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6层螺旋CT对直肠间质瘤的影像诊断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厨的探讨直肠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影像上的表现和诊断。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直肠间质瘤的16层螺旋CT表现。使用Siemens sensation 16层螺旋CT检查,17例均行平扫和增强。结果(1)盆腔内直肠壁或直肠周围软组织肿块,大小不等,肿块与直肠壁关系密切;(2)直肠不同程度的受压、变窄,肿块主要向直肠腔外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推挤压迫;(3)径线在5cm以下肿瘤平扫时密度稍低,但均匀,增强时表现为中等度均匀强化,无坏死;径线在5cm以上10例肿块密度平扫时呈稍低密度且不均匀,CT值25—35Hu,增强时较大的肿瘤边缘带中等度结节样强化,CT值50-60HU,肿块中心部分无强化,呈坏死样改变。结论直肠间质瘤在16层螺旋CT影像上有一定影像特征,可帮助术前定位、定性和分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螺旋CT在结肠肿瘤伴肠梗阻检查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30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结肠肿瘤伴肠梗阻病例的螺旋CT检查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在结肠肿瘤伴肠梗阻的诊断率为100%,结论:多层螺旋CT可以对结肠肿瘤伴肠梗阻较准确地进行病变定位、良恶性定性诊断,为临床诊治提供直观、可靠的科学依据,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治疗前诊断结肠肿瘤伴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成像(MPR)对直肠、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昆钢医院2009年1月至2012年4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直肠、结肠癌患者CT影像学资料,所有病例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直、结肠癌病变表现为病变肠壁不规则环形增厚或局限性增厚、肠腔不规则狭窄,可伴软组织结节或肿块形成.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成像(MPR)能较好显示病变范围、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及伴发的腹膜后淋巴结转移、腹腔脏器有无转移.对直、结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析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消化科、肛肠外科2011年5月-2015年11月所收治直肠癌患者5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应用飞利浦Brilliance CT 64 Slice进行检查,明确患者T分期、N分期及M分期结果并与术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结果直肠癌的螺旋CT主要表现为局限性软组织密度肿块,直肠-乙状结肠壁增厚(呈环形或半环形),向腔内突出生长,密度均匀,肿瘤体积大时可见低密度缺血坏死区。注射造影剂后肿块CT值升高30%左右。以病理结果为基准,16层螺旋CT的T分期诊断符合率为88.9%(48/54),N分期诊断符合率为66.7%(36/54),M分期诊断符合率为96.3%(52/54)。结论多层螺旋CT在直肠癌术前诊断及分期中为应用具有较高的T分期及M分期诊断符合率,可对患者肿瘤病变情况及病灶结构进行良好显示,为直肠癌的可靠检查手段,利于患者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后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术前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3例、肛瘘17例共30例临床患者进行多层螺旋CT平扫,并进行手术验证。结果:肛门直肠周围脓肿13例、肛瘘17例共30例均经手术证实,多层螺旋CT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的诊断准确率达100%;30例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病例中对脓腔及瘘管走向的准确率达94.2%。结论:多层螺旋CT对肛门直肠周围脓肿、肛瘘术前诊断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贾雄 《疑难病杂志》2010,9(7):536-53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及后处理技术在回盲部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23例临床拟诊为回盲部病变患者行16层螺旋CT检查,对其CT表现及后处理技术作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23例回盲部病变患者中,炎性病变17例(73.9%),其中阑尾炎CT表现为阑尾肿大、增粗,壁增厚,管腔内粪石影,周围间隙模糊以及阑尾穿孔等;MPR图像显示清晰,定位效果好。肿瘤性病变5例(21.7%),其中结肠腺癌CT表现为回盲部不规则肿块,肠壁增厚显著,肠腔狭窄,呈中等或显著强化;Crohn病1例,CT表现为受累肠壁轻度增厚、肠腔狭窄、肠壁强化,MPR图像较好地显示病变肠段的范围和长度。结论多层螺旋CT在回盲部病变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永华 《吉林医学》2010,(34):6298-6299
目的:探讨小肠恶性淋巴瘤的多层螺旋CT(MSCT)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及手术证实的小肠淋巴瘤10例CT表现,并结合三维重建进行观察。结果:MSCT见肠壁增厚7例,肠腔内肿块型3例,腹腔、肝门、脾门淋巴结肿大4例。结论:多层螺旋CT对小肠恶性淋巴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可作为检查小肠原发性肿瘤最主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对直肠多种病变CT诊断文献报告不多。本文报告15例采用对直肠注气或酌情应用气加碘水双重造影法CT扫描诊断,后经临床和病理诊断证实的病种有:直肠炎2例,直肠腺瘤2例,直肠腺瘤恶变3例,直肠血吸虫病4倒及直肠癌4例等5类。笔者着重分析了正常直肠壁、肠腔及肠周的CT表现,对5种不同病例颇具特征性CT所见提出了自已的看法仅供同道参考。笔者实践体会认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CT扫描诊断直肠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结肠镜和多层螺旋CT结肠造影检查(CTC)在炎症性肠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3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结肠镜检查及多层螺旋CT结肠造影检查结果,对结肠壁增厚、肠腔狭窄、肠壁强化等征象进行对比。结果结肠镜检查在显示肠壁溃疡,卵石症等方面优于多层螺旋CT结肠造影,但CT结肠造影在显示结肠内壁强化增厚等方面优于结肠镜,并且可以显示肠腔狭窄、肠外改变以及病变肠道血供改变情况。结论联合使用多层螺旋CT结肠造影与结肠镜,可以互相补充,提高诊断率[1]。  相似文献   

10.
李海波  耿丽莉  吴桂春 《吉林医学》2008,29(21):1876-187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小肠肿瘤的检查方法和表现特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小肠肿瘤19例,均行螺旋CT增强检查和三位重组技术观察,检查前口服足量等渗甘露醇水对比剂。结果:良性肿瘤7例,其中间质瘤6例,腺瘤1例。恶性肿瘤12例:腺癌8例,间质瘤1例,淋巴瘤2例,类癌1例。结论:多层螺旋CT以口服等渗甘露醇充盈肠腔并作增强双期扫描结合重建技术,对小肠肿瘤的定位、定性、及肿瘤分期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1.
MSCT对肝癌病人的三期增强及血管成像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在肝肿瘤检查方法中的重要性及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静脉一次注射造影剂后行螺旋CT三期扫描.每一时相扫描均在一次屏气中完成,观察肝肿瘤三期强化特征.结果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是一种检出率高,定性准、快捷、简便、经济的方法,特别是大范围的血管成像技术不但为临床提供大量宝贵的资料,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简便、快捷、经济、无创的检查特点.结论 多层螺旋CT三期扫描对肝肿瘤有明显鉴别诊断价值,尤其是肝动脉期和延迟期,应作为肝占位病灶常规扫描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慧峰 《基层医学论坛》2013,(35):4731-4732
目的探讨胃肠道肿瘤的CT表现,分析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在临床诊断申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0年10月-2012年10月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35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35例起源于胃18例。小肠11例,结直肠4例,肠系膜2例;肿瘤形态多不规则;平扫密度多均匀,增强所有病灶动脉期明显强化,静脉期呈持续明显强化,4例发生转移;经多层螺旋CT检查者有32例准确诊断,准确率为91.43%。结论多层螺旋CT较常规CT检查对判定胃肠道肿瘤的部位、形态和内部结构更为准确,对其诊断及指导临床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廖忠剑 《当代医学》2016,(28):29-30
目的:对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诊断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价值进行系统探讨。方法将通过手术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的79例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诊断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在治疗前进行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结果本组患者中,小肠腺癌37例,平扫表现为肠壁呈不规则、局限性增厚,存在明确的肿块,并伴有肠腔狭窄;增强扫描表现为病灶呈中等不均匀强化。小肠间质瘤23例,平扫表现为肠襻往肠腔外生长,且呈近似圆形状肿块;增强扫描表现为肿瘤实质期显著强化,并且为延迟强化。小肠淋巴瘤15例,平扫表现为肠壁为环形增厚;增强扫描表现为动脉期、门脉期呈不均匀强化。脂肪瘤4例,平扫表现是空肠内有近似圆形低密度肿块;增强扫描无强化。结论在小肠原发性肿瘤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动态增强扫描检查,可更为准确的掌握病变部位、肿块大小,并可依照肿瘤强化情况判定肿瘤性质,临床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直肠壁及直肠周围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使用SIEMENS-450双功超声仪及所配7.5MHz经直肠双平面探头,对临床初步诊断为直肠及直肠周围疾病的33例患者进行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与临床最后诊断进行对比。结果:直肠腔内超声对直肠及直肠周围疾病的诊断准确率97%,明显高于临床初步诊断(指诊)的准确率85%。结论:直肠腔内超声检查对直肠壁及直肠周围疾病具有很高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5.
对直肠多种病变CT诊断文献报告不多。本文报告15例采用对直肠注气或酌情应用气加碘水双重造影法CT扫描诊断,后经临床和病理诊断证实的病种有:直肠炎2例,直肠腺瘤2例,直肠腺瘤恶变3例,直肠血吸虫病4例及直肠癌4例等5类。笔者着重分析了正常直肠壁、肠腔及肠周的CT表现,对5种不同病例颇具特征性CT所见提出了自已的看法仅供同道参考。笔者实践体会认为:采用这种方法进行CT扫描诊断直肠病变是一种有效方法,并具有一定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与局限性。方法采用16层螺旋CT对27例膀胱癌患者进行检查,在膀胱充盈状态下行平扫,扫描完毕后将原始数据传输至螺旋CT工作站,经分别选择采用VE、MIP,VR、MPR等三维图象后处理。结果发生于膀胱三角区21例,其中累及输尿管开口区17例(右侧12例、左侧5例),右侧壁4例,左侧壁2例。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极大提高肿瘤的诊断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显示癌灶的具体部位及比邻关系更加直观,逼真。  相似文献   

17.
张炜  胡岗 《当代医学》2009,15(27):59-6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膀胱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1例膀胱癌患者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检查,分别选择采用VE、MP,VR、MPP,等三维图像后处理。结果发生于膀胱三角区12例,其中累及输尿管开口区7例(右侧5例、左侧2例)。右侧壁3例,左侧壁2例。多层螺旋CTN像后处理技术在显示肿瘤的形态特征、侵犯程度、转移部位等方面价值各有不同。结合使用可以相互弥补,以提高肿瘤诊断的准确性。结论多层螺旋CT图像后处理技术在膀胱癌诊断及显示病灶具体部位及比邻关系方面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8.
何剑  祝跃明 《现代实用医学》2010,22(12):1358-1359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肠脂垂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检查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原发性肠脂垂炎的多层螺旋CT资料,观察病灶的形态、大小、密度、部位及周围表现.结果 20例病灶呈现戒指样或卵圆形;大小为1.5 cmx2.5 cm~3.1 cmx5.0cm;病灶呈现脂肪性密度,肿块中心密度低,周围密度高:病灶位于结肠壁旁,回盲部5例,升结肠旁1例,降结肠旁3例,乙状结肠旁1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对病灶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急性阑尾炎56 例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检查,并将多层螺旋CT表现与手术及病理结果相比较.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比,多层螺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准确率为94.64%.结论:急性阑尾炎的多层螺旋CT表现清楚,准确率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通过对48例胃肠道肿瘤患者的多层螺旋CT轴位图像和重建的3D、MIP及仿真内镜图像进行观察分析,分别对胃肠道肿瘤进行诊断。结果:(1)肿瘤部位及组织学类型:直肠癌14例,结肠癌21例,胃癌13例;中低分化腺癌41例,黏液腺癌4例,类癌3例。(2)CT表现:胃壁及肠壁增厚35例、胃腔及肠腔内肿块23例、肠腔变窄伴不同程度梗阻26例、浆膜面模糊35例、淋巴结转移24例、远处器官转移11例、腹水8例。结论:多层螺旋CT在胃肠道肿瘤的诊断中,具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