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Lewis槽中研究了表面活性物质对三种部分互溶液液体系传质速率的影响,并与单液滴传质实验结果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表面活性物质对Lewis槽和单液滴传质速率有类似的影响,对Lewis的影响程度高于单液滴。  相似文献   

2.
选择四种具有不同互浓度的液液体系,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加入对单液滴传质系数的影响。结合界面张力的测定结果,探讨互浓度、界面活性与传质系数的关系。结果表明,互浓度与界面活性、传质系数的降低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对于低界面张力、部分互溶的体系,界面张力不是决定表面活性物质对液滴传质系数影响程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以兰113B-P204-煤油-H2SO4液膜体系从稀NiSO4溶液中分离回收镍的方法。实验结果表明液膜法除Ni2+在技术上是可行的。讨论了膜相组成、酸度、乳水比、油内比、搅拌转速及试剂比等因素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并考察了膜相的重复使用。  相似文献   

4.
建立了闭式涡轮转盘塔(CTRDC)的传质数学模型-简化的扩散模型,并用数值计算方法求得塔内浓度分布和传质系数Koda。计算结果与实验测定值相当吻合,说明模型能较好地反映CTRDC中的传质状况,可用于CTRDC塔高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5.
选用无毒性的磷酸三丁酯作载体,耐酸碱性能较好的兰113B作表达活性剂,用乳状型液膜从废水中去除6价铬离子。除了研究合理的配方外,对影响过程的各个工艺参数进行了较全面的考察。并针对深度分离的特点,提出了传持的几何图像和物理模型,计入了膜破裂的影响,得到的结果在一定条件下实验值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液膜萃取锌离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液膜内水相及外水相的传质,油-水界面上萃取和反萃的络合反应速率以及液膜的破碎率。实验表明,在传质前期,本模型和渐进前沿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过程;在传质后期,本模型比渐进前沿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7.
8.
患者男,40岁,因酒后感腹部不适,间断呕出浅咖啡色胃内容物,量较多。14小时进食后出现左侧胸痛,伴憋、气短急送至当地卫生院,给消炎,对症处理1周症状不轻反重,第8天来我院就诊,查体:T37.2℃,P110次/分,R29次/分,BP14/9kPa,痛苦面容,体质消瘦,呼吸急促,左上肺叩鼓音,左下  相似文献   

9.
10.
Blair Simmon首先提出突发性聋可由机械性压力引起圆窗膜破裂。近年,我们诊治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表面活性剂浓度、外加剪力和内、外相水溶液的渗透压差,是W_1/O/W_2双重型乳液产生破裂和溶胀的重要因素。提出了这些因素引起乳液滴破裂和溶胀的原因和机理。推导了表面活性剂最佳用量的理论计算式。实验测定了各种因素对乳液破裂率和溶胀率的影响。实验结果均能用本文提示的机理合理地解释。  相似文献   

12.
在内径94mm,高2.1m的填料塔内进行了热、质同时传递过程的热模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存在一个合适的(液/汽)质量比为7.7~13.3。当系统内液汽比在该范围附近时,床层内气相温度分布比较稳定。同时,对填料塔内热质同时传递过程建立了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计算出在本实验系统的操作条件下,全塔平均传质和传热系数分别为:kg=0.060kg/(m2·s·MPa)和αg=2.01W/(m2·K)。本文所建立的数学模型能应用到工业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液膜的组成为:2%石油硫醚-4%多丁二酰亚胺-94%煤油,内相试剂为:1~2mol/L的氨水溶液。较为适宜的操作条件为:乳水比为1:3;内油比为0.8:1;外相硝酸浓度为0.5~1mol/L;常温操作。当料液中的银离子浓度小于800ppm时,一次提取率可达97%以上。本工艺具有分离速度快,效率高、选择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建立了液膜萃取锌离子的数学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液膜内水相及外水相的传质,油-水界面上萃取和反萃的络合反应速率以及液膜的破碎率。实验表明,在传质前期,本模型和渐进前沿模型都能较好地描述实际过程;在传质后期,本模型比渐进前沿模型更符合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5.
在机械搅拌高压釜中测定了290.15~513.15K、0.5~4.0MPa范围内H2、N2、CO和CO2在液体石蜡中的溶解度和体积传质系数。结果表明,H2、N2、CO和CO2的平衡溶解度均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增大,N2、CO和CO2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但氢气的平衡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回归了各种气体的溶解度系数H1与温度丁的关联式。H2、N2、CO和CO2的体积传质系数均随着压力和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温度和压力对不同气体的体积传质系数的影响各不相同,氢气的体积传质系数受温度和压力变化的影响较大,二氧化碳的次之,一氧化碳和氮气的变化较小。  相似文献   

16.
采用聚偏氟乙烯固体微孔膜,与溶解在煤油中的三烷基氧磷组成支撑液膜(SLM),分离稀水溶液中的乳酸。考察了pH值、料液浓度、载体浓度、温度、料液及解析液流量对传质速率的影响。同时进行了膜稳定性的定性研究。发现乳酸以分子形式通过SLM;载体浓度为40%时传质速率最大;SLM对乳酸的通量与稀水溶液中乳酸浓度成正比。料液和解析液预先用有机相饱和时,膜的稳定性可大大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