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叶民  卢洪胜  干灵红  蔡菊芳 《浙江医学》2006,28(5):323-324,327
目的探讨大肠癌中表皮生长因子(EGFR)、吞噬细胞黏附分子(CD44v6)和多药耐药基因蛋白(PGP)表达与病理组织学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对220例大肠癌石蜡标本进行重新切片,分别采用EGFR、CD44v6和PGP单克隆抗体进行免疫组化标记(S-P法).并对不同大肠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临床分期(Dukes)及预后组的染色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不同大肠癌组织学分型、分化程度、浸润深度组EGFR、CD44v6和PGP阳表达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肿瘤伴淋巴结转移组及Dukes C期组,EGFR、CD44v6阳性表达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及Dukes A、B期组(均P<0.05).3、5年随访资料表明,死亡组EGFR、CD44v6和PGP阳性表达率高于生存组(均P<0.01).结论EGFR、CD44v6和PGP的阳性表达提示直肠癌患者预后较差,联合检测该三项指标,对判断大肠癌预后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EGFR)、C- erb B- 2原癌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 ,探讨其与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间的关系及对乳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择 42例乳腺癌患者石蜡固定的组织标本 ,用 S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 EGFR、C- erb B- 2蛋白。采用 χ2检验。结果  EGFR阳性 42 .9% ,C- erb B- 2阳性 31%。EGFR与 C- erb B- 2两者间无显著关系。随访的 2 6例患者中 ,EGFR、C- erb B- 2阳性与阴性间术后 5年生存率有明显差别。结论  EGFR、C- erb B- 2表达与乳腺癌骨髓微小转移有密切关系 ,可以作为判断乳腺癌预后的重要指标。乳腺癌组织中 EGFR、C- erb B- 2阳性患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3.
组织蛋白酶D、C-erbB-2、EGFR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常宁  陈熙昌 《吉林医学》2000,21(2):72-74
目的 :为研究 Cath- D、C- erb B- 2及 EGFR在大肠癌、腺瘤、炎症及正常粘膜中的表达情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 ABC法对 80例大肠癌、44例大肠腺瘤、35例慢性结肠炎及 10例正常大肠粘膜进行上述三种指标的检测。结果 :80例大肠癌中上述三种指标的阳性率分别为 41%、39%及 41% ,三者共同阳性率为 16 .2 %。在 33例 Cath- D阳性标本中 C- erb B- 2阳性18例 (占 5 5 % ) ,在 Cath- D阴性标本中 C- erb B- 2阳性 13例 (2 8% ) ,二者间有显著性差异 (χ2 =5 .0 9,P<0 .0 5 )。33例 Cath- D阳性标本中 EGFR阳性 2 0例 (占 6 1% ) ,在 Cath- D阴性标本中 EGFR阳性 13例 (占 2 8% ) ,两者之比有显著差异 (χ2 =8.6 8,P<0 .0 5 )。有淋巴结转移者 Cath- D、C- erb B- 2及 EGFR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 (P<0 .0 1)。 3种指标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无关。大肠腺瘤伴轻、中、重度异型增生 EGFR阳性率分别为 2 5 %、70 %及 6 0 % ,轻度与中、重度异型增生间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有 Cath- D、C- erb B- 2及 EGFR表达的大肠癌易转移 ,EGFR对监视大肠腺瘤是否癌变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4.
1目的 研究 C- erb B- 2在乳腺良恶性病变中表达的规律及与乳癌病人预后的关系。 2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测定乳腺良性病变、癌前病变及乳癌中 C- erb B- 2基因表达。 3结果 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 C- erb B- 2均为阴性表达 ,癌前病变及乳癌中阳性率分别为 10 % ,38% ;C- erb B- 2表达与临床预后因素无相关性 ;C- erb B- 2表达阳性乳癌病人术后生存期显著短于阴性组 (χ2 =3.435~ 6 .5 31,P<0 .0 5 ) ;C- erb B- 2表达对不同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阴阳性病人的术后生存期均有明显影响 (χ2 =3.872~ 6 .5 11,P<0 .0 5 )。 4结论  C-erb B- 2可作为乳癌独立的、分子水平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检测人端粒酶逆转录酶(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探讨hTERT和CD44v6的表达与大肠癌发生、浸润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的蜡块进行常规切片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χ2检验,spearman秩相关分析hTERT及CD44v6在大肠癌中表达的相关性.结果 hTERT和CD44v6在大肠腺瘤组织及大肠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TNM I、II期和III、IV期、生存期<5年和≥5年两组大肠癌中的阳性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如性别、年龄、肿物大小、肿物位置及浸润深度中的阳性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hTERT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具有高表达,特别是在TNM III、IV期和生存期小于5年组中有较高表达,说明两者在大肠癌的发生、浸润转移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并且与大肠癌患者的预后有关;联合检测hTERT和CD44v6对于大肠癌的诊断、浸润转移的判断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相关临床意义?方法:应用Envision TM 免疫组化法,回顾性分析57例大肠癌组织中CD44s?CD44v6的表达情况?结果:CD44s?CD44v6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6.7%?63.2%?CD44s?CD44v6的表达率与肿瘤细胞分化程度?肿瘤分期密切相关(P < 0.05),CD44v6的表达率还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相关(P < 0.01)?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CD44s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95%?55.26%,两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62 5);CD44v6阴性?阳性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0.95%?52.78%,两者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 = 0.014 6)?COX回归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CD44v6对生存有影响(P < 0.05)?结论:CD44s?CD44v6蛋白在大肠癌浸润转移中起重要作用,可以作为一种辅助生物学指标来判断大肠癌浸润转移的潜能,CD44v6可以作为大肠癌独立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和黏附分子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大肠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检测45例大肠癌组织及其相应的癌旁正常组织中骨桥蛋白和CD44v6的表达。结果:大肠癌组织中OPN和CD44v6阳性表达率78.8%和63.5%,与癌旁正常组织表达率11.5%和9.6%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PN和CD44v6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肿瘤临床分期有关(P<0.05);大肠癌组织中OPN与CD44v6的表达呈正相关(rs=0.311,P<0.05)。结论:OPN和CD44v6在大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大肠癌的发生、发展及浸润和转移有关。二者的联合检测可为大肠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SP免疫组化染色法 ,对 76例大肠癌标本进行CD44v6和nm2 3-H1基因产物测定。结果 CD44v6基因产物的高表达和nm2 3-H1基因产物的低表达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P <0 .0 1)。大肠癌CD44v6和nm2 3-H1表达无相关性 (P >0 .0 5 ) ,但CD44v6阳性表达伴nm2 3-H1阴性表达的患者发生淋巴结转移的可能性大。结论 CD44v6和nm2 3-H1与大肠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两者在淋巴结转移中起协同作用 ,联合检测对判断大肠癌淋巴结转移是一个有用的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为研究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中的S P法检测 5 4例胃癌组织中CD44v6、nm2 3的表达。结果 胃癌组织中CD44v6的阳性率为 6 4.8%,nm2 3的阳性率为 70 .4%。CD44v6、nm2 3的表达率与胃癌的组织学类型、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结论 检测CD44v6、nm2 3在胃癌中的表达对判断胃癌的恶性程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转移抑制基因nm23-H1、细胞粘附分子变异型CD44v6在食管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4例食管鳞癌手术标本nm23-H1蛋白、CD44v6蛋白表达,分析其表达与食管鳞癌生物学特性及临床特点之间关系。结果淋巴结转移组与无淋巴结转移组相比,nm23-H1表达降低,CD44v6表达增强;大于3年生存组与小于3年生存组相比,nm23-H1表达增强,CD44v6表达降低;nm23-H1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呈负相关;CD44v6表达与肿瘤浸润深度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结论nm23-H1表达降低、CD44v6表达增强与食管鳞癌浸润转移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同时检测癌基因蛋白EGFR、C erbB 2、CD44v6和P5 3在大肠癌中的表达 ,分析不同表达水平患者组的 3年生存率差异。方法 :对 6 3例存档大肠癌石蜡组织标本进行重新切片 ,采用EGFR、C erbB 2、CD44v6和P5 34种单克隆抗体分别进行免疫组化染色 (SABC法 )。所有病例均随访 3年以上。结果 :全部 6 3例大肠癌中除 4例(6 .3% )无任何 1种癌基因蛋白表达外 ,11例 (17.5 % )表达 1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88.8% ;19例 (30 .2 % )表达 2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70 .5 % ;15例 (2 3.8% )表达 3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5 7.8% ;14例 (2 2 .2 % )表达全部 4种癌基因蛋白的患者 3年生存率 2 2 .2 % ,与前 3组患者的 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4种癌基因蛋白同时表达与大肠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CDV6、CD44(H)在大肠和大肠腺瘤中的表达与其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73例大肠癌及44例大肠腺癌和肿瘤远切端正常大肠粘膜的CD44V6、CD44(H)的表达。结果 CD44V6和CD44(H)的阳性表达率:大肠癌〉大肠腺癌〉肿瘤远切端正常在肠粘膜,P均〈0.001。CD44V6显示与肿瘤浸润(Duks分期)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在有肿瘤转移组中,CE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金属硫蛋白(MT)在大肠癌及正常肠黏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MT在大肠癌组织中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2例大肠癌新鲜标本采用RT-PCR方法检测MT在大肠癌及正常肠黏膜中的表达。对53例存档大肠癌石蜡组织标本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染色,结果按不同大肠癌肿块大小、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及临床分期进行比较。所有病例随访6-48个月,分析MT表达与大肠癌患者生存、复发和远处转移的关系。结果:MT在大肠癌和正常肠黏膜组织中均有表达。MT阳性表达与大肠癌肿瘤大小、组织分级、浸润深度均无显著相关(P>0.05)。阳性表达者3年总生存率较阴性表达者低(62.5%比87.3%),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37例完成术后辅助化疗者分为阳性表达与阴性表达两组比较,两组无病生存率(52.9%比64.7%)和无远处转移生存率(86.9%比91.3%)有显著性差异(均为P<0.05)。结论:大肠癌MT阳性表达与不良预后相关,可能与术后辅助化疗相对不敏感有关。  相似文献   

14.
CD44v6和C—erbB—2在子宫内膜腺癌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谷化平  刘艳茹 《华夏医学》2002,15(2):133-134
目的:探讨CD44v6和C-erbB-2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侵袭和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CSA(催化信号放大系统)免疫组化方法,对50例原发性子宫内膜腺癌组织进行了CD44v6和C-erbB-2检测。结果:CD44v6和C-erbB-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0.0%和58.0%,CD44v6和C-erbB-2检测,结果:CD44v6和C-erbB-2在子宫内膜腺癌中阳性率分别为70.0%和58.0%,CD44v6和C-erbB-2表达与子宫内膜腺癌的分级,分期和转移相关(P<0.05),结论:CD44v6和C-erbB-2表达对判断子宫内膜腺癌的恶性程度,预测肿瘤侵袭转移和评估预后的一种有意义的综合性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摘要] 目的 探讨CD44和CD44v6在大肠癌(colorectal carcinoma,CRC)中的表达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CD44和CD44v6蛋白在102例大肠正常黏膜、14例腺瘤和102例CRC中的表达。 结果CD44和CD44v6蛋白在正常黏膜的低表达和癌组织的高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着分化程度的降低,Dukes分期的增加,其表达逐渐增高;淋巴结和远处器官转 移组中的表达均高于未转移组,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CD44和CD44v6可以作为预测CRC侵袭转移潜能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rbB-2与ECFR、p53、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108例乳腺癌中的C-erbB-2与EGFR、p53、ER的表达情况,进行对照比较。结果C-erbB-2与EGER、p53、ER表达阳性者分别为40例(37. 0%)、44例(40.7%)、43例(39.8%)、58例(53.7%)。C-erbB-2的表达与EGFR无相关性(P>0.05),与p53呈正相关(P<0. 05),与ER呈负相关(P<0.05)。C-erbB-2与EGFR、ER表达与乳腺癌的组织学分级相关(P<0.05)。C-erbB-2与EGFR、p53、ER 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5),与乳腺癌的组织学类型、患者年龄及肿瘤大小无关(P>0.05)。结论乳腺癌中C-erbB-2; EGFR;p53;ER的检测对于指导临床治疗,辅助判断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C-erbB-2和CD3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为大肠癌的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菌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物酶连结法对53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正常大肠组织中C-erbB-2和CD34表达进行检测,将结果与临床病理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C-erbB-2主要是在细胞膜和(或)细胞浆内表达,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6.6%和24.5%,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erbB-2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分化程度、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均无关,与Dukes 分期、淋巴结转移、肠壁浸润深度均有关(P 〈0.05).CD34蛋白表达在大肠癌及正常组织的表达分别为(35.63±12.23)/HP和(6.12±0.97)/HP,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D34的表达与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生长部位均无关,与Dukes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肠壁浸润深度均有关(P 〈0.05).结论 C-erbB-2和CD34在大肠癌组织中高表达,可能参与了大肠癌的发生、侵袭和转移,联合检测可为大肠癌的诊治和预后提供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CD_(44v6)、Bcl_2、P_(53)的表达与大肠肿瘤的分化程度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EnVision法对6例正常大肠粘膜、25例大肠腺瘤、40例大肠腺癌进行检测。结果 CD_(44v6)、Bcl_2的阳性率与肿瘤分化程度显著相关(P<0.01);CD_(44v6)、P_(53)与肿瘤的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结论 CD_(44v6)、Bcl_2、P_(53)在判断大肠肿瘤分化程度及估计预后中,可联合作为一个重要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9.
结直肠癌腹腔转移与CK20 mRNA、CD44v6 和P53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结直肠癌腹腔转移与CK20mRNA、CD44v6和P53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对50例结直肠癌进行腹腔渗液CK20mRNA测定,并且对癌组织行免疫组化检测CD44v6和P53。结果 CK20mRNA阳性表达与癌组织中P53和CD44v6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 检测腹腔渗液中的CK20mRNA并结合癌组织中P53和CD44v6的检测,对于预测结直肠癌腹腔转移和指导术后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癌螺旋CT征象与CD44v6及MMP-9表达的关系。方法对60例进展期胃癌患者于手术前1周内行SCT平扫及三期动态增强扫描,术后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测定肿瘤组织CD44v6和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①60例进展期胃癌组织中CD44v6和MMP-9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0%(36/60)和58.3%(35/60)。②SCT图像显示的肿瘤强化幅度≥30HU、〈30HU组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6.5%(26/34)和38.5%(10/26),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2/34)和50.0%(13/26))。③浆膜侵犯有、无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26/36)和41.7%(10/24),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5%(27/36)和33.3%(8/24)。④淋巴结转移阳、阴性组CD44v6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30/44)和37.5%(6/16),MMP-9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8.2%(30/44)和31.3%(5/16)。结论CD44v6的表达与SCT显示的肿瘤强化幅度、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有关,MMP-9的表达与SCT显示的浸润深度以及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