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下颌骨牵张成骨 ,建立生物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较高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 :以颅颌面系统正常的男性青年为标本 ,用CT断层技术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 ,在微机上建模。采用受拉杆单元模拟下颌韧带及包括二腹肌前腹在内的咀嚼肌约束 ,采用受压间隙元对牙合面及关节窝进行约束。在颏部、下颌体部和升支部模拟骨皮质断开。结果 :建立了包括下颌骨、颞下颌关节、肌肉和韧带 ,局部骨皮质断开的三维有限元总体模型 ,可根据实验需要调用分模型。结论 :提高了模型的相似性 ,为进一步研究下颌骨的牵张成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两种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优化的下颌骨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进行2种不同方向的牵引,测量小同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 Mises应力、位移.结果:当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体放置时,模型中的最大应力是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模型中最大应力的2倍.平行于下颌骨体组模型存在明显的侧方力,使牵张后的下颌骨形态发生变化,导致关节功能的紊乱.牵引装置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时,这种反作用力可降至最低程度.结论: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优于平行于下颌骨体,此项研究为牵张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放置位置和牵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2种不同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新西兰大白兔10只.随机分2组,每组5只,在动物颏孔前0.5 cm处截骨安牵张器.A组牵张器沿延伸轴放置;B组牵张器沿矢状轴放置,在牵张后4、8周时分别进行放射学检查及组织学检查,探索出牵张器哪一种牵张方向更有利于牵张器的稳固,加快成骨速度,提高成骨质量.结果: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矢状轴放置优于平行于延伸轴放置.结论: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成骨速度快,成骨质量高.  相似文献   

4.
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应力分布与位移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目的:研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测量不同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Mises应力、颏顶点和右侧下颌角点的位移。结果:应力、位移量与加载力值成线性关系。应力集中在加载部位,双侧加载、与牙合平面平行方向加载时,VonMises应力更大,颏顶点、下颌角点表现为X、Z轴向的正位移和Y轴向的负位移;与下颌骨下缘平行方向的加载应力小,颏顶点、下颌角点表现为X、Y轴向的正位移和Z轴向的负位移。结论:单侧加载时下颌骨向对侧偏斜多,双侧加载时矢状向位移趋势大。与上颌牙合平面平行的加载较与下颌骨体下缘平行的加载应力大,但不会造成前牙开牙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下颌骨颏部节段性缺损弧形牵张成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弧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骨颏部节断性缺损过程中,不断变化方向的牵张力对新骨组织形成的影响。方法:建立颏部节段性缺损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并把简化后的弧形牵张器有限元模型置入截断后的下颌骨,模拟弧形牵张成骨,并测量在弧形牵张成骨过程中下颌骨整体位移及其von Mises应力分布。结果:在未考虑唇颊侧软组织作用的前提下,弧形牵张成骨形成的新骨向舌侧生长,重建的下颌骨弧度较原下颌骨弧度变小。von Mises应力主要集中于牵张器在下颌骨的固位处。结论:在弧形牵张成骨重建下颌骨缺损过程中,牵张力本身就促使新骨组织向舌侧生长,从而使重建的下颌骨弧度较正常时小。此项研究为临床上如何克服弧形牵张成骨所形成的下颌骨弧度较小的不足,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力学相似性较高的下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分析角部牵张成骨对下颌内部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的影响。方法在有限元模型的下颌角部模拟骨皮质切开并加载。结果获得角部单、双侧牵张成骨条件下,下颌骨内部应力分布和各部分位移的趋势。发现下颌骨角部牵张成骨应力集中在牵张部位。(牙合)平面有顺时针旋转的趋势,单侧加载较双侧加载下颌整体向对侧的位移趋势大。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研究下颌骨体部模拟牵张成骨时牵张方向对下颌骨体部牵张成骨的影响。方法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三维有限元模型,测量不同牵张位移加载条件下,下颌骨的Von Mises应力、骨结合点位移。结果当牵张器平行于下颌骨体放置时,模型中的最大应力是牵张器平行于矢状轴模型中最大应力的2倍。Von Mises应力集中主要发生在加载部位(牵张器与骨的结合点)和髁突的颈部前下方区域,由于这2处有应力集中,可能导致局部骨质吸收,从而造成螺钉松动,影响牵张器的稳固性。当模型的加载位移增加时,最大应力与加载位移值成线性关系。结论平行于下颌骨体组模型存在明显的侧方力,牵引装置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使它的后臂产生向外侧位移。牵引装置平行于矢状轴放置时,这种反作用力可降至最低程度,此项研究为牵张器在临床应用中的放置位置和牵引方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通过山羊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了解自行设计开发的三维骨牵张器的成骨效果。方法:成年山羊6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术后第8天开始用自行设计的牵张器,以0.6mm/次、2次/d的速度牵张,牵张期为17~18d,牵张高度20mm左右。牵张完毕后1、2及3个月各处死2只动物,进行大体标本、组织形态学和骨密度观察。结果:成功建立山羊下颌骨较大速率牵张成骨实验动物模型。大体标本观察表明,在牵张间隙形成了很好的骨痂组织,牵张间隙达到了预期的长度。组织形态学检查结果显示:牵引后1个月,牵张区充满平行排列的骨小梁;牵张后2个月,牵张区可见排列成网状粗大的骨小梁及成熟的哈佛氏系统。结论:我们自行设计的三维牵张器,制作简便,易于控制,可以稳定成骨,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兔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方法随机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8只,施行双侧下颌骨切开术,安放牵张器,间歇1周后以0.4 mm/12 h的速度牵张,牵张7 d后固定,在不同时间随机处死动物2只,取下颌骨标本分别行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结果实验动物均耐受手术,并基本获得预期牵张距离,影像学和组织学观察发现,裂隙内随时间延长渐有骨形成。结论以兔下颌骨建立牵张成骨模型经济、可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10.
牵张成骨因能减小手术创伤、减少术后并发症并增加术后稳定性而得到学者们的青睐.随着在一些综合征患者或先天畸形患者治疗中的应用,牵张成骨对下颌骨发育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本文就下颌骨牵张成骨对下颌骨发育影响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利用犬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计算牵张过程中下颌骨特定点受力状况。方法:有限元模型模拟不完全截骨(截骨处剩1mm舌侧皮质骨),观察下颌骨特定标志点所受最大主应力和Von Mises应力。结果:犬下颌不全截骨牵张时,在牵张侧下颌角、喙突受到较大应力,第五臼齿、髁状突前斜面前缘中点和髁状突后斜面后缘中点VonMises应力分别为:0.3726 MPa、0.2408 MPa、0.1051 MPa,并且前两点所受最大主应力为压应力、后缘中点为拉应力,在非牵张侧应力为0。结论:犬下颌骨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时,牵张侧受到不同程度应力影响,在非牵张侧不受应力影响。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方法Mimics软件读取实验犬下颌骨CT资料形成几何模型,用Magics软件的cut工具进行切割,每部分用Magics的粘接功能连接,忽略咀嚼肌对下颌骨的约束,限制下颌关节横嵴的运动,MARC软件完成有限元分析。结果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重建犬下颌骨节段缺失的有限元模型由5部分组成。以12 N的力进行牵张,发现当逐渐减小舌侧剩余皮质骨的宽度时,此区域VonMises应力逐渐增大,当皮质骨剩余1.4 mm时,此区域的Von Mises应力是34.60 MPa。结论运用专业软件可建立保留舌侧部分骨皮质的不完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模拟牵张过程,对下颌骨进行生物力学模拟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有限元法建立生物相似性和力学相似性较高的下颌骨三维模型,分析并比较下颌升支部牵张成骨时不同加载方式对下颌骨内部应力分布及位移趋势的影响。方法:以正常青年男性下颌骨为标本,用CT断层扫描技术与计算机软件相结合,在微机上建模。采用受拉杆单元、受压间隙元等模拟肌肉、韧带的边界约束条件,在下颌升支部模拟骨皮质切开。结果:建立了包括下颌骨、颞下颌关节、肌肉和韧带,局部骨皮质断开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论:提高了模型的相似性,为下颌升支部牵张成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内置式曲线牵张器修复下颌角缺损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自行设计的曲线牵张器修复下颌角弧形骨质缺损的可行性,曲线式牵张成骨的方式及其特点。方法:山羊4只,建立左侧下颌角弧形缺损的动物模型,制造骨转移盘,用自行设计的内置式曲线牵张器行BDO整复,牵引过程中摄X线片,进行骨密度测定,观察牵引进度及牵引间隙的成骨情况。结果:4只山羊中1只术后第3 d死亡,1只在牵引的末期牵引钢丝折断,2只顺利完成牵引,X线观察及骨密度测定见骨转移盘成功地沿预定的路径被牵引至缺隙的另一侧,固定2个月后牵引间隙的骨质已经与正常骨质的密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自行设计的内置式曲线牵张器可以完成下颌角弧形骨质缺损的修复。  相似文献   

15.
下颌固定义齿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5,他引:8  
目的:建立正常下颌骨及后牙固定桥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为其生物力学的研究提供数学模型基础。方法:利用头面部螺旋CT扫描,数字影像传输与转录以及UG和MARC软件相结合的方法。结果:建成后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与实体组织具有良好的几何相似性,共有单元4740个,节点5697人,模型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进行旋转,缩放,透视,剖开等多种方式观察,还可以按照不同的研究目的和要求删除和添加材料或组织。结论:将CT扫描技术与有限元方法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能较真实地模拟实际情况,为口腔生物力学的研究与优化修复设计提供了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计算下颌骨非牵张侧各部分在牵张过程中位移状况.方法 模拟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当滑动骨块受力未被牵开和被牵开时观察非牵张侧关节、下颌角、喙突及牙齿等6个标志点的位移情况.结果 当滑动骨块未被牵开时,非牵张侧下颌骨各标志点所受Von Mises应力为0,在空间X、Y、...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利用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有限元模型,观察牵张侧和非牵张侧在牵张过程中的位移趋势。方法:模拟犬下颌单侧不全截骨牵张成骨,一侧下颌骨滑动骨块受力被牵开1mm,观察牵张侧和非牵张侧各标志点的位移趋势。结果:获得牵张侧和非牵张侧各6个标志点的空间X、Y、Z三轴位移数据,对比显示两组数据在X、Y轴差别较大。结论:非牵张侧下颌骨有些标志点的变化与牵张侧相比,在内外(左右或X轴)侧方向上,下颌角点、髁突后斜面后缘中点的运动趋势不是背离对侧下颌骨,而是向着牵引侧下颌骨运动;在前后轴(Y轴)方向上,第五臼齿、髁突前斜面前缘中点的运动趋势是向前而不是向后的,但运动幅度较喙突、下颌角小很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