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于2012年7月至2013年8月在我院急诊内科留院观察的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利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患者的症状进行评分,蓝色、黄色、红色三种颜色在患者的评分卡上进行标注,蓝色表示得分05分,黄色表示得分65分,黄色表示得分68分,红色表示得分在9分以上。结果在本组病例中08分,红色表示得分在9分以上。结果在本组病例中05分的有50例,65分的有50例,68分的有30例,9分以上的有20例。其中有2例因其他或自身因素要求转入外院,18例转入重症监护室或HDU病房。其中评分在08分的有30例,9分以上的有20例。其中有2例因其他或自身因素要求转入外院,18例转入重症监护室或HDU病房。其中评分在05分的死亡病例,治愈总有效率为100.00%,评分在65分的死亡病例,治愈总有效率为100.00%,评分在68分的,有4例死亡病例,好转的有6例,治愈总有效率为86.00%,评分在9分以上的,共有8例死亡病例,好转的有5例,治愈总有效率为60.00%。结论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将急诊患者病情分值化,它能为护理提有效地参考数据,从而提升急诊护理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儿科早期预警评分(PEWS)是一类用于早期识别患儿病情恶化风险的评分工具,其评分指标通过物理检查即可获取,由于简单、方便,在儿科急诊、普通病房、重症监护病房及患儿转运中广泛应用.PEWS有多种版本,除了布莱顿儿科早期预警评分和床边儿科早期预警系统评分外,其他评分系统有效性的证据仍有限,需要大数据、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 相似文献
3.
急诊科的患者多为病情严重且发展较急的情况,及时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评估,是挽救患者生命、提高预后效果的关键,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是一种适用于急诊科的评估系统,其具有非常高的准确性,操作起来也非常简单方便,本文结合MEWS在急诊科应用的情况作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4.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院前急救工作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对院前急救工作的影响。方法在院前急救工作中应用MEWS系统对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对比其应用前后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回到医院所耗费的急救时间、患方满意度及抢救成功率的变化。结果急救人员到达现场至回到医院所耗费的急救时间方面,应用前为(14.8±3.3)min,应用后为(14.6±3.5)min,二者间相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满意度方面由应用前的92.3%明显提高至应用后的99.9%;抢救成功率方面,由应用前的86.7%提高至应用后的97.8%,二者间相比较有明显提高。结论院前急救中应用MEWS系统进行病情评估不仅不会额外增加急救的时间,而且能客观、准确的评估病情,还能提高院前急救的满意度和抢救成功率,值得在院前急救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和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APACHEⅡ)评分对急诊监护室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收集我院急诊监护室患者118例,入院后所有患者给予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比较死亡组和存活组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的区别;分别比较MEWS评分≤3、4~6,7~9、≥10分数段病死率的区别;研究MEWS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的相关性。结果死亡组患者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均大于存活组(P<0.01);随着MEWS分值增加,病死率升高(P<0.05);MEWS评分与APACHEⅡ评分具有相关性(r=0.632,P=0.001)。结论 MEWS评分是一种方便快捷的评分体系,能够预测急诊监护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7.
任何医护工作者都有可能遇到一些这样患者,表面上没有特定某一器官衰竭的明显依据,但若不及时进行有效的干预和处理,则有可能在数小时或数天后病情急剧快速发展成为危重症,甚至危及其生命。及时识别这类潜在危重症患者,可以挽救其生命,减少患者痛苦和不良事件的发生,这就不单单需要医护人员的临床经验,更需要有一套科学的理论来指导。目前,临床常用评估患者病情的评分系统有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简明急性生理功能评分系统Ⅱ(SAPSⅡ)、多器官功能衰竭综合征评分、急诊脓毒症病死率评分等,但这些评分相对复杂,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作为一种简单的评分系统,因其数据简单易得,目前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现将MEWS的概念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现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9.
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分诊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改良的早期预警评分系统(MEWS)在院前及院内急诊分诊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10年8至11月急诊患者19810例进行MEWS评分,据此安排就诊先后顺序,并根据病情危重程度实施必要的处置,并将MEWS评分与病情转归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 MEWS 5分以下急诊门诊治疗18056例,急诊留观150例仅予一般急诊护理5~8分1326例,病情危重,急诊治疗期间实施一级护理.经救护后转入专科病房;9分以上428例,死亡危险性明显增加,实施特别护理,急诊救护后绝大多数患者入ICU进行监护.结论 简便的MEWS将急诊患者病情分值化,使医护人员对就诊患者分诊依据更充分,具有识别潜在危重病的作用,使危重患者能及时得到优先就诊,便于在急诊分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改良早期预警评分法(MEWS)对住院的脑外伤患者死亡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我科的住院脑外伤病例131例作为研究对象。入院即刻作为观察起点,采集相关数据。并对每位患者分别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评分及MEWS评分,3个月后为观察终点,预后作为观察指标。结果以死亡作为预测指标时,GCS评分截断点是8分。〉8分组与≤8分组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受度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z=0.8863,Se=0.0362,t=10.6823,P〈0.01;敏感性(Sen)=76.70%,特异性(Spe)=82.14%。具有中等强度的预测价值。MEWS评分截断点是5分。〈5分组与≥5分组两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ROC曲线下面积Az=0.9264,Se=0.0292,t=14.5938,P〈0.01;Sen=75.00%,Spe=98.02%。具有较强的预测价值。结论MEWS评分对脑外伤患者死亡的预测比GCS评分更具有预测价值。在对脑外伤患者的病情判断、预后预测时,MEWS评分同样是一种可行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校正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病情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患者接诊后30d的结局作为预后结果,对42例SAP患者同时进行校正MEWS评分和MEWS评分。结果存活(30例)和死亡(12例)SAP患者的校正MEWS评分均明显高于MEWS评分[(4.7±1.6)分和(12.9±2.3)分vs.(2.9±1.2)分和(8.2±1.8)分](P<0.05)。以患者死亡作为预测指标,校正MEWS评分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明显大于MEWS评分(P<0.05)。校正MEWS评分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4.7%;MEWS评分的敏感度为87.2%,特异度为11.3%。结论与MEWS评分比较,校正MEWS能更准确反映SAP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和预测SAP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在急诊抢救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选择本院急诊科2012年6月-2012年12月抢救室的急危重症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使用常规救护,观察组60例一进抢救室即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就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在急诊科急危重症患者救治过程中及早使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提高抢救成功率及满意度,提高抢救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ICU创伤患者监护中,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接诊ICU患者7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监护与MEWS分级监护,观察两组入住ICU时间、并发症与病死率。结果:对照组入住ICU时间为(11.27±8.65)d,观察组入住ICU时间为(8.18±7.40)d;对照组病死率为2.78%,呼吸衰竭、肺部感染、褥疮、MODS、ARDS并发率均显著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采取MEWS给予ICU创伤患者分级监护,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ICU入住时间,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用于急诊颅脑外伤患者转运中,对患者预后效果的改善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8-08~2019-02本院急诊科负责转运的急诊颅脑外伤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5例、对照组45例,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照组采用常规转运,对比两组患者转运的时效性及预后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转运意外比例、救治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入院前NIHSS评分、GCS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入院1周,观察组NIH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入院1周观察组GCS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够降低急诊颅脑外伤患者的转运意外风险,缩短救治时间,提高转运满意程度及改善患者的预后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转院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对转运过程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转院患者的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对患者转运过程的影响。方法对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急诊科负责转运的患者,转运前进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评定,并观察不同评分分值的患者是否转运及在转运过程中发生病情恶化和死亡的比率。结果转院前MEWS评分为0~4分组的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的患者仅占3.82%,经及时处理,100%安全转运至目的地,无死亡病例;5分≤MEWS≤7分组的患者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的占48.79%,经在救护车上积极抢救,能安全转运至目的地的占91.56%,死于途中或急诊科的占8.44%;MEWS≥8分组的危重症患者留当地有治疗条件的医院继续抢救的占57.31%,当地医院不具备抢救条件而转运的余下的患者100%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能安全转运至目的地的占36.28%,需气管插管辅助呼吸者占33.90%,转运途中进行过心肺脑复苏的占29.82%,最终死于途中或急诊科的占25.66%,3组患者病情恶化及死亡比率间相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1,说明MEWS≤4分时进行院际转运时较安全,≥5分后转运途中发生病情恶化或死亡的风险显著增加。结论 MEWS评分能对患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性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和分类,是院际转运时有效、简便、快捷、客观、实用的病情评估方法和模式,值得在实际工资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不同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的急诊肿瘤重症患者预后。方法 选择安徽省肿瘤医院2014年9月至2015年9月急诊就诊的肿瘤重症患者400例,记录患者临床资料,并随访患者临床转归,比较MEWS阳性组(MEWS≥5分)和MEWS阴性组(MEWS≤4分)患者主要终点(30 d内死亡)及次要终点[所有死亡以及转入重症监护病房(ICU)、心肺复苏(CPR)和死亡联合终点]的发生率。结果 MEWS阳性组30 d病死率高于MEW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次要终点事件中,MEWS阳性组患者死亡、转入ICU、CPR和死亡的联合终点发生率高于MEWS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MEWS评分的急诊肿瘤重症患者的预后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7.
目前,降低孕产妇病死率(MMR)仍是全球卫生系统面临的一项挑战,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严重的产科并发症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科早期预警评分系统能有效早期识别产科危重患者,降低产科严重并发症发生风险,进而提高母婴安全。目前,产科危重患者的预警评分系统尚无统一标准。该文针对产科早期预警评分体系的发生发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医药指南》2017,(1)
目的探讨孕妇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以寻求更好的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对我院2012年1月至2013年3月94例产后发生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寻找病因,探讨剖宫产、产胎次数以及流产史等一系列因素对孕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所产生的效应。结果剖宫产后出现产后出血的概率远高于经阴道分娩(P<0.05);有流产史的患者发生产后出血的概率也要高于无流产史的患者(P<0.05);初产者的发病率要明显要小于经产者(P<0.05)。结论产后出血是产妇产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如不能够及时采取治疗,会对生命造成巨大威胁。我们要对可能产生产后出血的患者积极预防,采用合理的治疗方案,时刻警惕高危因素,从而降低产妇病死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影响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情况。方法分析佳木斯市产后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是否出现产后出血将产妇分为产后出血组80例和非出血组820例。结果产妇年龄35岁、流产≥3次、产次≥3次、剖宫产、不良心理情绪、产妇贫血、血小板异常、前置胎盘、胎盘粘连、产程异常、产妇妊高征、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子宫发育不良均是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结论掌握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遵循复苏、评估、止血、会诊及治疗并发症的原则,预防和减少产后出血,为临床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MEWS)在急诊胸痛患者预检分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12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诊胸痛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信息化分诊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就诊于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急诊科的急诊胸痛患者为观察组,在信息化分诊基础上使用MEW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分诊级别、分诊去向、分诊级别调整、分诊准确率、患者候诊时间、转归及预后。结果 两组患者分诊级别、分诊去向、分诊级别调整及分诊准确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候诊时间明显缩短,且其转归及预后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MEWS可以对急性胸痛患者起到预警作用,并且能够对患者合理分诊,缩短患者候诊时间,减少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