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2.
吉非替尼,一种选择性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s),主要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化学治疗或不适于化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效果显著,但最终多数患者会发生耐药。近年来研究表明,其耐药机制主要有:表皮生长因子受体二次突变、代偿信号通路的建立及调节因子基因表达的改变、肿瘤微环境的改变等。因此,本文将围绕吉非替尼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从而为肿瘤的靶向治疗提供新方向。 相似文献
3.
肺癌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最主要原因之一,全球每年因非小细胞肺癌(NSCLC)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人,其中≥65岁的老年患者占60%。近年来,随着对肿瘤分子生物学的认识,分子靶向治疗已用于临床。分子靶向治疗药是指预先设定靶物的分子,针对这一分子选择具有特异作用的物质,根据设定方案创造治疗方向。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93)是2003年5月5日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终末期NSCLC的分子靶向治疗药。我国已批准该药用于NSCLC的二线治疗,但由于传统化疗药物的毒性反应,老年患者通常不能接受标准的化疗。因此,我们尝试将gefitinib作为一线药物… 相似文献
4.
单用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我院经化疗失败后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服用吉非替尼的疗效、安全性、以及对生存率、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48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的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250mg,qd,直至肿瘤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性反应。结果:全组客观有效率为25.0%,临床受益率为54.1%,1年生存率为58%。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47.9%)和腹泻(31.3%),大部分为I~Ⅱ级,无需处理。结论:吉非替尼对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及安全性、对提高患者生存率和改善生活质量有益。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舒尼替尼用于对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的效果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收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75例,对其肿瘤组织进行切除,提取肿瘤细胞后进行原代培养,提取细胞总RNA并测定其纯度以及浓度.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舒尼替尼对吉非替尼耐药的非小细胞肺癌细... 相似文献
6.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1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 126例晚期NSCLC患者口服吉非替尼,至不可耐受时停药.结果 总有效率为30.1%,疾病控制率为81.7%.有效患者的中位缓解时间为6.6个月,全组的中位肿瘤进展时间为4.9个月,中位总生存时间为9.8个月,1年生存率为38.2%.腺癌患者的有效率、生存时间及TIP均显著高于鳞癌患者,女性患者的有效率和生存时间优于男性患者.脑转移患者的有效率为50%.主要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多数较轻并可逆.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易为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为该药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检索PubMed中近10年来关于吉非替尼的文献,对吉非替尼的作用机制、药理特点以及临床应用等方面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和结论: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确切但易产生不良反应、获得性耐药性;吉非替尼基因组学研究和临床上联合用药以及个体化用药是未来的研究热点。 相似文献
8.
现阶段造成肿瘤死亡最为主要的原因就是肺癌,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的比例大约占了85%,同时很多的患者都有晚期的临床表现,患者5年的存活下来的机率仅仅只有1%~5%.近年来临床工作者研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迎来了肿瘤小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并且开发出来的吉非替尼,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综合的论述了吉非替尼的作用机制和在临床中的有效应用,希望为临床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吉非替尼治疗晚期复发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经病理确诊既往化疗失败的NSCLC患者,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日1次,连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结果 48例均可评价疗效,总RR为22.9%,腺癌患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非腺癌患者(P=0.024),不吸烟者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吸烟者(P=0.011),疾病控制率77.1%,中位PFS为4个月,中位生存期为8.9个月,常见的毒副作用是皮疹和腹泻.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中国药理学通报》2016,(11)
目的探讨缝隙连接蛋白43(connexin 43,Cx43)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细胞产生吉非替尼(Gefitinib)获得性耐药的关系。方法在Gefitinib敏感细胞株HCC827上,通过逐步递增Gefitinib浓度诱导获得Gefitinib耐药细胞株HCC827 GR;MTT法检测Gefitinib对HCC827/GR细胞的IC_(50);RT-PCR检测Cx43的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Cx43和磷酸化Akt(p-Akt)的蛋白水平;parachute荧光示踪法检测细胞缝隙连接功能(gap junction intercellular communication,GJIC);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x43的细胞定位。结果Gefitinib作用于HCC827和HCC827 GR的IC_(50)分别为(0.07±0.019)μmol·L~(-1)、(10.84±0.021)μmol·L~(-1)(P<0.01);HCC827 GR中Cx43的mRNA和蛋白水平较HCC827明显降低(P<0.05),但p-Akt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5)。在HCC827 GR细胞上加PI3K的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25μmol·L~(-1),24 h)后,p-Akt蛋白水平明显下降(P<0.01),且Cx43的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1)。HCC827及HCC827 GR均未检测到GJIC,用GJIC增强剂RA(retinoic acid)处理(10μmol·L~(-1),24 h)上述细胞,亦未检测到荧光传递,免疫荧光结果显示Cx43表达在细胞胞质。结论胞质中Cx43的下调可能促进NSCLC细胞对Gefitinib的获得性耐药,其机制可能与Cx43非GJIC依赖的PI3K/Akt信号通路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单药治疗晚期化疗后:进展的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108例经病理确诊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目1次,连续用药至肿瘤进展或发生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106例可评价,总有效率22.6%。女性的有效率高于男性(P=0.018),腺癌的有效率高于非腺癌(P=0.040),不吸烟者的有效率高于吸烟者(P=0.019)。疾病控制率73.6%,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5个月,中位生存期为9个月。不良反应主要是Ⅰ、Ⅱ度皮疹和腹泻。。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既往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具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肺癌是肿瘤死亡的最常见原因,其中85%为非小细胞肺癌,且大多数患者有晚期的表现,患者5年的生成率仅为1%~5%,近年研发成功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开启了肿瘤小分子靶向治疗的新时代,尤其是由阿斯利康公司研制并推出的吉非替尼,为晚期NSCLC患者又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治疗药物。本文对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其中包括全球范围内吉非替尼单药二线、一线和维持治疗,以及联合化疗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医药指南》2018,(9)
目的探究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方法收集2013年3月至2016年3月我院收治的9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接受吉非替尼治疗,对照组接受厄洛替尼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73.3%)、疾病控制率(93.3%)与对照组相比,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28.9%;对照组23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概率为51.1%,组间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吉非替尼与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相当,但前者不良反应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姜黄素对吉非替尼耐药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株PC9/G2耐药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姜黄素对PC9/G2的无毒剂量及对PC9/G2对吉非替尼耐药的逆转效应,实时荧光定量法测定姜黄素对EGFR下游通路中PI3K表达水平的影响,分光光度法测定姜黄素对凋亡蛋白Caspase-3活性的影响。结果 姜黄素对PC9/G2的无毒剂量为4 μmol/L,姜黄素联合吉非替尼组细胞存活率比单用吉非替尼组降低13%~22%,姜黄素使PI3K的表达水平明显下降,Caspase-3凋亡蛋白活性显著提高。结论 姜黄素对PC9/G2具有耐药逆转作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下调PI3K的表达水平,诱导更多的凋亡蛋白Caspase-3而实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统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选择吉非替尼一线治疗的耐药时间,收集临床资料,探讨吉非替尼耐药时间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选取2015年1月至2019年10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就诊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患者110例,根据患者耐药时间分为耐药(耐药时间≤6个月)、中度敏感(6个月<耐药时间≤12个月)、敏感(耐药时间>12个月)3组,分析性别、年龄、吸烟史、癌胚抗原(CEA)、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211)、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性粒/淋巴细胞比值(NLR)、乳酸脱氢酶(LDH)、血红蛋白(Hb)、肿瘤最大径、是否有胸腔积液、器官转移情况(肺、骨、肝、肾上腺)、肿瘤TNM分期、EGFR突变类型与耐药时间的关系。结果110例患者中男31例,女79例;年龄33~86岁,平均年龄(60.85±9.98)岁;耐药组20例,中度敏感组54例,敏感组36例。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CY211、NLR≥4、高LDH、肝转移在不同耐药时间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年龄≥65岁与耐药时间呈正相关关系,年龄大者预示着耐药时间较长;CY211、NLR≥4、高LDH、肝转移与耐药时间呈负相关关系,高CY211、高NLR、高LDH、肝转移预示着耐药时间较短。多元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5岁、NLR≥4、肝转移是耐药时间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EGFR突变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选择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后的耐药时间与年龄、CY211、NLR、LDH、肝转移相关,其中年龄<65岁、NLR≥4、肝转移是耐药时间短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7.
吉非替尼(gefitinib,ZD1839)是一种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TK)抑制剂,是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分子靶向药物。我科自2003年12月至2005年2月给33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口服单药吉非替尼。现将疗效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3例均为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其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39~83岁,平均55.3岁。腺癌24例,鳞癌7例,腺鳞混合癌和支气管肺泡癌各1例。按1997年肺癌国际TNM分期标准,ⅢA期3例,ⅢB期12例,Ⅳ期18例。其中多发性骨转移8例,脑转移9例,双肺弥漫性转移9例。同时有两个器官转移7例,>3个器官转移4例。入组时K…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吉非替尼(Iressa)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22例化疗后失败的晚期Nsclc病例,16例有肺内转移,2例脑转移,4例骨转移。吉非替尼250mg/次,1次/d,口服,全组服药1至4个月不等。结果客观有效(完全缓解+部分缓解)率54%,疾病控制率为60%,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99d。疗效与性别、病理类型及KPS评分相关。最常见的药物相关不良事件为皮疹4例、腹泻1例。结论吉非替尼治疗化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有较好的疗效,毒副反应小,服用方便。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12例老年晚期无手术及化疗指征的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mg口服,每天1次,直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评价近期疗效、生存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完全缓解(CR)2例,部分缓解(PR)5例,稳定(SD)3例,进展(PD)2例,有效率为41.67%,临床受益率为58.33%;中位无疾进展时间为6个月,中位生存期为13个月,1年生存率为63.23%;生活质量明显改善者占66.67%;药物不良反应多为Ⅰ~Ⅱ度皮疹及腹泻。结论吉非替尼应用于老年晚期不能手术和化疗的NSCLC患者的治疗,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轻微,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吉非替尼门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吉非替尼门诊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对72例化疗失败或不能耐受化疗及不愿接受化疗的经病理或细胞学证实的晚期NSCLC患者给予吉非替尼250 mg,口服,qd,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结果:72例患者中无完全缓解患者,部分缓解25例(34.7%),稳定18例(25.0%),疾病控制率59.7%,进展29例(40.3%)。中位肿瘤进展时间(TTP)为7.0个月,1年生存率为52.7%。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依次为痤疮样皮疹34例(47.2%),皮肤干燥21例(29.2%),腹泻19例(26.4%),恶心9例(12.5%),肝功能异常(ALT,AST升高)3例(4.2%)。结论:吉非替尼门诊治疗晚期NSCLC安全有效,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