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 毫秒
1.
目的探讨安徽地区健康体检女性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PV)发生率及病毒亚型分布,为宫颈癌的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向点杂交技术对2018年4月至2018年12月合肥金域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接收的不同年龄段的健康体检女性宫颈脱落细胞样本进行HPV基因分型检测,根据基因型检测结果分析HPV及其亚型在女性人群中的潜在感染率、各基因型检出率和不同年龄段分布。 结果17 160例健康女性体检样本中,HPV基因检测阳性者共2 990例,总阳性率为17.42%(2 990/17 160)。17种高危型和6种低危型HPV均被检出。其中单一基因型检出者占73.71%(2204/2 990),二重基因型检出者占19.03%(569/2 990),三重基因型检出者占5.55%(166/2 990),四重(43例)、五重(7例)和六重(1例)基因型检出共占1.71%(51/2 990)。2 204例单一基因型感染样本中,高危型感染者1 829例(82.99%)。常见的高危HPV亚型依次为HPV52(20.07%、367/1 829)、HPV16(16.84%、308/1 829)、HPV53(9.84%、180/18 29)、HPV18(8.26%、151/1 829),此4种高危型HPV检出率占总高危型的55.00%(1 006/1 829);其他13种高危型HPV分布于其他823例患者。低危型HPV共检出375例,以HPV81亚型最常见(40.00%、150/375),其次为HPV42亚型(22.13%、83/375)和HPV43亚型(17.33%、65/375)。其他3种低危型分布于其余23例患者。二重HPV感染者中,均为高危亚型感染者390例(68.54%),均为低危亚型感染者10例(1.76%),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者169例(29.70%)。三重感染中,高危亚型感染者73例(43.98%),低危亚型感染者2例(1.20%),高低危亚型混合感染者91例(54.82%)。四重及以上HPV感染中,高危亚型感染22例(43.14%),低危亚型感染0例(0.00%),高低危混合感染29例(56.86%)。无论单一HPV感染还是多重HPV感染,均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21~25岁、26~30岁、31~35岁、36~40岁、41~45岁、46~50岁、51~55岁、56~60岁、≥ 61岁年龄组体检者HPV阳性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8.701、P < 0.001)。 结论安徽地区健康体检女性HPV感染以单一感染和高危感染为主,高危型HPV感染率从高至低依次为HPV52、HPV16、HPV53和HPV18;不同年龄分层HPV感染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人类是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唯一宿主.目前采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将HPV分为200多种亚型,HPV可引起生殖器及附近皮肤、黏膜鳞状上皮增殖性损伤,出现疣状良性增生的性传播疾病之一即尖锐湿疣,影响人类健康.多数HPV感染无症状或为亚临床感染状态.HPV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高危型与鳞...  相似文献   

3.
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pa pillomavirus,HPV)感染是宫颈癌和癌前病变的主要致病因子。目前已经分离出100多种HPV亚型,其中感染生殖道上皮细胞的有40余种。根据致病力的不同,HPV被分为高危型和低危型。不同亚型的HPV感染其致病性不同,其中高危型HPV持续感染与宫颈癌的发生最为密切,是导致宫颈癌发生的主要因素心。我国女性性工作者HPV感染特征的评估较为困难。本研究通过对浙江省湖州地区女性性工作者和普通人群的宫颈HPV感染状态调查,分析本地区女性性工作者和普通人群HPV感染特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孕期妇女感染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分布。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本院产科门诊就诊的400例孕期妇女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孕期将其分为孕早期(14周以下)153例、孕中期(14~28周)146例和孕晚期(28周以上)101例;按年龄分为3组,≤24岁组152例,25~28岁组146例,≥29岁组102例。对孕期妇女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 DNA分型检测,分析不同孕期和不同年龄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和23种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400例孕期妇女中人乳头瘤病毒阳性检出67例,总感染率为16.63%,孕早期、中期和晚期的感染率分别为18.51%、13.76%和19.54%,不同孕期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187、P=0.167)。孕期妇女宫颈最常见的HPV感染亚型及其感染率分别为HPV16(21例,5.25%)、HPV6(13例,3.25%)、HPV11(11例,2.75%)、HPV18(10例,2.50%)和HPV52(14例,3.50%)。孕期妇女年龄≤24岁时有较高感染率(99例,24.75%),年龄25~28岁孕妇感染率为12.25%(49例,12.25%),年龄≥29岁孕妇感染率为15.25%(61例,15.2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884、P=0.031)。结论孕期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率较高,且24岁以下孕期妇女感染率尤为突出。最常见基因型为HPV16,其次为HPV52、HPV6、HPV11和HPV18。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南京市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与性伴侣包皮过长或包茎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调查2011年5~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宫颈科门诊就诊的女性,发放调查问卷,获取性生活等资料。由受调查者根据示意图对照判定其性伴侣是否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取宫颈脱落细胞,运用凯普生物-HPV分型检测试剂盒,采用PCR和膜杂交的方法,检测不同型别HPV感染情况,其中检测出任何一种型别即为HPV阳性。组间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运用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2 040份,472例拒绝,1 568例接受问卷调查,去除不合格问卷458份,有效问卷1 110份,有效率为71%。1 110例女性研究对象中感染HPV的患者占50.9%(566/1 110),566例感染HPV的女性中,性伴侣包皮过长或包茎的占78.6%(445/566)。HPV感染类型以16、58、52、18型为主,分别占34.2%(152/445)、28.1%(125/445)、20.2%(90/445)、10.8%(48/44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伴侣包皮过长或包茎是女性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为3.387,95%CI(2.491~4.607)。结论:南京城区宫颈HPV感染者性伴侣多数存在包皮过长或包茎,且是女性宫颈HPV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提示有必要在本地区推行包皮环切,以降低宫颈HPV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浙江省宫颈病变及宫颈细胞学正常的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其基因型分布特点.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浙江省人民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浙江省富阳市妇幼保健院和浙江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基础医学部的经液基细胞学检查诊断为宫颈病变患者865例(宫颈病变组),并选择经液基细胞学检查宫颈细胞学正常的630名同期体检者为健康对照.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所有研究对象进行21种HPV基因型分型检测,并采用x2检验或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HPV感染率及其21种基因型的检出情况.结果 宫颈病变组检出HPV阳性236例,阳性率为27.28%,健康对照组检出HPV阳性65例,阳性率为10.32%,二组HP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2,P<0.01)).宫颈病变组HPV基因不同型别重叠感染60例,其中双重感染42例,三重、四重和五重感染分别有12例,5例和1例,重叠感染率为25.42% (60/236);健康对照组HPV重叠感染仅1例,重叠感染率为1.54%(1/65),二组重叠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0,P<0.01).宫颈病变组共检测到321株HPV病毒株,19种HPV基因型,高危型、低危型和其他类型HPV分别占58.57%(188/321),35.51%(114/321)和5.92%(19/321),其中高危型HPV基因型检出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HPV-16,HPV-58,HPV-33,HPV-52和HPV-39;健康对照组共检出66株HPV病毒株,16种HPV基因型,检出率居前5位的分别为HPV-52,HPV-16,HPV-31,HPV-58和HPV-ep8304.结论 本地区宫颈病变妇女HPV感染率及重叠感染率明显高于宫颈细胞学正常的妇女,且以HPV-16,HPV-58,HPV-33,HPV-52和HPV-39等高危型HPV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医院门诊机会性筛查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流行病学分布和对预防性疫苗的认知情况,为本院宫颈病变防治提供依据。 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于湖北医药学院附属随州医院妇科门诊行HPV筛查的女性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采用问卷调查以了解其对HPV感染及疫苗接种的认知情况。 结果本院门诊机会性筛查女性HPV感染率为16.55%(143/864)。不同年龄组女性HPV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23.61、P < 0.001)。HPV感染基因型以单一型感染多见(73.43%);多重感染占26.57%(38/143);高危型感染占70.63%,以HPV 16型、58型和52型多见,低危型占29.37%,以HPV 81型、11型和42型多见。在问卷调查中,女性对于HPV感染的认知与年龄和文化程度有关(χ2 = 70.89、70.63,P均< 0.001),与居住地无关(χ2 = 1.85、P = 0.17)。27.39%(309/1 128)人群知晓HPV感染,20.12%(227/1 128)知晓HPV疫苗,37.59%(424/1 128)人群愿意接种HPV疫苗,其中仅12%(51/424)愿意自费接种;疫苗价位是影响HPV疫苗接受度的主要因素。 结论本医院机会性筛查女性人群HPV感染率较高,同时对HPV认知和预防意识较低。应加强HPV筛查的普查力度,积极推广HPV疫苗的知晓率和接受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针对影响外来女性流动人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探讨如何降低其高危型HPV发生率。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6月来浙江省江山市人民医院妇产科就诊的在江山市务工的外地户籍且有性生活史的女性(2 998名)为研究对象,对其分别进行一般情况调查和高危型HPV感染情况检测,对影响外来女性流动人口高危型HPV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进行分析。结果 2 998名女性流动人口中,共发现HPV感染者348例,高危型HPV感染发生率为11.61%;女性流动人口高危型HPV感染的发生,在吸烟或被动吸烟、文化程度、性伴侣人数、首次妊娠年龄、性生活频率、性伴侣包皮过长、性生活是否使用避孕套、初次性生活年龄、以及常加班或熬夜等方面有显著差异,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几乎每天吸烟或被动吸烟、性伴侣数≥2人、性生活频率每周≥3次、性伴侣包皮过长、以及常加班或熬夜等是女性流动人口发生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OR1,P均0.05)。结论吸烟或被动吸烟、较多的性伴侣、频繁的性生活、性生活后阴道出血和常熬夜或加班是女性流动人口发生高危型HPV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我国中西部地区宫颈癌的发病和死亡长期居高不下[1]。为了解该地区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发病情况和相关因素,对甘肃省徽县 1 000 名已婚妇女进行了宫颈癌及相关因素的调查。一、对象与方法1 调查对象及分组:2002 年 10 月至 2003 年 3月选择在甘肃省东南部徽县1 000名已婚妇女,为本次调查对象。年龄 35~50 岁,无宫颈和子宫切除及盆腔放射治疗史,近2年内未进行过宫颈癌筛查。根据宫颈组织病理诊断结果确定病例和对照两组,进行危险因素分析。癌及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者共22例作为病例组;其余978例除外111例轻度鳞状上皮内病变(INI)、病理诊…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中是否存在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方法:采用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定量检测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的肿瘤组织或乳头溢液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13种高危型HPV DNA的含量。结果: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组织或溢液中有3例呈阳性(检测值〉1),阳性率为10%,而18例乳腺纤维腺瘤患者肿瘤组织中未发现高危型HPV的感染。30例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患者中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1例,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19例,3例阳性者均为中央型,中央型导管内乳头状瘤的HPV阳性率与周围型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存在高危型HPV的感染,HPV感染的来源可能是通过乳管的开口进入乳腺,不能支持高危型HPV感染与乳腺导管内乳头状瘤发展及癌变有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性,42岁,2000年5月30日因尿毒症在我院行肾移植术。术后常规服用环孢素A(CsA)+霉酚酸酯(MMF)+泼尼松(Pred)三联免疫抑制剂。定期复查肝、肾功能均正常。2006年12月停服CsA,改他克莫司(FK506)胶囊2mg,每天2次口服。于2007年1月发现外阴赘生物伴疼痛,于2007年1月5日首次来本科就诊。患者肾移植术后每2个月左右过性生活1次,无不良的性接触史,  相似文献   

12.
不同人群人乳头瘤病毒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门诊患者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感染情况、年龄特征、性别差异、亚型分布特点,为制定HPV感染的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时多重荧光核酸扩增技术,对1 180例门诊就诊者进行HPV基因型的分型检测。结果:330例男性患者,共检出HPV阳性157例,其中高危亚型101例(64.33%);低危亚型106例(67.50%);年龄分布:21~30岁阳性71例(46.41%);31~40岁阳性47例(45.19%);41~50岁阳性29例(50.00%);51岁以上阳性10例(66.67%)。男性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3种亚型依次为39型、16型59型。850例女性共检出HPV阳性243例,其中高危亚型198例(81.48%);低危亚型79例(32.51%);年龄分布情况:21~30岁阳性113例(41.09%);31~40岁阳性58例(21.25%);41~50岁阳性43例(24.57%);50~60岁阳性24例(26.09%);61岁以上阳性5例(14.29%)。女性患者中检出率最高的3种亚型依次为58型、16型和52型。结论:女性HPV感染高发于育龄期妇女并呈年轻化趋势,应加大对21~30岁已婚妇女的HPV筛查,同时加大男性HPV感染的筛查对有效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和致死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正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属乳头瘤病毒科,具有多种基因型,截至目前已有180种HPV基因型被鉴定出来[1],通常依据HPV感染引起的病变性质不同将其分为低危型和高危型,高危型中已有15种亚型认为与皮肤粘膜恶性肿瘤相关;而低危型则常以男女外生殖道、肛周皮肤黏膜尖锐湿疣表现为主[2-3]。HPV感染与女性宫颈癌有着密切关系,因此国内外对女性HPV感染具有较高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育龄期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患者体验,为制订针对性心理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方法对12例育龄期HPV持续感染患者进行半结构式一对一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运用Colaizzi七步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共提炼出4个主题,即知识来源匮乏、情绪反应、两性关系改变、生活工作失衡感.结论 育龄期HPV感染患者面临着沉重的心理压力,其对婚姻家庭社会关系造成了消极影响.医护人员应指导患者及家属消除对HPV感染的认知误区,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帮助其回归家庭、工作和社会,促进家庭和谐,保护女性生殖健康.  相似文献   

15.
乳腺癌的发病率虽有下降趋势,但年轻女性的发病率却逐年上升[1].尽管有诸多因素,如低生育率,高脂肪饮食及遗传易感性等被认为与乳腺癌的发病有关,但乳腺癌发生的分子机制仍不甚明了.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浦东高桥地区娱乐场所女性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率及妇科状况,为制定该人群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按照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高桥地区娱乐场所女性进行实验室检测和妇科检查,以参与社区妇科普查女性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HPV16、18两种高危型别;按照统一制定的妇科病普查卡片内容,逐个询问病史、常规进行妇科双合诊、B超检查、白带常规检查、宫颈刮片。分年龄段比较以及整体比较两组人群的检查结果。结果 108名娱乐场所女性和101名一般人群女性完成了调查。娱乐场所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为35.19%,显著高于一般人群女性(15.84%)(P0.05);≤30岁的感染者在娱乐场所女性中占总感染人数的76.32%(29/38),而在一般人群女性中占50.00%(8/16)。娱乐场所女性妇科常见病总发病率为69.44%,一般人群女性为48.51%,两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娱乐场所女性高危型HPV感染率和妇女常见病发病率均较高,应加大筛查力度,提高该人群妇科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频电波刀电圈切除术(loop electrosurgical excision procedure,LEEP)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86例高危型HPV感染合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患者进行LEEP治疗,术前及术后3个月通过杂交捕获二代(hybridcaptureⅡ,HC-Ⅱ)方法分别定量检测其宫颈HPV-DNA的含量,同时行阴道镜检查及宫颈活检.结果 不同CIN分级的术前HPV含量差异无显著性(χ2=1.143,P=0.565).术后HPV转阴率47.7%(41/86).术后宫颈HPV-DNA含量下降幅度在50.1%~99.9%者占77.9%(67/86),其中下降幅度>90%者51例(59.3%);下降幅度<50%者占10.5%(9/86);未降反而上升者占11.6%(10/86).不同CIN分级的HPV变化幅度差异无显著性(χ2=6.418,P=0.170).术前HPV-DNA负荷量越高,术后HPV下降幅度越大(χ2=17.373,P=0.008). 结论 LEEP术是治疗宫颈癌前病变,降低宫颈HPV-DNA负荷量的一种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正>宫颈癌是全球妇女第二常见的恶性肿瘤,它是第一个被WHO认为100%与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感染有关的癌症。人乳头瘤病毒高危亚型(如HPV16型、HPV18型)感染与宫颈癌的关系最为密切。HPV逃逸宿主的免疫清除并发展为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最危险因素,免疫逃逸导致的病毒清除障碍是HPV持续感染的关键环节[1]。本文就HPV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及相关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合并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4例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2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复方氯霉素阴道泡腾片联合微波治疗,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宫颈脱落细胞检测HPV感染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均显著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3,P=0.645);对Ⅰ度和Ⅱ度宫颈糜烂疗效,两组患者有效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度宫颈糜烂患者中,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09,P=0.048)。比较两组患者的HPV低于检测下限的比率,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结论微波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糜烂合并HPV感染疗效显著,且不良作用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子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月到2014年1月宫颈癌患者共80例,根据患者病理学诊断分为宫颈癌组和癌前病变组,另选取宫颈炎患者40例作为对照组,分析各组患者HPV感染与宫颈癌发生的相关性。结果癌前病变组和宫颈癌组患者HPV阳性率分别为62.50%和192.75%,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0%)(χ~2=25.365、P0.001,χ~2=50.032、P0.001)。对照组患者阳性HPV高危率(0.00%)显著低于癌前病变组(53.33%)和宫颈癌组(93.33%)(χ~2=4.030、P=0.045,χ~2=12.273、P0.001);宫颈癌组患者HPV阳性的高危率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χ~2=114.425、P0.001)。HPV与宫颈癌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HPV感染(OR=2.063、95%CI:2.011~2.124)和高危HPV感染(OR=1.032、95%CI:1.005~1.114)均与宫颈癌发生呈正相关,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33)。结论宫颈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宫颈癌发生呈正相关,有效筛查能够早期发现宫颈癌,以做好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