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Ⅰ类整合子在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和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中分布流行状况。方法:根据NCCLS推荐的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PCR扩增Ⅰ类整合酶基因。结果:患者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45.4%;健康人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检出率为5.4%。108株患者大肠埃希菌对12种抗菌药物耐药率,最高为氨苄西林97.2%,最低为亚胺培南0.93%。结论:Ⅰ类整合子在患者大肠埃希菌中的存在已经相当普遍,健康人群大肠埃希菌也携带有Ⅰ类整合子,应加强基因水平耐药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产超广谱B-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Ⅰ类整合子的分布,探讨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在产ESBLs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 用PCR检测100株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Ⅰ类整合酶基因及blaTEM、blaSHV和blaCTX-M基因,对Ⅰ类整合子阳性菌进行耐药基因盒检测并测序.结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73株大肠埃希菌整合子分布特征及与耐药性关系.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整合酶基因(intI);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1种抗生素的敏感性;采用纸片确认法检测ESBLs菌株.结果 73株大肠埃希菌中37株Ⅰ类(51%),未检出Ⅱ类及Ⅲ类整合酶基因.产ESBLs菌株20株,其中12株为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60%);非产ESBLs菌株53株,其中25株为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47%).整合酶基因阳性组耐药率明显高于阴性组.结论 Ⅰ类整合子在大肠埃希菌中广泛地存在,是导致多重耐药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大肠埃希菌中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子的存在情况,分析细菌携带的整合子与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关系。方法测定87株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简并引物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同时扩增整合子5′保守区的Ⅰ类、Ⅱ类和Ⅲ类整合酶基因,对阳性PCR产物用限制性内切酶HinfⅠ作限制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进行整合子分类。结果 30株大肠埃希菌检测出Ⅰ类整合子,未检出Ⅱ类和Ⅲ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比整合子阴性菌株高。结论大肠埃希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强,细菌的多重耐药与Ⅰ类整合子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子携带率及可转移耐药的发生率。方法用Ⅰ类整合酶基因通用引物对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进行PCR检测,并对阳性菌株进行接合转移实验。结果大肠埃希菌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率为70.8%;质粒的转移接合率为51.4%。Ⅰ类整合子的接合成功菌株仅占接合子的3.1%。结论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存在非常普遍,耐药性的质粒传播也时有发生,整合子的质粒传播概率相对较低。  相似文献   

6.
大肠埃希菌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了解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及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耐药性的差异,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应用WHONET5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2年7月临床分离的430株大肠埃希菌的药敏结果。结果: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复方磺胺甲嗯唑、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和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分别为87%、78%、80%、67%、65%、53%、55%和42%;对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他啶和氨曲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18%、4%和18%;对哌拉西林-三唑巴坦、头孢吡肟、头孢西丁、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呋喃妥因的耐药率分别为22%、15%、22%、0、15%和20%。痰液标本中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显著高于其他各类标本中分离者。结论:大肠埃希菌对青霉素类、磺胺类、喹诺酮类和庆大霉素,第一代、第二代头孢菌素等均已高度耐药,临床不宜选用;哌拉西林-三唑巴坦、第四代头孢菌素、头霉素类、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和呋喃类耐药率较低,临床可选用;不同来源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存在差异,痰标本中细菌耐药率最高,其余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情况和分子特性。方法对81株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用PCR法扩增细菌总DNA上的Ⅰ类整合子,对大小相同的Ⅰ类整合子进行酶切分析,对纯化后的Ⅰ类整合子作DNA测序,将DNA序列在GenBank中搜索,确定Ⅰ类整合子可变区基因盒的种类和排列。结果在48株(59.3%)细菌的总DNA上检测到Ⅰ类整合子,Ⅰ类整合子的大小约为600~3000bp,48株细菌各含1~2个Ⅰ类整合子,大小相同的Ⅰ类整合子有相同的酶切图谱,整合子中最常见的基因盒为dfr17(甲氧苄啶耐药基因)、aadA5(链霉素、大观霉素耐药基因),最主要的基因盒排列为dfr17-aadA5。结论整合子在多重耐药大肠埃希菌中广泛流行,整合子是介导细菌多重耐药性的重要分子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来自临床腹泻患者大肠埃希菌的第Ⅰ类整合子分布及其耐药基因盒的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第Ⅰ类整合酶基因intⅠ阳性菌株,并对其整合的耐药基因进行测序及序列分析。结果在40株大肠埃希菌中有28株(70%)第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耐药基因盒扩增结果,13株菌得到1664bp的扩增产物,10株得到1586bp的产物,3株得到1009bp的产物,2株得到1009bp和1586bp两种不同产物。序列分析结果表明,1664bp携带aadA5和dfr17,1586bp携带aadA1和dhfrⅠ,均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壮观霉素、链霉素和磺胺类药物甲氧苄氨嘧啶产生耐药的基因盒;1009bp为aadA23b,为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壮观霉素、链霉素产生耐药的基因盒。结论测出的28株第Ⅰ类整合子阳性菌株携带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基因,应从基因水平上对细菌耐药及其传播进行监测。  相似文献   

9.
目的监测院内临床分离的不同标本来源和不同病区来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用WHONET 5.6对2016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本院临床分离的1 063株非重复大肠埃希菌中,对不同标本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尿液593株、血液181株、痰液131株)和不同病区来源的大肠埃希菌(肾内科病房173株、泌尿外科病房44株、儿外科病房41株)进行耐药性分析。结果不同标本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尿液标本为1.01%~83.31%,血液标本的耐药率为0.55%~85.08%,痰液标本的耐药率为1.53%~93.13%。不同病区来源的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呋辛、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吡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氨曲南、头孢西丁、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妥布霉素、亚胺培南、美罗培南和厄他培南的耐药率肾内科病房为0~81.50%,泌尿外科病房为0~93.18%,儿外科病房为0~90.24%。结论本院不同标本来源和不同病区来源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临床部分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相差较大,临床医师及时了解不同来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可提高临床医师经验用药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我院2011年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现状及标本分布,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1月~12月临床科室送培标本分离出的266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我院分离的266株大肠埃希菌对各类常用抗菌药物均表现为严重耐药,其中环丙沙星的耐药率最高,达83.2%,庆大霉素、头孢唑林钠、头孢呋辛钠和头孢曲松钠耐药率达70%~80%,左氧氟沙星、头孢噻肟钠、氨苄西林/舒巴坦钠的耐药率在60%~70%,仅头孢西丁钠的耐药率低于50%。结论我院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严重,且呈多重耐药,故临床必须重视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或延缓多重耐药菌株的产生。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我院尿路感染中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情况,同时也要求临床加强尿路感染者的中段尿培养,对我院2004 2006年尿液分离161株大肠埃希菌进行耐药分析及检测β-内酰胺酶(ESBL)并对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控制感染和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证据。1材料和方法1.1菌株来源314株来自我院2004~2005年送检的中断尿标本(其中女性占85%,男性占15%,年龄21~65岁不等)的培养结果进行了统计。1.2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来自卫生部临检中心。1.3用无菌定量接种患者中断尿(10ul)于血平板37℃,孵育18~24小时,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鉴定系统进行菌种鉴定。1…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本地区尿路感染大肠埃希菌(ECO)检出率及耐药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法国Βio-Merieux公司的ATΒ半自动鉴定仪鉴定细菌,K-Β单向琼脂扩散法做药敏试验。结果分离鉴定809株大肠埃希菌,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ESBLs)347株,占42.9%,产ESBLs的大肠埃希菌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敏感性均较高,对第1~3代头孢菌素、喹诺酮类及单酰胺类抗菌药物均高度耐药,产ESBLs菌株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ESBLs菌珠。结论尿路感染ECO呈多重耐药,加强对ESΒLs菌株监测,有效地预防控制耐药菌株蔓延扩散。  相似文献   

13.
大肠埃希菌是引起感染性疾病的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临床分离率逐年上升,对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也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尤其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菌株也越来越多。了解本地区的细菌分离及耐药性趋势对临床抗感染的经验治疗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因此我们分析了2000年至2004年我院临床分离的494株大肠埃希菌对22种常见抗生素的耐药性及其趋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分离自尿标本的大肠埃希菌(E.coli)Ⅰ、Ⅱ类整合子分布情况,并进行基因分型.方法 以WHONET5.4软件对100株分离自尿标本的E.coli进行耐药性分析,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Ⅰ、Ⅱ类整合子,以肠杆菌科重复序列-聚合酶链反应(ERIC-PCR)进行基因分型.结果 100株E.coli对氨苄西林、氨...  相似文献   

15.
16.
李惠卿  曹丽军  连艳萍 《临床荟萃》2008,23(17):1270-1271
革兰阴性杆菌产生各种β-内酰胺酶是其对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的主要机制,以质粒介导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是其中重要的一种。ESBLs在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最常见。本研究对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进行了药敏试验、ESBLs的初筛和确证试  相似文献   

17.
大肠埃希菌201株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我院2006-01~2006-12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201株,药敏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院2004-05~2005-04对分离确认的92例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试验进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监测142株临床分离大肠埃希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用抗大肠埃希菌药物。方法采用美国DADE公司Walkaway-40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菌种及测定抗生素最低抑菌浓度,利用WHONET5.0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检出142株大肠埃希菌,大部分菌株耐青霉素类药物;对头孢唑啉、头孢噻吩、头孢噻肟、头孢曲松、头孢吡肟的耐药率较高,均超过50.0%;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仅占0.7%;对阿米卡星的耐药率仅次于亚胺培南,为4.2%;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耐药率为4.9%;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较高,达69.0%。结论在治疗大肠埃希菌引起的感染中,亚胺培南、阿米卡星以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性高。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选用最好依据药敏结果而定。  相似文献   

20.
张春红  刘露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15):3671-3672
我们对本院临床分离的338株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进行了检测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所有菌株均分离自2004-01-2008-12我院患者的血液、尿液、脓液、痰等标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