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目前已知心脏保护作用最为强大的,心脏固的自我保护机制,阐明预适应机制是临床合理安全地利用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前提,延迟相预适应机制目前主要有NO(一氧化氮)假说、自由基机制、保护性蛋白折作用和ATP敏感性钾通道作用等。引入^3H-亮氨酸,利用液闪技术,已直接从因果关系上证实保护性蛋白在预适应保护中的作用,利用SPECT可无损伤地在活体内显示预适应心肌特点,而PET则可进行预适应心肌代谢改变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心内直视手术中,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心肌保护,是冷钾停跳液(CK)结合心脏局部深低温的综合方法。但在术前心功能较差,以及复杂性心脏病的手术纠治中,保护效果仍嫌不足。许多学者利用新鲜氧合血作为心停跳液的载体,加强心肌保护,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就冷血含钾停跳液(CBK)加强心肌保护的作用及其机理综述如下。 一、应用CBK的理论基础 以血液作为心停跳液的赋形剂,除了具有CK的全部优点以外,还含有丰富的氧合血红蛋白和溶解氧,含胶体成份的缓冲系统,生理水平的代谢基质以及正常代谢的各种酶系等等。 心脏功能状态和心肌保护好坏与ATP水平密切相关,而能量供需平衡又与心肌氧的利用率不可分离。100ml CBK可携氧10~12ml,满足于心停跳期间心肌氧化代谢的需要,一般认为用CK,主动脉阻断  相似文献   

3.
笔者通过离体心脏的动物实验研究温血心麻液的心肌保护作用。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离体大鼠心脏灌注心肌保护实验 1.1.1 方法 雌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冷晶体心麻液组(CC组),冷血心麻液组(CBC组),温血心麻液组(WBC组)。  相似文献   

4.
尽管在心脏直视手术中已广泛应用低温、冷钾晶体停搏液和稀释氧合血液等的综合性心肌保护方法并已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但在先心病、瓣膜病等的手术过程中仍有时发生心肌损伤问题。近年来,国外对运输氧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逆灌浅低温氧合血心脏不停跳与中低温冷血心脏麻痹液对体外循环过程中心肌代谢的影响。方法 观察 18例风湿性心脏病双瓣置换术患者体外循环期间心肌氧摄取率、动脉血及冠脉回流血乳酸、H 浓度及主动脉阻断前后房间隔心肌组织腺苷酸类物质含量、心肌超微结构变化。本组分为心停跳组和心不停跳组。结果 心不停跳组心肌氧摄取率高于心停跳组 (P <0 .0 1) ,动脉血 冠脉回流血乳酸、H 差值低于心停跳组 (P <0 .0 5 ) ;心停跳组主动脉开放前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心脏不停跳组明显 ,房间隔心肌组织ATP、TAN含量低于主动脉阻断前 (P <0 .0 5 ) ,心不停跳组降低不明显 (P >0 .0 5 )。结论 逆灌浅低温氧合血心脏不停跳法的心肌保护效果优于逆灌中低温冷血心脏麻痹液法  相似文献   

6.
心肌缺血预适应是目前已知心脏保护作用最为强大的、心脏固有的自我保护机制 ,阐明预适应机制是临床合理安全地利用预适应保护作用的前提。延迟相预适应机制目前主要有 NO(一氧化氮 )假说、自由基机制、保护性蛋白的作用和 ATP敏感性钾通道作用等。引入 3H-亮氨酸 ,利用液闪技术 ,已直接从因果关系上证实保护性蛋白在预适应保护中的作用。利用 SPECT可无损伤地在活体内显示预适应心肌特点 ,而 PET则可进行预适应心肌代谢改变与心功能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心舒口服液对麻醉犬心脏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心舒口服液对心脏功能的药理作用机理。方法 采用麻醉犬冠脉血流量,左室作功能力和心肌耗氧量等指标的变化,研究心舒口服 液对心肌作用机理。结果 心舒口服液可以明显增加冠脉血流量,改善心肌收缩功能。结论 心舒口服液对心脏功能有明显调节和改善作用,为进一步临床研究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68例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体外循环(ECC)管理经验。方法10kg以下婴幼儿先天性心脏病心内直视手术68例,均使用婴儿型膜式氧合器,常温浅低温中流量35例,中低温中低流量19例,深低温低流量10例,深低温停循环4例。采用冷晶体心肌保护液58例,4:1含血心肌保护液10例。术中和术后采用超滤技术。结果ECC时间39~1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19~87min,心脏自动复跳率100%,尿量排出满意,ECC过程平稳,均顺利脱机。66例痊愈出院,2例死亡。结论婴幼儿应根据病种及手术难易度采用不同的ECC方法。结合术前血液检查指标采取相应的血液稀释度,使ECC过程趋于生理状况。重视心肌和血液保护,合理应用激素和采用超滤技术,减轻ECC后炎性介子的释放和组织水肿是婴幼儿心内直视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浅低温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兵  陈昱  张骏  陆中原  李雄伟 《人民军医》2008,51(7):434-435
目的:观察浅低温不停跳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择风湿性二尖瓣狭窄合并关闭不伞24例,随机分为浅低温心脏小停跳组(观察组)与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组(对照组)各12例,分别在麻醉后10min及术后4、24、48、72h等5个时点抽取周围静脉血,通过对比观测血清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I(cTnI)和肌红蛋白(Mb)的变化来判定对心肌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术后各项指标虽较术前明显增高,但增幅低于对照组,并在术后24h均开始逐渐下降,术后72h已基本接近正常;而对照组在术后24h时各项指标除Mb外仍持续增高,术后72h尚未恢复。结论:浅低温不停跳较冷晶体灌注心脏停跳下行二尖瓣置换术,对心肌有更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线粒体内膜三磷酸腺苷敏感钾离子通道开放剂二氮嗪加入停搏液内对缺血再灌注大鼠心肌能量代谢的保护作用。方法 50只大鼠随机分为五组,每组lO只,取离体心脏;A组取正常心肌,其余制备离体工作心脏灌注模型;B组停灌30min,复灌60min;其余三组分别灌注不同的停搏液,C组灌注停搏液,D组灌注含二氮嗪的停搏液,E组灌注含二氮嗪停搏液之前10min给予格列苯脲,各组复灌30min后进行工作模式心脏灌注,监测心率、左室收缩峰压和舒张末压。实验终了取心肌,提取线粒体,测定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线粒体H^+-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高效液相法测定心肌含量。结果 缺血再灌注心肌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活性和线粒体H^+-三磷酸腺苷酶活性降低(P〈0.05);而二氮嗪处理组相应指标显著改善(P〈0.01)。结论 含二氮嗪停搏液能够改善缺血再灌注心肌功能,能量代谢恢复。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73年6月至1980年5月,应用上海Ⅱ型人工心肺机,在全身中度低温和心脏局部深低温下,共作法乐氏四联症心内修复手术300例。本病的外科治疗和麻醉方法已经报道。本文着重介绍冷血停跳液全身灌注的应用,并简要讨论灌注技术和心肌保护等问题。 一般资料 全组男179例,女121例,年龄4~34岁,体重11.5~69Kg。心内修复方法,除作右心流出道疏通和全部用补片修补室间隔缺损外,行  相似文献   

12.
胡许平 《西南军医》2013,(5):534-536
体外循环心内直视手术是治疗多种心脏疾病的常用方法,心脏停搏液是术中心肌保护的重要措施。目前临床常用的心脏停搏液主要有St.Thomas液、HTK液和含血停搏液,三种停跳液各有优劣。不停跳心内直视手术可避免再灌注损伤,但技术尚不成熟,仍有许多问题需要处理。  相似文献   

13.
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已成为心脏直视手术心肌保护的基本方法,但在广泛实践中发现其存在一些问题。为了进一步改善心肌保护效果,克服低温的不良影响,避免心肌缺血再灌注的损伤,1991年Lichenstein等〔1〕提出并在临床中成功应用温血停搏,近年日益受到重视。我们自1993年3月以来,应用29°C血停搏液间歇灌注的心肌保护方法,进行心内直视手术68例,取得良好效果。1 临床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68例,男37例,女31例;年龄4~59岁。先天性心脏病手术45例,其中房隔缺损11例,室隔缺损19例,法洛四联症6例,双腔右心室3例,房室管畸形2例,单心房、三房心…  相似文献   

14.
李延辉  于瑞华 《人民军医》2008,51(5):278-279
ST段抬高性急性心肌梗死(STEMI)往往是由于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造成冠状动脉血管完全闭塞或近乎完全闭塞,使心肌血流供应急剧减少所致。由此造成的心肌缺血性坏死由心内膜向心外膜进展,并往往造成全层透壁性坏死,故心电图上往往表现为ST段抬高。因此,STEMI患者可通过药物方法或外科手术方法,迅速并完全恢复梗死动脉血流。尽管使用心脏保护液和低温等众多外科技术可在术中较好地保护心肌,但实际上,外科手术不可能达到适时再灌注,因而适合做再灌注治疗的STEMI患者,往往接受溶栓治疗或导管治疗。现将心肌梗死再灌注治疗的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浩春  刘蔚  史寅奎  汪海 《解放军药学学报》2004,20(6):460-461,F003
目前,药物治疗仍然是临床上治疗心肌缺血的主要手段,主要治疗药物包括硝酸酯类、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等。上述药物通过减轻心脏负荷、提高心脏供氧等间接途径发挥保护作用,因此,其疗效以及临床应用均受到一定限制。近年来,随着心血管药理学研究的逐步深入,人们发现几类具有明确抗心肌缺血作用的新药。这些药物直接在细甩水平发挥保护作用,不影响血流动力学。根据作用机理可分为预适应保护药物和代谢治疗药物,前者通过激活心肌内源性保护系统发挥作用;后者直接改善心肌细胞代谢状态。具有较高的研究意义和开发价值。此外,两类药物均通过保护心肌线粒体结构和功能发挥保护作用.深入研究其作用机理和相互关系.有可能获得更深层次的发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3例供心离体保护时间较长的原位心脏移植过程和近期生存观察情况。方法2005年3~8月,先后对3例患有终末期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心功能均为Ⅳ级)行心脏移植手术;3例供体心脏离体保存时间分别为542、367、485mln。移植手术方式采用双腔静脉吻合法。供心的保护过程:主动脉根部灌注心脏停搏液,快速取下心脏后再灌注冷UW液,并放置于UW液中低温保存。结果3例移植手术均获成功,目前患者心功能在Ⅰ~Ⅱ级,生活质量好。结论合适的供体、快捷的心脏获取方法和心肌保存方法,在离体心脏保存时间较长时,合适的受体,并选用双腔静脉吻合技术,可收到良好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17.
深低温对全脑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已经被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证实,对深低温脑保护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热点.笔者在前期工作中以基因芯片技术初步筛选出了可能与深低温脑保护作用相关的基因.代谢型谷氨酸受体3型(mGluR3)是其中一个。笔者进一步以实时荧光定量RT—PCR技术研究深低温对全脑缺血大鼠海马mGluR3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在深低温脑保护机制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价参附注射液对家兔心肌缺血再灌注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家兔离体心脏缺血模型,分别给予不同浓度参附注射液,观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心肌酶学以及心肌病理改变,进行组间比较。结果在参附注射液组中,LVP、LVdp/dtmax和CO都得到改善,缺血后灌流液心肌酶浓度变化明显低于对照组。光镜及电镜均显示心肌细胞的损害较对照组轻。结论参附注射液具有保护心肌和防止心肌细胞破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十几年来 ,心脏外科技术飞速发展 ,其操作方法已基本定型 ,但在心肌保护方面仍存在着尚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 ,心脏不停跳下心内直视手术方法 ,已引起国际上的普遍关注。该技术是在浅低温 (31~ 35℃ )心脏不停跳下进行心内畸形或瓣膜病变的直视手术方法 ,这样心肌可以继续得到氧和血流供应 ,因而得到有效的保护。此方法虽然在国内一些单位应用 ,但选择适应证很严 ,因此 ,病例数不多 ,病种不全。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于 1997年 11月开始采用该方法 ,并进行了大胆的技术创新 ,建立了同期左心房、左心室引流方法 ,解决了术野显露的问题 ;建立…  相似文献   

20.
离体鼠心脏短暂缺血后再灌注时脂肪酸代谢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缺血再灌注心脏脂肪酸代谢变化及葡萄糖对其的影响。方法32只大鼠经麻醉后摘除心脏,并接到Langendorf灌注装置上。将离体心脏分成正常组和缺血再灌注组,每组分成2个亚组,即Kreb灌注液组及Kreb灌注液加葡萄糖组。在离体心脏的主动脉注入131I十六烷脂肪酸(HA),并记录心脏的时间放射性曲线。结果正常组离体心脏,灌注液中存在葡萄糖时,脂肪酸代谢清除速率减慢,仅为灌注液中无葡萄糖组的20%左右。但在缺血再灌注组,即使灌注液中有葡萄糖,再灌注心脏仍表现为脂肪酸分解代谢增加,与灌注液中无葡萄糖组的结果相似,明显高于同灌注条件的正常对照组;然而,灌注液中无葡萄糖时,缺血再灌注心肌的脂肪酸分解代谢低于正常同灌注条件组。结论短暂性缺血对心肌线粒体脂肪酸分解代谢有一定的损害;在正常心脏组中,主要的能量底物为葡萄糖,而缺血后再灌注心肌则以脂肪酸为主要能量底物,可能与再灌注心肌脂肪酸分解代谢代偿性增加,以迅速补充缺血时所造成的能量耗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