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红系转录因子(GATA-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1)的表达水平,分析经HDAC抑制剂(HDACI)伏立诺他(SAHA)、扶正、祛邪中药复方对不同证型MDS患者BMMNCs干预后的HDAC1,GATA-1表达变化,探讨MDS红系转录与表观遗传学组蛋白去乙酰化的可能关联性,以及扶正、祛邪中药对其干预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确诊MDS患者正虚组10例,瘀毒组5例以及正常组3例BMMNCs进行体外培养。采用实时荧光定量多聚核苷酸链式反应(Real-time PCR)和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扶正、祛邪药物及SAHA干预前后HDAC1和GATA-1 mRNA和蛋白水平。结果:MDS患者GATA-1 mRNA和蛋白水平均低于正常人(P0.05),HDAC1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正常人(P0.05),正虚型患者与瘀毒型患者间未发现明显差异;经HDACI(SAHA)干预后HADC1水平下降,同时GATA-1水平显著上升(P0.01),扶正、祛邪中药能上调各组GATA-1表达水平,下调HADC1表达水平(P0.01)。结论:表观遗传学组蛋白乙酰化与红系转录水平异常与MDS发病有关,扶正、祛邪中药对正虚、瘀毒型MDS患者BMMNCs的组蛋白乙酰化和GATA-1表达水平均具有调控作用。在MDS患者的BMMNCs中,HDAC1与GATA-1表达呈负相关趋势,可能存在经HDAC调控红系转录的信号通路,中药具有HDACI类似的干预作用,但扶正、祛邪中药间尚未发现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不同中医证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自噬性组蛋白密码表达的差异性。方法 根据相关标准将MDS患者分为正虚毒蕴组、毒盛正虚组,将健康人群设为健康对照组,采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比较各组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s)自噬囊泡,流式细胞术检测BMMNCs自噬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BMMNCs组蛋白密码表达情况。结果 (1)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正虚毒蕴组、毒盛正虚组BMMNCs自噬囊泡数量减少(P<0.05);与正虚毒蕴组比较,毒盛正虚组BMMNCs自噬囊泡数量进一步减少(P<0.05)。(2)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正虚毒蕴组BMMNCs的甲基化修饰[组蛋白H3亚基27号赖氨酸甲基化(H3K27me)、组蛋白H4亚基16号赖氨酸甲基化(H4K16me)]表达水平升高(P<0.05),乙酰化修饰[组蛋白H3亚基4号赖氨酸乙酰化(H3K4ac)、组蛋白H3亚基9号赖氨酸乙酰化(H3K9ac)]表达水平降低(P<0.05),毒盛正虚组BMMNCs的H3不同位点及H4位点的甲基化修饰水平升高(P<0.05),乙酰化修饰[H3K4ac、H3K9...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NF-κB介导的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将20例初诊MDS患者参照有关标准分为低危组与高危组,将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拆方进行体外骨髓单个核细胞培养,观察不同分组(低危组、高危组)在不同药物(健脾补肾方、活血解毒方及全方)干预下,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率、细胞内NF-κB活性表达变化,通过以方测证的方法探究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低危组MDS表现为骨髓细胞凋亡"过度";而高危组MDS则表现为凋亡相对"不足"。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中,扶正(健脾补肾)药物有抑制低危组MDS骨髓细胞过度凋亡的作用,而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则有诱导高危组MDS骨髓细胞凋亡的作用。扶正(健脾补肾)药物与祛邪(活血解毒)药物均有不同程度抑制MDS骨髓细胞NF-κB活性的作用。结论:低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本虚"为主而表现为过度凋亡,高危组MDS病机本质以"标实"为主而表现为凋亡不足。细胞内活化的NF-κB调节MDS的双向凋亡。健脾补肾活血解毒方药能有效改善MDS骨髓细胞的凋亡水平。NF-κB介导的MDS"双向"凋亡机制与"正虚"、"瘀毒"中医病机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预报因子WT1基因表达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证(MDS)中医"正虚"、"瘀毒"证型中的作用及意义;方法:观察50例MDS患者中医"正虚"和"瘀毒"不同分型中的IPSS预后积分分级;采用荧光定量PCR(FQ-PCR)分别对"正虚"型与"瘀毒"型两组中的36例MDS患者与12例正常人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WT1基因的表达水平进行检测;结果:中医证型与IPSS预后分级呈正相关(P<0.001,R=0.621),且瘀毒型患者中出现IPSS分级中较差预后的几率是正虚型患者的21倍(OR=21.0,95%CI:4.55~96.87);MDS患者的WT1基因mRNA相对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1),且瘀毒型明显高于正虚型,两型比较亦存在显著差异(P<0.01);结论:MDS中医证型与IPSS预后分级存在相关性,IPSS中中危Ⅱ及高危型为"瘀毒"证型的相关因素;MDS瘀毒型预后较正虚型患者差,WT1基因表达水平对不同中医证型MDS的病情危险度的评估及预后判断具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中药材》2019,(9)
目的:探讨萝卜硫素对肌红蛋白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HK-2)凋亡及组蛋白乙酰化酶6(HDAC6)表达的影响。方法:体外采用肌红蛋白诱导HK-2细胞的横纹肌溶解致急性肾损伤模型,CCK8法分析HK-2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HK-2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Bcl-2、Bax、cleaved Caspase-3和HDAC6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HK-2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表达显著降低,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HDAC6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萝卜硫素组和HDAC6抑制剂23BB组HK-2细胞存活率及Bcl-2蛋白表达显著升高,细胞凋亡率及Bax、cleaved Caspase-3、HDAC6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萝卜硫素能通过抑制HDAC6蛋白表达降低肌红蛋白诱导的HK-2细胞凋亡,对急性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鸣  许勇钢  胡晓梅  陆嘉惠 《新中医》2018,50(12):252-255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能进行自我调节和控制的整体系统,病机学说侧重从动态功能和整体结构研究疾病的生理。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组造血干细胞恶性克隆性疾病,不同危度分层间具有极大差异,易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一般认为,MDS疾病初期或低危型MDS以"正虚"证型为主间或夹有"瘀毒"症状;MDS疾病后期或高危型MDS以"瘀毒"证型为主,同时表现出正气受损甚或衰极现象。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研究的进展,中医证型的物质基础逐渐被揭示与阐明,不同危度MDS患者的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和自噬水平的差异性表达与不同中医证型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低危MDS凋亡过度和(或)自噬减少均符合正虚型患者的中医证候表现及病机特点,而低危向高危转化的过程中凋亡减少及自噬进一步受抑制则与瘀毒型患者证候表现及病机特点相符。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方、祛邪方对人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凋亡及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凋亡蛋白酶活化因子(apoptotic protease activating factor 1,Apaf-1),第二个线粒体衍生的半胱天冬蛋白酶激活因子(the second mitochondria-derived activator of caspase/direct IAP-blinding protein with low PI,Smac/Diablo),凋亡诱导因子(apoptosis-inducing factors,AIF)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白血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NOD/SCID小鼠,以KG-1a细胞株建立人急性髓系白血病模型,随机分为全方组、祛邪组、扶正组和空白组,取NOD/SCID小鼠脾细胞制成细胞悬液,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OD/SCID小鼠细胞凋亡率;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OD/SCID小鼠骨髓中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CytC,Apaf-1,Smac/Diablo和AIF的表达。结果:用药后,用药组小鼠生存时间较空白组显著延长(P0.01),全方组小鼠生存时间较扶正组与祛邪组显著延长(P0.01),祛邪组小鼠生存时间较扶正组显著延长(P0.01)。用药组细胞凋亡率较空白组明显升高(P0.01),全方组较扶正组与祛邪组显著升高(P0.01),祛邪组较扶正组显著升高(P0.01)。用药组小鼠骨髓中Cyt-C,Apaf-1,Smac/Diablo,AIF的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其中Cyt-C与Apaf-1表达显著升高(P0.01);全方组均高于扶正组与祛邪组(P0.01);祛邪组较扶正组均升高(P0.05),Cyt-C,Apaf-1和Smac/Diablo表达显著升高(P0.01)。其中对于各指标的影响全方组均优于扶正组与祛邪组,祛邪组均优于扶正组。结论:益气养阴方能够提高NOD/SCID小鼠的细胞凋亡率,上调线粒体相关凋亡因子Cyt-C,Apaf-1,Smac/Diablo,AIF的表达,并诱导其凋亡,抑制白血病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并比较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患者临床特征、基因突变及预后。方法将78例MDS患者按证型分为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组(脾肾两虚组,64例)和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组(气阴两虚组,14例),分析比较两组血细胞计数、骨髓原始细胞比例、预后核型、预后危度、基因突变、生存期、年生存率以及疾病进展情况。结果 78例MDS患者中,脾肾两虚组患者比例[82.05%(64/78)]高于气阴两虚组[17.95%(14/78),P0.05]。脾肾两虚组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0.8×10~9/L患者比例[35.94%(23/64)]高于气阴两虚组[21.43%(3/14),P=0.028]。脾肾两虚组骨髓原始细胞增多型(EB-1/EB-2)患者比例[29.69%(19/64)]高于气阴两虚组[7.14%(1/14),P0.001]。脾肾两虚组伴随染色体核型预后中等/差/极差核型患者比例[29.69%(19/64)]高于气阴两虚组[14.29%(2/14),P=0.006]。脾肾两虚组高危(IPSS-R危度积分3.5分)患者比例[48.44%(31/64)]高于气阴两虚组[21.43%(3/14),P0.001]。脾肾两虚组存在基因突变患者比例[60.94%(39/64)]高于气阴两虚组[42.86%(6/14),P=0.005]。脾肾两虚组存在2个以上基因突变患者比例[39.06%(25/64)]高于气阴两虚组[14.29%(2/14),P0.001]。脾肾两虚组患者4年生存率(26.56%)低于气阴两虚组(42.86%,P=0.018)。脾肾两虚组中有2例[3.13%(2/64)]转化为AML,气阴两虚组中无病例转化为AML。结论 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气阴两虚、毒瘀阻滞证在ANC、骨髓原始细胞比例、染色体核型、危险程度、突变基因、年生存率等预后因素方面均存在差异,MDS脾肾两虚、毒瘀阻滞证与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对Hep G2肝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及细胞侵袭、迁移、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RT-qPCR实验观察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对Hep G2肝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mRNA、MMP2 mRNA、Cyclin D1 mRNA表达的影响;Transwell细胞侵袭和迁移实验,观察其对Hep G2肝癌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AnnexinV-FITC双染流式细胞法检测其对Hep G2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RT-qPCR结果显示,与阴性组比较,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下调HepG2肝癌细胞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mRNA、MMP2 mRNA、Cyclin D1 mRNA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Transwell细胞侵袭实验和迁移实验结果显示,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抑制Hep G2细胞的侵袭(P0.01),对细胞的迁移无明显影响(P0.05);细胞凋亡实验结果显示,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促进Hep G2细胞的凋亡,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毒痰瘀脾虚方含药血清能抑制Hep G2细胞侵袭,促进细胞凋亡,并能抑制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中β-catenin mRNA、MMP2 mRNA、Cyclin D1 mRNA表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扶正抑瘤方醇提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抑制和诱导调亡的作用。方法:将人肺癌A549细胞在体外加入不同浓度的扶正抑瘤方醇提物72小时后,采用CCK8法检测该方的增殖抑制作用,以Annexin V-EGFP标记法,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该方对人肺癌A549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扶正抑瘤方醇提物能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的增殖,与浓度相关,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显微镜下可见到明显的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提示随着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增加。结论:扶正抑瘤方醇提物能显著抑制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可能与诱导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六味地黄醇提物联合顺铂对人肝癌BEL-7402细胞凋亡及肿瘤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BEL-7402细胞,以不同质量浓度的六味地黄醇提物作用于细胞,CCK-8法检测其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选择后续实验浓度。将BEL-7402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六味地黄醇提物100 mg/ml组、顺铂1 mg/ml组、六味地黄醇提物100 mg/ml+顺铂1 mg/ml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细胞成像分析系统观察BEL-7402细胞形态学变化,Hoechst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现象,免疫荧光法检测肿瘤血管生成相关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促血管生成素-2(Ang-2)、血小板反应素(TSP)、金属蛋白酶-2组织抑制因子(TIMP-2)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六味地黄丸醇提物能呈剂量依赖性地抑制BEL-7402细胞活性,选择100 mg/ml用于后续实验。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用药组细胞抑制率均明显升高;细胞胞质回缩,漂浮的死细胞增多;胞核偏于一侧,染色质浓染,呈马蹄形或月牙状的典型凋亡特征;细胞内VEGF、Ang-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TSP、TIMP-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与顺铂1 mg/ml组和六味地黄醇提物100 mg/kg组比较,顺铂1 mg/ml+六味地黄醇提物100 mg/ml组更能明显抑制BEL-7402细胞增殖;细胞内VEGF、Ang-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而TSP、TIMP-2蛋白表达明显升高(P<0.05或P<0.01)。结论:六味地黄醇提物及其联合顺铂能诱导BEL-7402细胞凋亡,并可能通过下调细胞内肿瘤血管相关VEGF、Ang-2蛋白表达、上调TSP、TIMP-2蛋白表达增强对BEL-7402细胞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益气养阴方及其拆方后的扶正方、祛邪方对细胞周期及相关蛋白p21在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myeloid leukemia,AML)中表达的影响,探讨益气养阴方治疗白血病的作用机制。方法:NOD-SCID小鼠经60Co照射后,尾静脉注射KG1a细胞1×106个,分成4组。对照组予生理盐水,实验组分别予益气养阴方、扶正方、祛邪方中药制剂灌胃。采用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周期;免疫组化法检测p21蛋白的表达。结果:流式细胞术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法检测c-myc、survivin蛋白的表达:对照组与益气养阴组、扶正组、祛邪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益气养阴方可升高p21蛋白的表达,诱导白血病细胞停滞在G1期,对AML治疗具有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垂盆草醇提物对STAT-3信号通路的影响,及其诱导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MTT法检测垂盆草醇提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分析结合FITC-Annexin V/PI双标记检测对肝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免疫印迹试验检测细胞凋亡Caspase-3,Caspase-9,PARP,P-STAT-3(Tyr705),STAT-3,Bcl-2,Mcl-1相关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垂盆草醇提物可明显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HepG2细胞凋亡,且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效应。垂盆草醇提物作用后,抑制STAT-3信号转导通路,下调Mcl-1和Bcl-2的表达,引起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3,Caspase-9的降解/活化及PARP的降解,并呈剂量依赖效应。结论:垂盆草醇提物通过抑制STAT-3信号转导通路和Mcl-1和Bcl-2的表达,进而抑制HepG2细胞的增殖,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14.
《辽宁中医杂志》2017,(4):673-676
目的:明确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析170例患者(其中脾胃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脾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40例、肝肾亏虚毒蕴型MDS患者30例、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30例、非血液肿瘤血液病患者30例)的原始细胞数、细胞免疫表型、SF3B1基因、TET2基因、DNMT3A基因、HDAC1基因,研究MDS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可以作为MDS毒蕴型的定性指标;“骨髓染色体”可以作为MDS毒蕴型的预后指标;SF3B1基因多出现于低危型MDS患者中,TET2基因多见于中高危型MDS患者中。结论:MDS的西医危险度转化和中医脏腑传变之间具有相关性,并且MDS低中危向高危传变与其脏腑传变(脾胃→脾肾→肝肾)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回顾性调查,分析中医药干预对246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上海市中医医院收治的246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r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 rank检验和Cox模型预后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中医药干预分为中医组(中药静脉制剂、中药汤剂中的一种或两种),中西医结合组(化疗、放疗、靶向治疗中任意一项+中医药治疗),其中中药静脉针剂组按功效细分为(扶正药、祛邪药、扶正+祛邪药)。结果 246例患者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2%、46%、26%,中位生存时间为37.4个月。中医组、中西医结合组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9.14个月、45.73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1%、34%、25%;77%、52%、4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之间生存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7,P=0.003)。中药静脉针剂+中药汤剂+化疗、中药静脉针剂+化疗、中药静脉针剂+中药汤剂、中药静脉针剂四组患者中位生存期分别为83.35个月、44.06个月、29.63个月、14.95个月,不同治疗方式对生存期的影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3.37,P=0.004)。中药静脉针剂中扶正组、祛邪药、扶正+祛邪药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延长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同时采用中药静脉针剂+口服中药汤剂+化疗疗效最优;中药静脉针剂中扶正药、祛邪药、扶正联合祛邪药对生存期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6.
探究南、北五味子醇提物对对乙酰氨基酚(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保护作用及差异。CCK-8法检测南、北五味子醇提物对LO2细胞生存率的影响;构建APAP诱导的LO2细胞损伤模型,检测南、北五味子醇提物对细胞损伤的影响;利用APAP构建小鼠肝损伤模型并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阳性药组及不同批次南、北五味子醇提物组,通过小鼠血清ALT,AST检测,肝组织中的MDA,GSH,GSH-PX和SOD含量测定,HE染色以及TUNEL染色等评价不同批次南、北五味子醇提物对药物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醇提物剂量小于1 g·L~(-1)时不影响LO2细胞生存率。与模型组相比,南、北五味子醇提物各组均可显著抑制APAP诱导的肝细胞凋亡,提高细胞生存率,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培养上清中ALT,AST水平(P0.05或P0.01)。且北五味子醇提物各组生存率较为一致,而南五味子醇提物不同组之间生存率差异较大。利用APAP诱导的小鼠肝损伤模型研究表明,与模型组相比,南、北五味子醇提物各组均能够明显改善病理损伤,抑制细胞凋亡和血清中ALT和AST水平升高(P0.01),降低MDA含量(P0.01),同时显著提高GSH,GSH-PX和SOD活性(P0.01),其中南五味子醇提物-2组作用最佳(P0.05或P0.01)。与其他给药组相比,南五味子醇提物-1作用则较差(P0.05或P0.01)。该研究表明南、北五味子醇提物对APAP诱导的药物性肝损伤均有保护作用但不同产地南五味子作用差异较大。  相似文献   

17.
张佳舒  孟雪  赵书涵  邱智东  刘达 《中草药》2018,49(12):2931-2936
目的基于定量蛋白组学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实验验证,阐明人参皂苷Rd调控组蛋白H3乙酰化水平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氨基酸稳定同位素标记(SILAC)技术和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LC-MS/MS)检测人参皂苷Rd作用下人胚肾HEK293T细胞蛋白质组的动态变化;通过对定量蛋白组学数据库分析监测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转移酶(HDACs)表达水平的变化,并通过Western blotting和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实验验证相关蛋白质表达和转录水平的变化;利用si RNA进行基因敲除实验以明确人参皂苷Rd对组蛋白H3K9和H3K18位点乙酰基修饰水平的调控作用。结果人参皂苷Rd处理HEK293T细胞后,组蛋白H3K9ac、H3K18ac表达水平降低,但催化修饰这2个位点的P300没有明显变化;同时人参皂苷Rd可上调HDAC2的转录和表达水平,si HDAC2处理HEK293T细胞后,逆转了人参皂苷Rd对H3K9ac、H3K18ac的下调作用。结论人参皂苷Rd通过上调HDAC2,下调组蛋白H3K9和H3K18位赖氨酸位点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影响下游基因的转录激活。  相似文献   

18.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激素抵抗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及哮喘缓解期患者吸入糖皮质激素前后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组蛋白乙酰化酶(HAT)、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DAC)、核因子-κB(NF-κB)及血清IL-17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在吸入激素前,用Western-blot法检测35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24例哮喘缓解期患者外周血PBMC中HAT、HDAC、NF-κB蛋白表达量,并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7水平。吸入舒利迭50/250μg(沙美特罗50μg,氟替卡松250μg),连用3个月后,再次检测HAT、HDAC、NF-κB蛋白表达量及IL-17水平。结果吸入糖皮质激素3个月后,哮喘组血液中HAT、HDAC、NF-κB及IL-17变化的差值均比COPD组更大(P均0.05)。结论吸入舒利迭后,COPD患者HDAC反应较哮喘患者迟钝,说明COPD患者可能存在激素抵抗,提高HDAC的含量及活性可以为激素治疗COPD起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重楼醇提物与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的体外交互作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楼醇提物与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的体外交互作用及可能的机理。方法: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基于中位效应原则的联合指数法评估重楼醇提物与多西紫杉醇对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BGC-823的交互作用;Annexin-Ⅴ-FITC和PI双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定量RT-PCR法测定化疗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结果:重楼醇提物与多西紫杉醇联合使用在两株细胞中均产生了较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在小于60%抑制率范围内,联合指数(CI)均小于1。凋亡分析提示,联合用药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各单药组;重楼醇提物作用于SGC-7901细胞24 h后,紫杉类药物相关基因β-tublinⅢ和Tau mRNA表达水平分别降至用药前的(0.34±0.09)和(0.52±0.04)倍。结论:重楼醇提物与多西紫杉醇联合使用有较好的协同抗肿瘤作用,可能与两药协同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以及重楼醇提物可下调化疗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扶正消岩汤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并从药物影响线粒体功能及线粒体动力学平衡的角度探讨药物的作用机制。方法 依据扶正消岩汤对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的IC50浓度确定药物的干预浓度及作用时间,设立对照组即扶正消岩汤高、中、低剂量给药组;24h后,TUNEL染色检测凋亡细胞比率;Annexin V-PI双染流式细胞仪定量检测扶正消岩汤对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中药对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中药对凋亡相关因子mRNA表达水平及mir-34a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扶正消岩汤对细胞线粒体动力学平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扶正消岩汤具有诱导MDA-MB-231细胞发生凋亡及提高凋亡基因BAX、Caspase3 mRNA表达水平的作用,且与给药浓度相关;随着扶正消岩汤药物浓度的提高,TNBC细胞内线粒体活性降低且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细胞线粒体去极化水平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同时中剂量组及高剂量组细胞中mir-34a的表达水平及线粒体动力学平衡关键因子mTOR、Drp-1的蛋白表达水平也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 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