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5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20例予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15例予手术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治疗后第1周、4周、3个月、6个月后HSS肘关节评分、骨折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结果:治疗4周后,优良率治疗组为70.0%,对照组为66.7%,治疗后3个月、6个月两组优良率均为100%,两组各时相点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有较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将6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观察组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联合手法复位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式手术复位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可加快骨折愈合,恢复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儿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肱骨外侧克氏针交叉加压固定在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中的应用。方法:根据病情分别采取手法闭合复位肱骨外侧经皮克氏针交叉加压固定和小切口肱骨外侧克氏针交叉加压固定两种方法。结果:治疗20例,12~18周(平均16.5周)后随访,骨折全部愈合。参照Flyun功能评定标准结合屈伸功能评价,优17例,良2例,一般1例,差0例,优良率95%。结论:该方法在原交叉克氏针内固定的基础上加以改良,集手法闭合复位外固定与切开复位内固定的优点,降低了术后肘内翻的发生率,最大限度的避免尺神经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在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肱骨髁上骨折儿童中选出42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组,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观察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患儿术后3个月的肘关节功能优良率100%高于对照组患儿的77.2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利于促进患儿骨折的愈合和肘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采用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8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随访6月~3年,38例全部愈合,优22例,良9例,可5例,差2例,治疗优良率为81.58%。结论: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复位良好、固定牢固的特点,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和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依照纳入标准,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在我院儿童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的72例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36)和对照组(n=36)。对照组治疗采取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手术方案,观察组采取闭合复位克氏针固定术治疗。术后3~12月定期回访两组患儿肘关节功能恢复状况(Flynn评价标准),比较两组疗效差异。结果:两组经手术治疗后骨折均愈合,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及骨质愈合天数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功能等级情况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患儿优良率观察组(97.2%)高于对照组(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Gartland-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较佳,术后功能恢复优良率较高,骨折愈合时间短,感染率低,无并发症,患儿家属普遍愿意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9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参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手术切开复位,观察组采用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肘关节功能(HS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HSS评分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结合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确切,改善肘关节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利于患儿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住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与开放复住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自2008年1月~2013年6月共治疗86例Gartland Ⅱ型和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有46例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有40例采用开放复位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随访6~40个月,比较术后Flynn肘关节功能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均达到解剖复位,根据Flynn评分,肘关节功能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闭合复住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9.6%,包括克氏针松动移位2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尺神经损伤2例;开放复位组并发症率为17.5%,包括切口感染1例,克氏针松动移位1例、肘关节活动差3例、肘内翻2例。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与开放复位术相同的临床疗效,但手术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35例GartlandⅢ型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术后石膏托外固定。结果:术后3~4周均获骨折临床愈合,按照Flynn肘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7例,良6例,可2例,优良率94.2%。均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血管损伤等并发症。结论:手法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7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35例,观察组予以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实施手术切开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观察和分析两组治疗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平均时间(11.40±5.41)周短于对照组的(14.12±4.92)周;观察组患者治疗后Neer肩关节功能评分在疼痛、功能、运动限制、解剖复位以及总分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优良率91.43%,高于对照组的77.14%。结论手法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外展型和内收型肱骨外科颈骨折,与手术切开复位经皮交叉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相比,具有创伤小、骨折愈合时间短、患者痛苦少、整体疗效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06例不稳定性肱骨骨踝上骨折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3例。研究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儿行闭合复位石膏外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优良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研究组患儿骨折恢复优良率为92.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不稳定性肱骨髁上骨折疗效较好,术后骨折恢复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分为两组,均借助C臂手法复位,治疗组采用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对照组采用小夹板外固定,术后均结合中药熏洗并加强功能锻炼。结果:6个月后随访两组骨折复位愈合、肘内翻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肘关节功能恢复相当(P0.05)。结论:微创克氏针髓内交叉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满意,中药熏洗促进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小儿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按照随机数字分配原则选用在本院进行治疗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8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所有患儿进行分组治疗,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儿各40例。给予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方法为使用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进行医治,而对照组则是单独使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儿肘内翻畸形、Volkmann挛缩的发生率以及关节功能的优良率。结果治疗结束后,观察组的优良率为97.50%,对照组的优良率为80.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优良率有显著提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的肘内翻畸形、Volkmann挛缩的发生率为5.00%,对照组的肘内翻畸形、Volkmann挛缩的发生率为25.00%,相比对照组,观察组的肘内翻畸形、Volkmann挛缩的发生率比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结合双柏散外敷治疗小儿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其临床效果不仅显著提高,并且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也比较低,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改善,此法值得在小儿移位性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治疗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伸直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治疗方法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分别采用手法复位、夹板固定与石膏托固定、牵引或切开克氏针内固定治疗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43例患者临床效果进行分析对比。结果手法整复小夹板固定优良率95%,石膏托固定优良率70%,牵引治疗优良率63%,切开复位克氏针内固定优良率71%。结论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有较好的优良率及较低的肘内翻发生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不同复位固定方式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8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照组用手法复位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95.0%,对照组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肘屈伸受限、提携角测量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踝上骨折疗效好且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分为对照组48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行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结果:优良率观察组86.54%,对照组79.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1.92%,对照组6.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效果显著,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方法 74例肱骨髁上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观察组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优良率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石膏外固定治疗肱骨髁上骨折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常见骨折,易发生肘内翻畸形,肘关节功能障碍.自2001年8月~2004年3月,作者采用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配合中药熏洗,治疗严重移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1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闭合复位经皮内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用骨折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内外侧髁部穿克氏针加石膏托外固定4周,4周后去除石膏、拔除克氏针。结果:随访4个月~2年,优21例,良6例,可3例,差1例。1例出现轻度肘内翻。结论:闭合手法复位经皮内外侧髁部穿针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肘内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65例,采用肘内外侧联合切口切开复位、内外侧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术后观察骨折复位、愈合情况及患肢功能恢复情况。结果:65例患儿均获得随访,随访6~24个月,骨折1~5个月后临床愈合。术后无缺血性挛缩,1例发生轻度肘内翻,1例出现正中神经麻痹,1个半月后自行恢复。参照Flynn临床评定标准,优51例,良10例,一般4例。结论:肘内外侧切口切开复位联合克氏针交叉固定治疗儿童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骨折复位、固定可靠,能避免骨折远端向尺侧再移位或旋转移位,消除了肘内翻形成的因素,创伤小,并发症少,外固定时间短,肘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