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目的:观察健脾利水方联合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脾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4例脾虚水停型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对照组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行腹水超滤浓缩回输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脾利水方治疗。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腹水消退情况、平均24h尿量及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等,综合评价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腹水消退率治疗组为91.67%,对照组为83.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24h尿量和主要症状积分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利水方联合超滤浓缩回输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脾虚水停证,能促进腹水消退,明显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自拟虚胀方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服虚胀方治疗。疗程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并记录中医证候评分、1周的平均24 h尿量、体重、腹围等,进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2组患者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患者在乏力、腹胀症状改善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重、腹围、1周平均24 h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为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虚胀方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可明显提高临床疗效,促进腹水消退,缓解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综合疗法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8例患者随机按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卧床休息,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给予保肝、利尿等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加味附子理中汤内服、神阙穴贴敷和艾灸的中医综合疗法。两组疗程均为4周。进行治疗前后脾肾阳虚水停证评分,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检测治疗前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多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B超检查腹水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体重、腹围等。结果:经Ridit分析,观察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ALB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脾肾阳虚证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体重轻于对照组(P0.05),腰围小于对照组(P0.05),24 h尿量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中医综合疗法能改善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水停证)患者的肝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体征,促进腹水的消退,其综合疗效和中医证候疗效均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腹水消退时间、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而白蛋白(AL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疗效更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健脾化浊汤加西医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西医常规治疗。观察2组的各方面疗效和相关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中医证候积分、肝脏彩超分级、血脂水平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化浊汤治疗冠心病合并脂肪肝脾虚痰瘀证,疗效显著,且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古群山 《河南中医》2004,24(9):22-23
目的 :探讨中药健脾化瘀消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 1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方法 ,治疗组 (12 0例 )在西医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健脾化瘀消水汤 ,对照组 (6 0例 )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Child -Pugh分级治愈率、B超检查、远期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治愈率、Child -Pugh分级治愈率、B超检查结果、控制腹水远期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 (P <0 .0 1) ,且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化瘀消水汤治疗肝硬化腹水效果显著 ,腹水消退彻底 ,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7.
杨芳华  王振常 《河南中医》2019,39(12):1929-1932
肝硬变腹水属本虚标实证,肝脾虚弱为本,瘀、痰、湿、水为标,久病及肾,活血健脾化瘀法为治疗的关键。《肝硬化腹水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将肝硬变腹水分为气滞水停证、脾虚水停证、湿热水停证、血瘀水停证、脾肾阳虚水停证、肝肾阴虚水停证。治疗方法主要有:内服汤剂治疗和外治疗法(针灸推拿、穴位贴敷、灌肠、脐疗等)。目前,活血健脾法治疗肝硬变腹水药物机制及疗效指标的研究不规范,药物制剂的制作,特别是外敷药物的使用也不规范,另外,尚缺乏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报道,今后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易医脐针未时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48例中医辨证属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4例。两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合中药汤剂治疗,观察组在未时加用易医脐针,选取坤、坎、艮、兑4个方位于每日未时治疗1次。10 d为一疗程,共治疗20 d。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腹围、尿量、体质量、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22/24),高于对照组的87.5%(21/24,P0.05);治疗后,观察组对腹围、尿量、体质量、肝功能及凝血酶原时间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西医基础上合用中药汤剂联合易医脐针治疗脾虚水停型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健脾、化瘀、利水法治疗肝硬化腹水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包括保肝药物、利尿剂、白蛋白、抗生素等),治疗组加用健脾、化瘀、利水中药;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Child-Pugh分级治愈率。结果治疗组临床治愈率、Child-Pugh分级治愈率高于对照组;B超检查结果、控制腹水、远期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运用健脾、化瘀、利水之中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腹水消退彻底,远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光明中医》2021,36(15)
目的探讨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住院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患者80例,经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予常规西医疗法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逐水消胀散脐敷,2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24 h尿量、丙氨酸氨基转氨酶(ALT)、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及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并观察不良反应,评价患者的用药安全性。结果肝硬化RA患者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前后,体质量、腹围及24 h尿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 0.01),而且24 h尿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 0.01); 2组患者治疗后肝功能Child-Pugh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 0.01),且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组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但肾小球滤过率(GFR)变化则不明显(P0.05)。结论逐水消胀散脐敷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可通过增加24 h尿量及改善肝功能Child-Pugh评分而发挥疗效,并通过降低患者体质量及腹围而缓解患者临床主要不适症状,增加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11.
杨友明 《新中医》2015,47(8):84-86
目的:观察化癥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虚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1例符合研究要求的患者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2例。对照组给予减少钠盐摄入,限制患者液体输入量,纠正电解质紊乱,并给予抗保肝、利尿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浆等对症治疗。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癥汤,每天1剂,水煎分2次服用。2组均治疗4周观察疗效。进行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评分,采用Child-Pugh分级评价肝功能,检测治疗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和血清白蛋白(Alb)水平;采用B超检查腹水程度,测量治疗前后体重、腹围等情况。结果:综合疗效总有效率观察组93.5%,对照组78.0%,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T、AST、TBil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Alb较治疗前上升,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主要症状体征评分和Child-Pugh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化癥汤能保护肝功能,促进肝功能恢复正常,减轻临床症状、体征,其治疗肝硬化腹水的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2.
余松  张颖 《江苏中医药》2017,49(8):28-30
目的:观察西医常规疗法联合中药化瘀逐水颗粒治疗肝硬化腹水血瘀水停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中药化瘀逐水颗粒治疗,2组均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5%(P0.01);2组治疗后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ALB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其中治疗组ALB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腹水量均较治疗前明显减轻(P0.001),且治疗组腹水量减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化瘀逐水颗粒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血瘀水停证可显著提高综合疗效,改善肝功能,减轻腹水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合并腹水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照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给予临床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则在上述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2周,记录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药物相关)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68.89%)(P0.05);经不同方法治疗后,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药物相关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7.78%和11.1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合并腹水患者在常规治疗(西药)基础上加用中医益气健脾活血利水汤可显著提高其临床疗效,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并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海珠益肝加减方治疗脾虚水停证肝硬化腹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20年12月就诊于湖北省中医院的脾虚水停证肝硬化腹水患者84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38例给予限制水钠摄入、利尿、抗感染及补充白蛋白、输血浆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海珠益肝加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加味葶苈大枣汤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采取随机分组对照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西医基础治疗联合加味葶苈大枣汤,对照组仅予西医基础治疗。疗程为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腹围、肝功能、凝血功能、腹水量、Child~Pugh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后症状均明显缓解、肝功能及凝血功能指标、腹水量、Child-Pugh评分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患者乏力、腹胀、纳差、Child-Pugh评分等方面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葶苈大枣汤联合西药治疗具有较好的消退肝硬化腹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陈虹秀  吴雨泉  刘光伟 《中医杂志》2023,(14):1462-1468
目的 观察脐透利水贴辅助治疗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血瘀水停证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72例肝硬化难治性腹水血瘀水停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脐透利水贴神阙穴外敷,每日1次,每次1~2 h,每周6次。两组均治疗14天。治疗前后比较两组患者彩色超声腹水分度分值评分、腹围、体重、24 h尿量、中医症状量化积分,检测肝功能相关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白蛋白(ALB)],治疗后判定中医证候疗效、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TBiL、ALT、AST、彩色超声腹水分度值评分、体重及腹围均明显降低,ALB水平明显升高,24 h尿量明显增加(P<0.05或P<0.01)。两组治疗后组间比较,治疗组在降低中医症状量化积分、TBiL、ALT、AST、彩色超声腹水分度值评分、体重及腹围,升高ALB及增加24 h尿量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88.89%)高于对照组(58.3...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法治疗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对肝郁脾虚型患者中医证候积分的影响。方法:150例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疏肝健脾组(78例)与西医对照组(72例)。西医对照组采用奥美拉唑口服,疏肝健脾组在西医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健胃愈疡片,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疏肝健脾组内镜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P0.05)。疏肝健脾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85.90%,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的69.44%(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能提高肝郁脾虚型消化性溃疡患者的内镜愈合率,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并明显高于西医对照组,临床推广价值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腹水中葡萄糖(GLU)和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以及血清腹水白蛋白梯度(SAAG)的影响。方法:共选入脾肾阳虚证肝硬化腹水患者104例,随机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两组均参照《肝硬化腹水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共识意见》标准给予限钠、护肝和利尿治疗;对照组给予恩替卡韦片口服,0.5 mg/次,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的基础上给予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治疗,1剂/d,常规水煎煮,分早晚2次内服。两组患者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采取B超检测两组患者门静脉与脾静脉主干宽度和腹水深度;检测两组患者腹水中LDH和GLU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AG。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临床症状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88.46%,对照组为67.3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门静脉与脾静脉主干宽度和腹水深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后治疗组患者腹水LDH和GLU水平以及SAAG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加味赤石脂禹余粮汤联合恩替卡韦片治疗肝硬化腹水脾肾阳虚证可明显改善患者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提高腹水临床治疗效果,可降低患者腹水中LDH和GLU水平以及SAAG。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逍遥汤配合三部取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将80例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口服艾司唑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逍遥汤配合三部取穴针刺治疗,观察2组治疗效果、用药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生活质量(SF-36)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变化情况。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各项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而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逍遥汤配合三部取穴针刺治疗肝郁脾虚型失眠症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中医症状与睡眠质量,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辽宁中医杂志》2016,(9):1900-1903
目的:探讨芒硝外敷、扶脾柔肝颗粒内服联合西医治疗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80例肝硬化腹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芒硝敷脐联合扶脾柔肝颗粒内服治疗,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体重、腹围、尿量、门脉内径、腹水深度、肝功能及肝纤四项水平。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疗效及肝功能Child-Pugh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体重减轻,腹围缩小,尿量增加,腹水减少,门脉内径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体重、腹围、尿量、腹围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肝功能(ALT、AST、ALB、TBIL、PT)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肝纤四项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HA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芒硝敷脐、扶脾肝柔肝颗粒内服对肝硬化腹水有辅助治疗作用,联合西药治疗肝硬化腹水疗效满意,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