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性瘫痪是导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随着新生儿重症监护体系的建立和医学技术的进步,高危新生儿的存活率不断提高,但脑瘫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目前尚缺乏根治脑瘫的有效手段,推拿作为一种具有特色的中医疗法对脑瘫疗效较好,但目前对推拿治疗脑瘫的研究大多局限于推拿对脑瘫患儿运动系统的作用,因此,探究推拿治疗脑瘫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将近年来推拿治疗脑性瘫痪作用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推并用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7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脊髓灰质炎"控制以后,脑瘫成为引起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组织损伤综合征.目的:对针推结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取针刺,同时配合推拿中的点、按、揉、摩、捏、拿、叩击等基本手法治疗,降低患儿肌张力,提高肌力,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结论:推拿、针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正小儿脑性瘫痪(简称小儿脑瘫)是儿科常见病,其中以痉挛型脑瘫发病率最高,占60%~70%[1]。临床表现为不能坐、爬行或站立,从而影响患儿的日常生活。综合康复训练作为临床中治疗脑性瘫痪的首选治疗方案,在改善患儿运动功能上有一定疗效,但对于痉挛型脑瘫患儿在降低痉挛的疗效欠佳,影响运动功能的恢复。本文探讨A型肉毒毒素注射联合功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脊髓灰质炎”控制以后,脑瘫成为引起小儿运动残疾的主要疾病。小儿脑性瘫痪是指出生前至出生后1个月内因各种原因所致的一种非进行性的脑组织损伤综合征。目的:对针推结合治疗痉挛型脑性瘫痪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调查。方法:对70例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采取针刺,同时配合推拿中的点、按、揉、摩、捏、拿、叩击等基本手法治疗,降低患儿肌张力,提高肌力,纠正患儿的异常姿势。结论:推拿、针刺对脑瘫患儿进行康复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的理论对小儿脑性瘫痪进行治疗。结果:小儿脑瘫的康复率有所提高。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对提高临床的治疗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6.
本文通过对小儿脑性瘫痪的各型护理、训练手法及日常生活护理方法指导,从而提高家长对脑瘫的正确认识,减小患儿的痛苦,对患儿康复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方法.方法:运用针刺结合穴位注射的理论对小儿脑性瘫痪进行治疗.结果:小儿脑瘫的康复率有所提高.结论:针刺结合穴位注射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对提高临床的治疗康复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按摩疗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各种不同按摩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252例。结果:治疗总有效率为81.75%。3岁前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92.19%;3岁以上脑瘫患儿治疗有效率为70.97%。两年龄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按摩是治疗脑瘫患儿的重要辅助方法,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相似文献   

9.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尖足是痉挛型脑瘫患儿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站立和行走.笔者对推拿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尖足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0.
小儿脑性瘫痪是指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和姿势异常.脑瘫患儿尖足是痉挛型脑瘫患儿中最常见的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到患儿的站立和行走.笔者对推拿与康复训练相结合治疗脑性瘫痪患儿尖足情况进行了临床观察,现报道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脑性瘫痪也即小儿脑瘫,指的是出生前到出生后1个月内,在发育时期出现的非进行性脑损伤引发的综合征,为严重致残疾病~([1])。小儿脑瘫治疗难度较大,很多患儿治疗效果较差,有严重的运动残疾,日常生活自理能力不佳~([2])。西医主张对脑瘫患儿实施常规康复治疗,虽有一定效果,但并不十分理想。针灸为中医治疗脑瘫的常用方法,临床研究获得良好进展~([3])。本文笔者尝试应用醒脑开窍、通调督脉针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取得一定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山东中医杂志》2017,(11):948-950
目的 :对5年内收治的800例诊断为小儿脑性瘫痪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探求小儿脑瘫治疗新思路。方法 :结合中医"脑主神明"理论的发展轨迹,对800例小儿脑瘫患者病例的证型、疗效以及患者性别、年龄对疗效的影响进行回顾性研究,主要药物有脑康灵胶囊内服。结果:采用补脑开窍、舒筋活络法在治疗小儿脑瘫上总有效率达到95%,患儿性别因素对治疗效果影响不大,患儿年龄对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年龄越小,治疗效果越好。结论:脑主神明理论指导下的补脑开窍、舒筋活络法治疗小儿脑瘫值得临床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3.
小儿脑性瘫痪是目前致小儿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有效提高康复治疗效果,改善脑瘫儿童的生活质量,提高患儿对康复治疗的依从性,笔者引入自闭症目前最流行的干预治疗方法之一。应用行为分析疗法进行干预,在临床儿童脑瘫康复中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正>小儿脑性瘫痪是小儿致残率较高的疾病,目前国内发病率为1.8‰~4‰[1]。脑瘫患儿在接受康复治疗期间,常易发生肺部感染而影响康复治疗的进程及效果[2]。由于具有脑瘫基础病,相比较于普通的肺炎,脑瘫合并肺部感染有自身特点。笔者对46例脑瘫合并肺炎患儿并使用活血化瘀法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脊背六法治疗小儿脑性瘫痪回顾性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分析脊背六法推拿在小儿脑性瘫痪(CP)中的应用,改良脑瘫患儿的脊背部推拿疗法。方法:通过对49例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儿科康复疗区2012年门诊及住院的脑性瘫痪患儿的发病特点、临床辨证、高危因素分析及运用"脊背六法"推拿治疗的预后转归等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对脑瘫高危儿进行脊背六法推拿早期干预可有效减轻患儿的发病情况。患儿年龄、早产、高危因素数、推拿次数与GMFM得分差值进行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背六法推拿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年龄、早产、高危因素是影响患儿运动发育功能进步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CP)的临床疗效,为小儿脑性瘫痪的治疗提供临床依据.方法:采用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对98例小儿脑性瘫痪患儿治疗180天,分别在治疗初期和治疗末期对脑性瘫痪惠儿进行评估.结果:本组共98例.脑瘫惠儿治疗前后的综合功能比较,治疗后功能明显提高(P<0.01);综合评估显效为17例(17.35%).有效为81例(82.65%),总有效率100%.结论:四步推拿法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7.
点穴治疗小儿脑瘫60例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点穴治疗小儿脑瘫60例疗效分析陈荣钟(广东省潮州市点穴治疗中心,515600)主题词脑性瘫痪/穴位疗法,点穴小儿脑性瘫痪是指患儿在胎儿期到新生儿期脑部受到损伤而引起的非进行性、非一过性、以运动功能障碍和姿势异常为主要表现、兼有多种并发症的脑部疾患。其...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探讨对脑性瘫痪儿童行之有效的康复方案。方法:采用针刺结合中医辨证的方法对脑性瘫痪的患儿进行康复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运动功能(MF)及社会适应行为(BSA)评定。结果:30次为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后患儿ADL评分、BSA评分治疗前后相比有明显差异(P<0.01),MF总有效率达83.9%。结论:在小儿脑瘫治疗中,针刺结合中医辨证的传统中医康复疗法可提高其康复率,是目前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比较经济简便和行之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小儿脑瘫属于非进行性脑损伤综合征,具有发病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该病严重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也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非常沉重的负担。针刺治疗小儿脑瘫具有确切的疗效,但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探究针刺干预脑性瘫痪的作用机制对于脑性瘫痪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针刺治疗脑瘫模型可影响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脑白质神经纤维束以及神经递质和氨基酸,减少神经细胞凋亡,促进神经干细胞的增殖分化,但其他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就针刺治疗脑瘫的作用机制作一综述,为临床治疗小儿脑性瘫痪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推拿配合中药治疗小儿脑瘫的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小儿脑瘫是小儿脑性瘫痪的简称。多由于患儿在出生前、出生时及出生后的种种原因,损害了大脑运动中枢而致非进行性中枢性运动功能障碍。病变比较广泛,可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障碍、耳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