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仲景之《伤寒论》,于六经各篇开首均列纲领性条文一则,总括本经的主要脉证,后世注家均称之为六经提纲。后世有些注家把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作为少阳病的提纲,意欲概括少阳病之全部而又难以概括,从而引发所谓少阳病提纲之争议。本文以辨证论治及取象类比的方法证实第263条能做为少阳病的提纲。  相似文献   

2.
正《伤寒论》原文第263条"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被后世医家称之为少阳病的提纲证。作为一经的脉证并治提纲,有其代表性和典型性,起到了提纲挈领的作用。然而,很多医师认为提纲证仅仅具有理论价值,不能临证运用。在此,笔者对少阳病提纲证进行临证解读,揭示它的临床意义以供同道参考。部分医家认为邪犯少阳,其病位为半表半里之证是值得商榷的。这种质疑由来已久,起源于《伤寒论》148条"伤寒五  相似文献   

3.
浅谈少阳病     
《伤寒论》少阳病的排次、病位、提纲、经证与腑证等,历代医家认识不一。笔者认为:少阳排次应在太阳、阳明之间;病位在半表半里,为邪干内外;提纲是“口苦、咽干、目眩,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并应有经证与腑证。  相似文献   

4.
少阳病临床表现复杂,诊断时仅靠少阳病提纲是不够的,需要参考少阳病其它表现。因正气不足,少阳病临证可以出现嗜卧的表现。此外,少阳病发热时,需要注意少阳湿热症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肝癌的病机阳始于少阳,而阴尽于厥阴,少阳、厥阴贯穿肝癌的发病、病程、传变、结局中。肝癌不同演变期间,易旁涉诸多脏腑,变证丛生,其病机特点和症状表现与太阳、阳明、太阴、少阴病他经颇多吻合之处。肝癌以传变他经论治包括:少阳太阳证、少阳阳明证、少阳太阴证、少阴证。从六经辨证角度分析肝癌的病机演变,提出肝癌的临证辨治以少阳、厥阴为本经,旁涉他经,为肝癌提供新的诊治思路。  相似文献   

6.
眩晕是临床的常见病症,目眩是《伤寒论》少阳病提纲证的主症之一。在外感眩晕中,少阳郁热证是其常见证候。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有详尽通解,基于李克绍先生对伤寒论少阳病的病机认识及证治观点,结合外感眩晕的临床特点,认识外感眩晕少阳郁热证的病机内涵。并以前庭神经元炎为例,浅析少阳郁热证证治规律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正小柴胡汤最早出自《伤寒论》,组成包括柴胡、黄芩、人参、炙甘草、生姜、半夏、大枣,可以和解少阳,治疗少阳病。但是少阳病是个什么病呢?少阳病是《伤寒论》中外感邪气之后邪气入侵人体的一个阶段。"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这是少阳病提纲证,就是说,有了这几个症状,是少阳病的概率非常高。在《伤寒论》中有关小柴胡汤证的描述很多,一般认为最经典的是,"伤寒五六日,中风,  相似文献   

8.
<正> 伤寒论一、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在证候和病机上如何鉴别? 答:太阳中风证与太阳伤寒证都有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等症状。其证候鉴别要点是:太阳中风证汗出,恶风,脉缓;太阳伤寒证无汗,恶寒,脉紧。太阳中风证的病机是风邪袭表,阳浮于外,营阴内弱;太阳伤寒证的病机是寒邪束表,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二、少阳病的提纲证是什么?你对“有柴胡证,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如何理解? 答:少阳病的提纲证是口苦、咽干、目眩。有少阳病的提纲证,又有柴胡证的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等四大证候之一,就可以用小柴胡汤治疗,不  相似文献   

9.
《伤寒论》少阳病卧证并治篇原文甚少,但历来对少阳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性、病治等问题争议颇多,遂使后学者一时难得其谛。笔者通过教学和临诊实践,对少田病若干问题略有所悟,现小议如下,恳请同道指正。1欲识少阳病当全论合看《伤寒论》少阳病篇仅列原文10条,讲述了少田病的提纲、部分脉证、禁忌、误治变证、变证救治原则及传变、预后、病解时间等。至于治疗,只出现一句“与小柴胡场”,连“小柴胡汤主之”都缺如,这就使后学无从把握少旧病的证治全貌,因而易生疑端与偏见。在《伤寒论》中,阐述小柴胡汤及其类方证治的条文还…  相似文献   

10.
《伤寒论》六经病皆各有其提纲。提纲者,乃揭示本经病主证与病理实质的纲领性条文。如太阳病提纲“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明确指出太阳病的主证为脉浮、头项强痛、恶寒。析其病理,为风寒邪气犯表、卫阳被遏、经输不利,其病位在表。此已为古今医家所共识。它如少阳、阳明,太阳、少阴等病之提纲所示病理,亦少见有争议。然对厥阴病提纲病理实质之认识,至今未一。  相似文献   

11.
少阳病的证治是《伤寒论》的难点,各家看法不一,这里简要谈谈少阳病证的本质和有关柴胡汤类方的运用特点。少阳病的提纲问题《素问·阴阳离合论》说:“少阳为枢”,枢者,枢机之称,少阳经脉循胁肋,位居太阳、阳明之间。仲景立少阳辨病仍然继承这一思想。从病期的变化部位来讲,是半表半里,外开是太阳,内阖则为阳明。六经各有提纲,少阳病证提纲为何?历来各说不一,如柯韵伯说是:“口苦、咽干、目  相似文献   

12.
少阳病篇在《伤寒论》中所占篇幅较少,但在临床上发病很多,是六经病中的重点病。山西已故全国名老中医刘绍武先生提出,《伤寒论》的整理研究工作不在于条文的注释,关键在于解决原书纲不系目问题。他认为六经病的纲领证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高度概括性,代表本病的共性;第二,严格的特异性,区别于他病的个性,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他通过对《伤寒论》少阳病篇条文的研究,提出"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不足以充当少阳病提纲条文,少阳病的提纲应为:"少阳之为病,胸满烦热,身热或往来寒热,咽干口苦,小便黄赤。"并提出,少阳病属于半表半里的阳性病,当以黄芩柴胡汤治疗。在临证过程中,更要根据少阳病所处的不同阶段进行鉴别诊断,灵活运用清法。  相似文献   

13.
关于少阳病提纲证、少阳为半表半里、少阳病与小柴胡证之关系等问题,历代注家不断深究,新观点层出不穷,致使后学者混同注释与仲景学术而不察,使仲景之学几于毁也.文章就这些问题试以论之,借以警示后学学习仲景著作时当尊重原文.  相似文献   

14.
经腑证是后世医家根据《伤寒论》三阳病篇相关内容,总结归纳出的三阳病经腑辨证规律。由于少阳位处半表半里及其主枢的职责,少阳病常兼变他经病证,病情复杂,难以明确病位,故其经腑证难有定论。我们认为少阳病常表现为经腑同病。其经证病机为少阳枢机不利、胆经郁而化火,治以小柴胡汤;其腑证包括少阳之邪初入胆腑的小柴胡汤证,三焦水饮内停导致的柴胡桂枝干姜汤证,病在少阳、旁溢三阳的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和病在少阳兼有阳明里热的大柴胡汤证。  相似文献   

15.
加减柴胡桂枝汤临证思辨录(续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5 经腑同病 ,互为因果 ,反复难愈后人研究《伤寒论》,有经证、腑证之言 ,如太阳经、腑证 ,阳明经、腑证 ,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 ,而少阳之经、腑证 ,尚无定论。笔者曾提出小柴胡汤证是少阳经证 ,大柴胡汤证是外感病中少阳腑证之观点。杂病之中 ,必有少阳经脉症状 (如沿少阳经脉循行部位疼痛等 ) ,亦必有胆腑症状 (如上腹或右上腹疼痛等 ) ,方可谓之经腑同病。其发病特点为经、腑证象 ,彼此影响 ,十分明显。如少阳或兼邻近经脉(多为太阳经 )出现症状 ,常能引发上腹或右上腹症状 (胆位于剑突右下方 ) ,反之亦然。若兼外感 ,则有寒热现象 ,此与 …  相似文献   

16.
小柴胡汤方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柴胡汤具有功效的多重性、方证的复杂性、应用的灵活性三大特点。病位特征是半在里半在表,而非表里之间;功效特征是和里解表,而不能称为和解少阳;临床应用要谨守表不解、里未和的病机特征,却不能局限于少阳病提纲证或小柴胡汤"四大证"所列的症状。  相似文献   

17.
从厥阴病提纲谈伤寒厥阴病“热闭阴劫”的实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伤寒六经病各有提纲一条,用以提示六经病的实质.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病提纲所述证候,均较明确地提示了各自的病理性实质.唯厥阴病所论证候不甚明了,以至历代医家众说不一,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18.
<正> 少阳病属三阳病之一,其病理变化当同其它阳经一样,有经证亦有腑证。但历代医家对少阳腑证论述尚少,建国以来的各种《伤寒论》教材,亦未作少阳经腑证的分类。近年来有不少学者试图把少阳经腑证分开论述,提出把小柴胡汤证作为少阳经证,而把大柴胡汤证作少阳腑证。对于这个问题,笔者持有不同看法,认为少阳病固然有经证和腑证,但发病时每每经腑同时出现证候,故不必分别论治。下面就此问题略述管见。  相似文献   

19.
历代医家对少阳病实质的认识一直存在争议。通过深入分析少阳病提纲证、少阳病主方、六经病传变顺序等,结合历代医家的理解,对少阳病实质进行再认识。少阳病其病位应在里,而非半表半里,其病性应为半阴半阳、半虚半实,其本质是阳明太阴同病。少阳病的治疗原则为清阳明之热、补太阴之虚并进,扶正祛邪兼具;柴胡类方、黄芩类方、泻心汤类方均属于治疗少阳病方。对少阳病的实质的再探索,有利于有效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20.
王一鹏 《国医论坛》2000,15(1):17-17
并病与合病的概念源于《伤寒论人《伤寒论》虽无少阳阳明并病之名,但有其实,如IO3条大柴胡汤证、104条柴胡加芒硝场证等。书中之所以没有比较明确的阳明少阳并病的记载,这很可能与少阳病“邪高痛下”、胆病易导致脾胃功能失常的病理特点和少阳病极易向阳明病转化的发病趋势分不开,如97条“服柴胡场已,渴者属阳明”,265条“少阳不可发汗,发开则谓语,此属胃”,179条“少阳阳明者,发汗、利小便已,胃中操、烦、实,大便难是也”等,都说明了这一点。随着温病学说的形成和发展,阳明少阳并病的范围更有所扩大,如清·薛生白云:“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