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部分医院门、急诊常见感染抗生素的选择。方法 :采用问卷的方法调查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友谊医院、北京天坛医院、北京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解放军第 30 1医院等 15家医院教授 (A组 )、主治医师 (B组 )、住院医师 (C组 )、进修医师(D组 )对 3种常见门、急诊感染 (急性膀胱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性细菌性肠炎 )的抗生素选择 ,并对结果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共收到北京协和医院问卷 16 1份 ,收到其他医院 32 3份。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青霉素类和加 β-内酰胺酶抑制剂的青霉素类几乎占所有抗生素的 5 0 %以上。A组 ,协和医院选择第 2代头孢菌素比例高 ,而其他医院选择加酶抑制剂青霉素类的比例较高 (P<0 0 5 ) ;B组 ,协和医院选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占第 1位 ,与其它医院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选择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者均少。急性膀胱炎 ,氟喹诺酮抗生素是各组的首选 ,协和医院A组甚至达到了 10 0 % ,与其它医院 (6 1 1% )比较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急性细菌性肠炎 ,选择氟喹诺酮和氨基糖苷抗生素的比例在各组均达到 90 %以上。与急性膀胱炎相似 ,协和医院医师更偏向于氟喹诺酮 (氟喹酮类 氨基糖苷类 =2 1) ,而其他医院选择氟喹诺酮和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比例接近 1∶1。结论 :(1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及其特点,探讨预防措施.方法对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45例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本组45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中,治愈好转30例,放弃治疗3例,死亡5例,7例行血液透析治疗后均预后良好.结论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的发生,与发病年龄、原有基础疾病及治疗药物的使用等密切相关,一旦发生,应及时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4.
86例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脑血管病(CVD)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发生率,发生原因,死亡率及防治措施。方法:将入院时肾功能正常而入院后3天、7天肌酐(Cr)及尿素氮(BUN)超过正常值的52例为观察组(I组),Cr及BUN正常的34例为对照组(II组)。结果:有糖尿病病史、高血压病史、冠心病病史、脑部病变、发热及高代谢因素等及甘露醇应用的剂量和疗程是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主要危险因素。I组并发肾功能损害而死亡13例,II组死亡3例。结论:积极预防急性脑血管病并发急性肾功能损害的多种因素及合理应用甘露醇可避免急性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5.
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是根据蒲地蓝消炎片原方改革剂型后研制成的新剂型,由黄芩、蒲公英、苦地丁、板蓝根4味中药组成。根据其原方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的功能,作者选择急性扁桃体炎(肺胃实热型风热乳蛾证)、急性咽炎(肺胃实热型风热喉痹证)共180例(其中60例为对照组)病人进行疗效观察。效果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邹新平读者来信说,他26岁的女友有颈淋巴结结核病史.于1995年夏的一天,突然腰部疼痛难忍,双脚皮肤发麻、发胀,有蚂蚁爬行感觉,不停地跳动可减轻苦楚.  相似文献   

7.
朱森林 《安徽医药》2015,(1):116-117
目的:探讨急性胆囊炎行急诊(ELC)和延期(DLC)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1月—2009年6月93例治疗急性胆囊炎患者的临床资料。以起病时间≤72 h 和>72 h 分为 ELC 组和 DLC 组进行对比分析。比较各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中转开腹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结果ELC 组手术时间平均(91±26.2)min,术中出血量(64.2±32.8)mL,中转开腹率4.44%,术后并发症发生率8.9%(4/45),住院时间平均(4±2.7)d,治疗费用平均(4320±1450)元;DLC 组手术时间平均(104±34.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65.4±38.9)mL,中转开腹率8.3%,并发症发生率10.5%(5/48),住院时间平均(8±3.9)d,治疗费用平均(6970±1572)元。ELC 组在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方面明显小于 DLC 组(P <0.01)。结论ELC 与 DLC 在治疗急性胆囊炎方面均有安全性,ELC 相对 DLC 具有住院时间短,费用较低,恢复较快等特点,在治疗结果和生活质量上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病发机制,寻找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方法,有效降低其病死率。方法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4月我院收治的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3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和分析。结果 36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患者预防和治疗后,24例得到治愈,10例好转,还有2例病残。结论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急性脑梗死的病死率高,临床治疗应以预防为主,以提高临床治疗效率,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相似文献   

9.
郭永梅  黄欢 《江西医药》2011,46(5):429-430
有些急性心包炎在临床表现和心电图特征酷似急性心肌梗死,极易被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如进行溶栓等治疗可能会导致不良后果。本文对2例酷似急性心肌梗死的急性心包炎的临床症状、心肌酶谱变化和心电学特征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0.
11.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32例AMI患者和3 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清TH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AMI患者血清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降低,反三碘甲状腺原氨酸(rT3)增高(P<0.05),尤其是伴有急性心力衰竭或有大范围心肌梗死时,这种改变更加显著.结论 T3、FT3和rT3水平变化与AMI病情严重程度相关,血清T3、FT3降低和rT3增高可能作为反映严重程度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2000年7月至2004年7月,我院共收治表现为急性阑尾炎而被误诊的结肠癌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抗生素治疗常见呼吸道感染的误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呼吸道感染患者使用抗生素似乎是一件很平常的事,然而抗生素对于常见呼吸道感染包括急性咽炎、急性鼻窦炎、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加重等是否有很好的疗效,本文将通过对随机对照研究的回顾为您作详尽的解答。  相似文献   

14.
15.
陈小燕 《福建医药杂志》2003,25(3):236-236,F003
1 病例摘要患者 ,女 ,2 6岁。 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下腹部持续性钝痛 ,未诊治 ,腹痛进行性加剧 ,以下腹部及右下腹为甚。发热 ,体温超过 39℃。腹肌较紧张 ,下腹部及右下腹压痛 ,麦氏点压痛较明显 ,有反跳痛 ,移动性浊音可疑阳性 ,肠鸣音 1~ 2次 /分。血常规 :WBC 30 .3× 10 9/ L ,N 0 .90。超声所见 :子宫稍大 ,内见节育环 ,位置正常。于右下腹见一长管状回声条 ,长约 4 4 mm,宽约 14 m m,在其下方见一暗区 (见图 1) ,另于子宫周围见不规则低 -无回声区 ,子宫直肠窝也见一大小约6 2 mm× 4 2 mm低 -无回声区 (见图 2 ) ,这些暗区边界…  相似文献   

16.
"ARF"窗指导下序贯通气治疗有机磷中毒所致急性呼吸衰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在"AOPP急性呼吸衰竭控制窗(ARF窗)"指导下,序贯通气治疗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急性呼吸衰竭的可行性和临床效果.方法 30例AOPP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分为序贯通气治疗(NIV)组与常规治疗(TV)组.有创通气治疗出现"ARF窗"后,NIV组改用无创机械通气支持直至脱机,IV组继续有创机械通气,以压力支持方式脱机.结果 NIV组的有创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及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均明显低于IV组(P<0.05);但住院病死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序贯通气可以缩短AOPP所致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的有创通气时间和入住ICU时间,降低VAP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止痛消炎膏治疗急性胆囊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符合标准的急性胆囊炎患者按照单盲法随机分成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外敷止痛消炎膏+抗感染、解痉治疗;对照组仅采用抗感染、解痉治疗。结果止痛消炎膏外敷后,26例患者治愈,9例无效;对照组12例临床治愈,22例无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止痛消炎膏外敷对于急性胆囊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治疗急性非结石性胆囊炎治疗效果优于结石性胆囊炎。  相似文献   

18.
急性肾损伤是一种ICU患者中常见的疾病,致死率较高,当合并肺损伤时,致死率显著提高,可达到80%。急性肾损伤可导致全身体液灌注量增加,血浆渗透压升高进而引起肺水肿和急性呼吸衰竭。同时,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和可溶性调节因子代谢异常等也可能参与急性肾损伤诱导的肺损伤。对急性肾损伤诱导肺损伤的临床认识和可能发病机制的研究,将有助于临床疾病的治疗和死亡率的降低,同时也将有助于对其它肾脏疾病发病机制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急性肺损伤23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磊 《中国实用医药》2009,4(23):116-117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急性肺损伤(ALI)的发生率及临床意义。方法将134例发病48h内入院的ALI患者,按入院7d内有无并发ALI分为2组:ALI组23例,非ALI组111例。观察两组胸部影像、神经功能缺损(如意识障碍、吞咽困难、是否卧床及咳嗽反射减弱)、鼻饲使用情况及入院1周和出院时的死亡率。结果13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并发ALI 23例(发生率达17.2%);ALI为多因素作用所致,其中与鼻饲、卧床、意识障碍、吞咽困难、咳嗽反射减弱及肺感染程度等有关;ALI组与非ALI组的总死亡率分别为42.5%和18.4%(P〈0.01)。结论ALI是老年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临床要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36例诊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特征,探讨其发病机制、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方法对本院2009~2010年收治的36例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的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资料及腹部B超检查进行分析。结果 36例患儿中男25例(69.44%),女11例(30.56%),男孩多于女孩;发病年龄以3~7岁为主,为26例(72.22%),其次为1~3岁,为6例(16.67%),7-12岁为4例(11.11%);所有患儿均有腹痛表现,伴有腹肌紧张仅1例(2.78%),均无反跳痛;22例(61.11%)有发热表现;伴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20例(55.56%),咽痛22例(61.11%);伴有呕吐14例(38.89%),腹泻5例(13.89%);血常规白细胞总数大于10×109/L者26例(72.22%);腹部B超显示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大小为76mm~207mm。结论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诊断可结合患儿有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的前驱病史;腹部压痛不固定;腹部B超提示多发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并排除其他引起腹痛的常见病后即可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