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引发急性胰腺炎(PEP)的危险因素,为PEP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对84例行ERCP检查或治疗的胆胰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PE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PEP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ERCP术后并发PEP 5例,发病率为5.9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既往有胰腺炎病、多次插管、胰管多次显影、导丝多次进入、导丝引导插管、全胰管显影、术中腹痛与PEP发生有关(P<0.05),而PEP发病与女性、诊断性ERCP、治疗性ERCP、乳头括约肌切开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多次插管、既往有胰腺炎和胰管多次造影是PE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多次插管、既往有胰腺炎和胰管多次造影是PEP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控制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张亮 《中国内镜杂志》2013,(12):1268-1271
目的探讨老年ERCP术后胰腺炎(PEP)患者血清CRP水平变化及其与胰腺炎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在我院拟实施ERCP治疗的老年胆管结石患者185例,分为PEP组(21例)和非PEP组(164例)。所有患者均于ER CP术前及术后6、24及48 h检测血清淀粉酶和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 PEP组患者术后6、24及48 h血清淀粉酶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非PEP组患者术后24及48 h血清淀粉酶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PEP组患者术后各时间点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高于非PEP组患者(P<0.05)。PEP组患者术后6、24及48h血清CR P水平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两组间比较,PEP组患者术后6、24及48 h血清CR P水平明显高于非PEP组患者(P<0.05)。术后6、24及48 h轻型胰腺炎患者和重型胰腺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逐渐升高,均明显高于术前水平(P<0.05)。两组间比较,术后各时间点重型胰腺炎患者的血清CRP水平明显高于轻型胰腺炎患者(P<0.05)。结论 CRP不仅可作为ERCP术后胰腺炎发病的早期监测指标之一,并且可通过测定CRP浓度高低来预测ER CP术后胰腺炎发病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经ERCP诊治的胆胰疾病患者发生ERCP后胰腺炎(PEP)情况,并根据是否发生PEP分成2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资料的差异。结果本研究ERCP成功率为94.72%,PEP发生率为9.76%;PEP组与非PEP组患者在年龄、胰腺炎病史、胰管显影、导丝多次进胰管、EST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年纪轻、胰腺炎病史、胰管显影、导丝多次进胰管、EST是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诊断性和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9月行ERCP检查和治疗1713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1713例患者中,49例(2.9%)并发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2例为诊断性ERCP,47例为治疗性ERCP,2例为重症,47例为轻症,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与PEP相关的主要因素有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术中有与内镜操作无关的腹痛、女性、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胰管多次显影、胆总管直径不增加、插管困难、疑有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胆道扩约肌气囊扩张术、服用糖皮质激素史等.结论 PEP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提高操作技术、术后鼻胆管引流、药物预防、术后积极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轻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正>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于1968年首次报道,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其在胆、胰疾病诊治中的作用愈发重要,但其相关的急性胰腺炎、出血、穿孔、感染等一系列并发症却限制了其广泛应用,其中ERCP术后胰腺炎(PEP)为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其发病率为1%~10%,高危患者发病率为30%~([1])。大多数患者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是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最常见的并发症,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发病率大约为1%~10%,在某些高危患者中发病率超过25%.虽然大多数患者表现的都是轻型胰腺炎,但有少数患者会发展成重型胰腺炎,甚至导致死亡.为了减少ERCP后胰腺炙的发病率,学者们进行了大量的工作,该文对PEP的预防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蛋白酶抑制剂能否降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后胰腺炎(PEP)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及临床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2011年第2期)、PubMed、EMBASE、CBM、CNKI、VIP、万方(截至2011年9月),并辅以手工检索.全面收集蛋白酶抑制剂预防ERCP后胰腺炎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提取数据并由2名评价者独立评价并交叉核对纳入研究的质量,对同质研究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个蛋白酶抑制剂干预性RCT包括4 217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①加贝酯组:可降低PEP的发生率[OR=0.62,95%CI (0.44,0.86);P<0.05;NNT=37];可降低轻-中度PEP的发生率[OR=0.61,95%CI(0.43,0.87);P<0.05;NNT=40];未能降低重度PEP、高危患者PEP、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及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率.②乌司他丁组:未能降低PEP和轻-中度PEP、高危患者PEP、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腹痛的发生率,其研究未见重度胰腺炎发生.③甲磺酸萘莫司他组:可降低PEP的发生率[P <0.05;OR=0.39,95%CI(0.21,0.70);NNT=22]和轻-中度PEP的发生率,未能降低高危患者PEP及ERCP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未见重度胰腺炎的发生及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④抑肽酶未能降低PEP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结论 加贝酯及甲磺酸萘莫司他可降低轻-中度PEP的发生率,加贝酯、乌司他丁、甲磺酸萘莫司他均未能降低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高危患者PEP的发生率或ERCP术后腹痛的发生率,抑肽酶对PEP及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均无积极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明确经内镜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取石术后吲哚美辛对胰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178例因胆总管结石行ERCP治疗的患者资料,根据是否术后应用吲哚美辛,分为吲哚美辛组(96例)及对照组(82例)。吲哚美辛组患者术后0.5 h使用吲哚美辛100 mg塞肛。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 h、12 h和24 h血淀粉酶监测值及胰腺炎发生情况。结果吲哚美辛组96例,术后发生PEP 1例(1.0%)。对照组82例,术后胰腺炎(PEP)8例(9.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P0.05)。吲哚美辛组高胰淀粉酶血症明显低于对照组(5.21%比18.29%,P0.05)。结论内镜下取石术后使用吲哚美辛栓能够降低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PEP)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预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调查PEP组和对照组的胰腺炎病史,术中操作时间等20项研究因素,并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长时间操作和高血压增加PEP的发病风险率OR值分别为13.645,6.191,鼻胆管引流,胆道支架能有效降低PEP发生,OR值分别为0.022,0.037。结论:合理减少操作时间,积极控制血压,并及时对胆道行鼻胆管或胆道支架引流,能有效干预治疗性ERCP术后胰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预防性吲哚美辛直肠给药对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胰腺炎(PEP)及高淀粉血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方法将行ERCP诊治的患者152例随机分为吲哚美辛组(n=70)和安慰剂组(n=82)。吲哚美辛组在ERCP检查前30 min于肛门塞入吲哚美辛栓剂100 mg;安慰剂组给予其安慰剂栓纳肛,术后予抗炎、补液、抑酸等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吲哚美辛组有1例(1.42%),安慰剂组有6例(7.32%)患者发生了急性胰腺炎,吲哚美辛组术后胰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哚美辛可有效预防并减少术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管支架在困难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EKCP困难行胰管支架植入术的患者55例(支架组)作为研究对象,与同期行ERCP困难而未放置胰管支架的58例患者(对照组)进行比较,术后两组使用相同药物治疗,支架组病情平稳后取出胰管支架(平均10d),比较两组术后发生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情况.结果 支架组EKCP术后的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12.73%(7/55)和ERCP术后胰腺炎(PEP)发生率3.64%(2/55)均分别低于对照组的29.31%(17/58)、15.52%(9/88),而且支架组ERCP术后胰腺炎严重程度亦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 在困难ERCP中使用胰管支架是安全的,能降低患者术后高淀粉酶血症、胰腺炎的发生率,并能减轻ERCP术后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可能是预防ERCP术后胰腺炎尤其是中、重胰腺炎的一种有效方法,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然而还需大样本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的诊断与治疗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ERCP进行诊治的胆胰疾病患者共146例,总结术后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的发生情况及有效防治措施.结果 146例ERCP术后共发生高淀粉酶血症95例,发生率为65.07%;发生急性胰腺炎者10例,占6.85%.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在术后3h达到高峰,多数在24h内恢复正常;10例胰腺炎患者均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ERCP术后胰腺炎或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较高,但通过采取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可降低其发生率,防止ERCP术后并发症所引起的致命性的风险,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周志云 《护理研究》2008,22(7):628-629
1968年Cure首次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获得成功以后,ERCP已经成为内镜诊断、治疗胆道胰腺疾病的一项重要手段,尤其是治疗性ERCP在化脓性胆管炎、胆总管结石等疾病的微创治疗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ERCP虽然相对安全,但操作尤其是治疗性ERCP不可避免地带来一系列的并发症,如出血、穿孔、感染和胰腺炎等,其中急性胰腺炎最常见.据报道,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eroatitis,PEP)的发生率为1%~10%,大部分非选择性的以5%左右多见[1].现就治疗性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护理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要点.方法 对我院收治的1例临床表现极似非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例因持续性右上腹隐痛4d,突发中上腹痛1d入院,根据病史、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诊断为胆源性胰腺炎,予保守及腹腔穿刺引流等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倾向于胆道梗阻消除,遂考虑非梗阻型胰腺炎,但之后患者病情有所反复,影像学诊断梗阻不确定,行胰胆管逆行造影(ERCP)术确诊为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予相应治疗后患者病情缓解,痊愈出院.结论 加强对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认识,合理应用影像学检查,早期行ERCP术是明确诊断梗阻型胆源性胰腺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胰疾病患者进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操作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对比研究47例肝硬化患者(肝硬化组)和150例同期接受ERCP治疗的非肝硬化患者(对照组)进行治疗性ERCP的情况和ERCP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肝硬化组中Child-Pugh分级A级16例,B级18例,C级13例。治疗性ERCP前纠正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障碍。肝硬化组中共发生5例ERCP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其中包括3例ERCP术后胰腺炎(6.38%),1例吸入性肺炎(2.13%),1例死亡(2.13%);对照组中有22例发生ERCP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为14.67%,其中包括16例术后胰腺炎(10.67%),术后胆道感染6例(4%);两组间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均未发生术后出血及穿孔。肝硬化组术中出血发生率为10.64%,高于对照组的术中出血率(3.3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ERCP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与普通人群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对于肝硬化合并胆胰疾病的患者,ERCP是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ERCP术后胰腺炎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潘涛  王一平 《华西医学》2004,19(3):501-503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ereatitis,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文献报道的PEP的发生率存在较大差异,从1%以下到40%以上均有报道,但在前瞻性非选择性病例的试验中多在5%左右,虽然约有90%的PEP属于轻型,但仍有约10%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导致住院日的延长,费用的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有许多研究致力于PEP的预防,其中的一些研究取得的了令人欣喜的结果,本文就PEP的定义、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及主要的预防措施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治疗的围术期安全性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因胆胰疾病接受ERCP治疗的172例高龄患者(80~97岁)临床资料,分析其操作成功率、并发症率及病死率,总结ERCP围术期安全护理要点。结果ERCP操作成功169例(98.3%);发生并发症11例(6.4%),其中发生胰腺炎7例、胆管炎3例、出血1例,无穿孔等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结论高龄胆胰疾病患者行ERCP治疗是安全可行的,围术期安全护理需重视术前评估,掌握术中配合要点,术后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这是保证治疗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2004年10月-2007年10月采用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ERCP)治疗39例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患者,6例患者术后出现胆道感染,7例患者出现轻度急性胰腺炎,经过及时观察护理和对症治疗后痊愈,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精心的观察和护理是ERCP成功治疗肝移植术后胆道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及隐匿性胆总管结石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患者为85岁女性,因"上腹疼痛1月余,复发加重2d"入院。患者1个月前在某院(简称外院)诊断为胆囊结石伴胆囊炎,并行了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术后患者一直有上腹隐痛症状,2d前腹痛加重伴呕吐。外院治疗后腹痛无明显好转,转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入院后完善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等相关检查,初步诊断:(1)急性胰腺炎;(2)胆囊切除术后胆囊积液:感染?出血?胆漏?故拟行ERCP进一步检查、治疗。结果 ERCP术中造影提示造影剂外溢,考虑胆漏。术中胆道造影未见明显充盈缺损,但取石球囊刮出直径0.4cm的黄色质软结石1枚,术中安置鼻胆管1根。术后诊断:(1)急性胆源性胰腺炎;(2)胆总管结石;(3)胆囊切除术后胆漏。术后患者腹痛症状明显减轻,1周后复查MRCP见胆囊窝积液明显减少,术后8d拔除鼻胆管,术后9d出院。结论 ERCP在诊断及治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发生的胆漏具有明显的优势,并能诊断及治疗隐匿性胆总管结石。  相似文献   

20.
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opancreatography,ERCP)是广泛用于肝胆胰疾病的重要诊治手段。ERCP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是ERCP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文献报道发生率为1%~40%,在多数前瞻性研究中,其发生率在5%~10%。有少数PEP患者可发展为重症胰腺炎(SAP),可危及生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