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和法是中医临床实践的重要治疗方法,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和"思想的分析,挖掘《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与《伤寒论》中和法的理论及应用。揭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之"和"有"和合"与"中和"之意,包括万物和谐、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心身和谐等各个层面,是中医学理论体系"和"观念与"和法"产生的思想基础。《内经》强调健康状态为平和、疾病状态为失和、养生宜自和、治病要求和,奠定了"和法"的理论基础。《伤寒论》创立了"和解"与"调和"之法,包括和解表里阴阳、调和营卫气血、调和脏腑气机等,为后世"和法"的广泛应用开创了先河。  相似文献   

2.
补法是通过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以主治各种虚弱证候的一类治法。补法的具体内容甚多,既有补益气血阴阳的不同,又有分补五脏之侧重,但较常用的治法分类仍以补气、补血、补阴、补阳为主。现就近年来对补法的研究做一概述,具体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帝内经》七情学说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七情致病的原因、特点、治疗、护理及其调摄和预防等诸多方面论述了《黄帝内经》理论体系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志学思想和内容,以及近年来的研究、发展概况。  相似文献   

4.
《黄帝内经》“甘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五味,指中药药味中的辛、甘、酸、苦、咸。五味基于口尝,确定于临床,是药物真实滋味与功效相结合的归纳。中药五味不仅反映中药自身的功效属性,更在临床配伍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主要对"甘味"的药性、功效及临证应用进行论述及探讨。1甘之概述《黄帝内经·素问》最早记载了"五味"理论并将五味归属于五脏,《素问·宣明五气》以五脏为中心,确定了五味与五方、五色、五体、五志等的对应关系。以甘为例,  相似文献   

5.
时间医学是近年来发展的热门学科,主要研究人体生理活动,病理改变过程中的节律性,了解节律形成过程,周期节律变化的大小,周期时间长短,节律变化图式,以及节律之间的相互联系.中医时间医学的形成与发展有二千多年历史,最早记载见于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中,而《内经》则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较系统地进行了论述和发展,其内容更丰富,与阴阳、五运六气、四时时令、时辰规律、人体生理、病理等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归纳总结清朝《黄帝内经》版本研究概况,厘清《内经》传本的原貌.方法:对关于清朝《内经》文献著录著作及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整理.结果:清朝图书刻本有官刻、私刻、坊刻3种主要形式;《内经》传本从内容形式上,可分为全注本、节注本、校勘本3类;《内经》流传中多有散失,注家对《内经》注释亦有偏颇.结论:对清朝《内经》各种版本进行收集和整理,利用电子技术手段建立数据库,有利于还原清朝《内经》古籍版本的原貌.  相似文献   

7.
中医认为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本源,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的物质,可通过人体各个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而表现出来。而气郁则为机体功能郁滞的一种病理表现,与肺、脾、肝等脏腑功能关系密切。文章分别从气郁的概念、行气解郁之法的配伍、运用等方面,论述了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行气解郁的重要性。通过阐述中医学气及气郁的概念、理论,一方面丰富了中医学的"气郁"理论。另一方面有助于相关疾病临床疗效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文献研究历来是<黄帝内经>相关研究的重点.笔者对1997~2007年来相关期刊发表的文献研究文章及出版的专著进行了总结,发现相关研究成果丰硕.但是,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第一,文献研究在<黄帝内经>研究中所占比重仍然偏小;第二,文献研究人才匮乏;第三,文献重复性研究过多.这些问题亟待在今后的研究中关注.  相似文献   

9.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理念,《周易》《老子》《论语》《管子》《春秋繁露》等文献就有详细论述,包括万物和谐、天人和谐、社会和谐、心身和谐各个层面,形成"和合""中庸""中和",是中国古代哲学、社会学及自然科学基本理念。《黄帝内经》秉承中国传统文化,将"和"的理念广泛运用到自然、生命、疾病、治疗及养生等领域,成为中医"和"思想的源头,奠定中医学理论体系"和"理念与"和法"的思想基础,主要有"顺应""协调""和缓""温和""和合""交会""交媾""安和""淳和之气"等,包括人与自然-和谐、人与社会-和谐、人体自身-和谐、疾病-人体失和、养生-以和为贵、治疗-以平为期,对阴阳、脏腑、气血等各种失和,偏倾者求其平,盈亏者求其匀,相争者求其和,逆乱者求其顺,突出求"和"理念。  相似文献   

10.
和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之一。先秦诸子(典籍)对《内经》和思想形成有直接影响,和思想贯穿于《内经》天道观、天人观、人事观、人体观、养生观等多个方面,是《内经》理论构建的重要思想原则与认知方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老子楚简《太一生水》中太一藏于水、行于时的研究和对《道德经》关于道的反复运动的研究,从医道混沌的角度阐述了《黄帝内经》中终而复始、终始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2.
人体分部概念见于《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并呈多样化,既有具体的三部、五部、十二部、十六部等概念,又有泛指的分部、部分的统称。在涉及人体解剖分区以及疾病诊治的时候,《内经》医学采用分"部"的思想和方法去处理诊疗相关涉及体表分区的问题,说明中国古代医家人体的分区具有完整而详细的认识,并建立起一套与诊断、病机分析、针刺治疗相关联的理论体系。关于"部"理论的后世相关研究报道较少,提示这一领域有巨大的学术和应用价值空间,因此系统研究并整理《内经》人体分部理论,对于进一步深入认识中医学人体基础理论以及将其用于临床诊治等方面的工作,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其人"一语,《汉语大词典》没有作为词目列入,但是在《黄帝内经》中出现多达18次。其中12个"其人"皆可用以指适合传授的人。包括《素问》3个,分别见于《金匮真言论》《气交变大论》;《灵枢》9个,分别见于《阴阳二十五人》《官能》。例如:《金匮真言论》:"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气交变大论》:"余闻得其人不教,是谓失道,传非其人,慢泄天宝"。《阴阳二十五人》:"得其人弗教,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11):2309-2310
脑在人体生命活动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着不可或缺的地位,祖国医学对脑的认识很早,但是古籍之中对脑的记载不够系统详细。《黄帝内经》作为祖国传统医学的理论思想基础及精髓所在,对后世医学的贡献可见一斑,其对"脑"与精、髓、五官、五脏等描述颇多,对脑的生理特点、病因、病机、病证等记载对现代临床有着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黄帝内经》“苦味”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内经》苦味之品、苦味功效、苦味应用及用苦禁忌进行探析。《内经》中苦味之品以温热性质居多,有坚、温、燥、发、泄、下等功效,其中温、发之功效仅在"运气七篇"中提出,可能与苦味五行属火有关。《内经》应用苦味时除依据五行理论之外,尚有五脏苦欲补泻及运气理论中的特殊应用及配伍方法。应用苦味时不宜多用过用,否则伤本脏、伐所克之脏,还会走骨、伤脾、令人呕。研究结果提示我们,理解《内经》苦味配伍需从其功效出发,慎将后世本草属苦药物代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整理研究《黄帝内经》中“肉”字的概念内涵与外延。方法:运用语言学中基于语料库证据的研究方法对《黄帝内经》中的“肉”字进行计数、整理、分析,定量研究“肉”字的频数分布、类型含义等方面的内容。结果:《黄帝内经》中“肉”字共见370次,涉及篇章95篇,单字概念表达了人体肌肉、供食用的动物肉、果肉和肥胖多肉4种意义;双字词及多字词概念共39个,主要表达了肌肉类型、肌肉形态、肌肉疾病等意义。结论:“肉”字在《黄帝内经》中普遍表达肌肉一义,大多数与现代解剖概念中骨骼肌对应,此外还涵盖了一些皮下组织、脂肪及与内脏器官相联系的网膜等肉质组织。对“肉”字的深入研究,有利于进一步挖掘中医基础概念的科学内涵,为中医理论的科学化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孙络”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总结整理《内经》中有关孙络的条文论述,指出孙络是络脉的最细小的分支,它分布于皮肤腠理之间,具有参与营血的生成和输送、交通营卫、抗御病邪等生理功能,在病理条件下可以传递病邪,产生瘀血、积聚等病变.孙络乃机体之门户,具有自身独有的生理病理特点,对于维持机体营卫气血、脏腑经络的功能有重要的作用,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8.
<正> 《黄帝内经素问·示从容论》“夫脾虚浮似肺,肾小浮似脾,肝急沉散似肾,此皆工之所时乱也,然从容得之”。王冰注曰:“以三脏相近,故脉象参差而相类也,是以工惑乱之,为治之过失矣,虽尔乎!犹宜从容安缓审比类之而得三脏之形候矣。”高士宗注曰:“夫脾脏之脉虚而浮,则似肺病。肾脏之脉小而浮,则似脾病。肝脏之脉急而沉散,则似肾病,此皆工之所时乱而致之过失也,然此类相似必别其真,欲别其真,从容得之”。王、高之注均看到《素问》这一段论述是在讲相似脉象的辨别须通过类比得之。如何类比?王冰意会从容之意,提出“从容安缓,审比类之”。高注则没有直解什么是从容,而是径引原文“从容得之”。张志聪似乎发现“从容”二字有更深一层的含义,说“从容者,天之道也;天道者,阴阳之道也”但“从容”究竟是什么,也没有讲清楚。  相似文献   

19.
《黄帝内经》中神明一词共出现了19次,其中《素问》17次,《灵枢》2次。为了弄清各篇章中神明的内涵,本文对其进行了逐一分析,将神明的涵义归纳为:(1)代指精气;(2)代指阴阳;(3)指日月星辰;(4)指生命活动的主宰及其外在表现;(5)指神灵、神袛;(6)指明智如神;(7)神明连用,并无确切词义。  相似文献   

20.
熨法作为临床常用的外治方法拥有悠久的历史,其主要是利用温热的作用,达到温通筋络、温运脾胃、理气止痛等疗效,历代医家著书所载之内容多半与熨法治疗骨伤科疾病相关。诸多医学典籍中以《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及其注本对熨法的记载最多且详尽并有专篇论述。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典籍,对《内经》关于熨法的经文、药熨组方、制作过程、适应症及禁忌症等方面追本溯源,并综合历代医家的新观点,对中医熨法的源流进行深入研究,全方面了解熨法治疗的优势及特点,并将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以期总结出一套适合国人的理论体系,更好地为大众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