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血瘀是中风病关键致病因素及重要病机,活血化瘀是治疗本病的重要法则,尤宜进行早期施治。痰瘀并治、气血同治是活血化瘀治疗早期缺血性中风的要点。导致血瘀的因素众多,并常兼夹他邪,故活血化瘀法应根据致病因素及兼夹他邪情况进行辨治,以达瘀血除、新血生、脑脉得养、醒脑开窍之功效。血瘀的主要辨治方法有:益气活血法、理气活血法、滋阴活血法、养血活血法、温经活血法、清热活血法、利湿活血法、化痰活血法、解毒活血法、通腑活血法、止血活血法等。  相似文献   

2.
张磊  师帅 《天津中医药》2016,33(8):453-455
介绍张洪义教授运用活血化瘀药的经验。张教授在积累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将活血化瘀药按其效力归纳为几组药对,临证时根据患者气滞血瘀的程度、部位、性质等不同进行辨证加减,在治疗中获得良好效果。张教授临床常用卷柏、泽兰;川芎、赤芍;醋延胡索、炒五灵脂;桃仁、红花;京三棱、蓬莪术;水蛭、虻虫等几组活血药对。张教授对活血化瘀药物的灵活运用充分体现中医学辨证论治的特色,在临床实践中可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活血化瘀药防治缺血性中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缺血性中风包括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其致死率、致残率都很高.近年来临床上使用活血化瘀药防治缺血性中风取得显著疗效,现就其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正>缺血性中风又名脑梗死,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脑部血液供应障碍,进而脑组织缺血、缺氧性坏死,出现上运动神经元功能缺损的疾病[1],具有高致死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的特点,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健康。脑梗死经急性期治疗后常会遗留偏瘫后遗症,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废用性肌萎缩。导师刘喆长期从事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诊治,对治疗缺血性中风恢复期偏瘫颇有经验,临床取得显著疗效。现将刘老师  相似文献   

5.
李长生教授,山东省名老中医,治学严谨,贯通中西,融汇古今,遣方用药灵活独特,笔者随诊,观其尤善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颇佳。现就李长生教授对该病的用药经验作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6.
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王新志教授治疗缺血性中风临证经验:在中风急性期多痰热腑实,当通腑化痰,升清降浊为首务,对于痰瘀胶结,祛瘀化痰,勿忘调气,对于中风急性期毒损脑络,解毒通络,善用虫类,中风病急性期常瘀水互结,注重活血利水;中风病未病先防,勿忘滋阴填精,慎温燥太过,中风病后遗症期,调理气血,重用藤类,治疗时纵观整体病情,并重视个体化,祛瘀化痰、活血利水、解毒通络、化痰通腑等法互相配合,辨证应用,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7.
古春青 《中医研究》2020,(12):45-48
张运克是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继承人。他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脑血管病和神经系统免疫性疾病。脑水肿常见于急性脑血管病、颅内肿瘤、创伤性脑损伤,尤其脑卒中后发生脑水肿会导致脑容量增大、颅内压升高,造成神经细胞功能不可逆性损伤。近年来,中医药治疗脑血管病的研究不断深入,活血化瘀类中药在缺血性心脑血管病中运用广泛。针对这样的情况,围绕麝香黄芪制剂治疗脑血管病这一课题,在对缺血性中风认识的基础上,从血脑屏障和玄府理论分析缺血性中风脑水肿的病机,着重探讨了以行气活血利水、开通玄府法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水肿的问题,从而更加有效地提高中药及中药复方通过多种机制调节血脑屏障通透性,达到提高药物疗效、改善预后的目的。通过研究,得到以下主要结论:运用益气活血利水法治疗缺血性中风脑水肿,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9.
摘 要 本文旨在介绍邹忆怀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病因病机的认识及治疗用药经验。邹忆怀教授认为缺血性中风病性虚实错杂,其发病的根本原因在于脏腑正气亏虚,痰瘀胶结滞于血脉,积重成毒损伤脑络,气血升降化生失常,脉络脑髓受损。治疗方面需标本兼顾,方能驱邪不伤正,扶正不留寇。故其治疗思想侧重调补脾肾两脏功能,主张将活血化痰的思路贯穿缺血性中风治疗的始终。本文不仅对他辨证论治常用药对的特点进行了总结,还概括介绍了邹师关于中风病早期康复的观点。邹师认为缺血性中风发病机制复杂,可造成偏瘫、偏身感觉障碍、言语不利等各种各样的症状,治疗不应只局限在口服汤药的单一模式。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的指导下,将中医针灸、推拿、熏治等疗法灵活整合,形成中风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方案,将是未来中医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活血化瘀治疗缺血性中风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6年2月~1989年2月我科运用脑血康和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68例,初步对二者的疗效作一评估。临床资料本组68例,根据临床表现、腰穿、CT扫描等确诊为脑梗塞,分为补阳还五汤组(气虚明显者)26例,男19例,女7例;年龄31~74岁,平均56.6岁;合并高血压病17例,高血脂症4例,糖尿病1例,冠心病2例,伴发心房纤颤1例。首次发病24例,第2次发病2例。26例均为脑血栓。意识清楚22例,嗜睡3例,意识模糊1例,均诊断为中枢性偏瘫,伴失语1例,二便失禁1例。中医辨证属中经络22例,中脏腑4例。脑血康组(气虚不明显者)42例,男28例,女14例;年龄27~82岁,平  相似文献   

11.
王松龄教授对缺血性中风的防治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本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提出了独到见解,总结并实践了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方防治缺血性中风,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性中风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瘀血的中、西医病因及缺血性中风的发病机理,结合临床与参考文献初步探讨活血化瘀法治疗缺血中风急性期、恢复期、后遗症期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急性出血性中风活血化瘀药的运用712000铁道部第二十工程局中心医院慕廷民,张翠花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急性出血性中风早期使用活血化瘀类药物可使血液运行通畅,改善脑部微循环,从而促进细胞功能尽快恢复,也可清除局部瘀血,有利于肢体功能的早日康复。祖国医学...  相似文献   

14.
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张良英教授学术继承人、云南省名中医陈林兴教授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妇科疾病的规律,阐述活血化瘀调月经、化瘀止痛解痛经、化瘀止血治崩漏、消瘢杀胚矫异位、破血逐瘀消瘢瘕、化瘀通络畅卵管和活血止痛松粘连的辨证要点、常用方剂与辨证加减,解析活血化瘀在调经、止痛、止血、杀胚、消瘢、通管和松解粘连等方面的神奇疗效...  相似文献   

15.
早期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认为“离经之血即为瘀”,活血化瘀法在脑出血中的运用越来越受到临床医家的重视。2002年5月-2004年5月,笔者早期运用活血化瘀法治疗脑出血患者,并与西医常规治疗进行了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家父张志钧教授对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心、脑血管疾病有较深的研究,现介绍运用虫类药治疗中风的经验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贺丰杰教授从事中西医妇科临床工作近40年,擅长中医妇科经、带、胎、产及疑难杂症的诊治。以灵活运用活血化瘀方法急治其标解决妇科疾患,以中成药、丸药或小方常服缓治其本,从根本上改变患者体质,并参考现代医学检查手段,标本同治,疗效甚佳。  相似文献   

18.
周淑文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0):980-980
张振芳先生为河北省优抚医院主任中医师,从医40余载,学验俱丰.张师在诊治疑难病、慢性病中,常于辨证的基础上酌情运用活血化瘀药,每起沉疴.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李国华 《江西中医药》1996,27(3):8-8,10
李文钿运用活血化瘀对药经验李国华(江西省吉安县中医院吉安343100)关键词活血化瘀法;药物配伍;临床经验李文钿老中医从医50余载,临床经验丰富,于辨证论治中,使用活血化瘀对药治疗疑难病疾得心应手,疗效卓著,今举数例供同道参考。1三棱、莪术对药治甲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