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匹罗卡品致痫大鼠脑内NF-κB及COX-2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癫痫大鼠脑内核转录因子NF-κB及炎性因子环氧化酶-2(COX-2)的表达,本研究采用匹罗卡品(30mg/kg)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通过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blot方法,对癫痫大鼠脑内,主要是海马NF-κB和COX-2的表达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匹罗卡品诱导大鼠癫痫发作后,大鼠脑内尤其是海马神经元的胞浆和胞核内NF-κBp65免疫反应阳性增强,核移位增多,蛋白产物表达增多;COX-2免疫反应阳性明显增强,蛋白产物表达增多。以上结果提示,癫痫发作后可引起核转录因子NF-κB的活化及炎性因子COX-2的高表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酯(PDTC)对二甲基亚硝胺(DMN)所致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核转录因子-κB(NF-κB)、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和Ⅰ型胶原(Col-1)表达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雄性SD大鼠38只,随机分为A、B、C组。A组为正常对照组,B、C组再各自随机分为2周及4周组并腹腔注射DMN诱导大鼠肝纤维化模型,C组造模同时给予PDTC灌胃。应用化学发光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检测肝组织NF-κBp65活性;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time PCR)检测肝组织NF-κBp65和Col-1的mRNA表达;应用免疫组化检测NF-κBp65、α-SMA和Col-1的表达。结果 B组及C组NF-κB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Col-1 mRNA表达、NF-κB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α-SMA及Col-1阳性面积均明显高于A组(P<0.01或P<0.05),且随着时间的延长,4周组高于2周组(P<0.01或P<0.05);同期比较发现C组NF-κBp65活性及其mRNA表达、Col-1 mRNA表达、NF-κB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α-SMA及Col-1阳性面积均明显低于B组(P<0.01或P<0.05)。NF-κBp65活性与NF-κBp65 mRNA表达、Col-1 mRNA表达、NF-κBp65免疫组化阳性细胞数、α-SMA及Col-1阳性面积呈正相关(r=0.747,0.780,0.779,0.658,0.780,P均<0.01)。结论 NF-κB与大鼠肝纤维化密切相关;PDTC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及α-SMA、Col-1表达从而产生抗肝纤维化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对脂多糖(LPS)诱导的胰岛β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及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激活的影响。方法用LPS处理胰岛β细胞,qRT-PCR和Western blot测定细胞中SIRT1表达变化。用pcDNA3.1-SIRT1慢病毒感染胰岛β细胞,qRT-PCR检测细胞中白细胞介素-6(IL-6)mRNA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mRNA表达水平,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Bcl-2相关X蛋白(Bax)、活化型Caspase-3(cleaved Caspase-3)、核因子-κBp65亚型(NF-κBp65)、Toll样受体4(TLR4)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LPS处理后的胰岛β细胞中SIRT1表达水平降低。pcDNA3.1-SIRT1慢病毒感染可以提高LPS条件下胰岛β细胞中SIRT1表达水平。LPS处理后的胰岛β细胞中IL-6 mRNA和TNF-αmRNA表达水平升高,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NF-κBp65、TLR4蛋白表达升高。过表达SIRT1可以降低LPS条件下胰岛β细胞中IL-6 mRNA和TNF-αmRNA表达水平,抑制细胞凋亡,减少细胞中Bax、cleaved Caspase-3、NF-κBp65、TLR4蛋白表达。结论 SIRT1减少LPS诱导的胰岛β细胞炎症因子表达并下调细胞中NF-κB信号激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下调长链非编码RNA核内富集转录物1(lncRNA Neat1)表达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将48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shRNA NC组和sh-Neat1组,采用左前降支结扎法构建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模型,采用ELISA检测血清心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Mb)、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含量,检测大鼠心率(HR)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生化试剂盒检测大鼠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含量,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肌病理变化,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中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纤维连接蛋白(FN)、核因子NF-κB P65的表达,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组织中lncRNA Neat1、IL-6和TNF-αmRNA的表达,免疫荧光检测NF-κB P65细胞核转位情况。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lncRNA Neat1、Mb、cTnⅠ、CK-MB、MDA、IL-6 mRNA、TNF-αmRNA、HR、α-SMA、TGF-β、FN、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升高,LVEF和SOD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sh-Neat1组lncRNA Neat1、Mb、cTnI、CK-MB、MDA、IL-6 mRNA、TNF-αmRNA、HR、α-SMA、TGF-β、FN、p-NF-κB P65/NF-κB P65水平降低,LVEF和SOD水平升高(P<0.05)。结论:lncRNA Neat1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中高表达,干扰lncRNA Neat1后可保护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改善心肌纤维化,可能与减少NF-κB P65细胞核转位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和瞬时受体电位通道蛋白6(TRPC6)信号通路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气道上皮细胞16HBE内NF-κB P65表达和核转位的作用,为气道炎症的发生机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用LPS(1mg/L)作用16HBE细胞0、0.5、2、6、12和24 h后,分别使用RT-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核因子κB (nuclear factor-κB,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NF-κB P65的核转位。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TLR4抑制剂CLI-095(5μmol/L)对LPS(1mg/L)诱导16HBE细胞NF-κB P65表达以及核转位的影响。用RT-PCR、Western blot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检测TRPC6激动剂Hyp9(10μmol/L)对LPS(1mg/L)诱导16HBE细胞内NF-κB P65表达以及核转位的影响。结果:LPS上调16HBE细胞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核转位。TLR4抑制剂CLI-095抑制LPS诱导的16HBE细胞内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核转位。TRPC6激动剂Hyp9加重LPS诱导的16HBE细胞内NF-κB P65的mRNA和蛋白表达及核转位。结论:LPS通过TLR4-TRPC6信号通路诱导16HBE细胞内NF-κB P65表达和核转位。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丙酮酸乙酯(EP)对内毒素性急性肺损伤(ALI)大鼠肺组织核转录因子-κB(NF-κB)p65表达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含量的影响,探讨EP可能的肺保护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三组(n均=10):正常对照组,静脉注射与其它二组等量生理盐水;LPS组,静脉注射脂多糖(LPS)5mg/kg复制大鼠ALI模型;EP+LPS组,于静脉注射LPS前1h腹腔内注射EP(40mg/kg)。所有动物于注射LPS或生理盐水后4h颈动脉放血处死,取肺组织用Westernblot测定其NF-κBp65的表达,用ELISA测定其TNF-α和IL-1β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LPS组、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增加,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升高(P0.05);与LPS组相比,EP+LPS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肺组织TNF-α和IL-lβ含量降低(P0.05)。结论:EP通过下调大鼠LPS诱导的肺组织NF-κBp65表达,降低了TNF-α和IL-lβ的释放。EP可减轻ALI大鼠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栀子苷(Gen)对睡眠剥夺大鼠Toll样受体4/核因子κB(TLR4/NF-κB)信号通路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12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NC)组、模型(M)组、Gen低剂量(Gen-L,5 g·kg~(-1)·d~(-1))、Gen中剂量(Gen-M,10 g·kg~(-1)·d~(-1))、Gen高剂量(Gen-H,20 g·kg~(-1)·d~(-1))组和Gen-H+LPS(0.4 mg·kg~(-1)·d~(-1),尾静脉注射)组,每组20只,干预7 d后,M组、Gen-L、Gen-M、Gen-H组和Gen-H+LPS组采用改良小平台水环境法制备大鼠剥夺睡眠模型。检测Morris水迷宫实验的逃避潜伏期及Y迷宫实验的行为正确率;HE染色检测大脑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S100B和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表达水平,以及海马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RT-qPCR检测海马TLR4及NF-κB p65 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海马TLR4及NF-κB p65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C组比较,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B和NSE表达水平,海马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TLR4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行为正确率显著降低(P0.01);与M组比较,Gen-L、Gen-M和Gen-H组大鼠逃避潜伏期,海马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TLR4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量依次降低(P0.01),行为正确率依次增加(P0.01);与Gen-H组比较,Gen-H+LPS组大鼠逃避潜伏期,血清S100B和NSE表达水平,海马IL-1β、IL-6和TNF-α含量,以及TLR4和NF-κB p65 mRNA和蛋白表达量均显著增加(P0.01),行为正确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栀子苷可能通过抑制TLR4/NF-κB p65信号通路减轻海马炎症反应从而改善睡眠剥夺大鼠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8.
吴晓黎  王欣  王智敏  郭阳 《解剖学研究》2015,(3):187-189,200
目的研究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3-aminobenzamide,3-AB)对链脲佐菌素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认知障碍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鼠随机分对照组、DM组和DM加3-AB组。采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大鼠海马IL-1β、IL-6和TNF-α的蛋白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PARP1,NF-κB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和空间探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延长;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ARP1和NF-κB的表达显著增加;上述作用受到PARP抑制剂3-AB的显著抑制。结论 3-AB通过抑制PARP1及炎症因子,减轻糖尿病导致的炎症反应,从而改善DM大鼠认知障碍。其上述作用可能与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脑组织缺血再灌注神经元NF-κB的调节作用及机制。方法30只Wista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缺血再灌注组(I/R组)和bFGF组。应用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大脑中动脉阻塞2h再灌注损伤24h,采用TUNEL法、免疫组化检测海马及皮质内神经元凋亡和NF-κB的表达。结果sham组海马及皮质偶见凋亡细胞,NF-κBp65在细胞核内无表达,在胞浆内极少表达;I/R组海马及皮质神经元凋亡增加,NF-κBp65在细胞内有所表达,皮质及海马NF-κBp65的表达明显高于sham组。bFGF组大脑皮质及海马NF-κBp65的表达较I/R组明显增多。结论bFGF显著减少缺血神经元凋亡,上调脑缺血诱导的NF-κB表达,对脑缺血再灌注海马及皮质神经元的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鼠惊厥持续状态(SC)后脑组织海马中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和半胱氨酸门冬氨酸特异性蛋白酶3(Caspase-3)的表达及神经细胞凋亡的变化,并探讨白藜芦醇(Res)对三者的影响。方法 10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SE组(B)和白藜芦醇干预组(C),其中B组再随机分为B1~B4组(分别于惊厥后4h、24h、48h和72h处死),B组和C组采用氯化锂-匹罗卡品法制作大鼠SC模型,C组在大鼠惊厥终止后30min,给予30 mg/kg白藜芦醇腹腔注射,每天1次,连用3d,于惊厥后72 h处死。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海马TLR4、NF-κB/p65蛋白的表达变化;RT-PCR技术检测海马TLR4、Caspase-3 mRNA表达的动态改变;TUNEL法检测神经细胞凋亡数的变化。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显示,B组各时间点TLR4蛋白的表达均明显高于A组(P0.05),并随时间延长明显增高;C组TLR4蛋白表达较B4组显著降低(P0.01)。B组可见NF-кB/p65蛋白在胞核内有不同程度表达,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与B4组比较,NF-κB/p65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RT-PCR显示,B组各时间点TLR4、Caspase-3 mRNA的表达均较A组高(P0.05),且随时间延长逐步升高,惊厥后72h达高峰;C组海马TLR4、Caspase-3mRNA的表达明显低于B4组(P0.05)。B组在惊厥24h后海马CA1区TUNEL阳性细胞数已显著高于A组(P0.01),72h达高峰,而C组TUNEL阳性细胞数较B4组显著下降(P0.01)。结论 SC后大鼠海马TLR4、NF-κB/p65和Caspase-3的表达增强。白藜芦醇可下调匹罗卡品致惊厥持续状态大鼠海马TLR4、NF-κB/p65和Caspase-3的表达,并使神经细胞凋亡减少;提示白藜芦醇对SC引起的脑损伤可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山竹醇(Gar)对白介素-1β(IL-1β)诱导的髓核细胞炎症和细胞外基质降解的影响。方法提取大鼠髓核细胞,用含不同浓度山竹醇联合或者不联合IL-1β的新鲜培养基进行培养,根据细胞处理方式分为Control组、IL-1β组、IL-1β+Gar 2.5μM组、IL-1β+Gar 5μM组。采用MTT法检测大鼠髓核细胞活力,采用Western blot、定量RT-PCR和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大鼠髓核细胞的基质代谢、炎症因子水平及相关信号通路蛋白。结果山竹醇在0~10μM剂量下对大鼠髓核细胞无细胞毒性;IL-1β可诱导髓核细胞活力降低(P<0.05),剂量为2.5~10μM的山竹醇能够改善IL-1β刺激下的髓核细胞活力(P<0.05)。IL-1β刺激后髓核细胞中MMP-3、MMP-9、MMP-13、ADAMTS-4和ADAMTS-5 mRNA表达水平显著提高(P<0.05),而山竹醇能抑制IL-1β刺激后的髓核细胞中MMP-3、MMP-9、MMP-13、ADAMTS-4和ADAMTS-5 mRNA表达水平(P<0.05)。IL-1β下调了髓核细胞中Col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P<0.05),而山竹醇则显著改善了IL-1β刺激下髓核细胞中ColⅡ和Aggrecan mRNA表达水平(P<0.05)。IL-1β可显著提高髓核细胞中TNF-α、IL-6、IL-8、COX-2和iNOS mRNA表达水平(P<0.05),而山竹醇可抑制IL-1β诱导的TNF-α、IL-6、IL-8、COX-2和iNOS mRNA表达水平(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IL-1β激活了髓核细胞中的NF-κB信号通路,而山竹醇逆转了IL-1β对NF-κB p65的活化作用(P<0.05),同时逆转了IL-1β引起的IκBα蛋白水平降低(P<0.05)。免疫荧光染色结果显示,IL-1β刺激下髓核细胞核中发生p65核转移,山竹醇显著抑制了p65向核的转移。结论山竹醇可通过抑制NF-κB信号通路,减轻IL-1β诱导的大鼠髓核细胞炎症反应,降低分解代谢水平,具有治疗椎间盘退行性变(IDD)的潜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芍药苷对大鼠脊髓损伤(SCI)的神经保护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假手术)、模型组(Allen’s打击法制备SCI模型)、治疗组1(术后每天腹腔注射芍药苷30 mg/kg)、治疗组2(芍药苷60 mg/kg),每组16只。手术当天为第1天,分别在第0、1、4、7、14天时采用BBB评分法对大鼠后肢运动功能进行测试。第4天和第14天每组分别处死8只大鼠,q PCR检测受损脊髓中TLR4和NF-κB p65 m RNA的表达;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测定检测受损脊髓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TLR4、NF-κB p65、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环氧酶2(COX-2)、Bcl-2和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BBB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评分升高(P0.05),且治疗组2中评分较高。在第4天时,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中TLR4、NF-κB p65、IL-1β、IL-6、TNF-α、i NOS、COX-2和Caspase-3的表达均增加(P0.05),Bcl-2的表达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组中TLR4、NF-κB p65、IL-1β、IL-6、TNF-α、i NOS、COX-2和Caspase-3的表达均降低(P0.05),Bcl-2的表达升高(P0.05),这些变化均呈现剂量依赖性。第14天时,IL-1β、i NOS、COX-2、Caspase-3和Bcl-2的变化趋势与第4天时相同,但是各组中TLR4、NF-κB p65、IL-6和TNF-α表达均变化不大。结论芍药苷在大鼠脊髓损伤中的神经保护功能可能与TLR4/NF-κB信号通路介导的抗炎和抗凋亡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阿霉素肾病大鼠肾组织中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γ)、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和罗格列酮对阿霉素肾病大鼠的肾脏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6)、阿霉索肾病组(n=7)、罗格列酮治疗组(n=7),12周后测大鼠尿蛋白、血浆白蛋白、血脂和血肌酐、尿素氮,用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NF-κB p65的核转位及ELISA(夹心法)检测肾组织NF-κB p65的活性,RT-PCR测肾皮质PPARγ mRNA及TGF-β1 mRNA的表达及免疫印迹检测肾皮质PPARγ、TGF-β1蛋白表达,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与阿霉素肾病组相比,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排泄减少,血清白蛋白升高,血甘油三酯和胆固醇下降,差异显著(P<0.01),肾脏病理损害减轻;肾组织NF-κB p65活化和TGF-β1 mRNA和蛋白的表达均明显受抑制,而肾皮质PPARγ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强,差异显著(P<0.01);阿霉素肾病组和罗格列酮治疗组大鼠肾组织中NF-κBp65活性与PPARγ mRNA表达呈直线负相关(r=-0.8305,P<0.01);肾组织中PPARγ mRNA与TGF-β1mRNA表达呈直线负相关(r=-0.7938,P<0.01).结论:罗格列酮作用于阿霉素肾病大鼠后,可能通过上调PPARγ表达,部分抑制肾组织NF-κB p65活性,进而抑制肾组织中TGF-β1表达,从而使系膜基质沉积减少,肾组织病变减轻.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医用臭氧(OZ)对坐骨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CCI)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对核因子κB(NF-κB)、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及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β(IKKβ)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采用CCI法复制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动物模型,同时给予不同剂量(0.8、0.4、0.2ml)的OZ予以干预,用Von Frey纤维丝机械刺激触痛仪及冷板测痛仪测定不同剂量OZ对CCI大鼠的机械缩足反射阈值与冷缩足反射阈值的影响;用RT-PCR法和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不同剂量OZ对CCI大鼠脊髓组织NF-κB p65、IκBα及IKK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与CCI神经病理性痛模型组比较,OZ 0.8、0.4ml剂量升高CCI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降低冷缩足反射阈值(P0.05,P0.01);OZ 0.8、0.4ml剂量可下调CCI大鼠脊髓组织NF-κB p65、IκBα及IKKβ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P0.01)。结论 OZ对CCI致神经病理性痛大鼠有镇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NF-κB p65、IκBα及IKKβ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5.
庄红  张苏川  蒋伟  刘敏  刘波  邹勇  尹俊  姚峰  杨萍  代天 《免疫学杂志》2018,(12):1027-1033
目的研究沉默Krüpple样因子5(KLF5)对氧化应激条件下心肌细胞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心肌H9c2细胞用过氧化氢处理,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LF5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用KLF5 shRNA慢病毒感染H9c2细胞,给予过氧化氢处理后,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KLF5表达水平。MTT检测沉默KLF5对过氧化氢处理的心肌细胞活性的影响,同时用qRT-PCR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mRNA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核因子-κBp65(NF-κBp65)蛋白水平。用NF-κB激活剂处理沉默KLF5的心肌细胞,MTT检测其在过氧化氢处理后细胞活性,qRT-PCR法检测过氧化氢处理后细胞中TNF-α、IL-1β水平。结果过氧化氢诱导H9c2细胞中KLF5 mRNA和蛋白表达。KLF5 shRNA慢病毒感染可下调氧化应激条件下H9c2细胞中KLF5的表达。过氧化氢能够下调H9c2细胞活性,提高细胞分泌的TNF-α、IL-1β水平,促进细胞中NF-κBp65蛋白表达。沉默KLF5能够提高过氧化氢条件下H9c2细胞经活性,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1β,抑制细胞中NF-κBp65蛋白表达。NF-κB激活剂可以逆转沉默KLF5对过氧化氢处理的心肌细胞增殖活性、炎症因子分泌的影响。结论氧化应激诱导心肌细胞表达KLF5,沉默其表达可以通过抑制NF-κB通路减少心肌细胞中炎症因子表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羧胺三唑(CAI)体外对佐剂性关节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产生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采用弗氏完全佐剂诱导大鼠AA模型,无菌制备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加CAI(10、20和40μmol/L)体外培养;ELISA法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和IL-6含量;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内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Trans AM试剂盒检测核蛋白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结果 CAI(20、40μmol/L)能够明显降低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培养上清中TNF-α、IL-1β和IL-6水平,减少细胞内TNF-α、IL-1β和IL-6的mRNA表达,同时也能够抑制核内NF-κB p65的DNA结合活性(P0.05,P0.01)。结论 CAI可能通过抑制NF-κB的活性而减少AA大鼠腹腔巨噬细胞内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CAI的抗关节炎作用可能与上述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单次癫痫发作后脑内NF-κB和N-Cadherin表达与海马结构中苔藓纤维发芽现象之间的关系与作用。方法:利用腹腔注射戊四氮(PTZ)制作发育期SD大鼠(14 d、28 d)单次惊厥发作模型,各日龄组随机分为生理盐水(NS)组、PTZ组、吡咯二硫氨基甲酸酯(PDTC)组和PDTC+PTZ组,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NF-κB和N-Cadherin的表达,利用Timm染色法观察海马苔藓纤维发芽现象。结果:NS组在海马CA3区可见极少Timm染色颗粒;致惊后1周偶见Timm染色颗粒、3周可见Timm染色颗粒沿海马CA3区呈条带样分布(P<0.01);PDTC预处理组Timm染色颗粒较PTZ致惊组明显减少(P<0.05)。NS组大鼠海马CA1、CA3区无NF-κB p65核转位细胞,致惊后24 h各日龄组幼鼠海马CA1、CA3区NF-κB p65核转位细胞较NS组明显增加(P<0.01);PDTC预处理后NF-κB p65的核转位细胞较致惊组明显减少(P<0.05)。NS组海马CA1、CA3区可见少量N-Cadherin阳性细胞;致惊组海马CA3和齿状回门区的N-Cadherin的阳性细胞与NS组相比明显增多(P<0.01),PDTC预处理后相同区域内N-Cadherin阳性细胞较PTZ致惊组明显减少(P<0.05)。NF-κB p65、N-Cadherin及Timm染色颗粒的表达结果与惊厥鼠的日龄并无关联性。结论:幼鼠单次惊厥发作可以引起海马不同程度的苔藓纤维发芽,而NF-κB p65、N-Cadherin的分布位置与变化时相与苔藓纤维发芽相吻合,表明NF-κB p65、N-Cadherin可能参与或伴随着苔藓纤维的发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黄素在改善骨关节炎软骨降解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大黄素(20μmol/L)预处理SD大鼠软骨细胞2 h,IL-1β(10 ng/ml)孵育24 h。MTT检测不同处理组细胞活力,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aggrecan、collagenⅡ、MMP-13、ADAMTS-4、NF-κB p65、IKK-β、IκB-α表达。结果:与IL-1β组相比,IL-1β+大黄素组大鼠软骨细胞aggrecan和COL2A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MMP-13、ADAMTS-4、NF-κB p65和IKK-β mRNA水平显著降低(P<0.05),而IκB-α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大黄素通过抑制NF-κB途径抑制MMP和ADAMTS表达,从而发挥软骨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右美托咪定(DEX)对创伤后应激障碍大鼠(PTSD)核因子κB抑制蛋白激酶(IKK)/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方法 将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空白对照(control)组、模型(model)组、阳性对照(positive)组和DEX组。除control组外,其余各组使用单一延长应激法(SPS)构建PTSD模型,并于模型制作后分别给予相应药物。旷场实验和Morris水迷宫法检测大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HE染色法观察大脑皮层和海马组织病理变化;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检测海马组织白细胞介素(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及IKK、IκBα、嘌呤能离子通道型受体7(P2X7R)和富含亮氨酸重复结构域蛋白3(NALP3)表达水平;凝胶电泳迁移率转变分析(EMSA)评价NF-κB活性。 结果 与control组相比,model组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出现结构紊乱,细胞核固缩等病理变化,大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降低(P<0.05), IL-1β、IL-6和TNF-α含量、IKK、IκBα、P2X7R和NALP3表达水平及NF-κB活性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positive组和DEX组大鼠大脑皮层及海马CA1区病理现象缓解,上述指标变化均与model组相反(P<0.05)。 结论 DEX可显著提高PTSD大鼠自主活动和学习记忆能力,减少海马组织炎症反应,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下调IKK/IκBα/NF-κ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大建中汤是否通过干预ERK1/2/核因子κB(NF-κB)通路及其下游分子发挥治疗肠易激综合征(IBS)内脏痛。 方法 采用母婴分离、乙酸灌肠、鸡卵清白蛋白腹腔注射等方法制备IBS内脏痛大鼠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生理盐水)、模型组(生理盐水)、大建中汤(10.8g/kg)治疗组和匹维溴铵(45mg/kg)对照组。每组8只,连续灌胃14 d。评估大鼠内脏敏感性采用腹壁撤退反应(AWR);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ERK1/2 mRNA、核因子κB(NF-κB)mRNA、环氧化酶-2 (COX-2 )mRNA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 (MMP-9) 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结肠组织NF-κB及COX-2的表达。 结果 与正常大鼠相比,模型大鼠于60、40及20 mmHg压力下AWR评分明显升高(P<0.05,P<0.01),ERK1/2、NF-κB、COX-2和MMP-9 表达明显上升(P<0.05);与模型大鼠相比,大建中汤组(60、40和20 mmHg 压力)的 AWR评分明显下降(P<0.05,P<0.01),ERK1/2、 NF-κB、COX-2和MMP-9表达下降明显 (P<0.05);与匹维溴铵对照组相比,大建中汤治疗组ERK1/2、NF-κB、 COX-2和MMP-9 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大建中汤通过干预ERK1/2/NF-κB通路及其下游分子,发挥治疗IBS内脏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