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分析肝炎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共77例肝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实行脾切除或断流术.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门静脉是否有血栓形成分为血栓组和无血栓组.结果:77例患者中,30例有门静脉血栓形成,47例无血栓形成.单因素及多因素综合分析显示门静脉血栓与术后第7天D-二聚体、术后门静脉内径、术后门静脉流速有关.且每例患者术后总预测正确率为84.4%.结论:术后第7天D-二聚体、术后门静脉内径为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而术后门静脉流速为其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2.
门静脉系统血栓(PVT)是指手术、创伤、炎症等各种原因导致的门静脉主干和(或)其分支肠系膜上、下静脉和脾静脉血栓形成。PVT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因其发病隐匿,早期无特异性临床表现,易被漏诊,错过最佳治疗时机[1]。本文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术后PVT进行综述,以期进一步提升人们的认识水平和防治能力。1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3.
张永兰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31):7796-7797
目的探讨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常见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2009-01-2010-12南京市第二医院48例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施行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术后发生并发症11例。其中腹腔内出血2例,术后感染5例,门静脉血栓2例,胃排空障碍2例。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的密切监测和护理是保证手术效果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4.
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胃底血流阻断术(以下简称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是影响愈后的重要因素。如何早期预测门静脉系统血栓发生目前尚缺乏客观评价指标。本文通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期间收治的37例门静脉高压症行门奇静脉断流术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5.
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有相当数量患者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为一较常见并发症.我院1997年~2003年,共实施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或脾切除 门奇断流术156例,术后出现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30例.对其中单纯脾切除和脾切除 门奇断流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发现不同手术方式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的形成有显著差异.因术后血栓发生率高,我院于2001年起采取了脾静脉术中注射小剂量肝素 术后复方丹参液静脉滴注等预防措施,术后门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明显降低.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5年2月~2016年8月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门静脉高压症患者283例,并收集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是否合并糖尿病、Child-Pugh分级、手术时间、脾脏大小、术后是否抗凝、术后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水平、门静脉内径、手术方式、凝血酶原时间、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分析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283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中,79例术后形成血栓,血栓形成率为27.92%。经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糖尿病、Child-Pugh C级、脾脏≥150mm2、术后未抗凝、术后血小板计数350×109/L、D-二聚体≥280ng/ml、门静脉内径≥15mm、手术方式为脾切+断流术、术前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程度较重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多种危险因素均可引发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患者术后形成门静脉血栓(PVT),应针对各种危险因素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以降低P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及相关护理方法。方法选取123例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术后是否出现门静脉血栓(PVT)分为PVT组40例和非PVT组83例,对可能造成患者形成PVT的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PVT组的腹水史、脾容积、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血小板计数、D-二聚体及抗凝药物的使用与非PVT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发现,血小板计数、门静脉宽度、脾静脉宽度、未使用抗凝药物是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P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术后PVT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术后应该针对PVT形成的危险因素给予相关护理干预。  相似文献   

8.
脾大部切除门肺分流加断流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山东省青岛市胶州中心医院(胶州266300)岳洪义闫爱华我院自1988年7月~1997年6月采用脾大部切除门肺分流(脾肺吻合并大网膜包肺)附加断流术(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28例,取得了较...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影像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脾切除术后7 d门静脉血栓形成机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在解放军第三〇二医院实施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患者284例。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记录术前、术后门静脉、脾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血栓形成情况。根据术后是否发生门静脉血栓,将患者分为门静脉血栓组与无门静脉血栓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判定影响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结果 284例患者中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患者129例,发病率45.42%(129/284)。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栓组的脾静脉内径与非血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34,P0.05),术后门静脉内径、凝血酶原时间在血栓组中明显高于非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037、-2.171,P均0.05),术前血小板计数在血栓组中明显低于非血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46,P0.05);性别、术前肝动脉流速、出凝血时间与术后发生门静脉血栓,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技术不仅可以监测脾切除术后门脉系统血栓形成情况,还可以对脾切除后门脉血栓形成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0.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包括脾切除)是常用于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之一.1989年4月~2001年4月,我们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145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并胆囊结石的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6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并胆囊结石行手术治疗1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在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同时行胆囊切除术12例、胆囊大部切除术6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脾切除一期行胆囊切除术具有可行性,主要危险在于术中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和术后肝功能衰竭;胆囊大部切除术既缓解症状,又减少手术风险,可作为此类患者的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0年3月至1996年12月行门静脉高压症、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21例,其中有4例术后近期出现上消化道出血,报告如下。1病例报告例1,男,51岁。诊断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脾功能亢进、肝功能Ⅱ级,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PHT)外科手术后门静脉血栓(PVT)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行外科手术治疗的163例肝硬化PHT患者,依据术后是否形成PVT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记录2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变特点,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肝硬化PHT患者外科手术后形成PVT的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门静脉内径(PVD)、脾静脉内径(SVD)及D-二聚体是肝硬化PHT患者外科手术后形成PVT的危险因素;通过ROC曲线分析显示,当SVD>9.42 mm或PVD>12.86 mm或D-二聚体水平>14.23 mg/L时,术后PVT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结论 PVD、SVD及D-二聚体是肝硬化PHT外科手术后形成PVT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4.
选取2013年8月~2014年8月于本院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患者90例,按照抽样调查法1:1:1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予以一期脾切除、胆囊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B组予以门静脉与下腔静脉端侧分流合并胆囊切除术,C组予以远端脾-肾静脉分流术,分析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术后三组患者的胆绞痛程度均有所恢复,A组患者术后胆绞痛程度的总缓解率显著高于其他两组;且术后A组患者的存在出血病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和术后发热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P0.05);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胆结石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案选择脾切除、胆囊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医疗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外科手术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是临床上治疗各种原因肝硬化合并门静脉高压症,并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解除脾功能亢进的一种有效方法。由于该手术患者的体质特别差,对术前和术后的护理要求特别高,故其护理至关重要。本科2006年4月-2008年4月共收治门静脉高压症患者60例,均行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在护理方面取得了一些经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手术方法、安全性、有效性及护理体会。【方法】对本院2008年至2013年间28例行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8例中有25例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发生胸腔积液3例,并发左膈下脓肿1例,无死亡病例。并发脾静脉血栓3例、门静脉栓塞2例,所有患者均于术后1月常规行上消化道造影检查,其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均有不同程度减轻。随访6-60个月,无消化道再出血病例、无新发脾静脉或门静脉栓塞病例。【结论】腹腔镜下脾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能够有效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改善脾功能亢进症状,疗效可与传统手术相媲美,科学合理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更能减少手术创伤,加快术后恢复,与传统开腹手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彩多普勒超声观察肝硬化门静脉高坟症患者行部分脾动脉栓塞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在28例肝炎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于部分脾动脉栓塞术前后对肝脾血流动力学变化做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结果 与术前相比,手术后2周的门、脾静脉血流量参数降低(P〈0.05),血管内径缩小(P〈0.01)。术后半年,三条血管血流量参数和平均血流速度垒是一步降低(P〈0.01),门、脾静脉血流量参数的减少与脾动脉血  相似文献   

18.
总结32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合并脾功能亢进、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患者行腹腔镜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术后容易出现出血、感染、门静脉血栓形成、腹水、胸腔积液等并发症。术后必须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并发症,并对症处理,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9.
鲁玲  覃静霞  刘旭  王俊  张晓磷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0):1871-1873
目的探讨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近期并发症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我院1998年1月~2010年12月采取脾切除联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患者112例,术后严密监护病情变化,做好各种并发症的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术后1月内发生并发症31例,发生率为27.7%,包括感染性并发症15例,出血性并发症7例,大量腹水4例,急性门静脉血栓1例,肝功能衰竭3例与多器官功能衰竭1例。经采取对症措施、强化护理,26名患者得以康复出院,5例分别死于失血性休克、肝功能衰竭与多器官功能衰竭等。结论门静脉高压症脾切除并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后可发生各类并发症,注重术后病情的观察和护理是提高手术效果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经验并进行疗效分析。方法总结从1992年1月至2003年1月,采用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的98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急诊手术2l例,择期手术77例。其中89例为肝炎后肝硬化,其他类型肝硬化9例。结果急诊手术病死率为14.3%,择期手术病死率为3.9%,主要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出血、应激性溃疡、肝功能衰竭和肝肾综合征。平均随访时间为3.4年。急诊手术再出血率为14.3%,择期手术总的再出血率为5.2%。结论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的疗效确切,择期手术的效果明显好于急诊手术,手术应做到完全彻底的门一奇断流,重视围手术期处理,术前改善患者肝功能和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