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儿科历来就有"纯阳"与"稚阴稚阳"的学派之争,治疗也有"偏凉"和"偏温"之别.王素梅教授认为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往往表现出易寒易热,易虚易实的两面性,因此,"纯阳"与"稚阴稚阳"两种观点仅为出发点不同,两者是对立统一的辨证关系,均对辨证施治有指导意义,不可强调某个侧面而持割裂之议.故临床用药不避温药,或温敛肾阳,健脾...  相似文献   

2.
大黄为历来医家之要药,其功意之妙,在于其可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在肺系疾病中应用甚广。承气汤类及大柴胡汤为治疗肺系疾病的常用经方,临床加减化裁,内外合用,收获颇多。本文就诸方,探讨大黄之功用,或"通"或"清",无一不体现出医家用药之精良,值得吾辈悉心探求,以期拓其临床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风药,具有"升、散、透、窜、通、燥、动"的性质,始见于《医学启源》,而李东垣则是直接提出"风药"之词,通过历代医家的不懈临床,使之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小儿脾胃病的角度,笔者仅从运脾升阳、化阴散火、除湿化浊、疏肝达欲进行浅述。  相似文献   

4.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感染中最常见的疾病,中医学属"乳嗽"范畴;新生儿肺炎表现一般无典型的发热、咳嗽、痰壅证候;新生儿以"肺脾不足"之生理特点为突出表现,新生儿感邪致病,多见肺脾两伤,"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痰湿内生为新生儿肺炎常见之主症。  相似文献   

5.
<正>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他非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疾病,通过神经体液而导致气道可逆性的狭窄、痉挛,临床表现为发作性带有哮鸣音的呼吸困难,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可自行或经治疗后缓解,严重者持续数日至数周或反复发作。中医学里,"哮"为喉中鸣息有声,"喘"为呼吸气促困难,二者兼有为哮喘。哮喘属于顽固性慢性病,其本在肾,其标在肺,《证治汇补》指出:"哮为痰喘之久,而常发着,因内有壅塞之气,外感非时之邪,隔有胶固之痰,三者相合,闭拒气道,搏击有声,发为哮喘。"在肺者为实,实者邪实,在肾者为虚,虚者元气虚。哮喘病发作,一般"哮"和"喘"同时兼有,临床上只是"哮"和"喘"的症状各有轻重而已。经过临床实践总结六种治疗哮喘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研究许尤佳教授治疗小儿哮喘恢复期用药规律。方法通过选取2012年6月至2014年12月许尤佳教授在广东省中医院儿科门诊治疗小儿哮喘恢复期的124例医案,对处方中应用的药物进行药物频次、四气五味、用药组合、药对、核心组合等研究分析。结果许尤佳教授治疗小儿哮喘恢复期处方主要由补虚药、解表药、理气药、消食药和收涩药组成。124个处方的高频用药主要有:防风、白术、甘草、陈皮、五味子、炒稻芽、槟榔、柿蒂、太子参和佛手等。许尤佳教授治疗小儿哮喘恢复期以温药为主,其次为平之品,少佐寒、凉性药物,亦少用热性药物。结论许尤佳教授治疗小儿哮喘恢复期以"儿为虚寒"为指导,常用补虚、理气、消食之品,用药以温药为主。  相似文献   

7.
百姓:长生yes,生病no 中国根深蒂固的道教文化是养生书畅销的深层次原因.道教文化中的"长生"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观念,"不老"、"不生病"是国人从古至今不变的选择.自秦始皇求长生不死药起,每个朝代都有人前仆后继地去寻找能够延长寿命的丹药或"武功"、房中术、吐纳术、炼丹术等,层出不穷.  相似文献   

8.
中药有"六陈"之说,是指有6种中药需要通过一定的方法陈放贮存,使药物由新药变为陈药,使其性味、功效发生变化,符合临床治疗的需要. 为便于记忆,有医家将陈用药物总结为"六陈歌",其中以李东垣的六陈歌流传最广:"枳壳陈皮半夏齐,麻黄狼毒及吴萸,六般之药宜陈久,入药方知奏效齐",涉及药物为枳壳(实)、陈皮、半夏、麻黄、狼毒、吴茱萸.但不少医者只知上述六种中药宜陈久用之,却不晓为何宜陈久、陈久的时间有没有限制.  相似文献   

9.
现在,越来越多的商家打出了"排毒养颜"的旗号,各种排毒产品也铺天盖地地袭来.面对这些,我们该如何取舍呢?"排毒"是否真的能养颜,还是只是某些商家的噱头呢? 说到"排毒",首先就要弄清什么是"毒".关于"毒",中西医的解释是不同的.西医认为,"毒"是进入有机体后能跟有机体起化学变化,破坏体内组织和生理机能的物质.而中医中"毒"的范畴则要广得多.《中医诊断学》认为,"毒"包括三种,一是指具有强烈传染性的特殊病因,即疫疠之气,如温疫;二是某些有特殊毒性作用的病因,如蛇毒、虫毒等;三是邪盛病重之证候,如热毒、火毒、湿毒等;四是外科疮疡类的疾病,像疗、疖、痈等.那么"毒"又是如何产生的呢?一般来说,无外乎两种原因,即内因和外因.  相似文献   

10.
高血压已成为影响人类健康的致命杀手之一,尤其是对中老年人,更是一种健康隐患.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身边的一些老年人因患高血压而离不开药,且多数人吃药的量越来越大,有时还不知道该吃哪种药效果好、副作用小.俗话说,"偏方治大病".去年春节,我听一位朋友说,"醋蛋液"可以治疗高血压,效果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11.
正2014年3月2日,第86届奥斯卡金像奖颁奖典礼落幕,"最佳女主角"的头衔花落澳大利亚籍女演员凯特·布兰切特之手。对众多粉丝和业内人士来说,凯特能获奖并不意外,是众望所归,因为她一直是一位"每一根睫毛都会演戏"的女演员。镜头前的她时而幻化成空灵不着一物的精灵,时而变身为睥睨天下的女王,一个眼神便可横扫时空距离传递脉脉柔情,让亿万观众为之着迷。  相似文献   

12.
皮炎平、皮康王、肤轻松……一看这些药名,我们就知道它们是皮肤病用药,但你知道吗?它们的药物成分可能完全不同.老百姓选择时很容易"时错号". 瘙痒是皮肤病最常见的症状,但其病因不尽相同,选药时"对号入座"才能起效.常用非处方药主要有两类:激素和抗菌药. 皮炎平属于激素类药物,主要成分是醋酸地塞米松,它是一种弱效激素,主要治疗湿疹、皮炎等过敏性疾病,痤疮、体癣等细菌、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肤病不宜用激素类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3.
有不少人自认是柴胡体质,且常常自行调理,主要还是喝柴胡汤.柴胡体质到底是什么?喝柴胡汤能不能真的起到养生的效果呢?"柴胡体质"的提法源于中医经方体质理论.这种理论认为,不同体型不同体貌患者在辨证用药上有不同点. "柴胡体质"属"药人" 其实,早在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桂枝证"、"柴胡证"的提法.按照中医经方体质理论,患者被分为"药人"和"方人"两种.  相似文献   

14.
正人到老年各部组织器官都发生不同程度的老化,其生理功能也相应减退,易患许多疾病,如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退行性关节疾病、皮肤搔痒症、白内障、牙病等。在城市的大多数家庭中都设有"保健箱",有的可以说是保健柜,里面放有许多药物,其品种之多简直可以开个小诊所。有些人终日药不离口,把吃药当成第一  相似文献   

15.
1815年,拿破仓统率的法国军队与惠灵顿统率的联军在比利时的滑铁卢发生激战,结果法军大败,拿破仑被迫第二次退位,并被流放到圣爱伦岛.在这之后,"滑铁卢"这个地名就成了失败的象征,人们常常用这个词来比喻某一行为主体所遭受到的挫折、损失或失败. 毋庸讳言,"滑铁卢"的比喻已为人们普遍地接受,但细细想来,这个比喻似乎存在着不妥之处.在我看来,"滑铁卢"这个词是不能抽象地加以运用的,因为对法国皇帝拿破仑来说,"滑铁卢"是失败的象征,但对联军司令惠灵顿来说,它又是成功的象征.也就是说,"滑铁卢"这个词兼具"失败"和"成功"双重含义.人们对"滑铁卢"比喻的运用可以说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这表明他们思想深处潜藏着一种顽强的单向度的思维习惯.这种思维习惯,外国人和中国人似乎都无法避免.记得在"文革"中,这种思维习惯就表现得十分突出.  相似文献   

16.
市面上一些保肝药打着"保健品"招牌,得到了不少患者的青睐.他们认为,保肝药既然是保健品,坚持服用肯定有百益而无一害,这种想法是错误的.保肝药不是肝病主要治疗手段,很多肝病患者根本不需要,滥用非但增加肝脏负担,还容易导致肝细胞再受损、脂肪肝或肝纤维化,诱发药物性肝炎. 多在"打下手" 很多患者认为,乙肝病毒携带者需要保肝,其实未必.对于绝大多数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可以跟身体"和平共处",并不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破坏.即使治疗,如慢性乙肝、丙肝等,也应该以抗病毒药为主,多数患者仅使用抗病毒药物就足够了,不必用额外的保肝药.  相似文献   

17.
安神药是中医以安神定志为主要功效的药物 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整脏腑功能,平调脏腑间阴阳失调而达到安神的目的。根据药物来源以及应用特点不同,安神药可分为重镇安神和养心安神两类。  相似文献   

18.
正一项覆盖全国的婚恋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50741份主要涉及大众关于婚姻、恋爱、择偶的态度。调查中,"谁来执掌财政大权"成为新婚夫妻婚后面临的重大分歧之一53.2%的女性认为男人婚后应该上交工资卡,但仅有17.9%的男性持此看法值得注意的是,相比有车有房,"男性收入稳定"更易获得女性青睐调查中,81.8%的人认为男人有稳定收入就可以结婚  相似文献   

19.
法国急救工作效率之高世界闻名,这主要得益于其独特的急救体系.与大多数国家急救系统把"第一时间送病人到医院"作为首要任务不同,法国急救的原则是把医院送到现场.现场施救被法国急救界认为是最重要的措施,只有在伤病者状况允许时才会被送到医院,因此救助过程也就需要更多部门的参与和协调.  相似文献   

20.
婴儿肝炎综合征属中医"胎黄""胎疸"范畴。陈教授认为胎黄的病因病机为胎禀湿蕴,多由湿热、寒湿、气滞血瘀造成,病变脏腑在肝胆、脾胃。其辨证论治认为:阳黄近于实热,阴黄偏于虚寒。利湿虽是治疗黄疸的基本大法,但胎黄除与湿热郁蒸有关,尚与气血有关,治疗中强调使用活血化瘀之药。临床分为湿热熏蒸,寒湿内蕴,瘀积发黄三型。治疗首先利胆退黄,尔后清热解毒,降酶,并注意活血通络药的使用,顾护脾胃,防止正气耗伤,收到很好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