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分别是指"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也就是通其下而上病愈、治其上而下病愈的一种临证治疗手段。《灵枢·始终》载:"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所以笔者认为凡是通过中药、针灸"下取"而治疗上部病证,"上取"而治疗下部病证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的范畴。"上病下取"和"下病上取"这两种治疗方法是中医辨证论治的重要特点,体现了异病同治的治疗法则,也是提  相似文献   

2.
上病下治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慧 《河北中医》2008,30(4):378-379
上病下治是中医临床上常用的治疗原则。《素问.五常政大论》曰:“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由此奠定了“上病下取”的理论基础。中医学认为,凡是通过药物、针灸等手段下取以治疗上部疾病者,都属于上病下治之列。其治则  相似文献   

3.
潰瘍病在临床上是一种比較頑固的常見疾病。我們在1963年成立了潰疡病研究小組,并逐步开展了临床研究工作,对潰瘍病的治疗上积累了一些經驗和体会,在药品的制剂上也采用了一些革新。現根据60例的分析,結合几年来的治疗經驗,初步总結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张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总结,为临床提供治疗眩晕病高效专治方,进一步提高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方法整理张运克教授在临床上治疗眩晕病的显效病例,结合张教授治疗眩晕病的辨证心得进行总结。结果张运克教授根据自己多年治疗眩晕病的临床经验,针对眩晕病的病因病机,提出"风邪、气郁、血瘀、痰湿、肝火、气虚"皆能导致眩晕,常兼夹出现、相互为患,虚实夹杂,治疗上主张审证求因,精确辨证,针对性的遣方用药,祛风化痰、清肝泻火、疏肝理气健脾、补益正气、活血化瘀等治法综合运用,常需标本同治,虚实同调,但要主次分明,以求迅速达到疗效。因此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结论张运克教授运用自己的经验在临床实践中治疗眩晕病有显著的疗效,值得各位同仁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女科切要》所记载的产后病分析,阐述吴道源治疗产后病的学术思想及治疗特色。吴道源在治疗产后病上先辑前代医论以明晰源流,后述学术观点以处方用药,颇能勘透隐微,大胆创新,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其认为妇人产后多虚多瘀,易感邪而致病,治疗上既重视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祛邪扶正,亦重视产妇脉象分析,使其在产后病的治疗上更加严谨、系统。  相似文献   

6.
熊才芳  王卫星 《河南中医》2014,34(1):176-177
临床认为在基础治疗上使用天麻素联合其他药物治疗梅尼埃病起协同作用,从而明显提高了疗效及安全性。特别是天麻素联合中药治疗梅尼埃病还充分体现了治未病的思想,其疗效及安全性较天麻素及其联合西药治疗梅尼埃病更高。  相似文献   

7.
辨病与辨证无论在中药治疗上还是在针灸治疗上都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仅对辨病施针在临床上的重要意义,略述己见。1 辨病为针灸治疗开辟新径中医强调辨证,从古代医学发展中早已存在。明代吴又可主张辨病施治,曰:“万物各有所制,在于受无形杂气为病,莫知何物所致,故勉用汗、吐、下三法以治,能知以物制气,一病只须一药一剂,而病自己,不烦君臣佐使加减之劳矣。”后来徐灵胎亦主张一病有一病专方,都强调辨病施治。卢芳教授再次阐述辨病的重要意义,并提出辨病与辨证相结合。从一定意义上讲,传统的中医辨证和西医辨病为今天的中西医结合奠定了…  相似文献   

8.
刘维明教授从事中西医结合治疗脾胃病2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治疗胃石症方面刘教授从根源上认识疾病的病因病机,从整体上潜方用药自拟化石汤,并辨证论治加减化裁,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踝关节外伤临床常见,治疗方法多种多样,其中针刺治疗本病疗效较佳。相应取穴是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前病取后、后病取前、上病取下、下病取上的一种取穴方法。笔者根据左病取右、右病取左巨刺治疗本病39例,取得了较好疗效,并与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的39例作对比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治疗颈椎病之前,首先要明确病位在哪里,然后认清病位是手法的选择由哪个椎体发生了不同方向上的运动,在综舍病情进行手法的选择.即“治疗颈椎病不难,一位(确定病住),二性(是患椎在三轴上发生了何种方向上的运动),三合参(手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1.
克罗恩病在临床治疗上存在复发率高、药物毒副作用大等问题,中医治疗具有增强西医药物的治疗效果,减轻药物不良反应,并减少副作用发生的优势。文章总结了王小娟教授治疗克罗恩病的临证经验,王教授认为本病以本虚标实为主要病机,其中以脾虚湿盛及肝郁脾弱多见,在治疗上应重视补益脾胃,顾护正气,疏肝解郁,标本兼治,虚实兼顾。  相似文献   

12.
“上病下治”是祖国医学的重要治疗原则之一,其源盖出于《内经》中“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之说。这里所说的“气”是指的病气,即病理变化;“反”是相反的意思;“气反”就是病气相反,不同于一般疾病,是病在这里,而所反应的症状却在那里,如病在下部,而所反应的症状则在上部,即病之本在下而标在上。根据“治病必求其本”的原则,治疗时应治其下部而不治其上部,才能取得根本的疗效。这种“上病下治”的方法,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所谓“对症疗法”有着原则性的区别。但是后世医家对这一治法已有了扩展,即某些疾病的病位及所反应的症状均在上部,其治疗也可从下部着手。这样,“病在上”的“病”  相似文献   

13.
弓永莉  李建杰 《中国中医急症》2014,(4):588+612-588,612
“上病下治”与“下病上治”法在《素问·五常政大论》里曾首先提到“病在上,治之下;病在下,治之上”,说明对于疾病的处理,除了通常的治法以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笔者运用上病下治法救治急症患者。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体会试述如下。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6,(6):1246-1249
胃食管反流病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难以治愈且复发率高,属中医四大顽症(风病、痨病、鼓病、膈病)之一。朱西杰教授在消化系统疾病诊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在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上有独到的见解:病机上,朱老师认为此病的病机关键不仅在胃失和降,浊气上泛,还在他脏气机失调,影响胃腑气机通降,故治疗上首以通降法平上逆之胃气。其次,兼顾他脏,调畅五脏六腑之气机,使胃气和降,以达到治病求本的目的;病位上,结合现代医学及胃肠动力学的研究成果,导师审因详辨,明确病变部位针对性伍以中医特效药,临床疗效显著;病因上,强调情志失调、不良饮食生活习惯和地域环境等是增加胃食管反流病复发率的主要诱因,在防治本病的过程中不容忽视,提出调心畅情与利胆,疏肝平胃防复发及改变饮食结构,改善生活方式,并倡导宁夏地区居民使用家装饮用水净化装置,消除诱因综合治疗以从根本上减少此病的复发。导师在临床中围绕病本、病位、诱因标本兼顾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大大降低了其复发率,对临床治疗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中医临床上对胃食管反流病存在的五大认识误区,即抓错主症、误识病位、错辨病性、见酸治酸,以及治疗上重药物轻针灸,白兴华教授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包括抓好主病、慎审病位、明辨病性、见酸不治酸,在治疗方法上提出要重视中医外治法,特别是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出的通督降逆针灸疗法,为中医诊治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了新的思路和诊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刘安东 《光明中医》2016,(23):3408-3409
目的对余国俊教授治疗眩晕病的经验总结,向同道在临床治疗中提供治疗眩晕病高效专治方,进一步提高眩晕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通过运用柴陈泽泄汤在临床上治疗眩晕病的病例,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进行整理总结。结果余国俊教授结合自己多年临床实践经验,针对眩晕病的病因病机,以"风、火、痰、虚、瘀等相互为患,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为核心,治疗上主张:发作期标本同治,寓祛风、清火、豁痰、补脾等治法一炉,以求迅速达到疗效,待眩晕缓解后,再缓治其本,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余国俊教授治疗眩晕病在临床实践中确实有很好的疗效,值得广大同仁学习推广。  相似文献   

17.
同病异治与异病同治是由于所病脏腑与经脉的不同而使用的一种治疗方法。在临诊时虽然在临床上出现了同一症状,但是由于所病脏腑不同,因而不能采用同一方法来治疗。古有明训“宁失其穴,毋失其经”,在临床上我们应该辨明病在何脏,然后选穴治疗。又如病位不同,诊断亦异,如急性腰扭伤与落枕,由于病有上下,诊断不同,但如疼痛在于同一经脉,则可在同一经脉选穴治疗。现试举病例予以说明。同病异治1.失眠 失眠是临床常见的一个症状,常取印堂、神门、三阴交治疗,但有的病例有效,有的无效,这就是由于症状虽然同是失眠,但所病脏腑不同因而选穴也就不同…  相似文献   

18.
对于狂病,大多认为是实热证,在治法上从寒从泻。笔者在10余年的临床中通过对狂病的治疗,感到狂病除阳盛发狂外,还有因阳虚而发的狂病,治疗上应从温从补,方用自拟补阳定狂汤。  相似文献   

19.
广义外感病涉及呼吸,消化、泌尿、神经等多个系统,其中涉及呼吸内科的病种主要有感冒、上呼吸道感染、急性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等.临床上,我们把由外感引起的、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疾病称为肺系外感病.笔者在此类疾病的治疗上,中西互参、辨病辨证相结合,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显示了中医药在治疗外感病中的优势和特色.  相似文献   

20.
眩晕是临床常见症状,《伤寒杂病论》对眩晕的病因、病机及辨证治疗有多处阐述,本文通过对《伤寒杂病论》中涉及眩晕的条文的分析、对比,从中找到六经出现眩晕症的规律。病因上可分因虚、因实及虚实夹杂。其治疗上除了"温药去痰饮"外,还注重"同病异治"。对头眩病治疗的认识和治疗,展示了临床病机的多样性和治疗方法的差异,对我们临床详究病机提供了极好的示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