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肝素-双氢麦角胺(HDHE)预防血栓栓塞的治疗过程中,发生严重血管痉挛现象已有报道。迄今使用 HDHE 者已在三百万人以上,因而识别由 HDHE诱发血管痉挛的高危人群组甚为重要。又由于这种血管并发症极为严重,需采用有效的治疗以避免截肢。本文报道一例,并探讨高危人群组和治疗方法。病人女性,27岁。从四楼坠落至混凝土地面,引起脑震荡和多发性骨折。包括右肱骨头下、右尺骨干、数根肋骨、右股骨颈、股骨头、左股骨髁和多处骨盆骨折。患者在休克状态下住入加强治疗病房,进行复位固定和牵引治疗。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以肝素-双氢麦角胺(5000单位/0.5mg,每日两次)预防血栓栓塞。于伤后第七天,右足出现深紫绀,右小腿腓肠部以下  相似文献   

2.
椎管内麻醉阻断了节前交感神经纤维,除了影响动脉阻力血管外,也影响静脉容量血管。麻醉区域内静脉扩张淤血,静脉回流减少,心搏出量减小,加之周围阻力下降,因而引起血压下降。而DHE由于对静脉容  相似文献   

3.
无创颅内压监护在颅脑外伤术后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无创颅内压(ICP)监护在颅脑外伤术后的应用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无刨ICP监测技术对患者的ICP进行动态监护,对ICP〉3.20kPa、持续2小时以上患者,及时复查头颅CT并加强降颅压措施或再次手术清除血肿,同时评价无创ICP监护在术后治疗中的作用及评价患者预后。结果ICP〈2.0kPa的患者7例,预后良好6例,死亡1例;2.0kPa〈ICP〈2.70kPa的患者18例,预后良好13例,预后差5例,其中死亡2例;2.70kPa〈ICP〈5.30kPa的患者25例,预后良好14例,预后差11例,其中死亡5例;ICP〉5.30kPa的患者10例,预后差1例,死亡9例。4组患者预后良好率有显著差异(P〈0.05)。预后良好者平均颅内压(2.23±0.39)kPa,预后差者平均颅内压为(3.89±0.57)kPa,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ICP的高低与患者的预后有密切关系,ICP越高,持续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无创ICP监护可以简单、无创、较准确地反映颅内压,对判断患者的伤情、及时调整治疗措施及估计预后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床旁超声联合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80例颅脑外伤所致颅内压增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先后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单纯脑室内颅内压监测,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行床旁超声检查。分析、比较观察组中ICP正常和增高患者的ICP及眼球后各测量点ONSD水平,对两种诊断方式在诊断ICP增高上的临床价值进行对比。结果 ICP正常组患者的ICP水平显著低于ICP增高组,同时在眼球后3mm、5mm、7mm的ONSD水平均明显低于ICP增高组,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床旁超声联合脑室内颅内压检查、单纯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诊断ICP增高上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以及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6.97%、71.43%、92.50%、94.12%、83.33%和75.86%、36.36%、65.00%、75.86%、36.36%。两种诊断方式在敏感度、准确度以及阳性预测值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的ICP水平随其ONSD的升高而增高,床旁超声联合脑室内颅内压监测在预测、诊断ICP异常增高上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5.
颅脑外伤后脑静脉窦血栓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脑静脉窦血栓形成是脑血管病的一种特殊类型,其临床表现相对缺乏特异性,以头痛、恶心、呕吐、视力下降及视乳头水肿和局灶神经功能缺损为主要表现。特别是颅脑外伤后临床诊断较困难.误漏诊率高。近年来.由于新的影像诊断技术的普及,对脑静脉窦血栓形成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将9例病人的诊断、治疗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超声测量视神经鞘直径(optic nerve sheath diameter,ONSD)变化在预测颅脑外伤术后颅内压(intracranial pressure,ICP)增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因颅脑外伤行去骨瓣减压术术后的患者120例,术中由外科医师置入有创ICP监测,根据术后ICP水平分为ICP增高组(ICP>20 mmHg,1 mmHg=0.133 kPa,60例)和ICP正常组(ICP≤20 mmHg,60例),测量其ONSD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探究ONSD检测颅脑外伤术后患者ICP增高的最佳临界值。结果ICP增高组及ICP正常组的双眼平均ONSD分别为(5.4±0.4)mm、(4.3±0.4)mm,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两组ONSD值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颅脑外伤术后患者床旁超声ONSD与同期对应个体的ICP相关性分析发现,二者间存在明显相关性(r=0.771)。ROC曲线得出的ONSD临界值为4.9 mm,敏感度88.3%,特异性90.0%。结论ONSD与ICP之间具有显著相关性,ONSD诊断颅脑外伤术后ICP增高的最佳临界值为4.9 mm。由于受到测量技术、设备、观察者的经验以及受试者的种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ONSD最佳临界值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外伤尤其是合并小脑幕切迹疝继发脑干损伤患者.病情重,死亡率高,预后差。2002年10月到至2007年10月.笔者在开颅血肿清除,大骨瓣减压的基础上行小脑幕切开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5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后困难脑室穿刺的方法、体会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重型颅脑损伤后困难脑室需行脑室穿刺颅内压监护患者的临床资料共计43例,复习病历及影像学检查结果。结果 31例中线明显移位的困难脑室患者,穿刺成功26例。12例脑肿胀为主且中线无明显移位的困难脑室患者,10例穿刺成功。本组所有病例共计穿刺47次,穿刺成功率为76.59%。所有病例中1例术后复查CT提示穿刺道周围出血,2例术后出现颅内感染。结论对于重型颅脑外伤后困难脑室穿刺,通过术前仔细判影像学资料,术中把握好穿刺方向及深度,酌情调整穿刺手术策略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脑室穿刺成功几率。脑室穿刺并持续颅内压监护在重型颅脑损伤救治过程中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王在瑞 《中国骨伤》1997,10(6):29-29
笔者于1988~1994年7年间,用中医药辩证分型的方法治疗颅脑外伤后综合症ZI例,疗效尚可,报道如下。临床资料21例中男性18例,女性3例;年龄最大53岁,最小21岁;伤史:脑震荡5例,脑震荡、颅骨骨折11例,脑挫伤、颅骨骨折4例,脑挫裂伤、硬膜外血肿1例;18例在伤后接受过2周~4个月的住院治疗(其中13例在外院),3例请医在家治疗;病史1~5年不等。辩证分型与治疗肝肾不足型:症见头晕目眩,脑转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遗精滑泄,阳萎不举,五心烦热,口燥咽干,舌光少苦,脉细数或沉细。此乃颅脑伤后,伤骨伤髓,致肝肾不足,精髓…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后进展性颅内血肿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对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78例外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手术治疗49例,保守治疗29例;恢复良好36例,中残21例,重残9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1例.结论 对于外伤性进展性颅内血肿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动态CT扫描是及时发现血肿变化的重要手段,早期诊断并及时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颅内压监测在颅脑外伤术后早期发现迟发性血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本院于2010年1月至2014年6月收治的58例颅脑外伤经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血肿并再次手术的患者,分成监测组30例和非监测组28例。监测组连续监测颅内压5~9天,平均6.4天。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评估颅内压,当发现有颅内压升高的情况两组均采取及时降压等措施,发现迟发性血肿并有手术指征时再次手术。对比两组发现迟发性血肿的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在12小时内发现迟发性血肿监测组优于非监测组(P<0.05),特别在6小时内优势更明显(P<0.01)。临床疗效监测组好于非监测组(P<0.05)。结论颅内压监测能及时准确反映病情变化,早期发现颅脑外伤术后迟发性血肿,有利于及时干预、指导临床治疗,对于颅脑外伤患者的预后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外侧裂周围颅脑外伤后脑水肿发生早.术中常见脑膨出,死亡率和致残率均较高。现就本院2001年1月至2005年3月收治的82例外侧裂周围颅脑外伤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3.
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43例,平均年龄67(60~79),均行开颅手术治疗。结果存活31例(72.1%),术后并发脑梗塞13N,肺部感染18例,高血糖20例.消化道出血6例。术后随访6~12个月,31例存活着根据COS评分:恢复良好13例,中残11例,重残7例。结论老年重型颅脑外伤病人易并发脑梗塞、高血糖、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合理选择手术病人,积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可以改善老年重型颅脑外伤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4.
精神障碍是颅脑外伤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也给其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临床治疗疗效尚无一致认定。现对本院2006年1月至2009年11月共58例收住入院的颅脑外伤所致精神障碍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相似文献   

15.
高压氧治疗颅脑外伤昏迷病人的护理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院1990~1995年对265例颅脑外伤昏迷病人应用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疗法,疗效显著。治疗及护理如下。1临床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65例中男195例,女70例,年龄3~65岁,平均50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80例,坠落伤35例,其它50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颅脑外伤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及临床有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接收的100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临床特点及临床疗效。结果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点较为复杂,具备颅脑外伤和脑梗死两种疾病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颅脑外伤后发生失血性休克,特别是缺氧时容易出现颅脑外伤性脑梗死。100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经治疗后,良好34例(34%),中残14例(14%),重残19例(19%),植物生存8例(8%),死亡25例(25%)。结论颅脑外伤脑梗死疾病临床特点复杂,早期对颅脑外伤脑梗死患者采取最佳的方法治疗,维持血容量正常,对提高治疗效果、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7.
急性腹腔间隙综合征(acute abdl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见于一些腹内压增高的腹部严重病变的病人,如坏死性胰腺炎,腹腔内或后腹膜出血,复苏时大量输液引起的肠水肿、肠梗阻和腹腔脓肿等。它对机体的多种器官产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04—2017-04间接受治疗的72例重症颅脑外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GC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DL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术后均获6~12个月的随访。6个月随访时依据GOS评分标准,观察组恢复正常生活与工作能力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联合高压氧治疗重症颅脑外伤,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减少病残、病死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颅脑外伤患者手术治疗的治疗要点,探讨提高治疗效果、降低致死及致残率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自2012年9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47例术前格拉斯哥评分≤8分,且行开颅手术的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预后。结果交通事故为颅脑外伤首要致病因素;47例患者共存活36例,存活患者中有30例出现脑梗塞、肺部感染、泌尿系感染、消化道出血等一种或者多种并发症;术后随访半年,根据格拉斯哥评分标准,存活患者中恢复良好13例,中残16例,重残7例。结论对颅脑外伤患者,开颅手术治疗效果显著,有利于抢救患者生命、神经功能恢复及改善患者预后,只要有手术指征,应积极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临床特点,了解此类患者最佳手术时机及颅脑损伤和四肢骨折的处理顺序,为临床上此类骨折的患者提供治疗方案,以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方法 选取我院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102例合并颅脑损伤的四肢骨折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77例,女25例;年龄14~70岁,平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