目的上的不同,进而在研究方法上强调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应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通过以病类方、以法类方、以方类方以及实验研究来探索方剂(药物)之间的本质联系,以便更好地认识成方或组成新方,从而达到熟练运用方剂和方药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将二味以上的药物配合应用以疗疾治病 ,是中医临床运用药物的主要形式 ,也是中药学与方剂学区别之所在。不同的药物组合在一起 ,其临床效果如何 ,必然与药物组合的合理与否紧密相关 ,因此 ,方剂的配伍规律就成为历代中医药学家苦苦探寻的焦点 ,近年来更是成为中医方剂 ,甚至是中医药学各层次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现就这方面的研究略陈己见。1 关于方剂配伍规律所谓规律指的就是事物之间内在的本质联系 ,这种联系不断重复出现 ,在一定条件下经常起作用 ,并且决定着事物必然向着某种趋势发展。从单味药到多味药配合应用 ,是中医临床治疗学发…  相似文献   

4.
目的: 构建结构化的方剂信息数据库,挖掘方剂中药物之间的关联规则,进一步研究方剂的配伍规律。 方法: 运用基于正则表达式的信息抽取方法,以vs 2008编程实现自动抽取,并以SQL Sever 2005进行关联规则挖掘。 结果: 生成了结构化的方剂信息数据库,并初步抽取方剂信息81 305条;在最小支持度为10%,最小置信度为70%的条件下,得到高频药物9味,生成规则4条。 结论: 基于正则表达式的信息抽取方法使全面大规模研究方剂配伍规律成为可能,挖掘结果与中医理论和临床经验总体相符,为进一步研究提供也依据。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近年来方剂数据挖掘研究的主要内容,总结归纳了几种主要研究方法,并着重分析了数据挖掘技术在方剂配伍中的研究现状,提出了方剂文献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挖掘并分析益智方剂药性组合层面的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中90首益智方剂为数据源,采用频数分析和关联规则Apriori算法进行定性分析,挖掘使用频率较高的药性组合模式与药物组合,并基于“药性组合权值”对益智方剂进行定量分析。结果:90首益智方剂中人参、远志、石菖蒲、茯苓、茯神等中药用药频率最高;置信度为100%,支持度>83%时,得到6条核心药性组合模式“温苦肾+温苦肺+温苦心”“温苦肾+平甘肾”“温苦肺+平甘肾”“平甘心+平甘肾”“平甘肾+平甘脾”“平甘肾+温苦心”;方剂用药组成上,置信度为100%,支持度>30%时,得到8条频繁项集。通过药性组合权值定量得出权重较高的药性组合为平甘肾、温苦心、平甘心、平甘脾、温苦肾、温甘肾、温苦肺、温辛心、温甘脾等。结论:药性组合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方剂配伍规律,益智类方剂多有开窍醒神、益肝补脾、解郁安神、补气健脾等功效。采用的方法对临床用药和经典方剂的传承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寻古方中桃仁药对的组方配伍规律。方法:以《中国方剂数据库》《中华医典》《中医方剂大辞典》和《普济方》为数据采集源,收集整理2264首含有桃仁的方剂,运用频次统计、关联规则及网络图谱分析挖掘桃仁古方药物数量、主治疾病、方剂剂型、常用药对及其配伍规律。结果:桃仁古方药物累计668种,主治疾病819种,涉及汤剂、丸剂、散剂、丹剂、膏剂等剂型,核心配伍组合为当归、红花、川芎、赤芍药等活血行气中药。结论:数据挖掘技术能够揭示桃仁在方剂中用药规律,为桃仁组方临床运用提供文献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试论中医方剂配伍规律研究的现状与基本思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范颖 《江苏中医药》2003,24(4):9-11
复方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而复方的主要内容是药物间的配伍。方剂的配伍是方剂学理论的核心,探求及开展方剂的配伍规律研究。不仅可在更高的层次上认识方剂的配伍方法,揭示复方的作用特点及配伍规律,还能更有效地指导临床和中药新产品的研创,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及实际意义。结合现代最新的的科学技术成果,揭示并阐明复方配伍规律的实质,以加快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复方配伍是中医药理论的特色和关键。明确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内容,理清研究思路对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贾恒  冯泳 《河南中医》2012,32(1):118-119
目的:探索数据挖掘技术在止呕方剂配伍规律研究中的方法.方法:以《中医方剂大辞典》为方剂数据资源入手,预选100首方剂.运用计算机数据挖掘技术初步构建止呕方剂数据库,并将这一计算机技术手段运用于用药配伍规律研究.通过相应的数据挖掘算法,以期寻找出止呕方剂用药的配伍规律与原则.结果:①生姜、甘草、半夏、陈皮、茯苓、人参、白术、丁香等8味药的出现频率远大于其他药物.②补气药、发散风寒药、理气药、温化寒痰药、温里药、利水消肿药、化湿药、敛肺涩肠药的使用频率排在最前.③止呕方剂的组成药物多归脾、肺、胃三经且多为温性药.结论:本研究表明,数据挖掘技术不同于以往的数据录入与查询模式,它可以对中医方剂这种具备多层次多关联结构的数据资源进行深入分析.本研究属于交叉学科科研探索,其内涵知识的发现需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良好的学科间沟通与理解才能准确运用.  相似文献   

10.
方剂配伍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32,自引:2,他引:32  
方剂是中医临床用药的主要形式,是中医实现辨证论治的理法方药4个重要环节之一。方剂又是联结中医与中药的桥梁。在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进程中,抓住中医方剂这一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对于中医现代化和中药现代化都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那么研究方剂的关键科学问题是什么呢?1 研究方剂的关键问题是配伍,研究配伍目的是揭示方剂配伍的规律首先我们认为,方剂不完全等同于复方。方剂是以中医药理论为指导,在辨证的前提下,针对病机的关  相似文献   

11.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目前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多围绕“综合分析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理效应”三者之间的关系来展开。研究者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复方物质基础的认识,并在中药复方药理学、中药复方药代动力学、中药含药血清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取得一定进展。随中医药现代化进程加快,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研究也进行了新的探索,利用有效组分进行组方配伍成为新近研究的特点。并以基因表达和蛋白质表达为指标,试图从分子生物学水平上揭示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实现中药现代化。  相似文献   

12.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是中医复方的关键,多数中药复方配伍都是关于配伍、化学成分变化、药效三者之间的关系展开。中医药理论对配伍规律具有指导作用,其中理论研究占据绝大部分,而关于复方配伍的研究,在药理学、药物效应学、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增长,正交设计、均匀设计、关联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技术的文献报道开始增多。现今,实验大部分是对药物配伍、以及不同剂量配伍的研究,查找药效增强或减弱,以确定最适宜的药物配伍和剂量配伍关系。在一定范围内,药味剂量的变化可能不会导致药效的改变;但在更多的情况下,不同的剂量配伍将会导致其理化性质的改变,从而导致复方功效强弱、性质方面发生变化,甚至产生新的化学成分。研究者从中医药理论、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化学成分与药代动力学和中药有效组分配伍等不同角度阐述了对中药组方配伍的认识与思考,其中有效组分配伍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特点,并论述了从拆方方法、指纹图谱法和现代仪器运用等多种途径揭示中药组方配伍研究中的配伍原则、配伍规律和相关进展。2000年后,实验研究分别在饮片和有效成分,以及体内体外不同方面,多角度、多学科融合进行了研究,随现代科学发展,中药复方配伍研究也开始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为中医药走向世界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药方剂编码规则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按照《GB/T7635.1-2002全国主要产品分类与代码》中药部分编码规则等有关规定和要求,对中药方剂的数字化、信息化建设和标准化管理,采用7层10位数字代码,收集了常用和经典中药方剂703首,进行了数字化研究,重新分类、编排与编码,共给出了703个“身份证”.中药方剂代码将繁琐杂乱的中药方名得以用简明的数字语言表达,一方一名,一组代码为标识码,使中药方剂拥有了固定的、全国统一的“身份证”代码.同时,对.中药方剂中的每一味中药饮片考证,运用课题组中药饮片代码研究的成果,对每一味饮片都给出了一个固定编码,促进中药方剂的信息化、数字化标准化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对于如何科学和合理使用中成药,本文提出了“成方配伍”的思路。成方配伍是模拟中药汤剂中单味药配单味药的配方模式,以成方(成品药)为配伍单元,进行两种以上中成药的配伍使用,从而实现以成药为载体和形式的辨证用药。全文对成方配伍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对现代中成药的品种结构应加调整,应注重具有配伍性能的基本成药的研发和成方配伍的理论方法研究,这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传统特征的保留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5.
对于如何科学和合理使用中成药,本文提出了“成文配伍”的思路,东方配伍是模拟中药汤剂中单味药配单味药的配方模式,以成方(成品药)为配伍单元,进行两种以上中成药的配伍使用,从而实现以成药为载体和形式的辩证用药。全文对成方配伍的理论依据,研究意义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进行了讨论,提出:对现代中成药的品种结构应加调整,应注重具有配伍性能的基本成药的研发和成方配伍的理论方法研究,这对中药的现代化发展和传统特征的保留会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6.
中药配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鲁佳慧  江滨  曾元儿 《时珍国医国药》2003,14(7):419-420,421
综述了中药配伍的化学、药代动力学和药理学研究现状,总结了目前中药配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山东中医杂志》2017,(2):128-131
目的 :探寻现代临床中药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相关临床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运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系统对处方中所用药物进行频次及关联规则的分析,提取出高频用药及高关联规则的药组。结果:最终所纳入的169首处方所涉及178味药物中,提取出8个临床常用药物(支持度25%,置信度0.8)和4味临床核心药组(支持度30%,置信度0.8)。结论:中医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清肺热、敛肺气、养肺阴以治本,化痰止咳、疏风润燥、平喘止痉以治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数据挖掘方法探索分析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用药思路及配伍规律。方法 以“中医”“中药”“视神经炎”为主题词,检索汇总中药内服治疗视神经炎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收集其中的中药复方组成数据,应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3.0版本对中药数据进行频次统计、药物聚类及关联规则分析,并总结出核心处方。结果 共检索并筛选出目标文献96篇,包含218个治疗视神经炎的中药复方;涉及中药197味,共计频次2540次。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中药依次为当归、茯苓、甘草、柴胡等,药物功效以养血、益气为主,中药四气分布主要在寒、温、平性,五味以苦、甘居多;归经以肝经、心经、肺经为主。结论 治疗视神经炎的复方药物以疏肝健脾、益气活血为主要功效,用药及配伍以补虚类、清热类药为主,佐以利水渗湿、活血化瘀药。  相似文献   

19.
王康  孔祥定  陈静  何岩涛  王宽宇 《辽宁中医杂志》2019,46(10):2151-2155,后插6
目的:基于FP-Growth算法探析肝郁痰凝型乳癖的组方规律。方法:通过搜集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收录期刊以来至2018年11月的中医对肝郁痰凝型乳癖的中药内服汤剂处方,利用Rapid Miner和SPSS软件对处方进行分析和归纳。结果:对227个处方进行分析,其中高频药物24味,核心规则组合48个,聚类组合4组。高频药物使用趋势中,茯苓、橘核呈上升状态,穿山甲、丹参、川芎呈下降状态,郁金、青皮呈波动状态。结论:近30年CNKI数据库中治疗肝郁痰凝型乳癖的中药处方是以疏肝理气、化痰散结、活血化瘀为治疗原则,高频使用疏肝、化痰散结、活血、理气、健脾类药物,以疏肝、理气、活血药;化痰散结、活血、理气药;疏肝、健脾、化痰散结药为高规则相关性的药物组合,综合聚类组合及药物使用趋势,可向临床医生治疗该病提供用药思路和借鉴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发现并分析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方剂药性组合层面的配伍特征以指导应用.方法:根据已发表文献收集治疗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方剂,整理方剂中各药物对应的药性组合,应用关联规则方法进行数据挖掘.结果:得到反映配伍特征的支持度分别为84.62%、76.92%和69.23%的药性组合模式各3、10、11条.结论:数据挖掘得到的药性组合模式符合阴虚阳亢型高血压的治则,可以此为依据指导药物配伍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