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肝血流阻断方法对外科手术切除原发性大肝癌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 2014年5月~2016年5月收治的172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分别采用肝门阻断(n=52)、半肝阻断(n=44)和联合阻断(n=76)血流行肝癌切除术。结果 三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血流阻断时间、手术用时和切除肝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肝门阻断组出血量为(736.38±498.36) ml,显著多于半肝阻断组[(472.56±111.89) ml或联合阻断组的(356.14±132.53) ml,P<0.05],肝门阻断组输血量为(586.54±132.58) ml,显著多于半肝阻断组[(427.95±210.47) ml或联合阻断组的(184.38±72.54) ml,P<0.05];术后7 d,肝门阻断组血清ALT水平为(73.02±43.41) U/L,显著高于半肝阻断组[(55.89±40.82) U/L或联合阻断组的(52.01±33.81) U/L,P<0.05];三组手术并发症以肺部感染、切口感染、胆瘘、腹腔积液为主,但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阻断组1 a生存率为96.1%,肿瘤复发率为2.6%,显著低于肝门阻断组的75.0%和15.4%或半肝阻断组的68.2%和20.5%(P<0.05)。结论 Pringle法联合肝下腔静脉阻断术阻断血流在切除原发性大肝癌患者外科手术过程中可以有效降低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或许还能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两种不同的入肝血流阻断方式在肝脏巨大肝血管瘤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4年12月于天门市中医医院住院的肝脏巨大血管瘤患者20例,将其分为A、B两组,每组10例。A组采用Pringle法进行肝血流阻断,B组采用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肝门血流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以及术后肝功能指标。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精确检验。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肝门血流阻段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及输血率明显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与A组相比,B组患者术后第3天及第7天的ALT、AST及TBil水平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肝下下腔静脉阻断联合Pringle法阻断入肝血流在巨大血管瘤切除术中不仅能够减少术中失血量,而且有利于患者术后肝功能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鞘外区域血流阻断与全肝入肝血流阻断对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3年1月31日至2018年1月31日,532例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在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肝胆外科行手术切除时分别采用鞘外区域血流阻断法(A组,n=272)和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B组,n=260),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肝功能和血常规等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出血及手术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细胞(WBC)、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及住院时间明显低于B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水平明显高于后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鞘外区域血流阻断用于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行手术切除,更有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1-01~2013-03因肝细胞肝癌行肝切除术的病例60例,随机分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组(研究组)和选择性半肝血流阻断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术前一般情况、平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中术后输血量等手术情况,以及手术后肝、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情况、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肝截断面面积、切肝重量及术中术后输血量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研究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207.15±49.27)min,短于对照组的(254.03±58.7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的尿素氮(BUN)和肌酐(Cr)的各时点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总胆红素(TBIL)和丙氨酸转氨酶(ALT)在各时点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IL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研究组的AL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第7天的AL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中心静脉压联合间歇性入肝血流阻断是一种简便易行和安全有效的方法,可有效地减少肝切除术中的出血量和减轻术后残肝缺血性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切除术中不阻断肝血流对肝功能及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将2010年6月-2013年6月福建省立医院收治的80例行肝切除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不同分为3组:第一肝门阻断组(Pringle组,n=24)、半肝血流阻断组(HVC组,n=24)及不阻断肝血流组(n=32)。分别比较不阻断肝血流组与Pringle组和HV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肝功能变化、手术并发症及术后住院时间。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方差分析及卡方检验,方差分析中多重比较采用Dunnett-t检验。结果 3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5,0.34,P值均0.05)。术后1及7 d血清TBil及ALT恢复情况,不阻断肝血流组[1 d,TBil:(22.4±9.4)μmol/L,ALT:(287.4±165.7)U/L;7 d,TBil:(17.1±6.6)μmol/L,ALT:(86.2±54.5)U/L]优于Pringle组[1 d,TBil:(33.5±11.9)μmol/L,ALT:(429.5±137.8)U/L;7 d,TBil:(24.5±7.0)μmol/L,ALT:(145.5±43.6)U/L]及HVC组[1d,TBil:(29.1±8.3)μmol/L,ALT:(390.2±176.6)U/L;7 d,TBil:(21.5±7.5)μmol/L,ALT:(121.5±56.8)U/L](P值均0.05)。血清Alb恢复情况,术后1 d,不阻断肝血流组[(29.3±2.8)g/L]优于Pringle组[(27.3±3.3)g/L](P值均0.05),但与HVC组[(27.8±2.5)g/L]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3组患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不阻断肝血流组术后住院时间[(10.3±2.1)d]较Pringle组[(12.7±2.6)d]和HVC组[(12.0±2.2)d]显著缩短(P值均0.05)。结论不阻断肝血流较第一肝门阻断、半肝血流阻断,不增加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且具有肝损伤较轻及术后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老年人原发性肝癌肝切除术围手术期肝功能损伤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以提高其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原发性肝癌肝切除病例62例,老年组32例,非老年组30例,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围手术期老年组与非老年组、肝门阻断组和非阻断组、出血量多组(≥500 ml)和出血量少组(<500 ml)肝功能损害的影响因素.结果 老年肝癌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发生率为32.6%,肝功能衰竭的病死率为1.6%.单因素分析显示肝门阻断、术中出血、术中输血量及肿瘤大小与术后肝功损伤有关.多元逐步回归模型显示肝门阻断的标准化回归系数0.314,(t=2.272,P<0.05),肝门阻断是决定术后肝功能损伤的独立因素.结论 老年肝癌肝切除术后肝功能损伤的主要原因是肝门阻断和术中大出血,提高手术技能、缩短肝门阻断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是预防老年人肝癌术后肝功能损伤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血流阻断方案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中的效果,为肝切除术中最佳血流阻断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06~2017-06肝细胞癌行开腹肝部分切除患者78例,按手术中肝血流阻断方式分为两组:A组(半肝血流阻断)40例,B组(Pringle法肝门阻断)38例。对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血流阻断时间、术后血清丙氨酸转氨酶水平、术后早期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A组中位手术时间为160.5 min,中位失血量为498.2 ml,中位血流阻断时间为33.7 min,B组依次为155.3 min、512.0 ml和31.6 min,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的丙氨酸转氨酶水平低于B组(P0.05)。A组发生术后并发症5例(12.5%),其中胆瘘1例,肝断面出血1例,胸腔积液2例,切口感染1例。B组发生术后并发症8例(21.1%),其中胆瘘2例,胸腔积液3例,大量腹水3例。两组术后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法较传统Pringle法肝门阻断法在原发性肝细胞癌患者手术中可以减轻术后肝功能损害,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是肝癌肝切除术中一种安全、有效的血流控制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不同的肝血流阻断方法在肝切除术中应用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4-2009年117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的相关资料.A组:自制肝断面血流阻断器局部血流控制(n=42);B组:解剖性半肝血流阻断(n=35);C组:第一肝门阻断(Pringle法,n=40).比较3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术后肝功能的恢复以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A组均明显少于B(P=0.026,P<0.001)、C(P<0.001,P<0.001)组.A组术后第3、7天肝功能(TB、ALT)的明显好于C组(TB:P=0.014,=0.009;ALT:P<0.001,P<0.001).C组术后有29例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水,术后腹水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P<0.001);2例发生肝功能衰竭,1例出现胃肠道出血,死亡1例.结论:肝切除术中采用肝断面血流阻断器能有效控制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对肝功能影响小,是一种简便、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戢磊  任利  樊海宁 《肝脏》2014,(8):626-628
目的对比分析半肝血流阻断与第一肝门阻断用于肝癌切除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5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依据肝癌切除方式将这些患者分为半肝血流阻断组(A组)和第一肝门阻断组(B组)两组,每组25例。结果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输血量及阻断时间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肝功能各指标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7 d A组患者的ALT、AST、TBil均明显比B组低(P〈0.05),但两组患者的Alb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20%(5/25)、32%(8/25)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肝血流阻断用于肝癌切除中的效果比第一肝门阻断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肝泡型包虫病应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疗效及对术后肝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1月河南省某医院收治的780例肝泡型包虫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肝血流阻断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390人,对照组应用全肝入肝血流阻断法进行血流的阻断;研究组应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对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变化情况以及两组患者手术结果对比。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恢复情况也比对照组好(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出血量比对照组显著减少,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相对对照组也有明显缩短(P0.05)。结论肝泡型包虫病应用半肝入肝血流阻断法的临床疗效好,对术后肝功能恢复也有明显推动作用,应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化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和非肝硬化HCC患者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清流县医院和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孟超肝胆医院行肝癌切除术的224例HCC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肝硬化HCC组(HCC-C组,131例)和非肝硬化HCC组(HCC-NC组,93例)。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率、第一肝门阻断率、肝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和术后情况(包括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围术期病死率),分析影响HCC患者预后的因素。结果 (1)HCC-C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HCC-N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93,P=0.03)。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输血率和肝门阻断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212,P=0.835;χ~2=0.969,P=0.537;χ~2=2.236,P=0.692)。(2)HCC-C组和HCC-NC组患者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0.53%(40/131)和21.50%(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013,P=0.02)。其中HCC-C组和HCC-NC组患者肺部感染、腹腔感染、肝功能衰竭发生率分别为6.11%(8/131)、3.05%(4/131)、5.34%(7/131)和3.23%(3/93)、2.16%(2/93)、1.08%(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11.857、4.465、7.326,P值分别为0.04、0.02、0.03)。HCC-C组患者和HCCNC组患者围术期病死率分别为6.11%(8/131)和2.15%(2/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52,P=0.04)。(3)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60岁、Child-Pugh B级、手术时间 360分钟、输血、肝切除范围≥3段和肝硬化是影响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ALB 38 g/L、Child-Pugh B级、输血和肝切除范围≥3段是HCC-C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P均0.05);术中出血量 1200 ml是HCC-NC组患者围术期发生肝功能衰竭的独立危险因素(OR=15.077,95%CI:2.695~84.353,P=0.02)。结论肝硬化是影响HCC患者肝癌切除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HCC-C组患者出现围术期肝功能衰竭和病死的风险显著高于HCC-NC组患者。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96例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96例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n=48)和对照组(n=48)。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取石,对照组常规开腹手术取石。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情况、术后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手术时间和残石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残余结石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术后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P0.05);治疗组术后进食时间明显延长(P0.05)。治疗前两组肝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d对照组及治疗组AST、ALT明显升高,且对照组明显高于治疗组(P0.05)。术后3d治疗组AST、ALT水平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3d对照组AST、ALT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5)。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老年原发性肝胆管结石可提高结石清除能力,减少对肝功能的影响,降低术中对其他组织器官的损伤,加快患者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原发性肝癌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0例,病例组(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30例,对比研究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病例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第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例组第2、3、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术联合射频消融术治疗原发性肝癌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安全性与单一行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苹果酸林格液与乳酸林格液对术中血流动力学、内环境、肝脏储备功能、术后肝肾生化功能和卫生经济学的影响,以及苹果酸林格液对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恢复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行肝脏肿瘤切除的患者50例,随机入组.纳入乳酸林格液组(RL组)和复方苹果酸林格液组(RM组),每组25例。收集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记录患者术中情况,并统计两组患者围术期肝肾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差异。结果 RL组与RM组患者在性别、年龄、BMI、ASA分级、手术时间、阻断时间、出血量、输血量、输液量、切除肝段数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L组与RM组患者在麻醉诱导后(T1)、肝门血流阻断时刻(T2)、肝门血流开放即刻(T3)、肝门血流开放40min(T4),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3、T4两个时间点,两组pH值、动脉血糖和动脉乳酸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T1、T3、T4时刻两组钾、钠、钙、氯四种离子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1时刻相比,T4时刻ICG PDR显著下降~([RL组(18.73±1.97)%比(13.48±2.79)%,P=0.000;RM组(19.64±2.47)%比(14.62±2.74)%,P=0.000]),R15显著上升~([RL组(7.06±1.51)%比(12.02±2.24)%,P=0.000;RM组(6.26±1.91)%比(10.53±3.40)%,P=0.000])。生化方面,在术后第1天,两组患者ALT、AS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各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ST:(414.32±213.60)U/L比(304.52±152.15)U/L,P=0.042;ALT:(443.88±239.53)U/L比(305.32±190.46)U/L,P=0.029]),术后第2天各肝肾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住院天数与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苹果酸醋酸林格液在能减轻肝脏部分切除手术中应用可以提供较好的内环境稳定以及减轻术后早期肝脏肝损伤,降低术后乳酸水平,保护肝功能。  相似文献   

15.
袁博  李锡锋  施乐华 《山东医药》2012,52(18):58-59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优思弗(熊去氧胆酸)预防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的效果。方法将6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术前3 d口服优思弗,B组不用优思弗。两组常温下采用肝门间歇阻断切肝法,术后均行常规保肝治疗。分别于术前及术后第1、3、5天,测定肝功能指标。结果术后第1、3、5天,两组ALT、AST、LDH均明逐渐下降;与B组组比较,A组各时点ALT、AST、LDH下降更显著(P均<0.05)。结论术前口服优思弗对肝门阻断下原发性肝癌切除术后急性肝功能损害有预防作用。  相似文献   

16.
早期胃肠内营养对肝功能恢复的促进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张宪生  单礼成 《山东医药》2002,42(22):10-11
将36例施行肝脏手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早期胃肠内营养组,n=18)和对照组(n=18)。分别于术后第3d、7d查血谷丙转氨酶,观察两组结果的差别,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早期胃肠内营养组的谷丙转氨酶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0.05)。认为早期胃肠内营养可明显改善肝门阻断手术后患者的肝脏功能,是一种有效的促进肝脏功能恢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行肝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应用。方法:同期比较在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和第一肝门完全阻断条件下,分别行肝部分切除术的术后并发症及肝功能恢复情况。结果:84例原发性肝癌行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肝部分切除术。其中,右半肝血流阻断24例,右肝前叶血流阻断10例,右肝后叶血流阻断6例,左半肝血流阻断28例,左肝外叶血流阻断16例。全组肝实质离断时间为(20.9±5.6)分钟,出血量为(410.8±105.2)ml,术后ALT峰值为(312.5±110.4)U/L,总胆红素峰值为(26.8±9.6)μmol/L,肝功能恢复时间为(7.3±3.1)天。同期行第一肝门完全阻断肝部分切除术88例,肝离断时间为(14.8±7.6)分钟,出血量为(456.3±125.6)ml,术后ALT峰值为(860.6±108.2)U/L,总胆红素峰值为(53.1±29.8)μmol/L,肝功能恢复时间为(13.5±5.7)天。两组病例均元围手术期死亡,无肝衰、胆汁漏、腹腔内感染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选择性第一肝门阻断肝部分切除术保留了健侧肝脏的正常血供,术后肝功能损害轻,恢复快,特别适用于肝癌并肝硬化的病例。该方法安全、简单,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肝切除术后发生感染并发症的高危因素。方法 80例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发生感染分为感染组(n=19)和非感染组(n=61),对可能引起术后感染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史、血清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导流管留置时间7 d是肝切除术后并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结论行肝切除术的肝癌患者发生术后感染的危险因素是糖尿病史、血清白蛋白、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和导流管留置时间7 d,术前和围术期应重视这些因素的处理,避免术后感染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肝脏》2017,(2)
目的探究分析缓释氟尿嘧啶在原发性肝癌手术中植入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1至2015年1月我院拟行肝癌手术的9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n=48例)和对照组(n=47例),其中对照组患者术中并未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试验组患者在术中植入氟尿嘧啶植入剂,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肿瘤病灶、血清学指标及术后转移率、复发率的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术后肿瘤病灶变化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术后肿瘤病灶变化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术后的血清学指标ALT、AST及WBC变化情况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在术后3个月、6个月的肿瘤病灶复发率及转移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后的肿瘤复发率及转移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肝癌手术中植入缓释氟尿嘧啶能够显著提升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并有效降低血清学肿瘤病灶变化的相关指标水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前,原发性肝癌的主要治疗方法仍是手术切除。上世纪90年代以来腹腔镜手术在肝癌治疗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临床疗效〔1〕。但由于肝脏血运丰富,术中出血问题仍然是一大难题。有研究显示,阻断第一肝门血流可有效地降低术中出血量,但该方法可能导致缺血再灌注损伤,从而对肝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2〕。本研究分析第一肝门血流阻断对术后患者肝功能的影响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