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了解南充市有性行为青年学生对艾滋病的知识和行为现状,为在青年学生中开展艾滋病防治干预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对南充市5所大中专院校的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并用Logistic回归对影响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总共调查11 696名学生,679(5.80%)名学生有性行为,其中619人(91.16%)艾滋病认知水平高,60人(8.84%)认知水平低,488人(71.87%)对艾滋病感染者无歧视态度,191人(28.13%)有歧视态度。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从不使用、有时使用、始终使用安全套的频率分别为15.89%、44.53%、39.58%,最近1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和不使用安全套的频率为70.17%和29.83%。年龄(OR=1.918)和艾滋病认知水平(OR=2.683)会影响学生最近1年发生性行为时安全套使用频率,年龄(OR=1.931)会影响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的比例。结论南充市有性行为的青年学生对艾滋病整体认知水平较高,但是对于非传播途径认知水平低,仍存在艾滋病歧视,有一定比例的无保护性行为,年龄和对艾滋病的认知会影响安全套的使用。应当以低年龄学生为重点加强艾滋病知识和安全性行为健康教育,以预防艾滋病在青年学生中的流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及获得知识的相关途径,为有针对性地在大学生中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辽宁省锦州市某高校一、二、三年级共800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进行现场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艾滋病知识的知晓情况,获得艾滋病知识的相关途径,对艾滋病感染者的态度、性行为史及安全套使用情况。结果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8.76%,其中男生知晓率为76.09%,女生知晓率为82.35%,女生知晓率高于男生(P<0.05),一、二、三年级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分别为71.48%、81.35%、83.95%,知晓率呈随年级增加趋势(P<0.05);大多数学生对艾滋病3大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垂直传播)知识知晓率较高,均>90%,对蚊虫叮咬是否传播艾滋病等非传播途径知识了解较少;64.02%的学生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存在歧视;7.39%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第一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9.29%,每次均使用安全套占40.91%,14.29%学生发生过商业性行为。结论在校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且年级性别差异明显,应加强艾滋病及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某高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高危行为发生情况,为有针对性地开展高校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抽样方法抽取绍兴市某高校850名在校大学生,开展艾滋病相关知识和行为问卷调查,比较不同人口学和行为学特征学生的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结果共调查850人,获得有效问卷823份,问卷有效率为96.82%。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为79.95%,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随年级增加呈升高趋势(P0.05)。有过性行为经历115人,占13.97%,其中男生27人,占23.48%,女生88人,占76.52%;首次性行为时确定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00%;最近一年与固定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60.00%;最近一年与临时异性性伴发生过性行为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7.37%;最近一年发生过商业性性行为2人,其中1人使用安全套。最近一年接受过艾滋病宣传服务的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P0.05);知晓率与是否有性行为经历和安全套使用情况均无统计学关联(P0.05)。结论该校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偏低,且存在知行分离现象,大学生不安全性行为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4.
掌握河南省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方法,抽取10所院校一至三年级的大学生4 570名,通过问卷调查了解艾滋病知识、态度及相关行为.结果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基本知识知晓率为84.7%,不同专业、年级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值分别为38.20,34.28,P值均<0.01).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晓率为94.7%,非传播途径知晓率为61.8%.47.3%的学生对HIV携带者和艾滋病人存在歧视.80.9%的大学生知道安全套能有效避免HIV传播,64.4%的学生第一次性行为未使用安全套,每次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2.6%;0.12%的学生曾经尝试吸毒.艾滋病防治知识获得途径主要是健康讲座(29.1%)、宣传栏(19.9%)和网络/电视(19.6%).结论 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低,获取途径少,存在艾滋病歧视和相关行为不良.学校应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艾滋病传播危险行为.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大中专学生艾滋病防治相关知识、态度和行为(KAP),为开展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对南昌市青山湖区内的8所大中专院校学生进行艾滋病防治KAP问卷调查与分析。结果共调查学生1 606人,学生艾滋病防治总知晓率为66.3%;性行为发生率为8.5%,男男同性性行为发生率为1.2%,最近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为47.5%;仅21.8%学生愿意与感染了艾滋病的同学共住一个寝室,31.7%学生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有个人社交接触(如一起吃饭)。结论大中专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较低,存在恐惧心理,应在大中专学生中积极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重点做好安全性行为教育、艾滋病非传播途径宣传和安全套推广工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南京某医学院校在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健康现状,为针对性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16年6月通过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南京某医学院校大一至大四本科生及研究生1 210人,采用结构式问卷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性健康调查。结果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为69.1%,汉族学生高于少数民族学生,省内学生高于省外学生,城镇学生高于农村学生(P值均<0.05)。对男性同性性行为引起的艾滋病流行目前呈快速增长的知晓率仅为48.5%。对安全套正确使用的知晓率仅为33.8%。性健康调查中,有过性行为的男生比例高于女生(P<0.05),而一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均很低,男女分别为21.7%、25.0%,远远低于调查中愿意一直使用安全套的比例(55.4%)。结论在校大学生对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不高,且知晓不全面。应加强艾滋病及安全性行为的宣传教育,提高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高危行为。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防艾知识需求,为有针对性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某高校2018级大一所有新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及防艾知识需求的问卷调查。结果有效调查大一新生2 031人,艾滋病新"国八条"知晓率为38.8%~95.4%,艾滋病知识知晓率70.3%;4.4%的学生自述有过性行为,男生(8.8%)高于女生(1.0%)(χ2=81.69,P<0.01),其中19.1%的首次性行为发生在高考结束后至进入大学前,使用安全套占48.3%。27.6%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赞同比例男生(45.7%)高于女生(15.1%),有性行为者(64.0%)高于否认有者(25.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294.48、67.84,P值均<0.01);39.3%愿意与身边感染艾滋病的同学、朋友交往,男生(43.9%)高于女生(36.0%)(P<0.01);90.5%自述如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马上去做检测,女生(92.1%)高于男生(88.3%)(P<0.01)。53.8%知道国家有免费艾滋病检测政策,79.2%愿意接受检测服务,78.9%希望通过网络和学校内自动售货机购买检测试剂。76.1%艾滋病相关知识来自学校教育,希望获取艾滋病知识途径前3位依次为拍摄微电影、动画或动漫形式、专家讲座。结论启东市某高校大一新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总体知晓率偏低,应根据学生需求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我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深圳市高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现状,为制定切合需求的艾滋病干预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全市6个区抽取14所学校的1415名高中学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的知晓率达90%左右;对日常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的认识不够理想;不同年级、学校类型的学生艾滋病知识均分之间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47.2%的学生坚决反对跟HIV感染者同室居住;有6.1%发生过性行为,其中仅25.8%第一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职业高中和男生性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结论消除歧视有赖于艾滋病知识的普及,深圳高中生对HIV感染者的接受度,低年级优于高年级,男生优于女生;迫切需要加强对高中学生安全性行为的教育;青少年艾滋病干预应重点关注职业高中的学生。  相似文献   

9.
了解江苏省高校新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态度、行为的相关信息,为高校青年学生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以学校为单位,在江苏省8所高校中共调查2 538名大一学生,实行匿名自填问卷方法开展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并进行分析.结果 学生艾滋病新“国八条”知识的总知晓率为85.74%,男生知晓率较女生高(88.21%,84.34%)(P<0.05),理科生较文科生高(87.31%,83.67%)(P<0.05).其他防治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2.14%,男生知晓率较女生高(75.00%,70.53%) (P<0.05).“与艾滋病患者一起吃饭是否会感染艾滋病”,男生和理科生态度更为包容、理性(58.3%,55.1%;50.4%,50.9%)(P值均<0.05);50.08%的学生赞同婚前性行为,男生比例高于女生(69.00%,39.40%) (P<0.01).71.24%认为性行为中需要坚持使用安全套,女生赞同比例远高于男生,理科生赞同比例高于文科生(80.76%,73.36%;54.37%,69.63%)(P值均<0.05).6.03%接受过艾滋病咨询检测;未检测者中40.34%有检测意愿但不知道去哪检测,1.34%因为内心恐惧而不敢去做检测.受学生欢迎的艾滋病宣传方式主要为微电影(76.32%)、艾滋病专题讲座(66.67%)、同伴教育(60.80%).结论 建议根据不同性别和专业特征,结合多媒体在高校开展艾滋病知识宣传,重点为艾滋病流行现况、治疗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并重视学生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前来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求询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水平和性行为状况,为制定大学生艾滋病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2017年大连市甘井子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VCT门诊接待的自述有性行为史的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水平和性行为情况。结果共完成有效调查103人,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67.96%。男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73.03%,高于女生的35.71%(P0.05);本省户籍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5.29%,高于外省户籍的34.29%(P0.05);接受过艾滋病健康教育的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8.37%,高于未接受过的53.33%(P0.05);随年级升高,大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呈上升趋势(P0.05)。首次性行为年龄平均为(18.78±1.33)岁,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7.77%。有男男性行为史32人,占35.96%,其中通过手机APP等新媒体交友平台寻求男伴并发生男男性行为26人,占81.25%;与≥2个性伴发生性行为的有27人,占84.38%。结论该VCT门诊求询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不高,每次性行为均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低,且有约36%的男男性行为人群。  相似文献   

11.
姚锦  万媛媛  袁先星 《中国校医》2022,36(9):660-663
目的 掌握在校大学生对安全套基础知识的理解及其使用情况,以及他们对待自己恋爱时的态度和性行为发展现状,为加强大学生性教育及预防艾滋病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运用整群抽样的方法从马鞍山市某高校中抽取1 897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让调查对象通过微信App扫码的方式进行匿名网络问卷调查。结果 调查的大学生中安全套的基本知识总知晓率为70.8%,四个年级学生总知晓率最高为88.5%。性取向为与自己不同性别的占88.8%,同一性别的占2.0%,既有同性又有异性取向的占4.7%;其中男性为同一性别取向的占73.6%,女性为26.3%;双性取向中女生居多,占58.8%。主动报告发生过性行为的占9.8%(发生过性行为的人数/调查总人数),女生性行为发生率(6.38%)低于男生(11.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60,P<0.001)。首次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占63.9%。结论 1 897名大学生对安全套知识的知晓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发生性行为的情况较多,但发生性行为时使用安全套的频率较低,应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大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有效预防不安全性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对高中三年级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社会行为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高中生艾滋病知晓情况与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为青少年艾滋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已有的文献证据设计问卷调查表,于2016-09/11对高中三年级275名学生的艾滋病知识、态度和社会行为进行调查;对问卷结果进行描述性统计和Logistic回归分析,了解艾滋病知晓情况与学校教育和社会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调查高三学生259名,艾滋病知晓情况的总体分布为18~35分,平均为25.06±2.90分;高分区间(30~35分)学生为46人(17.8%),中等和低分区间(低于30分)学生合计213人(82.2%),低分区间(低于25分)学生为67人(25.9%)。对于HIV/AIDS患者的态度方面,所有被调查学生自认为不会歧视艾滋病患者,但20.5%的学生表示不愿意与感染者接触。社会行为调查中发现有42人(16.2%)处于/曾有恋爱关系,18人(6.9%)曾有性行为,其中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率为27.8%(5/18)最近1次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8.9%(7/18)。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不愿意与艾滋病患者接触(OR=0.11,95%CI=0.02~0.65,P=0.014)和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OR=4.61,95%CI=1.63~13.06,P=0.004)与知晓率水平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高中三年级学生作为从中学到大专院校过渡的关键人群,需要学校、疾控中心以及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从综合性的学校教育,多样的信息渠道和支持性的社会环境中获得足够的艾滋病防治信息和知识。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青年学生人群的艾滋病知识行为及艾滋病、梅毒、丙肝感染情况,帮助制定相关艾滋病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分阶段整群抽样,共抽取安庆和合肥青年学生1 606人,经知情同意后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和HIV、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和梅毒等3项血清学检测。结果青年学生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3.62%,男生知晓率高于女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同年级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有过性行为的比例为4.48%,其中安庆市1.88%,合肥市7.07%;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为31.25%;在固定性伴、临时性伴及商业性伴中最近1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比例和最近1年性行为"每次使用安全套"比例均低于50%,最近1年做过艾滋病检测的比例为2.07%。血清学检测未发现HIV抗体阳性,而梅毒抗体阳性检出率为0.19%,HCV抗体阳性检出率0.31%。结论安徽省青年学生人群艾滋病知识知晓情况总体尚好,但有个别知识点知晓率较低,部分学生有不安全的性行为,且对艾滋病自我防护意识薄弱。今后需进一步加强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同时扩大高危行为干预和检测覆盖面。  相似文献   

14.
杜桂英  姜宝法 《中国学校卫生》2011,32(11):1312-1313
目的了解聊城市青年学生男男性行为者(MSM)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及HIV感染状况,为制定该人群艾滋病防治策略及效果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类滚雪球抽样方法、男男性行为人群活动场所和网络招募法选择106名大中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的面对面匿名调查及HIV抗体检测。结果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84.66%;首次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7.91±1.60)岁,首次同性性行为平均年龄为(18.21±1.70)岁;73.58%的调查对象最近6个月发生过同性性行为,最近6个月性伴数有2个以上的占73.00%;最近6个月发生同性性行为时坚持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15.38%,最近1次同性性行为时使用了安全套的比例为28.21%;互联网、酒吧/会所、足疗、公园/公厕是寻找同性伙伴的主要场所。检测出1人HIV抗体阳性。结论大中学生MSM人群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高、多性伴且不稳定、安全套使用率低,存在知识与行为明显分离现象。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某部队官兵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情况,为部队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选取788名官兵,以自填问卷方式收集数据,调查新兵与学员分别为552人和236人。问卷内容主要包括人口学特征、艾滋病相关知识、艾滋病相关态度、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发生情况、安全套使用意向等。结果某部队官兵艾滋病知识总分为(10.86±2.41)分,对艾滋病主要传播途径知识的知晓率在90.00%以上,对非传播途径及防治知识的知晓率低于80.00%,对艾滋病知识全部回答正确率为0.13%;拒绝交易性行为得分为(4.32±0.84)分,安全套使用的自我效能得分为(19.03±4.53)分;人伍前性行为发生率为31.21%,交易性行为和同性性行为的发生率分别为1.19%、3.54%,每次性行为中都使用安全套的比例为43.06%。结论官兵对预防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不全面。性行为及相关高危行为比例较高,存在感染艾滋病的风险,应加强新兵HIV检测,解决窗口期问题。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厦门市湖里区高一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情况,以提高艾滋病高危人群的知晓率,为艾滋病防控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在湖里区3类6所高中学校高一年级分别按1∶4比例抽取班级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共调查1117名学生,其中男生616人(55.1%),女生501人(44.9%),艾滋病知晓率73.6%,51.7%愿意与艾滋病感染者共同学习生活,首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占41.3%。结论中学生艾滋病知晓率亟待提高,应加强学校艾滋病知识普及,切实达到健康教育效果,提高青少年预防艾滋病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部队官兵对艾滋病认知、态度和行为现况,为部队开展相关艾滋病知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行设计艾滋病调查问卷.共对617名官兵进行艾滋病认知态度和行为调查。结果本次共调查官兵617人,艾滋病总体知晓率仅为45.87%;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反歧视占38.57%;与暗娼发生过性行为的28人(5.57%);与同性发生性行为者6人(1.02%)。结论官兵对艾滋病知识的知晓率不高,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严重,艾滋病的高危行为发生率低,但是安全套使用率不高。  相似文献   

18.
甄森  卞琛  孙丽  周建波 《江苏预防医学》2022,(3):308-309+323
目的 了解常州市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及性行为基线情况,为制定针对性宣传手段及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2018—2019年采用整群抽样法,随机抽取常州市6所大中专院校在校学生进行匿名网络调查。结果 共调查10 324名青少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总知晓率为82.5%,男性知晓率(84.0%)高于女性(80.7%),不同性别、年级、性取向调查对象知晓率均有统计学差异(χ2=18.96、80.89、32.10,P值均<0.01)。有性行为的在校大学生占8.6%,男性(12.1%)高于女性(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8.08,P<0.01);首次性行为年龄为(17.77䥺SymbolqB@2.12)岁;最近1次与临时性伴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74.5%,男性(77.7%)高于女性(6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8,P<0.01);第1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65.8%,最近1年与配偶/同居对象、临时性伴、商业性伴等发生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分别为92.3%、40.6%、10.2%,不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充市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为开展中学生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自行设计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采用匿名的方式对南充市6所中学共1 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被调查的南充市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总知晓率为46.4%,获取艾滋病知识的途径主要为书报、杂志(81.0%);对艾滋病流行趋势知晓率为36.1%,在危险性行为态度方面,男生的正确态度持有率为51.9%,女生的为67.6%.结论 中学生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低,专业人士宣传艾滋病知识力度不够,在婚外性行为、多性伴等性行为观念方面男女生存在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新疆高中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态度及行为现状。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新疆28所中学的9138高中生进行匿名自填式问卷调查。结果有67.28%学生从学校接受过有关艾滋病健康教育,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8.01%,有53.73%的学生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持不歧视态度,不同类型学校学生持不歧视态度有统计学差异(χ^2=7.45,P〈0.05),有4.80%的学生发生过性行为。其中职业高中达到8.68%,高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性行为发生率都有随年级升高而逐步上升的趋势(χ^2=25.79,P〈0.01)。结论高中生艾滋病知识掌握程度与性行为的发生成反比,应该在对该人群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教育的同时,加强相关态度与行为干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