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肝组织内性雄激素受体(AR)m RNA和雌激素受体-α(ERα)m RNA表达水平对慢性乙型肝炎(CHB)肝组织病理学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135例CHB患者,其中HBe Ag阳性患者80例,HBe Ag阴性患者55例。肝组织内AR m RNA和ERαm RNA采用反转录定量PCR检测。结果 HBe Ag阳性患者的平均年龄在肝组织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肝组织内平均AR m RNA和ERαm RNA含量在肝组织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Be Ag阴性患者的平均年龄在肝组织不同炎症分级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不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肝组织内平均AR m RNA和ERαm RNA含量在不同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根据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HBe Ag阳性患者,只有肝组织内AR m RNA含量有预测肝组织炎症分级和纤维化分期的意义(P均0.01);HBe Ag阴性患者,仅肝组织内AR m RNA含量有预测肝组织炎症分级的意义(P均0.01)。结论肝组织内AR m RNA含量是影响CHB肝组织病理学状态的一个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血清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乙型肝炎病毒核心相关抗原(HBcrAg)和乙型肝炎病毒DNA(HBV DNA)预测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脏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有效性。 方法共选取CHB患者211例,其中HBeAg阳性和阴性分别为125例和86例。血清HBsAg、HBeAg和HBcrAg分别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法和化学发光酶免疫法检测,血清HBV DNA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 结果HBeAg阳性患者,血清HBsAg、HBcrAg和HBV DNA与肝脏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负相关(P均< 0.05);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crAg和HBV DNA与肝脏病理学分级和分期均呈显著正相关(P均< 0.01)。Bayes逐步判别分析显示,HBeAg阳性患者,仅血清HBsAg符合判别肝脏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方程纳入自变量的标准(F > 3.84),Fisher判别函数预测肝脏病理学分级G1、G3和分期S1、S4的正确率分别为62.7%、58.8%和63.8%、69.6%;HBeAg阴性患者,血清HBV DNA和HBcrAg分别符合判别肝脏不同病理学分级和分期的方程纳入自变量的标准(F > 3.84),Fisher判别函数预测肝脏病理学分级G1、G3和分期S1、S4的正确率分别为79.3%、66.7%和71.7%、75.0%。 结论血清HBsAg对HBeAg阳性患者以及血清HBV DNA和HBcrAg分别对HBeAg阴性患者的肝脏病理学分级G1、G3和分期S1、S4有显著的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HBs Ag阳性孕妇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M)、HBV DNA含量与胎盘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关系,进一步研究胎盘组织在HBV宫内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以30例HBs Ag阳性足月妊娠孕妇产前外周血及胎盘组织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孕妇外周血HBV血清标志物;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孕妇外周血HBV DNA含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胎盘组织HBs Ag和HBc Ag表达情况。结果 30例HBs Ag阳性孕妇中,HBe Ag阳性18例,HBe Ag阴性12例。HBV DNA104 IU/ml者17例,HBV DNA 102~104 IU/ml者13例。21例胎盘组织HBs Ag和HBc Ag免疫组织化学染色阳性,胎盘HBV感染率为75%(21/30),HBs Ag和HBc Ag阳性率分别为55.67%(17/30)和70%(21/30)。HBe Ag阳性组中胎盘组织HBV感染率为88.89%(16/18),高于HBe Ag阴性组41.67%(5/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中HBV DNA高含量组(104 IU/ml)胎盘组织HBV感染率为94.12%(16/17),高于低含量组(102~104 IU/ml)患者的胎盘感染率38.46%(5/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血清HBe Ag阳性和高病毒载量是发生胎盘组织HBV感染的高危因素。胎盘组织是HBV宫内感染传播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临床和肝组织病理损伤特点。方法经肝活检病理诊断为CHB患者548例,分为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2组,分别统计患者年龄、肝组织炎症活动度(G分级)、纤维化程度(S分期)、肝活检前后2周肝功能(ALB、GLB、TBil、ALT、AST、GGT)峰值、血清HBVDNA载量、肝组织病理改变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结果肝组织G分级、S分期与肝功能改变有相关性(P均0.01),肝功能明显异常者肝组织病理损伤亦重;S分期与G分级有相关性(P0.01),S分期随G分级升高而加重。HBeAg阳性者较HBeAg阴性者平均年龄小,ALT、AST水平及HBVDNA载量高(P均0.01)。HBeAg阴性者肝组织G分级、S分期与患者年龄有相关性(P均0.05),与HBVDNA载量有显著相关性(P均0.01);而HBeAg阳性者G分级、S分期与患者年龄、HBVDNA载量无相关性(P均0.05)。结论CHB肝功能改变可以反映肝脏病理损害程度,S分期随G分级升高而加重。HBeAg阳性与HBeAg阴性CHB患者临床表现有所不同:HBeAg阴性CHB患者年龄较大,ALT、AST水平及HBVDNA载量较低。除肝功能改变外,患者年龄、血清HBVDNA载量可作为HBeAg阴性CHB患者肝脏病变程度的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分析血清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相关原发性肝癌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113例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组)、40例非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患者(非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组)、61例乙肝相关肝硬化患者(乙肝相关肝硬化组)、6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慢性乙型肝炎组)和同期56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应用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PIVKA-Ⅱ和血清AFP水平、HBVE抗原(HBe Ag)、HBVE抗体(HBe Ab)表达情况。结果: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组患者血清PIVKA-Ⅱ水平显著高于非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组、乙肝相关肝硬化组、慢性乙型肝炎组、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组患者,HBe Ag+/HBeAb+亚组血清PIVKA-Ⅱ水平高于HBe Ag+/HBeAb-亚组血清,HBe Ag+/HBeAb-亚组血清PIVKA-Ⅱ水平高于HBe Ag-/HBe Ab+亚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PIVKA-Ⅱ在诊断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917,敏感度和特异性分别为68.21%、98.20%。结论:血清PIVKA-Ⅱ对乙肝相关性原发性肝癌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其诊断价值优于血清AFP,临床可结合血清PIVKA-Ⅱ水平与HBe Ag/HBe Ab对乙肝相关原发性肝癌进行早期筛查与疾病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隐匿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OBI)患者的HBV preS/S基因突变,探讨其对严重肝功能损伤进展的影响。 方法收集于广州市番禺区市桥医院体检、门诊及住院的HBsAg阴性患者共689例,对其血清样本进行荧光定量PCR扩增,共检出76例OBI患者作为研究组,另外选取HBsAg阳性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血清样本进行preS/S区基因测序,统计HBcAb、HBeAb、HBeAg、HBcAb/HBsAb阳性检出率,比较两组患者HBV DNA载量和preS/S区各基因突变频率。 结果研究组76例OBI患者标本中HBcAb、HBeAb、HBeAg、HBcAb/HBsAb阳性者分别为14例(18.42%)、9例(11.84%)、27例(35.53%)和26例(34.21%);preS/S区检出基因型B型患者11例(14.5%),C型患者65例(85.5%)。对照组标本S区检出B型患者19例(21.8%),C型患者68例(78.2%),两组患者均未检出D型HBV,基因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1.794、P = 0.180)。研究组患者HBV DNA载量为76~1 989 IU/ml(中位数为186.6 IU/ml),显著低于对照组[573.7(108~5 689)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5.775、P < 0.001)。研究组OBI伴严重肝损伤(ALT ≥ 120 U/L)患者HBV DNA载量为76~1 989 IU/ml(中位数为193 IU/ml),显著高于该组中无严重肝功能损伤者[178.6(77~1 325)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14.638、P < 0.001),但显著低于对照组伴严重肝功能功能损伤患者[623.7(217~5 689)IU/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 = 21.396、P < 0.001)。研究组患者preS/S区G185R、T118R/K/A/M、L175S、I126s及preS缺失突变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 0.05);研究组OBI伴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中I126S突变频率稍低于该组中无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508、P = 0.476);G185R、T118R/K/A/M、L175S及preS缺失则显著高于该组中无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P均< 0.05)。研究组OBI伴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的I126s稍高于对照组伴严重肝功能损伤者,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3.287、P = 0.070);而G185R、T118R/K/A/M、L175S及preS缺失突变频率则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伴严重肝功能损伤患者(P均< 0.05)。 结论OBI患者中以HBeAg、HBcAb/HBsAb阳性检出者居多,突变基因型与HBsAg阳性基本一致。但OBI患者与HBsAg阳性患者HBV DNA载量以及基因突变存在较大差异,G185R、T118R/K/A/M、L175S及preS缺失突变可能是OBI患者发生严重肝功能损伤的重要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常见肝癌细胞株中整合的乙型肝炎病毒(HBV)序列和整合位点。方法分别将来源于HBV感染者的肝癌细胞株(MHCC97H、MHCC97L、MHCCLM3和PLC/PRF/5),稳定转染HBV的肝癌细胞株(Hep G2.2.15、Hep AD38和DE19),和无HBV感染者来源的肝癌细胞株(Hep G2、Hu H-7)培养72 h,检测培养上清中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 Ag)、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 Ag)及HBV DNA滴度。采用HBV-Alu-PCR方法,扩增肝癌细胞株中整合的HBV基因X/C/S片段及其侧翼的人基因组DNA片段,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确定HBV整合在人类染色体的精确位置,并用生物信息学分析确定其上下游基因。结果 MHCC97H、MHCC97L和MHCCLM3未检出HBs Ag和HBe Ag,但HBV DNA滴度为2.00×105~4.00×105 IU/ml;Hep G2.2.15、Hep AD38、DE19和PLC/PRF/5 HBs Ag阳性,且HBV DNA滴度5.00×105 IU/ml,其中Hep G2.2.15、Hep AD38 HBe Ag阳性;Hep G2、Hu H-7 HBs Ag、HBe Ag和HBV DNA均低于检测下限。除Hep G2和Hu H-7未检测到整合外,其余细胞株中可检测到1个或多个整合的不同HBV亚基因组片段:Hep G2.2.15检测到5个HBx和HBc整合片段,Hep AD38和PLC/PRF/5各检测到2个HBx整合片段,DE19检测到一个HBc整合片段。3个MHCC97的衍生细胞株:MHCC97L(低转移潜能肝癌细胞)、MHCC97H(高转移潜能肝癌细胞)和MHCCLM3(MHCC97H肺转移肝癌细胞)检测到完全相同的HBc片段整合在16q13上IRX3和IRX5基因之间的非编码区。此外,各细胞株HBV整合位点上下游的基因主要包括肿瘤相关基因,核糖体蛋白编码基因和钙信号相关基因。结论 HBV感染者来源和稳定转染HBV的肝癌细胞株存在HBV整合;HBV基因X/C片段比S片段有更高的整合频率;同一个克隆来源的肝癌细胞株的HBV整合位点稳定,提示HBV整合分析可能对肝细胞癌原发灶和转移灶癌细胞克隆来源的鉴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肝移植患者术后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病理学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2005年6月至2014年12月行成人原位肝移植术后56例出现HBV感染患者肝穿活检病理和临床资料以及HBV标志物和HBV DNA情况。结果 56例肝移植术后HBV感染患者中男性38例,女性28例;年龄42~67岁,平均52.6岁;肝穿刺活检时间为术后96~2 432天,共行活检78例次。本组病例术后HBV感染时间术后1年、1~2年、2~3年和3年分别为32.15%、57.14%、7.14%和3.57%,其中≤2年感染率为89.29%。HBV DNA拷贝数103 U/ml、103~104 U/ml和104 U/ml分别为21.43%、73.21%和5.36%,其中2例104 U/ml的患者均发生于术后≤2年。血清学HBs Ag(-)、HBs Ag(+)、HBs Ag、HBe Ag(+)、HBs Ag、HBe Ag、HBc Ab(+)分别为19.64%、57.14%、14.29%和8.93%,78例次肝穿刺活检的病理表现包括汇管区中等量单个核细胞浸润、界面性炎症、肝细胞灶性坏死及凋亡、肝细胞毛玻璃样变性、肝组织淤胆和汇管区纤维化,其发生率分别为83.33%、48.72%、92.31%、15.38%、41.03%和15.38%。Batts-Ludwig肝炎活动分级0、1、2、3、4级分别为15.38%、29.49%、24.36%、19.23%和11.54%,肝炎纤维化分期0、Ⅰ、Ⅱ、Ⅲ和Ⅳ期分别为58.97%、16.67%、15.54%、7.69%和5.13%。肝炎活动度分级与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有相关性,与时间无相关性。纤维化分期与感染时间、肝炎标志物及HBV DNA水平具有相关性。结论肝移植术后HBV感染的病理学表现以肝细胞损伤、汇管区炎症为主,病理学检查可以对HBV感染的活动程度及纤维化分期进行准确评估,并在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结合HBV血清学标志物及和HBV DNA检测结果可以准确判定HBV病变进展状态,为临床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血清PSA、PSAD和PSA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意义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和前列腺移行带特异性抗原密度(PSAT)在前列腺穿刺活检中的意义。方法对192例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PSA≥4ng/ml者184例,PSA<4ng/ml且直肠指诊及经直肠B超有阳性发现者8例。对PSA、PSAD和PSAT与前列腺穿刺活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192例患者中经前列腺穿刺诊断为前列腺癌(PCa)100例,活检阳性率52.1%,其中8例PSA<4ng/ml者中,活检结果为前列腺横纹肌肉瘤1例,良性前列腺增生7例;93例PSA>20ng/ml者中80例为PCa,活检阳性率86.0%;91例PSA4~20ng/ml者中19例为PCa,活检阳性率20.9%。血清PSA4~20ng/ml患者,PSAD>0.10或PSAT>0.10时,敏感性均为100%,特异性为11.1%或4.2%,阳性预测值为22.9%或21.6%,可避免8.8%(8/91)或3.3%(3/91)阴性穿刺结果。血清PSA4~20ng/ml时,前列腺穿刺阳性组和阴性组PSA分别为(13.2±4.7)和(11.4±4.6)ng/ml(P>0.05);PSAD分别为0.36±0.18和0.19±0.09(P=0.001);PSAT分别为0.67±0.36和0.32±0.18(P=0.000)。血清PSA、PSAD和PSAT的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13、0.810和0.833,PSAD和PSAT的ROC曲线下面积与PSA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SA>20ng/ml时应做前列腺穿刺活检;PSA4~20ng/ml时,PSAD和PSAT对预测患者是否行前列腺穿刺活检有较大帮助。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抗病毒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我院门诊72例HBsAg阳性患者,病程均超过6个月,血清HBV DNA≥105拷贝/m l(HBeAg阴性者为≥104拷贝/ml),ALT水平正常,所有患者均接受超声引导下自动活检枪经皮肝穿刺,肝组织学检查由病理科医师完成,对于肝组织学评分Knodell HAI≥4(和或≥G2、S2)的病例行抗病毒治疗.结果 72例患者肝脏均有不同程度炎症或纤维化,其中21例肝组织学评分Knodell HAI≥4(和或≥G2、S2),12例接受抗病毒治疗,且均产生病毒学应答和部分血清学应答.结论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肝脏病理检查可作为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的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 Tn T)水平与左室舒张功能障碍(LVDD的关系,探讨hs-c Tn T用于早期筛查血液透析患者LVDD的可行性。方法:收集我院152例MHD患者的资料,电化学法检测血清hs-c Tn T浓度,组织多普勒(TDI)测量参数E/E’15或E’7 cm/s作为评价LVDD的主要标准。Spearman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评估血清hs-c Tn T水平与E/E’和E’的相关性,ROC曲线评价血清hs-c Tn T水平用于预测LVDD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152例患者血清hs-c Tn T中位数为45(28~73) pg/ml。88%的患者hs-c Tn T水平高于正常值上限。单因素相关分析显示血清hs-c Tn T水平与E/E'比值(r=0. 739,P 0. 001)及左室质量指数(LVMI)(r=0. 608,P 0. 001)呈正相关,与E’值(r=-0. 554,P 0. 001)呈负相关。校正了LVMI及容量等因素后,血清hs-c Tn T仍与E/E’及E’独立相关。而hs-c Tn T与左室收缩功能无关。hs-c Tn T用于预测E/E’15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47,最佳临界值为48.7 pg/ml(敏感性为81. 3%,特异性为75. 3%)。用于预测E’7 cm/s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 799,最佳临界值为46. 7 pg/ml(敏感性为75. 4%,特异性为70. 3%)。结论:我们的研究表明,血清hs-c Tn T可作为筛查MHD患者LVDD的一项有效的血清学标志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超声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的效能。方法采用Sur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型实时剪切波弹性超声诊断仪,检测128例血吸虫肝病患者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根据不同肝纤维化分期将其分为5组,比较5组间弹性模量平均值的差异,并与血清肝纤维化4项指标(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穿刺病理检查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绘制ROC曲线,评价弹性模量平均值诊断肝纤维化的效能。结果血吸虫肝病肝纤维化S0期、S1期、S2期、S3期、S4期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0.810,P=0.035);S0期弹性模量平均值与S2期、S3期、S4期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与血清血清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Ⅳ型胶原及肝纤维化病理分期均呈正相关(r=0.461、0.522、0.452、0.381、0.721,P均0.05)。肝实质弹性模量平均值对肝纤维化≥S1期、≥S2期、≥S3期和S4期的诊断阈值分别为6.8、8.9、11.5和14.6kPa,AUC分别为0.941、0.931、0.925和0.912。结论实时剪切波超声弹性成像可较准确、无创地诊断血吸虫病肝纤维化。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ALT正常或轻度异常尤其年龄偏大,有HBV感染家族史的患者行肝组织活检,了解该部分患者肝组织学特征及其肝脏炎症及纤维化程度,以便实时地给患者进行抗病毒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2005至2010年住院行肝组织活检的慢性HBV感染者,入组者符合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排除合并其他病毒感染及其他肝病、严重心肺疾病等。采集患者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乙型肝炎家族史、饮酒史及用药史。肝组织学穿刺术前需检查血常规、凝血酶原活动度、肝功能、HBV DNA、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常规肝组织活检,结果用肝脏炎症分级(G0~G4)及纤维化分期(S0~S4)表示。以肝组织炎症分级分成轻度炎症(G0~G1)和明显炎症(G2~G4),以肝组织维化分期分成轻度纤维化(S0~S1)和明显纤维化(S2~S4)。结果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共229例,其中男性160例,女性69例;ALT持续正常者(PNAL)104例,ALT轻度异常组125例。全部入组患者肝病理学分析显示:肝脏炎症分级≥G2期者占45.42%;肝脏纤维化分期≥S2期者占35.38%。随ALT水平的升高,患者的肝脏炎症分级与纤维化分期增高,148例未接受抗病毒治疗的慢性HBV感染者在2~5年随访中,29.7%(44/148)患者ALT水平波动在40~50 U/L,70.3%(104/148)的患者ALT水平、HBV DNA水平均无显著波动(P>0.05);3例(2.1%)患者发生HBeAg血清学转换,分别发生在27岁、31岁和19岁时。结论 ALT正常或轻度异常者中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明显的肝脏炎症及纤维化;即使肝组织活检炎症、纤维化较轻,也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在2~5年内会出现肝病进展,需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Ⅳ型前列腺炎与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分析245例前列腺疾病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患者平均年龄68(32~87)岁,均无前列腺癌和穿刺活检史,均行PSA、全身骨扫描、磁共振成像(MRI)和前列腺穿刺活检.结果 245例经病理证实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118例(48%)、BPH合并Ⅳ型前列腺炎(CP)127例(52%).BPH组患者f-PSA、t-PSA、f/t-PSA平均值分别为(1.70±1.70)、(9.40±8.10)ng/ml和0.19±0.09;合并CP组平均值分别为(2.83±4.37)、(16.87±20.51)ng/ml和0.20±0.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t-PSA(P<0.001)、f-PSA(P=0.003)和f/t-PSA(P=0.04)是BPH和CP最相关的指标.通过ROC曲线确定上述敏感指标的界值,以f-PSA≥0.85为界值诊断Ⅳ型前列腺炎的敏感度为77%,特异度为25%,ROC曲线下面积为0.60(P=0.014);t-PSA≥4.00 ng/ml为界值诊断Ⅳ型前列腺炎的敏感度为94%,特异度为20%,ROC曲线下面积为0.65(P=0.014);f/t-PSA≤0.16为界值诊断Ⅳ型前列腺炎的敏感度为56%,特异度为64%,ROC曲线下面积为0.61(P=0.003).结论 Ⅳ型前列腺炎是PSA升高的原因之一,以血清PSA作为前列腺癌的筛选指标时,应充分考虑前列腺炎的影响.对前列腺活检标本的病理报告,应包括对前列腺炎症的详细描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HBV感染者高尔基体蛋白73(GP73)水平与肝脏炎症损伤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慢性HBV感染者573例,其中慢性乙型肝炎(CHB)轻度患者107例、中度患者191例和重度患者132例,HBV相关的慢加急性和慢加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患者50例和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HLC)患者93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73,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肝组织GP73表达,并对血清GP73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疾病进展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血清GP73水平在轻度CHB、中度CHB、重度CHB、HLC和ACLF中持续升高,分别为(71.54±39.48)ng/ml、(143.70±70.16)ng/ml、(218.20±79.34)ng/ml、(244.67±83.36)ng/ml和(275.61±104.05)ng/ml,各组血清GP73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血清GP73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病情进展呈正相关关系(r=0.723,P0.0001)。HBe Ag阳性与HBe Ag阴性CHB患者比较,血清GP7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966,P0.05)。在不同血清HBV DNA含量之间比较,患者血清GP73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220,P0.05)。血清GP73水平随着血清白蛋白(ALB)含量的下降而逐渐升高,随着血清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含量的升高而逐渐升高,血清GP73水平与ALB(r=-0.573,P0.0001)含量呈负相关关系,与TBil(r=0.623,P0.0001)、ALT(r=0.521,P0.0001)以及AST(r=0.542,P0.0001)含量均呈正相关关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结果显示,GP73主要在肝细胞浆内表达,在肝组织内浸润的炎症细胞和纤维隔中无表达。肝组织GP73表达随着病情从轻度、中度、重度CHB到HLC的进展逐渐增强,与轻度CHB对比,重度CHB和HLC患者肝组织GP73呈强阳性表达。结论血清GP73水平与慢性HBV感染者肝脏炎症损伤密切相关,与HBV复制水平无关。血清GP73可作为评估肝脏炎症损伤的一个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免疫抑酸性蛋白(IAP)对亚急性重型肝炎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亚急性重型肝炎(56例)和急性肝炎(95例)患者血清,用单向免疫扩散法检测IAP水平.亚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肝炎血清IAP水平间比较采用t检验,血清IAP对亚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肝炎的鉴别价值分析采用ROC曲线法.结果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血清IAP水平为(222.14&#177;157.47)μg/ml,急性肝炎患者为(343.60&#177;158.21)μg/ml,两者间差异有显著性(t=1.976,P=0.000).两组血清IAP水平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41,显著大于标准参考线下面积(P=0.000).以血清IAP≥225μg/ml诊断急性肝炎而排除亚急性重型肝炎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0.789、0.679和0.748,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0.806和0.655,阳性和阴性似然比分别为2.458和0.311.结论血清IAP对亚急性重型肝炎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腹腔途径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后切缘阳性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9月至2014年5月,采用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下前列腺癌根治术61例。患者年龄56~74岁,平均71岁。术前均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穿刺病理证实前列腺癌诊断。通过回顾性研究了解术前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穿刺后Gleason评分、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术前TNM分期对手术切缘阳性的影响。结果61例前列腺癌患者术后切缘阳性率19.7%(12/61),病理分期与手术切缘阳性成正相关(γ=0.311,P=0.001),且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χ~2=16.32,P=0.001);对于手术切缘阳性率,术前血清PSA20ng/ml组与血清PSA≥20ng/m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32,P=0.007);穿刺后Gleason评分7分组与Gleason评分≥7分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了(χ~2=1.43,P=0.23);穿刺针数阳性百分率,50%组与≥50%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2,P=0.017)。结论穿刺后TNM分期,血清PSA水平,穿刺阳性百分率的差异对手术切缘阳性有统计学意义。前列腺癌穿刺标本Gleason评分与术后病理切缘之间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病理特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分析79例血清ALT正常且HBsAg阳性合并脂肪肝患者的肝组织病理情况,分析其损害程度与年龄、HBeAg状态、HBVDNA载量及脂肪肝程度的相关性。结果 79例患者中无或轻度组织学改变(G0~G1或S0~S1)者35例(44.3%),有显著组织学改变(≥G2或≥S2)者44例(55.7%)。年龄≥40岁、HBeAg阴性、低病毒载量患者的组织学改变较重,P〈0.05或P〈0.01,而轻度与中重度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病理改变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ALT正常的慢性乙型肝炎合并脂肪肝患者可能存在较大比例的肝组织损害,其肝组织损害程度与年龄、HBeAg状态及HBVDNA载量有关,而与脂肪肝程度无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双膦酸盐治疗时每日补充800~1200 IU维生素D是否可以获得理想的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方法将112例骨质疏松症女性患者根据补充维生素D的剂量分为800 IU组和1200 IU组,在双膦酸盐治疗前和16周时检测血清25OHD,比较治疗前后25OHD的变化和获得理想25OHD水平的患者例数。结果 112例患者治疗前25OHD 24.26±7.98 ng/ml,治疗16周时25OHD 32.04±8.12 ng/ml。补充维生素D 800 IU组治疗后25OHD提高5.08±8.35 ng/ml,25OHD≥30 ng/ml患者为55.56%,25OHD≥33 ng/ml为38.89%;补充维生素D 1200 IU组治疗后25OHD提高10.29±8.20 ng/ml,25OHD≥30 ng/ml患者为60.34%,25OHD≥33 ng/ml为46.55%。结论双膦酸盐治疗时每日补充维生素D800~1200 IU可以显著提高25OHD水平,但仍然约有50%的患者不能达到理想的血清25OHD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磁共振成像(MRI)-T2WI、DWI和DCE-MRI检查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为4~10μg/L的可疑前列腺癌人群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7月~2016年3月间于我院收治的PSA为4~10μg/L的242例前列腺穿刺患者的临床资料。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的年龄、体质指数(body mass index,BMI)、tPSA、游离与总PSA比值(f/tPSA)、前列腺体积(prostate volume,PV)、PSA密度(PSAD)、经直肠指检(DRE)、经直肠前列腺超声(TRUS)和MRI等指标与前列腺穿刺活检阳性的相关性,建立联合常规临床检查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绘制各项指标及预测模型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计算与比较MRI与其他检查的曲线下面积。结果:本组242例患者中,102(41.2%)例患者MRI判定为阳性,其中64.7%(66/102)最终经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为前列腺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MRI(OR:14.563;95%CI:6.363~33.329)是前列腺穿刺结果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下面积MRIPSAD年龄f/tPSADREPSATRUS,依次为0.813、0.726、0.723、0.657、0.642、0.598、0.569、0.568。MRI的ROC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其他临床指标(P0.05)。联合MRI、PSAD、f/tPSA、DRE和TRUS的Logistic回归预测模型1,其ROC曲线下面积为0.892,与不包括MRI检查的预测模型2的ROC曲线下面积0.757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MR-T2WI、DWI和DCE-MRI检查有利于对PSA水平在4~10μg/L前列腺癌的早期诊断,可以明显提高预测穿刺阳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