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阳清解液乙状结肠滴注对大鼠内毒素(LPS)诱导发热模型的退热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组、三阳清解液组,除空白组外,其他各组腹腔注射LPS(20μ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观察用药后每小时的体温变化,连续监测6 h,留取下丘脑和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各组大鼠下丘脑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_2(PGE_2)含量和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PGE_2的含量。结果:LPS造模后大鼠呈典型的双峰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体温明显上升(P0.05);三阳清解液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与模型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与对乙酰氨基酚组在给药1、2 h退热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给药4、5、6 h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LISA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下丘脑cAMP、PGE_2及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对乙酰氨基酚及三阳清解液组大鼠下丘脑cAMP、PGE_2及血清IL-1β、TNF-α、PGE_2含量显著下降(P0.05),其中三阳清解液组下丘脑PGE_2及血清IL-1β、PGE_2与对乙酰氨基酚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三阳清解液对LPS诱导的发热大鼠模型有良好的解热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大鼠下丘脑cAMP、PGE_2水平,从而抑制血清IL-1β、TNF-α、PGE_2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热必清颗粒对脂多糖(LPS)诱导的SD大鼠发热模型的退热效果及对血清中IL-1β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除空白组外,其余3组分别予以尾静脉注射LPS(20μg/Kg)1次建立发热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常规饲养,模型组予以0.9%氯化钠注射液10m L/Kg灌胃,热必清大、小剂量组分别灌胃8.63、25.91g/kg热必清颗粒,每隔1h测1次体温,连续监测6h,取血清标本测定相应指标含量。结果:尾静脉注射LPS造模后大鼠呈典型的双峰热;热必清颗粒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体温,与模型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且其退热效果与剂量呈正相关;热必清大、小剂量组均能减少发热大鼠血清IL-1β的含量,与模型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而大剂量组能明显抑制IL-1β的表达,与小剂量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热必清颗粒对大鼠发热有良好的解热作用,退热机制可能与抑制大鼠血清中IL-1β的表达有关,且与剂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大鼠解热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细胞因子和下丘脑中升温介质的影响。方法:腹腔注射LPS(100ug/kg)建立大鼠发热模型,监测不同时间点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体温影响;模型升温峰值时收集指标,ELISA法检测血清中细胞因子(TNF-α、IL-1β、cAMP、PGE2)、下丘脑中升温介质(cAMP、PGE2)含量变化。结果:柴胡注射液(5ml/kg、2.5ml/kg、1.25ml/kg)能显著降低LPS发热模型大鼠的体温,且量效关系较显著;柴胡注射液各剂量组能显著抑制发热模型大鼠血清中IL-1β、TNF-α、cAMP、PGE2增加和下丘脑中cAMP、PGE2的释放。结论:柴胡注射液对LPS发热模型大鼠有较好的解热作用,其解热效果可能与其抑制外周IL-1β、PGE2增加和下丘脑cAMP、PGE2释放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产地黄芩水煎液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及机制。方法:将筛选合格的80只大鼠随机分为8组,即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及河北承德、陇西、渭源产黄芩的高、低剂量组。黄芩水煎液灌胃给药2天后,LPS腹腔注射诱导大鼠发热模型,再灌胃给药1天。检测各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升温值及血清中IL-1β、PGE2的含量。结果:与生理盐水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的升温值、IL-1β、PGE2含量显著升高(P0.05);各给药组大鼠在不同时间点的升温值及IL-1β、PGE2含量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同一产地黄芩高剂量组大鼠在2、3、4小时的升温值及血清中IL-1β、PGE2含量显著低于低剂量组(P0.05);不同产地高剂量组间比较,在3、4小时时河北承德组大鼠升温值显著低于陇西、渭源组,河北、渭源组IL-1β含量显著低于陇西组,河北、陇西组PGE2含量显著低于渭源组(P0.05)。结论:不同产地黄芩水煎液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河北承德黄芩水煎液的解热效果优于甘肃陇西、渭源黄芩,高剂量组解热效果优于低剂量组;抑制IL-1β、PGE2的释放可能是黄芩发挥解热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5.
麻杏石甘汤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建立静脉注射内毒素的大鼠发热模型,观察麻杏石甘汤的解热作用.方法:大鼠尾静脉注射多个浓度(5,10,20,40,60,80μg·kg-1)的内毒素,观察各组大鼠的体温变化,建立适宜的尾静脉注射脂多糖(LPS)发热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给药组(低、中、高剂量分别为1.33,4.5,15.2 g·kg-1),实验当天灌胃给药后立即造模,观察麻杏石甘汤对该发热模型动物体温变化的影响.结果:静脉注射内毒素可引起SD大鼠显著升温(P<0.01),结果表明静脉注射内毒素致SD大鼠发热模型最佳造模剂量为20 μg·kg-1.灌服低、中、高剂量麻杏石甘汤的大鼠的体温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P<0.05).比较各组的体温反应指数TRI值,发现各组的解热效应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麻杏石甘汤对静脉注射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具有较好的解热作用,且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6.
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对LPS诱导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并比较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的药效。方法:建立SD大鼠LPS(20、80μg/kg)发热模型,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曲线,比较最大体温上升高度(△T)。结果及结论:小柴胡汤分煎合液与合煎液对两个剂量的LPS导致的大鼠发热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P相似文献   

7.
任慧玲  严彪  梁之桃  赵中振  董燕  张健 《中成药》2015,37(1):131-137
目的研究达原饮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采用UPLC/Q-TOF-MS法分析达原饮乙醇提取物中的化学成分。方法大鼠腹腔注射脂多糖(LPS)建立发热模型,药物处理后连续监测体温8 h,观察大鼠体温变化;运用酶联免疫试剂盒检测血清IL-6、TNF-α水平,MPO试剂盒检测肝组织MPO活性。采用UPLC/Q-TOF-MS法,分析达原饮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结果达原饮对LPS引起的大鼠发热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显著降低血清中TNF-α、IL-6水平及肝组织中的MPO活性。正离子模式下检测出达原饮乙醇提取物中48个化合物。结论达原饮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与降低血清中IL-6、TNF-α水平,降低肝组织中MPO活性有关。通过UPLC/Q-TOFMS分析,达原饮的主要化学成分为黄酮、皂苷、生物碱和有机酸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解热作用的差异,初步探讨石油醚部位的解热作用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经筛选后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石油醚组、水部位组和水提组(不同极性部分的剂量设定以水提物的大鼠剂量为基础,结合各个部位得膏率,按相同生药量8 g.kg-1换算成各极性部位剂量),采用干酵母皮下注射方法制备发热模型,于模型制备后5 h,分别ip石油醚部位(0.4 g.kg-1)、水部位(1.4 g.kg-1)、水提液(8 g.kg-1)后分别于各个时间点监测直肠温度,比较三者作用的差异性;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大鼠血清白介素-1(IL-1)、白介素-6(IL-6)及下丘脑内环磷酸腺苷(cAMP)、前列腺素E2(PGE2)含量。结果: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均能降低发热模型大鼠体温,三者对体温指数(TRI9)的影响分别为:(10.24±0.83),(10.08±0.47),(8.23±0.64)cm2,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放射免疫结果显示,石油醚组血清IL-6含量,下丘脑cAMP,PGE2含量低于模型组,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均具有解热作用,石油醚部位及水部位解热作用强于九头狮子草水提液;石油醚部位的解热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IL-6的生成进而阻断PGE2,cAMP等中枢发热介质,或直接对抗IL-6的作用而发挥解热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不同柴胡剂量的小柴胡汤对LPS诱导发热大鼠模型体温及血清IL-1β、IL-6、TNF-α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对照组、发热模型组、小柴胡汤(大)组、小柴胡汤(中)组、小柴胡汤(小)组。以20μg·kg-1剂量腹腔注射LPS制作发热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的小柴胡汤水煎液或生理盐水。造模后每隔30 min测定体温(Ti),连续测量240 min,计算体温变化值△T(△T=Ti-T0)。最后1次测量体温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β、IL-6、TNF-α水平。结果:小柴胡汤(大)组在3 h、3.5 h、4 h此3个时间节点有明显降低大鼠体温的效果(P〈0.01或P〈0.05),这种降温效果在3.5 h、4 h两个时间节点优于小柴胡汤(中)组、小柴胡汤(小)组二组(P〈0.01或P〈0.05)。与发热模型组比较,3组小柴胡汤均可明显降低血清中IL-1β的含量(P〈0.05),其中小柴胡汤(大)组效果显著(P〈0.01)。与发热模型比较,小柴胡汤(大)组可明显降低血清中IL-6、TNF-α的含量(P〈0.05)。结论:小柴胡汤具有降低LPS诱导发热大鼠模型体温与降低血清中的IL-1β、IL-6、TNF-α含量的功效,在一定范围内与方中柴胡剂量之间呈正相关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不同柴胡剂量的小柴胡汤对LPS 诱导发热大鼠模型体温及血清IL-1β、IL-6、TNF-ɑ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50 只SD 大鼠随机分为5 组:正常对照组、发热模型组、小柴胡汤(大)组、小柴胡汤(中)组、小柴胡汤(小)组。以20 μg·kg-1 剂量腹腔注射LPS 制作发热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的小柴胡汤水煎液或生理盐水。造模后每隔30 min 测定体温(Ti),连续测量240 min,计算体温变化值驻T(△T=△Ti-T0)。最后1 次测量体温后,取血,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IL-1β、IL-6、TNF-ɑ水平。结果:小柴胡汤(大)组在3 h、3.5 h、4 h 此3 个时间节点有明显降低大鼠体温的效果(P<0.01 或P<0.05),这种降温效果在3.5 h、4 h 两个时间节点优于小柴胡汤(中)组、小柴胡汤(小)组二组(P<0.01 或P<0.05)。与发热模型组比较,3 组小柴胡汤均可明显降低血清中IL-1β的含量(P<0.05),其中小柴胡汤(大)组效果显著(P<0.01)。与发热模型比较,小柴胡汤(大)组可明显降低血清中IL-6、TNF-ɑ的含量(P<0.05)。结论:小柴胡汤具有降低LPS 诱导发热大鼠模型体温与降低血清中的IL-1β、IL-6、TNF-ɑ含量的功效,在一定范围内与方中柴胡剂量之间呈正相关剂量依赖关系。  相似文献   

11.
不同折算剂量桂枝汤对酵母致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进行桂枝汤不同折算剂量的药效学比较研究. 方法 4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桂枝汤大剂量组和小剂量组,每组10只.观察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不同时点体温的改变,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血浆及下丘脑组织前列腺素E2(PGE2)的变化. 结果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酵母4.5h体温明显升高(P<0.05);6.5h模型组体温升高较桂枝汤大剂量组明显(P<0.05);7.5h大、小剂量组较模型组体温下降(P<0.05);8.5h大剂量组体温基本接近正常.模型组大鼠血清IL-1、TNF-α、血浆和下丘脑PGE2水平明显升高;大剂量组较小剂量组降低血清IL-1、TNF-α、血浆和下丘脑PGE2水平明显.结论 按照"1两13.8克"折算的桂枝汤,解热作用明显,其作用可能与降低血清IL-1、TNF-α、血浆和下丘脑PGE2有关.  相似文献   

12.
清金注射液解热作用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清金注射液(QJI)的解热作用机理。方法:用伤寒、副伤寒甲乙型三联疫苗致家兔发热与大肠杆茵茵液致大鼠发热模型.观察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体温、家兔脑脊液(CSF)中环磷腺苷酸(cAMP)、大鼠血浆中cAMP及血清白介素-1(IL-1)含量的影响。结果:清金注射液对发热动物的体温升高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明显抑制三联疫苗致发热家兔脑脊液中cAMP的升高;可明显抑制大肠杆菌致发热大鼠血浆中cAMP与血清中IL-1含量的升高。结论:清金注射液具有显著解热作用,其机制与抑制中枢发热介质cAMP与内生致热原IL-1的产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白虎汤对内毒素发热家兔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32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白虎汤低、高剂量组(10,20 g/kg),造模前,空白、模型2组分别灌胃等量生理盐水,白虎汤低、高剂量组分别灌胃不同剂量药物,1次/d,连续5 d。第6天,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分别通过耳缘静脉注入大肠杆菌内毒素方法复制发热家兔模型,观察各组动物症状及体温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血清细胞因子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T淋巴细胞亚群CD4+、CD8+水平。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家兔体温,TNF-α、IL-1β、IL-6、ET和CD8+水平显著上升(P0.01),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下降(P0.01);与模型组相比,白虎汤高、低剂量组家兔体温、TNF-α、IL-1β、IL-6、ET、CD8+水平明显下降(P0.05或P0.01),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上升(P0.05或P0.01)。白虎汤高、低剂量均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显著的解热效应(P0.05或P0.01),均可明显抑制发热家兔TNF-α、IL-1β、IL-6、ET、CD8+水平升高(P0.05或P0.01),促进CD4+水平与CD4+/CD8+显著上升(P0.05或P0.01)。结论白虎汤对内毒素性发热家兔有解热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发热家兔致热性细胞因子的释放,调节机体免疫功能而发挥其解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羟基积雪草苷与积雪草苷对LPS诱导大鼠发热模型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积雪草苷和羟基积雪草苷的解热作用,并比较两者在解热作用上的差异。方法将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LPS 100μg/kg)、溶酶对照组(羧甲基纤维素钠)、积雪草苷5,15,45 mg/kg、羟基积雪草苷10,20,40mg/kg、对乙酰氨基酚50 mg/kg组。腹腔注射LPS(100μg/kg)建立SD大鼠发热模型,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曲线,比较测量体温与基础体温差值ΔT。结果羟基积雪草苷(10,20,40 mg/kg)与积雪草苷(5,15,45 mg/kg)对LPS诱导的SD大鼠发热模型体温有显著的降温作用(P<0.05)。结论羟基积雪草苷和积雪草苷对LPS诱导的SD大鼠发热模型的体温均有降温作用,积雪草苷在某些时间点(如LPS注射5 h后)降温效应优于羟基积雪草苷。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柴胡与葛根配伍在解热、抗炎等方面的作用。方法:5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阿司匹林组、柴胡组、葛根组、柴胡葛根3∶2组、柴胡葛根4∶5组共7组,每组8只,除空白组外,其余大鼠采用20%的干酵母悬液10 mL.kg-1大鼠背部皮下注射,建立发热模型。观察柴胡、葛根及其不同配伍比例的各组中药煎剂10 g.kg-1对发热大鼠的体温以及血清中炎性介质白介素-1β(IL-1β)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的影响。结果:柴胡、葛根及其不同配伍比例均具有降低发热大鼠体温和血清中IL-1β,MPO的作用,与模型组比(P<0.05或P<0.01)但配伍应用后作用明显优于单味柴胡或葛根。结论:柴胡与葛根配伍在解热、抗炎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协同增效作用,发挥解热、抗炎的最佳配伍比例为柴胡葛根4∶5。  相似文献   

16.
黄芩苷的解热作用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黄芩苷对酵母性发热大鼠的解热作用及对致热性细胞因子的影响,以探讨其对酵母性发热大鼠解热的可能机制.方法:sc酵母(2 g·kg~(-1))复制酵母性大鼠发热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芩苷高、中、低剂量组,观察药后各组体温变化;采用双抗体夹心ELSIA法测定发热高峰大鼠血浆、下丘脑及脑脊液中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并将黄芩苷3个剂量组的温度变化率与IL-6,IL-1β,TNF-α含量变化率分别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黄芩苷高剂量组较其他组能明显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并且能降低大鼠血清、下丘脑、脑脊液中的IL-6,IL-1β,TNF-α含量.相关分析表明黄芩苷对大鼠的体温变化率与IL-1β在血清、下丘脑、脑脊液的变化率呈正相关(r=0.873,P<0.05),与TNF-α的含量变化率也呈正相关(r=0.862,P<0.01).结论:黄芩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主要与减少TNF-α和IL-1β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为考察小柴胡汤的解热作用 ,并比较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的药效。建立SD大鼠LPS(2 0 μg/kg ,80 μg/kg)发热模型 ,绘制各组平均体温变化 (△T)曲线 ,在此基础上比较各组体温变化。结果 :小柴胡汤分煎合液与合煎液组在大鼠注射LPS后多个观察点的体温均较模型组明显降低 (P <0 0 5 ,P <0 0 1) ,合煎与分煎合液作用于不同剂量模型的体温变化曲线不同。结论 :小柴胡汤合煎液与分煎合液均有显著的解热作用 ,但小柴胡汤合煎液在解热的显效及持续时间上优于分煎合液。  相似文献   

18.
《中药药理与临床》2017,(5):157-162
目的:研究柴芩清宁胶囊与感冒灵胶囊对脂多糖(LPS)及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方法:制备大鼠100μg/kg LPS发热模型及20%干酵母发热模型,给药后观察大鼠体温变化,计算平均最大体温上升高度(△T)及体温反应指数(TRI),绘制平均升温曲线。结果:柴芩清宁胶囊胶囊(278、556、1112 mg/kg)及感冒灵胶囊(309、618、1236 mg/kg)各剂量组对LPS及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均具有显著解热作用,且均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结论:柴芩清宁胶囊与感冒灵胶囊对LPS及干酵母大鼠发热模型均具有解热作用,但解热特点有所不同,柴芩清宁胶囊解热作用持久但起效较慢,感冒灵胶囊解热起效迅速,但维持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9.
粉防己碱对LPS诱导的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对脂多糖(lipopolysacchride,LPS)诱导的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发热模型的解热作用及其机制。方法: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LPS模型组、对乙酰氨基酚对照组及粉防己碱5,15,45mg/kg组。用LPS100μg/kg腹腔注射建立大鼠发热模型,药物处理后每30min测体温一次,连续监测6h,观察大鼠的体温变化;运用Western-blot检测脑组织中环加氧酶2(Cyclooxygenase-2,COX-2)的表达,并用EIA法检测其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的含量;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试剂盒检测肝组织MPO水平。结果:粉防己碱能有效抑制LPS诱导的大鼠发热反应,显著降低脑组织中COX-2和PGE2的表达,抑制肝脏MPO水平。结论:粉防己碱具有显著的解热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脑组织中COX-2和PGE2的表达,降低肝组织中MPO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通解口服液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大鼠血清和回肠组织中IL-6、TNF-α的影响。方法将4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组、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共6组,每组8只。各组均预先灌胃给予相应的干预措施,2天后,除空白组外,其余各组舌下静脉注射8μg/g脂多糖(LPS)复制MODS大鼠模型。观察大鼠生命体征(心电图、体温、呼吸幅度和频率)、血清指标(AST、ALT、CK、Cr)及血清和回肠组织IL-6、TNF-α含量。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率、体温、呼吸频率、血清指标(AST、ALT、CK、Cr)及血清和回肠组织TNF-α、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大鼠心率、体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阳性组呼吸频率、血清指标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高剂量组呼吸频率、血清指标、血清及回肠组织中TNF-α、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剂量组血清指标、血清及回肠组织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低剂量组C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血清ALT、AST、TNF-α、IL-6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中剂量组的血清ALT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阳性组比较,低剂量组AST、ALT含量,高剂量组血清及回肠组织中IL-6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通解口服液可有效降低脂多糖诱导的MODS大鼠血清及回肠组织中IL-6、TNF-α水平,且与其剂量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