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STAT1是细胞多种信号传导途径相交叉的枢纽,STAT1基因突变导致的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为四类:(1)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TAT1完全缺陷;(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STAT1部分缺陷;(3)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TAT1缺陷;(4)常染色体显性遗传STAT1功能增强性突变.其中前三种疾病发病机制主要与IFN-γ 、IFN-α/β信号通路受损有关,而最后一种疾病发病机制可能与IFN-α/β信号通路增强有关.该文就STAT1基因突变相关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诊断治疗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3.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疾病,以自幼反复严重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由于其诊断和鉴别诊断困难,顽固反复感染,难于治疗,多数PID为疑难病例。近年来随着对免疫系统了解的深入以及新型免疫学检测技术的进展,越来越多的PID患者被明确诊断和适当治疗。文章就目前PID免疫功能评估进展及应用做简单论述,包括流式细胞术、定量分析T细胞剪切环、检测T细胞受体β链可变区谱型多样性等方面。  相似文献   

4.
探讨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及其致病基因突变特点。7例患儿均为男性,年龄5个月至4岁6个月,均有反复呼吸道感染、肺炎病史,免疫球蛋白IgG及IgM水平低下,淋巴细胞亚群的绝对值或比例异常。高通量测序发现病例1的BTK基因存在c.1684C > T突变,病例2的BTK基因存在IVS8+2T > C剪接位点突变,两个突变均遗传自患儿母亲。病例3~5存在IL2RG基因突变,分别为c.298C > T、IVS3-2A > G以及c.164T > A突变,其中c.164T > A突变未见报道。病例6的RAG2基因存在c.204C > G突变,病例7的RAG2基因存在c.913C > T以及c.824G > A复杂杂合突变,分别遗传自父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患者存在免疫学指标异常,高通量测序有助于确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儿童伤寒的临床特点及并发症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2018年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确诊为伤寒住院患儿56例临床资料,总结近10年儿童伤寒临床特点及病原菌药敏模式表现。另回顾1993—2008年笔者医院确诊为伤寒住院儿童(138例)并发症及相关资料,了解儿童伤寒并发症情况及其危险因素。结果 儿童伤寒表现不典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平均(12.0±8.3) d。74.1%(23/31)的腹泻出现于发热后1~5 d内。细菌培养阳性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血培养63.8%、骨髓培养41.7%、粪便培养39.0%,且不同病程时期各培养阳性率不同。肥达反应阳性率仅为8.8%。伤寒患儿有73.8%出现嗜酸性粒细胞下降,其中40.5%嗜酸性粒细胞数消失。伤寒患儿易出现电解质紊乱(低钠、低钾、低钙血症),在婴幼儿(≤3岁)中表现更为明显。在培养阳性病例中有12.2%呈现多重耐药(MDR),临床分离菌株对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头孢噻肟、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的敏感度较1993—2008年无明显变化,仍普遍敏感。伤寒患儿有78.9%(71.7%~86.1%)发生并发症。并发症的发生与血小板减少和患儿年龄有关。同时,血小板情况、发病年龄对并发症系统个数也有提示作用。结论 儿童伤寒临床表现不典型,从发病到确诊时间较长且易误诊,但仍以发热及腹泻为主要表现,且腹泻大多数出现于发热后1~5 d内。培养阳性率以血培养最高,对于培养阴性者,肥达反应仍有补充、提示的作用。近20年来,临床所分离的菌株对头孢三代及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仍普遍敏感。儿童伤寒易发生并发症,出现血小板降低及年龄越大的患儿更易发生并发症,同时也更易发生多个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住院医师汇报病史:患儿,男,7岁,体重22№。因“发现免疫功能异常3年,发热、咳嗽1个月”于2014年4月2日入院。患儿4月龄起有反复呼吸道感染病史,3年前因反复化脓性中耳炎在当地住院,多次查免疫功能提示免疫球蛋白IgM增高,外院诊断为原发性免疫缺陷病(高IgM血症),之后每月输注静脉丙种球蛋白替代治疗。1个月前患儿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发热,伴咳嗽、流涕,热峰40.5℃,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免疫系统1个或多个要素缺陷所致的一类罕见病,大多数PID为单基因遗传病。由于遗传的多效性与异质性,明确的分子诊断对PID精准诊治非常重要。Sanger测序和下一代测序(NGS)是PID分子诊断的主要工具。前者是检测单个基因以及验证NGS结果的金标准。NGS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但对生物信息分析的要求较高。二者各有优势与不足,需合理结合、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最优作用。PID分子诊断的4步法策略值得借鉴。另外,对NGS的临床应用和PID分子诊断发展的一些建议也值得学习。  相似文献   

8.
婴儿获得性免疫缺陷病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婴儿男 ,4个月 ,因发热 1个多月伴皮肤苍白入院。患儿于入院前 5 0余天无明显诱因发热 ,体温 38℃左右 ,伴鹅口疮。入院前 1个月查血常规示Hb88g/L。入院前 3d出现气急、烦躁、鼻和唇周发绀 ,Hb 70 g/L ,心率 2 2 0 /min ,呈奔马律 ,呼吸 6 3/min ,双肺闻及湿  相似文献   

9.
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提高,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新生儿筛查项目越来越普及。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新生儿筛查的成功开展,为其他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广泛筛查奠定了良好基础。具体包括无丙种球蛋白血症及家族性噬血细胞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等。文章通过回忆新生儿疾病筛查的发展历史,总结目前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筛查概况,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参考,推行我国原发性免疫缺陷病筛查项目,降低该类疾病的发病率及致死率。  相似文献   

10.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由基因突变造成免疫细胞数量和(或)功能异常的一类致死性疾病,发病率约1/5000,我国至少有存活患儿200 000例。造血干细胞移植为目前大部分致死性PID的惟一根治手段,但由于供者难寻、花费巨大以及不同程度的免疫排异反应,大部分患儿无法接受治疗。基因治疗指对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突变基因进行修复,以重建免疫系统的新型根治方法。PID历来是基因治疗的首选适应证,基因治疗同样也是PID最具前景的新型根治手段,已经在许多PID病种中取得初步成功。我国部分单位也已启动PID基因治疗临床前研究。另外,以TALEN、ZFN、CRISPR-Cas9技术为代表的定点甚至原位基因编辑技术的深入研究,使缺陷基因原位修复成为可能,完全有希望解决基因表达精确调控、保持基因组完整性等难题,让基因治疗造福广大PID患儿及家庭。  相似文献   

1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是一组严重威胁儿童健康的疾病,近年来国外发达国家对该病非常重视,许多国家均完善其登记制度,并深入研究疾病的临床特征和发病机制,分类也随之更细致,一大批新的诊疗技术和预防策略也蕴育而生,PID也已从单纯的医学问题转变成为需要各界共同关注的公共健康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分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 immunodeficeency diseases,PIDs)是一组由不同基因缺陷导致免疫系统功能损害的疾病,累及天然性免疫或获得性免疫应答.早期PIDs按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生地点和发现者的名字命名,造成许多认识混乱.1970年世界卫牛组织(WHO)在日内瓦正式组建专家委员会对PIDs进行命名和分类,此后WHO和与国际免疫协会(International Union of Immunological Societies,IUIS)联合组织专家每两年召开一次会议,讨论并更新PIDs命名和分类.该委员会最初的命名和分类原则是以细胞、分子遗传学为基础,将PIDs分为抗体缺陷、T细胞缺陷、T/B细胞联合缺陷、具有其他表现的免疫缺陷、吞噬细胞缺陷和补体缺陷.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rimaryimmunodeficiencydiseases,PID)是以免疫系统细胞或其构成成分的数量或质量缺陷,以致易发生各种感染为突出特征的少见疾病。在不同基因调控下,干细胞经历系列的、非连续性发育阶段,最终分化为各种成熟的免疫活性细胞。这些调控基因的突变/缺失会导致相应细胞系分化受阻(图1),导致大多数免疫缺陷(有些免疫缺陷并非这一途径障碍,如补体缺陷)。迄今为止,已发现150多种不同类型的免疫缺陷,且大多数缺陷的遗传基础已清楚。[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免疫缺陷病(PIDs)作为一种相对少见疾病,为研究免疫系统功能提供了很好的机会。20世纪60年代末,通过对这类疾病的相关感染和遗传学的研究,将免疫系统分为体液和细胞免疫2个部分,同时也对这类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出了挑战。从1970年开始,世界卫生组织(WHO)召集了一个委员会对已知PIDs进行了统一命名。此后,在国际免疫学会联合会(IUIS)的倡导下,一个由专家组成的国际委员会每2~3 a召开会议更新PIDs的分类。在过去15 a中,已有120种以上的PIDs分子学发病基础得到阐明。上述国际委员会最近一次会议于2005年6月在匈牙利布达佩斯召开,为期2.5 d。这次会议对PIDs的分类进行了进一步更新,加入了一些新的疾病,并对原有一些PIDs(尤其是免疫球蛋白类别转换缺陷的类型,以前称为高IgM综合征)的命名进行了修改。  相似文献   

15.
0664 小儿阑尾的免疫功能探讨褚先秋等贵州医药(6):4,1983 作者于1978~1932年对33例2~14岁儿童,在阑尾摘除前及摘除后1~3周、4周~2个月,3~6个月用单向琼脂扩散法测血中Ig含量。结果发现摘除前后IgG和IgA含量均在正常范围以上,仅1~11岁儿童22例的IgM于术后4周~2个月内低于正常值(P<0.01)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体液免疫功能的初步观察/王慧贞…∥中华小儿外科杂志~1986,7(3).—131~133观察61例生后30日内住院之新生儿,其中皮下坏疽41例,急性乳腺炎6例,头皮感染  相似文献   

17.
0425 小儿韦格内氏肉茅肿一例报告彭兴陕西新医药12(7):42,1983 患儿女,11岁,主要临床表现:高热、头痛、鼻衄、音哑、口咽疼痛及溃烂;双眼睑明显浮肿,结膜苍白、口腔广泛溃烂;WBC  相似文献   

18.
8741003 吉首市339例土家、苗、汉小儿免疫功能正常值的测定/陈士曼…//湖南医学.—1987,4(1).—51报告了吉首地区8岁以下的3个民族共339 人作体液及细胞免疫测定六项正常值的结果,细胞免疫采用单向琼脂扩散法,体液免疫采用50%溶血试验法,淋巴细胞转化试验采用自然沉降法。测定结果表明,与外地资料大致相符,各民族间无明显差异,但个体差异很大。表2 (本渊)  相似文献   

19.
451190 伴血小板减少和湿疹的免疫缺陷症1例谢立福建医药杂志7(2):63,29,1985 男,8个月。出生后1个月全身皮肤出现皮疹,2个月后解脓血便,6个月起皮肤出现  相似文献   

20.
0914 小儿脾切除术前后免疫球蛋白变化观察黄永兴广西医学6(2):108,1984 作者对9例脾切除患儿术前后免疫球蛋白进行了观察。9例中,入院时血红蛋白<3g%5例,输血后术前血红蛋白达5.6g%,红细胞238万,淋巴细胞2,630,血小板10.9万;术后出院时血红蛋白8g%,红细胞321万,白细胞12,112,淋巴3,633,血小板15.2万。手术前后IgG、IgA值变化很小,IgM值从术后第五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