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隐性脊柱裂对儿童单症状性夜遗尿治疗及其复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9月至2019年9月单症状性夜遗尿患儿186例,从中筛选出伴隐性脊柱裂患儿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醋酸去氨加压素组)41例和观察组(醋酸去氨加压素联合奥昔布宁组)57例,所有患儿均给予干床训练.观察患儿治疗6个月和停药3个月的治疗效果、复发...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比较人工唤醒、闹钟、报警器3种唤醒治疗方式与去氨加压素治疗原发性遗尿症(PNE)患儿的疗效和依从性。方法 纳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2012年4月至2013年8月就诊的6~14岁PNE患儿,根据就诊先后顺序分为人工唤醒、闹钟、报警器和去氨加压素组。4组均在基础治疗上给予相应干预,记录遗尿日记。于治疗1、3、6个月随访时,评估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并行意向性分析。疗效以遗尿症状好转为评价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依从性、遗尿家族史、膀胱容量等因素与疗效的相关性。结果 120例患儿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进入研究,每组各30例。①去氨加压素、报警器、闹钟和人工唤醒组的治疗6个月的总有效率为76.7%、93.3%、56.7%和76.7%,报警器组显著高于闹钟组(P<0.0125);去氨加压素组和报警器组、人工唤醒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②报警器组27/30例(90.0%)依从性较好,其次为去氨加压素(24/30,80.0%)、人工唤醒(18/30,60.0%)和闹钟组(16/30,53.3%); 报警器组优于人工唤醒组(P=0.007)和闹钟组(P=0.002),报警器组和去氨加压素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③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存在PNE家族史是影响治愈的危险因素(P=0.007,OR=0.204,95%CI: 0.064~0.652)。④报警器组1例出现湿疹,去氨加压素组观察到鼻出血1例,低钠血症2例。结论 报警器、去氨加压素治疗PNE的疗效相近,且依从性和安全性均较好,可作为PNE患儿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伴隐性脊柱裂(SBO)的遗尿症患儿的临床特点,探讨其有效的治疗方案.方法 遗尿患儿121例经腰骶椎骨x线检查和其他相关检查后,筛选伴SBO的遗尿患儿共49例,由家长填写儿童遗尿症问卷.进行尿、肾脏、膀胱、输尿管B超和腰骶部正位x线片检查,分析比较其临床特点.患儿随机分为2组,给予对照性治疗.A组单用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0.2 mg,B组采用DDAVP(用法同A组)加奥昔布宁[(0.1-O.3)mg/(kg·d)]加膀胱训练,疗程12周.疗程结束后比较二组的治愈率和复发率.采用Craph Pad.Instat.V2.04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9例SBO的尿床患儿占遗尿患儿总数的40.4%,其中44例(占89.8%)为尿床次数≥7次/周的重型遗尿症,22例患儿白天伴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漏尿和轻度急迫性尿失禁;B超发现功能性膀胱容量(FBC)减少的患儿30例(占61.2%);尿沉渣发现镜下血尿者15例(占30.6%).A、B二组治愈率分别为58.3%和88.O%;停药3个月后,A、B二组复发率分别为36.8%和12.5%.结论 SBO在遗尿患儿中占有相当高的比例,它使遗尿患儿发生膀胱储尿、控尿和排尿功能障碍,针对其治疗,联合用药DDAVP加奥昔布宁加膀胱训练,不仅能提高治愈率,且能降低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评估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自我意识评价状况以及遗尿治疗对自我意识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5年7月至2006年1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确诊的8~16岁PNE患儿为研究对象。排除患有可引起尿床的器质性疾病、治疗前存在高血压、单亲家庭、父母离异、有其他家庭问题及慢性疾病的患儿。指导PNE患儿自己填写Piers 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随后患儿分3组接受不同方法治疗遗尿:生物反馈治疗组、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组和口服中药治疗组,疗程均为1个月。治疗结束3个月后再次指导患儿自己填写PHCSS。通过心理分析软件分析两次自我意识评价结果。结果 研究期间共纳入PNE患儿54例,男29例,女25例,平均年龄(10.0±0.6)岁。其中轻度遗尿15例,中度遗尿20例,重度遗尿19例。治疗遗尿前54例患儿自我意识评价结果中焦虑得分显著低于常模(P<0.01);并且轻、中和重度PNE患儿焦虑得分均显著低于常模(P<0.01),不同遗尿严重程度患儿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12例接受生物反馈治疗,14例接受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28例接受中药治疗。治疗后有44例接受了自我意识评价随访,治疗遗尿后患儿焦虑得分较治疗前明显增加(P<0.05),其中口服醋酸去氨加压素组治疗后焦虑得分明显提高(P<0.05)。遗尿治疗有效的患儿得分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而治疗无效的患儿治疗前、后自我意识各项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治疗前PNE患儿自我意识评价结果中焦虑得分低下,通过治疗遗尿其自我意识评价也可得到改善,并且临床疗效好的患儿自我意识改善明显。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遗尿报警器治疗小于年龄相应膀胱容量而无夜尿增多的单一症状遗尿症(MNE)的疗效。方法15例诊断为小于年龄相应膀胱容量而无夜尿增多的MNE患儿应用遗尿报警器治疗,并辅以睡前2 h限制饮水等基础治疗,每月复诊随访。以初次持续治疗2~3个月,连续14个夜晚无遗尿为治疗成功;停止治疗后又出现2周内遗尿≥2次为复发,并再次应用遗尿报警器治疗和随访。结果患儿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9.76±4.24)岁(6~15岁)。第1个疗程结束时,13例治疗成功,2例因家庭配合度不佳,改用去氨加压素治疗。随访期内,5例复发,再次应用遗尿报警器治疗,4例治疗成功并未再复发,另1例治疗失败。总治愈率80%。结论遗尿报警器治疗小于年龄相应膀胱容量而无夜尿增多MNE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去氨加压素(DDAVP)治疗单症状遗尿症(MNE)患儿症状和睡眠改善情况.方法 选择2018—2020年门诊就诊的69例MNE患儿进行为期12周的DDAVP治疗随访研究,12周后根据遗尿改善情况将患儿分为治疗改善组和无改善组,分析DDAVP治疗对遗尿症状和睡眠质量的影响.结果 基线入组的69例MNE患儿中,7...  相似文献   

7.
071218大剂量莨菪浸膏片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疗效观察/耿卫国…∥中国妇幼保健.-2007,22(4).-530~531306例患儿随机分为大剂量莨菪浸膏片治疗组(研究组)和常规剂量莨菪浸膏片治疗组(对照组),将2组疗效进行统计学对比。结果:研究组与对照组在疗程、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有显著差异(P<0.001);药物副作用2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表1参1(原文摘要)071219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遗尿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观察/汪春华∥现代诊断与治疗.-2007,18(1).-46~4760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予醋酸去氨加压素治疗,对照组予中药桑螵蛸散加减…  相似文献   

8.
儿童原发性遗尿症应用去氨加压素疗效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应用去氨加压素(弥凝)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治疗指征。方法 对2003年4月至2006年8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发育行为儿科被确诊为PNE的160例患儿给予去氨加压素治疗,观察其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以及治疗过程中的变化,并采用多因素分析利于疗效的指征。结果 去氨加压素治疗PNE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40.6% (65/160)和28.1%(45/160),停止治疗3个月后的复发率高达57.5%。在治疗的第1个月末,患儿平均遗尿次数迅速减少,由每周(6.38±1.82)次降至每周(3.16±0.95)次;第2~4个月末,平均遗尿次数下降不明显,仅由每周(3.16±0.95)次降至每周(2.54±0.69)次。160例患儿中,85例治疗前从不夜间自行起床排尿,治疗后其中有23例出现夜间自行起床排尿。在治疗的第1个月末,患儿遗尿发生时间中位数明显后推,由原来的凌晨2:00~3:00时推后至清晨4:00~5:00时。回归分析显示降低药物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为遗尿次数多,指每周>7次(RR=3.15,95%CI:2.84~4.64);功能性膀胱容量小,指<5 mL?kg-1(RR=2.92,95%CI:1.86~3.93);遗尿发生时间早,指早于清晨4:00时(RR=1.65,95%CI:1.16~2.55)。结论 应用去氨加压素治疗儿童PNE起效快,近期疗效较好,但复发率较高,使远期疗效降低;选取功能性膀胱容量大、夜间首次遗尿发生在清晨4时以后、遗尿次数少的患儿选用去氨加压素能极大地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9.
重型遗尿症977例药物治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遗尿症的最佳药物治疗方案.方法 研究对象为1999-2006年就诊于深圳市人民医院"儿童遗尿专科门诊"的患儿,将重型遗尿症患儿在相同的行为治疗的基础上,随机分为5组:去氨加压素(DDAVP)组、阿米替林组、奥昔布宁组、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DDAVP组.药物治疗12周,逐步减量停药,随访分析疗效.结果 重型遗尿症治疗结束后3个月的随访显示:DDAVP组治愈率为65.0%,阿米替林组的治愈率为60.5%,奥昔布宁组为58.7%,这3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的治愈率为80.8%,阿米替林+奥昔布宁组+DDAVP组的治愈率高达92.0%,与其它4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由于重型遗尿症的多元性发病机制,联合用药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独用药.  相似文献   

10.
儿童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治疗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Ma J  Zhang YW  Wu H  Jiang F  Jin XM 《中华儿科杂志》2007,45(3):167-171
目的对3种遗尿症治疗方法进行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各种治疗方法的特点以及对原发性夜间遗尿症儿童的疗效。方法以138例确诊为原发性单一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在家长和患儿同意进行4个月的治疗并坚持随访情况下,将其随机分为3组:(1)生理.心理治疗组52例,使用报警器的条件反射训练与其他心理行为治疗整合的一体化方法;(2)药物治疗组46例,口服去氨加压素片剂;(3)综合治疗组40例,同时应用前两种方法治疗。家长和患儿决定暂不治疗或延期治疗的45例患儿归为对照组,并定期随访。对4组患儿4个月治疗结束时,和停止治疗3个月后遗尿的缓解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生理-心理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75.0%、71.2%;药物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47.8%、28.3%;综合治疗组的近期和远期治愈率分别为85.0%、80.0%。生理-心理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均显著优于药物治疗组(P〈0.01),生理-心理治疗组与综合治疗组的近期远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心理治疗组起效慢、疗效巩固;药物治疗组起效快,停药后复发率高。结论 生理-心理治疗和药物去氨加压素治疗对我国儿童具有良好疗效。生理-心理治疗立足于发展儿童的夜间排尿控制能力,较药物治疗疗效更好,且复发率明显低于药物治疗,值得在国内遗尿症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醋酸去氨加压素(DDAVP)联合膀胱训练治疗儿童原发性遗尿症(PNE)的疗效及复发率。方法采用前瞻性实验研究方法,将2007年1月-2008年12月在本院儿科遗尿专科门诊就诊的100例PNE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DDAVP口服治疗;观察组在应用DDAVP口服治疗的同时进行膀胱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疗程结束比较2组疗效。疗程结束随访3个月,比较2组远期、近期复发率。应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9%,近期复发率为22.9%,远期复发率为54.3%;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近期复发率为11.9%,远期复发率为28.6%。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Z=-1.972,P=0.049),2组近期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632,P=0.201),观察组远期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5.249,P=0.022)。结论DDAVP联合膀胱训练治疗PNE疗效显著,且能降低远期复发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停药方式对重症遗尿症预后的影响。方法:97例重症遗尿症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n=47)和观察组(n=50),给予同样的药物治疗12周,但采取不同的停药方式。对照组在疗程结束后立即停药;观察组在疗程结束后行阶梯式减量。观察两组自完全停药3个月后遗尿的次数。结果:两组在治疗期间治愈率均为100%。停药3个月后对照组治愈率为60%(28人),观察组为92%(46人),治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药物副作用和患儿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重症遗尿症的患儿进行同样的药物治疗方案,但不同的停药方式可导致不同的预后,阶梯式减量停药方式明显优于立即停药的方式。[中国当代儿科杂志,2010,12(3):198-200]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95例,年龄3.5~6.0岁。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治疗组53例采用遗尿报警器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或达到连续干床14d(治疗成功)停止。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记录复发例数。重新报警器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7例(13.2%)未达疗程退出,余46例中治疗完全有效(FR)29例,部分有效(PR)7例,治疗无效(NR)10例。其中FR组25例治疗成功,治疗成功所需疗程最短42d。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复发例数11例。8例重新使用报警器治疗3个月,均可达到治疗完全有效。对照组3例(7.1%)失访,39例观察3个月,均未达到连续干床14 d。对照组FR 0例,PR 17例,NR 22例。两组治疗完全有效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0)。报警器治疗NR组,5例(50%)患儿年龄<4岁,而FR+PR组,仅有3例(8.3%)年龄<4岁,采用P earson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7,P=0.007)。入组患儿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安全、 有效,报警器干预的年龄以4岁以上为宜。报警器是逐渐起效的,获得成功治疗的时间>1个月。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中重度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95例,年龄3.5~6.0岁。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其中治疗组53例采用遗尿报警器治疗,对照组42例采用基础治疗。治疗3个月或达到连续干床14d(治疗成功)停止。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记录复发例数。重新报警器治疗3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治疗组7例(13.2%)未达疗程退出,余46例中治疗完全有效(FR)29例,部分有效(PR)7例,治疗无效(NR)10例。其中FR组25例治疗成功,治疗成功所需疗程最短42d。治疗成功者停止治疗1个月,复发例数11例。8例重新使用报警器治疗3个月,均可达到治疗完全有效。对照组3例(7.1%)失访,39例观察3个月,均未达到连续干床14 d。对照组FR 0例,PR 17例,NR 22例。两组治疗完全有效率采用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0,P=0.00)。报警器治疗NR组,5例(50%)患儿年龄<4岁,而FR+PR组,仅有3例(8.3%)年龄<4岁,采用P earson卡方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457,P=0.007)。入组患儿均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遗尿报警器治疗学龄前儿童原发性单症状性夜遗尿症患儿安全、 有效,报警器干预的年龄以4岁以上为宜。报警器是逐渐起效的,获得成功治疗的时间>1个月。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调查研究儿童遗尿症病因及特征.方法 深圳市人民医院1999年10月至2006年10月通过对1500例遗尿症患儿的问卷调查及临床检查,对其遗尿特征、遗传状态、器质性病变以及学习成绩等进行分析.结果(1)男女=854646(1.31),5~7岁787例(52.5%);7~10岁518例(34.5%);10~14岁181例(12%);14~18岁14例(1%).(2)遗尿次数≥7次/周的患儿1022例,占68%.(3)发现有器质性病变781例(占53.3%),包括隐性脊柱裂、包茎、下尿路感染、高钙尿症、肾结石、单纯性血尿、单肾不发育、癫等.(4)继发性遗尿症34例(2.2%).(5)学习成绩中等及中下者1233例(82.2%).(6)有遗尿家族史者435例(29%).结论 在深圳地区就诊的遗尿患儿中,近1/3的患儿合并有器质性病变,近1/3的患儿有遗尿家族史,绝大多数遗尿患儿学习成绩不理想,说明遗尿患儿需要早期的专科检查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Meta分析的方法对不同剂型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依从性、疗效和安全性作出评价.方法 通过建立文献纳入及排除标准,制定检索策略,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PubMed、Cochrane图书馆、EMBASE、Elsevier、Springer、EBSCO数据库相关文献,获取不同剂型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临床试验研究全文,并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使用软件RevMan 5.0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从有效性、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评价不同剂型去氨加压素治疗小儿遗尿症的价值.结果 1.去氨加压素片剂与非片剂治疗小儿遗尿症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MD=-0.33,95%CI:-0.68~0.01,P=0.06).2.去氨加压素舌下含片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与采用去氨加压素片剂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2,95%CI:-0.31~0.26,P=0.87).3.去氨加压素舌下含片治疗小儿遗尿症,其依从性显著优于去氨加压素片剂(OR=2.19,95%CI:1.20~4.01,P=0.01).结论 治疗小儿遗尿症的去氨加压素片剂、喷鼻剂和舌下含片3种剂型疗效是相同的,但考虑到儿童的特殊依从性,舌下含片更易为儿童所接受.  相似文献   

17.
目的 采用系统评价的方法比较去氨加压素单独使用和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儿童夜遗尿的疗效.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1966年1月至2016年8月)、Cochrane library(1996年1月至2016年8月)、Embase(1974年1月至2016年8月)、CNKI(1994年1月至2016年8月)、万方数据库(1989年1月至2016年8月)、CBM(1978年1月至2016年8月)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随机对照试验(RCT),评价纳入文献质量并提取资料,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收录7个随机对照试验,含660例患儿,其中联合用药治疗组患儿332例,去氨加压素单药治疗组患儿328例.Meta分析结果:去氨加压素单独使用和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儿童夜遗尿,二者在治疗1个月后部分有效率[RR:1.28;95%CI(1.14,1.44),P<0.000 1]、1个月后治愈率[RR:2.29;95%CI(1.61,3.25),P<0.000 1]、3个月后治愈率[RR:1.69;95%CI (1.28,2.22),P=0.00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去氨加压素联合抗胆碱药物治疗小儿遗尿疗效优于去氨加压素单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儿童原发性遗尿症临床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骏  金星明 《临床儿科杂志》2006,24(11):909-911
目的对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以求对国内儿童原发性遗尿症的临床特征有一比较全面的认识。方法对183例确诊为原发性单一症状性夜间遗尿症的患儿临床表现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男92例,女91例;年龄5~16岁,平均(8.26±2.84)岁;患儿遗尿发生次数1~21次/周,其中≤3次/周占24.6%,4~7次/周占33.9%,8~14次/周占28.4%,>14次/周占13.1%。平均遗尿次数为(6.58±1.67)次/周。夜间首次遗尿发生时间在凌晨2~3时的人数最多(占总人数的24.6%),其次为凌晨3~4时穴占20.2%雪。其中夜间经常自行起床排尿者占4.9%;夜间偶尔自行起床排尿者占23.5%;夜间从不自行起床排尿者占71.6%。家族中有遗尿史者占总数的39.3%。结论原发性遗尿症患儿多数缺乏夜间排尿控制技能,首次遗尿在凌晨2~3时发生最多,高达39.3%的患儿有家族史。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估心理行为疗法对儿童单症状性夜间遗尿症(MNE)的疗效.方法 对2007年4月-2009年3月在武汉市儿童医院遗尿专科门诊确诊的194例MNE患儿进行心理行为治疗:1.对患儿进行心理疏导;2.对家长在生活管理上进行指导;3.定时训练患儿的膀胱排尿功能;4.定时闹钟唤醒治疗.对所有患儿共随访1 a,对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时的遗尿频率、每周平均夜间自行起床排尿次数进行比较,并统计1 a后的治疗有效率.采用SPSS 15.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治疗前MNE患儿平均遗尿频率为每周(5.91±1.29)次,治疗6个月时为每周(2.84±0.81)次,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P<0.05).治疗前平均夜间自行起床排尿次数为每周(1.22±0.35)次,治疗6个月时为每周(5.72±1.38)次,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2,P<0.05).1 a后65例(33.5%)治愈,76例(39.2%)好转,53例(27.3%)无效.结论 心理行为治疗儿童MNE疗效肯定,但仍存在较高的复发率,需对部分患儿采用药物联合治疗,才能取得更好的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夜间遗尿症骶神经兴奋性及传导功能改变与睡眠觉醒障碍的关系。方法原发性遗尿病人54例,男40例,女14例,年龄5~16岁,遗尿5次/月~3次/晚不等。同期选择住院儿童68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50例,女18例,年龄5~15岁,无神经系统和下尿路异常症状。分别测定骶反射、阴部神经体感诱发电位、胫神经诱发电位。结果两组儿童均顺利诱发骶反射,但遗尿组刺激阈强度(58.75±10.91)mA,对照组却为(44.65±11.08)mA(P<0.01);同时,遗尿组潜伏期为(55.08±9.46)ms,对照组却为(35.33±5.50)ms(P<0.001);遗尿组记录到阴部神经体感诱发头皮电位46例(85.2%),对照组68例(100%)(P<0.01);不同年龄段遗尿儿童其阴部神经中枢传导时间,与对照组相应年龄段比较均有延长,青春期更为明显(P<0.01),同时,遗尿组胫神经体感诱发电位潜伏期延长者14例(25.9%),对照组为0例。结论通过神经电生理检测,证实遗尿儿童骶神经兴奋性降低,上行传导功能障碍,导致膀胱充盈信息不能有效激发骶神经兴奋并将此兴奋信息及时上传至中枢,从而产生觉醒障碍,可能是小儿遗尿症的重要病理生理改变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