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乳腺增生病属中医"乳癖"范畴。现就乳腺增生的中医证治近况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王飞霞[1]认为其病因有二:①情志不畅,脾虚不舒,气机郁滞,蕴结于乳房,导致乳络阻塞不通,肝郁曰久则气滞血瘀与痰浊互结于乳房而为乳癖。②冲  相似文献   

2.
乳腺增生近年来发病率日趋增长,路艺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总结,外敷乳癖理气散结膏配合电针治疗肝郁痰凝临床常见证,其治疗效果显著其乳腺肿块、疼痛症状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药乳痛灵内服配中药离子导入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每组各50例。治疗组患者口服乳痛灵,每次6粒,每日3次。对照组患者口服乳癖消,每次6粒,每日3次。两组皆配以中药离子导入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皆治疗2个月经周期后,观察总体疗效及症状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0%和92%。对照组分别为84%和88%,两组比较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乳痛灵内服配中药离子导入是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柴芍乳癖合剂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宁夏医科大学附属银川市中医院乳腺外科40例乳腺增生症患者,给予柴芍乳癖合剂治疗。前后对照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柴芍乳癖合剂可明显改善乳腺增生患者的疼痛和全身伴随症状。结论:在临床上柴芍乳癖合剂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消结膏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消结膏外敷治疗,对照组采用散结乳癖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以及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腺体质地的改善情况。3个月为1个疗程。结果:治疗后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疼痛、肿块大小、腺体质地的改善情况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消结膏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优于散结乳癖膏外敷治疗。  相似文献   

6.
柴芍乳核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4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强 《中医药导报》2007,13(9):39-40
目的:观察柴芍乳核消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8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采用柴芍乳核消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乳块消片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为80.0%,且治疗组对缩小乳房肿块的效果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乳核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逍遥贝蒌散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70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5例,治疗组采用逍遥贝蒌散加减治疗,对照组采用乳癖消颗粒治疗,共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临床各证候的变化,及检测肝肾功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57%,对照组为60.00%,经卡方检验,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临床各证候总体评分均下降,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功指标无明显异常。结论逍遥贝蒌散加减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无明显肝肾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自制中药制剂乳癖康丸内服联合乳癖贴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6例乳腺增生病女性患者,采用自制中药制剂乳癖康丸内服联合乳癖贴外敷治疗。结果:治愈18例(27.27%),显效29例(43.94%),有效14例(21.21%),无效5例(7.58%),总有效率92.42%。结论:乳癖康丸内服联合乳癖贴外敷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临床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乳康平颗粒冲剂治疗乳腺增生病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索一种对乳腺增生病疗效高、副作用小,能标本兼治的理想方药。方法:将临床诊断为乳腺增生病,辨证属于肝郁痰凝或冲任失调型的患者90例,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5例用乳康平颗粒冲剂,对照组45例用乳癖安消胶囊。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其中肝郁痰凝型总有效率为91.7%,冲任失调型总有效率为95.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2.2%,其中肝郁痰凝型总有效率为90.9%,冲任失调型总有效率为73.9%。结论:乳康平颗粒冲剂是一种治疗乳腺增生病标本兼治的理想方药。  相似文献   

10.
张一戈 《中医药导报》2009,15(10):35-36
目的:观察柴芍乳癖散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柴芍乳癖散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乳康片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4%,对照组为83.3%。两组治疗后乳房肿块均有缩小,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柴芍乳癖散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1.
宗红心 《中成药》2007,29(6):936
“消癥丸”是名老中医的经验方,全方十几味中药,在临床中应用了几十年,治疗乳腺增生病(气滞血瘀痰凝证)疗效确切,能减轻乳房疼痛,减小乳房肿块,降低腺体厚度,调节性激素水平,减轻乳腺组织增生,缓解有关症状。具有舒肝行气、活血化痰、软坚散结的作用。主治气滞血瘀痰凝所致的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柴芍乳癖汤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乳疾灵胶囊口服治疗,治疗组给予柴芍乳癖汤加减治疗。两组均以12周为1个疗程,治疗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总疗效方面,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4%、78%,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为96%、74%,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房肿块缩小和疼痛缓解方面,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柴芍乳癖汤加减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3.
抗乳增片对乳腺增生模型大鼠乳腺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的第一大疾病,随着城市生活节奏的加快,社会压力的增大,该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目前临床上对乳腺增生病并无确切有效的治疗方案.祖国医学认为其病因主要是气滞、血瘀、痰凝、肝郁、肾虚,与肝肾冲任等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4.
乳痛消颗粒系列方治疗乳腺增生病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赵建群  王战军 《河北中医》2000,22(2):105-106
观察乳痛消颗粒系列方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方法以乳痛消颗粒Ⅰ、Ⅱ、Ⅲ号方运用中医辨证施治理论分别治疗乳腺增生病的冲任不调型、气虚痰凝型和气滞血瘀型380例,并与服用乳癖消胶囊者320例对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乳痛消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9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治疗组口服乳痛消治疗,对照组口服乳疾灵颗粒治疗。3个月后观察两组患者乳腺肿块大小,疼痛及中医证候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经治疗两组患者的肿块大小评分、疼痛评分、中医证候评分均有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下降更加明显(P0.05)。结论乳痛消可以减轻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症乳房肿块大小、疼痛程度、改善中医证候,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通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的临床疗效。方法: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用通乳散结汤治疗,对照组用乳癖消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30%,对照组83.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乳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证疗效满意,复发率低,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效果及对激素水平的影响的观察。方法将270例患者,根据证型及治疗方法分为三组:分别为对照组、肝郁痰凝组及冲任失调组各90例,分别将每组患者分为月经前期、月经中期及月经后期三组各30例给予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中成药乳癖消及逍遥丸,其余两组分别给予柴芍合剂、调冲合剂口服,三组均配合穴位针刺及我院自制中药乳癖散结膏外敷治疗。结果柴芍乳癖合剂明显改善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患者的症状及明显降低雌孕比;调冲合剂明显改善冲任失调型乳腺增生患者的症状及明显降低雌孕比。结论在临床上中医周期疗法治疗乳腺增生症疗效确切,安全。  相似文献   

18.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中年妇女.近年来青春期少女发病率亦有上升趋势。乳腺囊性增生病的临床表现为乳房胀痛和乳房内出现肿块,在病理形态上分为慢性囊性增生和小叶增生两类.是乳癌前病变。中医学认为乳腺囊性增生病属乳癣范围.其发生与肝、胃、冲、任等经脉密切相关。患者多有情怀不畅史,思虑伤及脾胃.恼怒伤肝.肝郁日久则气滞.气滞血瘀.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冲任即而不调,脾失健运则痰凝气结形成肿块.血瘀经脉不通则疼痛.乳房胀痛程度及日中块大小、硬度受月经周期、劳累、情绪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乳腺增生病是妇女乳腺疾病的常见疾病之一,发病原因多由情志内伤、肝气郁结、经停痰湿、痰凝互结乳房,胃经经气不畅而致,故治以疏肝解郁,兼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结合药物治疗对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症状的改善作用,为推广应用该疗法提供可靠的临床资料。方法:应用推拿手法结合药物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70例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治疗组采用推拿结合药物(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推拿手法治疗每次30 min,10次为1疗程,4周内完成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口服乳癖消胶囊)治疗。每组连续治疗8周,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数据建立数据库。结果:纳入的70例患者中,脱落4例,最后治疗组纳入33例,对照组纳入33例。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对比:治疗组总有效率93.94%,对照组总有效率87.88%,经等级资料的秩和检验,P0.05,有显著性差异,说明治疗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临床疗效观察期间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推拿手法结合药物治疗肝郁痰凝型乳腺增生病有显著疗效,尤其对中医证候改善方面更为明显。推拿手法结合药物治疗乳腺增生病肝郁痰凝型有一定的中医基础理论和临床疗效。在临床应用中无药物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