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加味补中益气汤与西药用于脑分水岭梗死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6年9月接收的脑分水岭梗死患者62例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治疗,实验组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联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分水岭梗死,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与西药联合治疗,不仅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较低,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2.
刘素兰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5(32):159-159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脾胃论》。由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炙甘草组成,具有调补脾胃、升阳益气之功效。主治脾胃气虚、气虚发热及清阳下陷,在临床中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辩证治疗对气虚发热、失眠、气虚头痛、内脏下垂等证,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清代医家柯琴说:劳倦形衰,气少阴虚而生内热者,表证 相似文献
3.
董世钢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6(15):86-87
补中益气汤创于李东垣,是根据《内经》"虚者补之"、"劳者温之"、"陷者举之"的原则而制定,临床适应病证甚广,凡因脾气不足而形成的疾病,或因其它脏腑发生疾病而导致的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气虚下陷、清阳不升等症,均可加减用之。1临床运用1.1眩晕中气不足,脑髓失养。症见头昏目眩,气短心慌,四肢疲乏,纳谷不香,自汗,脉细,舌质淡苔白。用补中益气汤加淮山药、炒酸枣仁、白术、龟板。1.2胃脘痛(胃下垂)中气不足,浊阴内聚。症见上腹部饱胀,并有不规则的间歇性隐痛,纳差,嘈杂吐酸,形寒怕冷,乏力,脉细弱,舌淡胖苔薄白。用补中益气汤加砂仁、乌贼 相似文献
4.
5.
本人自 1989年以来 ,运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对妇科病 ,主要是月经失调性疾病进行探索性治疗 ,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观总结如下 :1 一般资料共 82例 ,年龄 12~ 5 1岁 ,12~ 40岁 5 4例 ,41~ 5 1岁 2 8例 ;功能性子宫出血 42例 ,排卵期子宫出血 5例 ,月经稀少及闭经19例 ,经前期紧张症 8例 ,更年期综合征 5例 ,闭经 泌乳综合征伴不孕 3例。2 治疗方法2 .1 选用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为基本方剂 :黄芪 15g ,甘草 5g ,人参 10g ,当归 10g ,陈皮 10g ,升麻 3g ,柴胡 3g ,白术 10g。2 .2 治疗当中选用基本方 ,再根据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及发… 相似文献
6.
7.
补中益气汤临床应用和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补中益气汤出于金元四大家之一李东垣的《脾胃论》,作者用之加减治疗内、妇科杂症,颇有效验,现介绍如下。1神经性头痛阿某某,女,48岁,维吾尔族。2005年4月8日初诊。患者头痛病史8年,每因劳累,受寒或精神刺激而发,发作时需服用大量止痛药并卧床休息方得缓解。曾在城区多家医院检 相似文献
8.
补中益气汤出自李东垣所著《脾胃论》一书 ,方由黄芪、人参、炙甘草、当归、升麻、柴胡、白术、橘皮组成。具有调补脾胃 ,升阳益气之功。主治脾胃气虚而致的身热有汗 ,渴喜热饮 ,头痛恶寒 ,少气懒言 ,饮食无味 ,四肢无力 ,舌嫩色淡 ,脉虚大 ;或气虚下陷而致的脱肛 ,久痢 ,胃下垂 ,子宫下垂等病 (症 )。近些年来 ,笔者用来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隐性心衰、慢性肾小球肾炎等病(症 ) ,疗效颇佳 ,兹将运用心得小结如下 ,供参考。1 治疗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动脉硬化性脑梗死属中医“中风”范畴 ,我们从临床实践中认识到 ,该病病位在脑 ;脾胃虚弱 ,… 相似文献
10.
1 例 1 女性 34岁 ,人工流产后声音嘶哑 6个月余 ,说话费力 ,不能持久 ,上午症重午后稍轻。曾服用多种抗生素及激素等药物治疗无效。诊见 :面色苍白 ,咽喉粘膜色淡 ,声带松弛。舌体胖、苔白、脉细。证属气虚喉音。予补中益气汤治疗 :黄芪、党参各 30g ,白术 15g ,当归 2 0g,陈皮、石菖蒲各 10g ,炙甘草、升麻、柴胡各 6g。 1疗程后症状明显得到改善 ,原方再进 3剂后 ,诸症消失 ,1年后随访 ,未见复发。体会 喑哑之病祖国医学多有论述 ,《景岳全书·声喑》 :“喑哑之病 ,当知虚实 ,实者其病在标因窍闭而喑也。虚者其病在本 ,因内夺而喑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溃疡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胃溃疡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要用西药联用治疗,观察组40例采用中医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就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观察组45例患者中,治愈27例,占60%;好转17例,占37.8%;无效1例,占2.2%,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45例中,治愈16例,占35.6%;好转18例,占40%;无效11例,占24.4%,总有效率为75.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胃溃疡采用加味补中益气汤治疗,可降低复发率,提高临床有效率,明显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崩漏亦称崩中漏下。一般以来势急、出血量多的称为崩;来势缓、出血量少淋漓不尽的为之漏。其发病机理主要由冲任损伤,不能固摄。而导致冲任不固的原因,则有热扰血海、迫血妄行;瘀阻冲任,血不循经;脾气虚弱,统摄无权;肾阴阳虚衰、封藏失职等。在论治中应遵循“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灵活运用塞流、澄源、复旧三法;后人又补充了清利下焦湿热、活血化瘀之法。以往临床只顾辨病,而忽视了辨证,造成闭门留寇,顾标失本之弊,以致漏下不止,久久难愈。治崩漏之法要从辨证入手,从本论治,如虚则先补气后养血;阏则先化阏,后调补脾胃;热则先清热凉血,后调和冲任等,即是从本论治之道。因妇人以血为用,以冲任为本。冲为血海,冲 相似文献
13.
14.
补中益气汤治疗发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东垣创立之甘温除大热法,是中医治疗内伤发热的重要治法,亦是《脾胃论》一书的核心论题,数百年来一直指导中医临床实践。补中益气汤是李东垣著名方剂之一,系遵《内经》“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之意,为脾胃气虚、中气下陷所致之症而设。李氏在《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指出“脾胃气衰,元气不足”,会导致阴火内生,并提出“惟当以辛甘温之剂补其中而升其阳,甘寒以泻其火”的治疗原则,拟定补中益气汤作为治疗的主要方剂,使甘温除热的治法具体化。笔者五年来在临证中,对32例应用中西药治疗而罔效的久热病例施以加减的补中益气汤而屡用屡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游泳劳损法结合限食法制作大鼠气虚模型,并观察补中益气汤对气虚证大鼠血液流变性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气虚模型组,补中益气汤高(4.0 g·ml-1)、中(2.0 g·ml-1)、低(1.0 g·ml-1)剂量组。利用游泳劳损法结合限食法制备大鼠气虚模型,造模同时给药,实验结束后对模型进行评价及检测各组血流流变学参数。结果:利用本实验方法成功制作大鼠气虚造模,补中益气汤高、中、低剂量对气虚大鼠全血高切黏度、中切黏度、低切黏度、血浆黏度、纤维蛋白原、红细胞变形指数及聚集指数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作用。结论:游泳劳损法加限食法能成功制作大鼠气虚模型,且补中益气汤对气虚大鼠血液流变学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补中益气汤治疗早产患儿反复性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的70例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早产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其中观察组患儿给予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抗生素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愈有效率为57.14%(20/35),观察组治愈有效率为88.57%(31/35),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多汗、体倦乏力、食少纳呆、大便异常等症状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对于反复性呼吸道感染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患儿症状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腹部手术后腹胀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采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新斯的明治疗。2组均3天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33例,有效2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治愈9例,有效13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为73.33%,经X^2检验,2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腹部手术后腹胀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研究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2月至2016年2月的颈动脉斑块患者72例,按照随机的分配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应用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后对临床疗效,斑块面积和内膜中层厚度(IMT)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的有效率为91.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的有效率75.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斑块面积和IMT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HT5"H结论 加减补中益气汤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效果明显,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汤治疗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二例不同的临床病历,加减用药。结果:二例不同病历患者均已痊愈。结论:补中益气汤治疗汗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