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当我们遇到身边突然有人昏倒在地时,首先会想到拨打120急救电话.之后就只有等待了。据统计,由于没有现场急救措施,大部分的死亡病例都发生在送到医院以前。其实.如果您能掌握一些急救技能.这时就能做得更多.很有可能挽回一条生命。  相似文献   

2.
发展急救专业学科,建立新型急救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急救医学领域亟待解决的课题 “急诊不急”是当前医院的一大问题,是群众“就医难”中的焦点,也是医患纠纷的“多发区”。由于各种原因,过去我院的急诊科一直是医院医疗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群众对此有诸多抱怨。我院“急诊不急”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急救意识不强,没有把急救摆在医疗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二是急诊科不是急救专业学科,是属“支援型”急诊科,没有固定人员,医生是各科临时抽调来的,这支队伍大部分是青年医生和进修医生,“临时工”观念强。科领导抱着守摊、别出问题的思想,谈不上如何提高急救质量和急诊工作长远规划。因此,多年来,急诊抢救设备陈旧,管理不到位。急诊室患者就医流程不规范,若干诊室、科室之间不协调,独立性强。医疗环境差,空间狭窄拥挤,患者看病、作检查、会诊均由家属背抬,四处询问,社会效益不尽人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亚洲发达国家日本急救医学的现状和进展,包括危重医疗转运系统的组织和结构、院外救护系统和医院分级、对院外救护提供者进行各种救护水平的训练和教育等。供我国急救医学的发展参考。  相似文献   

4.
急救医疗的任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咯血是多种疾病的一种共同症状,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急症,引起咯血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肺吸虫病等。其中以肺结核病咯血最为常见。青年人咯血的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最为常见;中老年人咯血应多想到肺癌。 咯血的表现为血通过咳嗽而咳出,出血前有胸闷、喉部发紧,血液呈鲜红色,夹有泡沫及痰液。由于被侵蚀血管的大小不同,咯血量的多少也不等。临床上,咯血量在100毫  相似文献   

6.
现场急救工作是由通信、运输、急救医疗三大基本要素组成的急救单元完成。在整个现场急救过程中,三者必须密切配合,有机地.结合为一整体,才能保证医疗急救操作快速准确、安全有效地进行。  相似文献   

7.
春节期间,人们告别一年的辛苦忙碌,合家团聚,走亲访友,尽情地享受假日的快乐。然而这种情况下也最易出现突发的疾病与意外。急救知识先学会,才能防患于未然,过个平安祥和健康年。节日里身边最亲近的人发生了意外怎么办?为了争取最宝贵的营救时间,快来学习一些家庭急救的小常识,有了它们的帮助,问题至少就解决了一半。这些小常识操作简单而且非常实用,聪明的你,还在等什么呢?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海南发生的一例潜水意外死亡,就潜水急救有关的认识、管理、普及、技术问题进行分析,指出不足,建议深刻认识潜水急救、加强潜水安全管理并开展潜水急救的研究,以便更好地为潜水旅游服务.  相似文献   

9.
夏秋时节,容易引起食物中毒。在家中一旦有人出现上吐下泻、腹痛等食物中毒,千万不要惊慌失措,应冷静地分析发病的原因,针对引发中毒的食物以及吃下去的时间长短,及时采取如下三点应急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烈日下劳动或运动时,因头部持续受到强烈日光照射,日光中紫外线穿过颅骨直接作用于脑膜及脑组织即引起头部血管扩张,导致脑及脑膜充血,头部温度和体温急剧升高,以致神智异常,继发各脏器功能障碍。日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致命性急症,在炎热的夏季多见,病情发展急剧,甚至迅速死亡。  相似文献   

11.
创伤性骨科治疗是当前急诊科中比较重要的临床医学研究领域,创伤性患者具有病情复杂、病情变化快等特点,如果急救不当,会很容易引起致残甚至死亡,影响病情的进一步治疗。因此,如何对创伤性骨科患者进行急救成为了临床医生关注的焦点。本文结合实际的创伤性骨科案例,分析了在创伤性骨科治疗中需要注意的事项,旨在为急诊科提高急救效率和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2.
医学领域一门新兴学科-急救医学正在崛起,院外急救是急救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院外急救具有突发性。时效性和综合性的明显特点,院外急救的管理因此显得尤为重要,必须从更新观念,构筑体系与完善制度三方面入手,全面提高院外急救水平,最大限度地维护人们的健康。  相似文献   

13.
多年来的急救工作让我们认识到,急救医疗的重点人群任社区,开展社区急救医疗是提高急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建立“城市中心医院一急救(120)一社区医院”的社会型急救网络,是提高全社会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几年来,本刊已经介绍了各种情况下的急救方法,但是读者是否真正关注了急救的重要性,实际地学习急救的要领?  相似文献   

15.
建立"城市中心医院—急救(120)—社区医院"的社会型急救网络,是提高全社会急救水平、提高急救成功率的关键所在,也是当今急救医学发展的主要趋向。建立社会型急救网络,应包括信息网络与社会型急救网络。信息网络只是通过信息流缩短急救时间;而社会型急救网络则以城市中心医院为基础,把急救站建立在社区,通过建立社区紧急救援志愿救护队,和对社区医院人群进行相关培训,做到"急救社会型、结构网络化、抢救现场化、知识普及化"。提高急救患者的生存率,减少急救患者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医药与保健》2011,19(11):10-10
目前认为在温度正常的环境中,一个心脏猝死的患者只有在4分钟内得到复苏,才有望生还。而结合我国的实情,即使是急救网络比较健全的北京,急救半径尚过长,并难以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及时到达现场。有资料显示,从目击者发现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到专业急救人员赶到现场为患者救治的平均时间为9分钟,  相似文献   

17.
在日常工作中,尽管采取一系列的安全措施,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因为人们一时的疏忽大意或客观上电器绝缘性能的降低,导致的漏电仍然会造成触电事故。轻者造成电击伤,重者使“心房纤颤”停止跳动、呼吸停止。1999年4月3日,福清供电检修所检修班班长带领3位同志一起在朱山变电站年检时,班长不幸被35KV高压电触击昏迷不醒,呼吸、心跳停止。3人立即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对其进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15min后呼吸心跳恢复,随后送往融强医院做进一步检查。由于处理及时,方法得当,使触电者能在12 h内送到上海电力职工  相似文献   

18.
NiklcanenHE的EmergencyMedicineinFrance一文刊登于AnnalsOfEmergencyMedicine1998年1期上,该文以依期摩(Essonne)市为例,表现了法国急救医学组织,急诊部的规模,院前急救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设想。  相似文献   

19.
近25年,德国急救医学疗系统发展成为遍布全国,严格依同样标准主建成的专业组织,包括具有标准化设备的救护车和救援直升飞机,调度中心和专业培训系统。目前尽管处于预算减少时期,但为了改善和发展求工作,德国仍实实了一套质量管理系统。其发展过程值得借鉴,现介绍如下,原文刊登于1998年31卷期AnnalsofEmergencyMdicine。  相似文献   

20.
猝死的急救     
宁蔚夏 《健康博览》2001,(11):13-13
我国优秀排球运动员朱刚因马凡氏综合征辞世沙场,英年早逝,不仅造成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巨大损失,也引起了人们对猝死的极大关注。那么,什么是猝死?遇到这种意外情况,人们应当怎样应对? 猝死(Sudden Death)又称突然死亡,系一临床综合征,是指平素看来健康或病情已基本恢复或稳定者,在很短时间内突然发生意想不到的非创伤性死亡,往往来不及救治,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