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家涛  卢泳 《中国针灸》2002,22(6):42-50
“龙虎交战”作为针刺手法之一,首见于《金针赋》(明·徐凤):“龙虎交战,左撚九而右撚六,是亦住痛之针”。其止痛特色一目了然。《针灸大成·三衢杨氏补泻》(明·杨继洲):“龙虎交战手法,三部俱一补一泻……龙虎交争战,虎龙左右施,阴阳互相隐,九六住疼时……凡用针时,先行左龙则左拈,凡得九数,阳奇零也。却行右虎则右拈,凡得六数,阴偶对也。乃先龙后虎而战之,以得气补之,故阳中隐阴,阴中隐阳,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曰龙虎交战,以得邪尽,方知其所,此乃进退阴阳也”。龙虎交战通过左右反复交替捻转以镇痛,属于《金针赋》中“治病八法”之一。“龙”,指左转,即大指向前捻转;“虎”指右转,即大指向后捻转;左转右转两法反复交替进行,称“交战”。  相似文献   

2.
祖国医学确立的复式针刺补泻手法种类较多,"龙虎交战"针法是一种补泻兼施且在临床中得到广泛应用的众多复式补泻手法之一,首见于徐凤《针灸大全》中,后世各代医家对其理论进行了发展和扩充,多将其用于临床镇痛以治疗各种痛症,疗效确切。文章结合古今文献对龙虎交战针法理论渊源及临床应用作一简要小结。  相似文献   

3.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痛证2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4.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痛证220例临沂地区中医院(276002)赵洛匀关键词龙虎交战针法;痛证;疗效观察笔者于1991年1月~1994年4月对220例坐骨神经痛、急性腰扭伤、肌纤维组织炎等病引起的疼痛患者,采用龙虎交战针法治疗,收到满意效果。1临床资料及疗...  相似文献   

5.
"龙虎交战"针法是祖国医学确立的众多复式针刺补泻手法之一,此法首见于徐凤《针灸大全》,经后世各代医家的发展和扩充,现今多将其用于临床各种疼痛性疾病的镇痛治疗,并逐渐获得各医家的认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本文就龙虎交战针法的镇痛理论的渊源、临床应用及适应症、禁忌症作一阐述,以期为临床应用推广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6.
龙虎交战法,是在毫针行针过程中左转、右转反复交替进行的一种以镇痛为主的针刺手法。首载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龙,指苍龙,为左,意指左转捻针,为补法;虎,指白虎,为右,意指右转捻针,为泻法。龙虎交战法,是比喻龙虎争斗之声势,以交替操作,达到补泻兼施的一种针刺手法。  相似文献   

7.
正偏头痛是针灸科常见病、多发病,针灸在偏头痛的治疗中具有明显优势[1]。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是融合了提插、捻转、九六等手法的复式补泻手法,以捻转补泻为主。龙指左转,虎指右转,反复进行,故称交战,因在捻转补泻过程中,寒热相替,又似龙虎相争之义,故名。本法首载于明·徐凤《针灸大全?金针赋》,为住痛之针。笔者采用龙虎交战镇痛针法治疗偏头痛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8.
试论“龙虎交战”针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复式补泻手法较多,名目也繁多,各医家的理论论述和临床应用也较多,且有异同。龙虎交战针法是众多的复式补泻手法之一,系属于补泻兼施的一种复式针刺补泻法。本法始见于《针灸大全》中之《金针赋》,后世有所发展,目前临床多宗此法治疗痛证。本文结合文献和临床实...  相似文献   

9.
龙虎交战针法治疗坐骨神经痛169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詹德琦 《中国针灸》2000,20(8):481-482
将221例坐骨神经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运用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组169例,一般针刺手法对照组52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9.4%,对照组84.6%,经过临床疗效观察,二者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提示龙虎交战针刺手法治疗坐骨神经痛优于一般针刺手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龙虎交战针法联合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CSR)的效果。方法:9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组和B组各46例。B组用常规针刺联合牵引治疗,A组用龙虎交战针法联合牵引治疗。结果:A组总有效率较B组高(P<0.05)。A组治疗后WBLSV、WBHSV、PV较B组低(P<0.05),A组治疗后VAS评分、NDI较B组低(P<0.05),A组治疗后血清IL-1β、TNF-α、IL-6水平较B组低(P<0.05),A组治疗后血清β-EP水平较B组高、血清5-HT、PGE2水平较B组低(P<0.05)。结论:龙虎交战针法联合牵引治疗CSR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醒脑开窍针法对缺血性中风针刺介入治疗的最佳时机。方法:将我院收治的356例缺血性中风住院患者随机分为四组,A组针刺介入时机为发病6h以内,B组为发病6h~3天,C组为发病后3~7天,D组为发病后7~14天。分别于针刺前、针刺14天、针刺28天采用中医症状、体征评分;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表(NIHSS);改良Barthel指数对患者进行评定。结果:经治疗后A组与其它三组在ADL、NIHSS及中医症状体征评分方面均出现了较明显的差异。结论:醒脑开窍针法越早介入治疗患者预后越好。  相似文献   

12.
洪东方  李斌  李帅帅 《新中医》2021,53(18):142-145
目的:观察毫火针联合推拿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8 例缺血性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将受试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 例。2 组给予相同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加用Bobath 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组加用毫火针联合推拿治疗。治疗4 周后,观察2 组临床疗效,并对2 组治疗前后上肢痉挛程度、运动功能、生活能力进行评估。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7.06%,对照组为88.24%,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 组改良Ashworth 量表(MAS)、上肢Fugl-Meyer 运动功能量表(FMA)、Barthdl 指数(BI)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 组MAS 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上肢FMA、BI 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毫火针联合推拿治疗对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上肢痉挛改善效果良好,能有效促进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改善患者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透刺四关穴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指趾活动障碍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120例患者,采用自身治疗前后对照法,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透刺四关穴治疗。针刺10天判定疗效。结果:本研究共120例,手指功能:治愈率30%,总有效率85.8%,无效率14.2%。足趾功能:治愈率42.5%,总有效率79.2%,无效率20.8%。结论:透刺四关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急性期指趾活动障碍疗效确切,具有较好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及针刺效应。方法 60例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30例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施以针刺。治疗21 d后,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rthel指数;并对治疗组30例患者进行红外热像仪检测。结果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前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Barthel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患侧阳白、地仓、合谷、太冲穴穴位表面温度在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高于治疗前。结论针药并用治疗在改善缺血性中风后遗症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与单纯药物治疗比更有优势。针刺能提高阳白、地仓、合谷、太冲穴的皮肤表面温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文献研究总结分析扶阳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现代临床配伍用药规律。方法:提取2021 年2 月以前的所有以扶阳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研究文献中的中药组方内容,用Excel 2016 创建药物组方数据库,用SPSS26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中药运用频数进行统计分析和聚类分析,用IBM SPSS Modeler 18.0 对药物进行关联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261 篇合格文献,药物共212 味,共计医治患者13 346 例,其中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最常与扶阳药配伍。与扶阳药配伍常见的药对为桂枝-川芎、桂枝-当归、桂枝-地龙、桂枝-赤芍、桂枝-桃仁;补阳还五汤加桂枝、丹参,二陈汤合小续命汤加减为扶阳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常用方。结论:扶阳药与活血化瘀药、补虚药、平肝熄风药、清热药配伍可增强防治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浅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灸捻转进针浅刺治疗法的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用针灸捻转进针浅刺法治疗,对照组30例用常规针刺法治疗,方法同治疗组。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中医证候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6.7%。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捻转进针浅刺法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偏瘫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通督泄毒法与常规针刺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差异。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取肩髃、曲池、足三里、阳陵泉等穴,每周5次,共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梅花针叩刺治疗,每周3次,共治疗6周。观察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愈显率为86.7%,优于对照组的33.3%(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ADL评分均较对照组改善明显(P<0.05)。结论:采用通督泄毒法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8.
于勰荔  黄建亮  刘建英  方盛 《新中医》2023,55(1):164-168
目的:观察任督通调针刺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76例缺血性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3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任督通调针刺治疗。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功能性经口摄食量表(FOIS)评分、吞咽功能评估量表(SSA)评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半身不遂、头晕目眩、舌强言謇、辗转不利、肢体偏枯、舌苔薄白痰多的中医证候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上述6项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为76.3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OIS吞咽功能分级均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FOIS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SS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对照组为15.7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任...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针刺参数对针刺微循环疗效的影响。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中内关穴最佳刺激参数。方法:复制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以针刺频率的慢、中、快(1、2、3次/秒)和针刺时间的短、中、长(5s、60s、180s)的两因素三水平针刺参数搭配组合9种针刺参数组以捻转手法刺激"内关穴",以微循环(输入枝管径、输出枝管径、输入/输出)为效应指标,通过多因素方差分析明确时间、频率以及二者交互作用的显著性,通过正交设计分析不同针刺参数组作用于"内关穴"对MCAO大鼠微循环的影响。结果:频率对微循环有显著影响,时间和交互作用的影响较弱。输入枝管径的最优组合是快频率,中时间组(3次/秒,60秒);输出枝管径的最优组合是快频率,长时间组(3次/秒,180秒);输入/输出的最优组合为快频率,短时间组(3次/秒,5秒),可见临床上针刺在改善微循环,增加微循环灌注量上必须保证快频率,才能取得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饮治疗缺血性脑中风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缺血性中风的患者分为治疗组(中药结合常规西药治疗)36例和对照组(常规西药治疗)26例,治疗45d,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83.3%,明显优于对照组(73.0%),(P〈0.05)。结论:补气活血饮对中风偏瘫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