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辨证施护结合"静心散"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100例,实验组施以辨证施护+基础治疗+穴位贴敷;对照组施以普通护理+基础治疗。以2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疗效。结果实验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辨证施护结合"静心散"穴位贴敷能有效改善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的临床症状,并具有良好的防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分别给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和麻仁润肠丸治疗,疗程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温经汤联合消炎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原发性寒凝血瘀型痛经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予温经汤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消炎贴穴位贴敷治疗,均连续治疗5个月经周期。参照COX痛经症状量表进行评分;测定2组治疗前后外周血中前列腺素F2α(PGF2α)含量;比较2组痛经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8.00%,对照组为62.3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CMSS时间、程度及PGF2α含量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经汤联合消炎贴穴位贴敷治疗寒凝血瘀型原发性痛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药靶药穴位贴敷对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5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另给予补气温阳之中药靶药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维生素B1、B12肌肉注射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8.5%,对照组有效率为69.2%,两组疗效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膀胱残余尿量减少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药靶药穴位贴敷能有效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刺络放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患者接受治疗的整个过程均给予基础治疗(综合性血糖调控),治疗组予基础治疗、刺络放血及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及口服甲钴胺片。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5%)明显优于对照组(67.5%)(P0.05),治疗组神经传导速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刺络放血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辨证施护应用于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本科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住的182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加辨证施护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加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对胸痹心痛疗效满意,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按摩与穴位贴敷治疗老年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2例老年糖尿病便秘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6例,治疗组采用穴位按摩加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口服麻仁软胶囊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便秘症状积分变化情况,评定2组治疗老年糖尿病便秘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周后2组PAC-QOL评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便秘症状积分总有效率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便秘症状积分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按摩配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老年糖尿病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DP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足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中医症状、足部神经症状积分、糖化血红蛋白含量、空腹血糖水平及多伦多临床评分系统(TCSS)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后3个月的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中医症状评分、足部神经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感觉功能、神经症状、神经反射及TCSS总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足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症状改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效果。方法:将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加中药穴位贴敷,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加肌注维生素B1、B12,共治疗15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达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保胎贴穴位贴敷治疗胎动不安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胎动不安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0例辨证选用安胎汤药口服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应用保胎贴穴位贴敷治疗。2组均治疗5周。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主要症状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痠痛评分变化,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2组治疗后阴道出血、下腹坠痛、腰痠痛积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4.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保胎贴穴位贴敷治疗胎动不安,操作简易,效果稳定持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自拟健脾玉液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糖尿病性腹泻病人5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自拟健脾玉液汤口服配合穴位贴敷;对照组采用蒙脱石散,1袋/次,3次/d,口服。10d为1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3.85%,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自拟健脾玉液汤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性腹泻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足部操治疗消渴病痹证的疗效及护理体会。方法:将消渴病痹证(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足部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2.5%,对照组为7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结合足部操改善消渴病痹证临床症状疗效显著,无任何毒副作用,患者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加味四顾汤、甲钴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7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观察组90例及对照组80例,2组患者均予常规西药甲钴胺注射液治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中药方剂加味四顾汤及糖痹痛膏穴位贴敷治疗,治疗前后测定2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应用疼痛数字分级法(NRS)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情况进行评价,比较2组患者血浆β-内啡肽、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FBG、2hPG、HbA1c比较无显著性差异;2组患者血浆β-内啡肽及NRS评分均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组改善更明显;观察组患者周围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增快,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加味四顾汤、甲钴胺联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能明显改善患者神经传导速度,缓解临床症状,具有活血化瘀、温经通络的功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陕西中医》2013,(9):1216-1217
目的:观察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7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3例应用甲钴胺片、怡开治疗;治疗组3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2组疗程均为4个月,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及感觉神经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18%;对照组总有效率60.61%,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滋阴通络汤配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优于单纯用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乳腺癌化疗所致呕吐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50例。2组均按中医辨证分型分为肝郁脾虚、痰湿内蕴、肝肾阴虚、气血两虚4型。对照组给予托烷司琼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予磁珠贴压耳穴联合四子散穴位贴敷治疗。记录比较2组患者化疗当天、化疗后第1天、第2天不同证型患者的呕吐情况。结果:治疗组的急性呕吐、延迟性呕吐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证型中肝郁脾虚及痰湿内蕴型患者比较,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肝肾阴虚及气血两虚证型患者的疗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呕吐症状,对肝郁脾虚和痰湿内蕴证型的患者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轻微,患者依从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糖痹贴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符合纳入标准的68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同时加用甲钴胺静脉推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糖痹贴穴位贴敷,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TCSS、神经传导速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积分(麻木、乏力、畏寒)、TCSS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组在改善神经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糖痹贴用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舒郁止痛饮(自拟方)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肝郁血瘀型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患者按照单双号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使用盐酸氟西汀治疗。治疗组使用舒郁止痛饮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抑郁症状、疼痛情况及预后效果。结果:两组经治疗后,对照组SDS评分与NPIS评分明显不及观察组(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2型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合并抑郁症患者行舒郁止痛饮联合盐酸氟西汀治疗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穴位贴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改善,且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糖尿病便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疗效。结果治疗组能明显改善便秘症状,增加排便次数,治疗组总有效率95.24%,对照组总有效率76.19%,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耳穴贴压配合穴位贴敷是一种治疗糖尿病便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比较针刺穴位注射组和穴位贴敷组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4例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穴位注射治疗组60例和穴位贴敷对照组54例。结果:针刺穴位注射组总有效率96.67%,穴位贴敷组总有效率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穴位注射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穴位贴敷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