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本文探讨儿童颈部Castleman病(Castleman’s diease,CD)的临床特性,并总结其临床症状、分型、影像学特点、治疗及预后情况。方法: 回顾性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2015年8月至2021年7月收治的9例儿童颈部CD的临床资料。结果: 9例患儿中单侧8例,双侧1例,8例以颈部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1例为打鼾,均为单中心型。病理分型均为透明血管型。治疗均行手术切除肿块,术后随访6~60个月,8例一次手术成功,1例复发后行二次手术。结论: 儿童颈部CD病主要以无痛性肿块为主要表现,临床分型以单中心(unicentric CD,UCD)为主。影像学检查是重要的术前辅助,但需病理学检查确诊。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 深化对腹膜后局灶性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认识,提高腹膜后局灶性CD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分析8例腹膜后局灶性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疗情况,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治策略。结果 8例患者中3例表现为腹痛,2例表现为副肿瘤性天疱疮,3例无症状;实验室检查多无异常;早期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组织病理学检查,病理学类型均为透明血管型;均行手术切除,1例术后复发,历经3次手术,最终死亡,其余病例均治愈,未见复发。结论 腹膜后局灶性CD多无特异症状,临床诊断困难,确诊有赖于组织活检病理检查,手术切除可望获得根治。  相似文献   

3.
目的: Castleman病( Castleman′s disease, CD)是一种少见的淋巴结增生性疾病,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极易误诊。文中总结其临床病理特点及诊断治疗经验,以提高对CD的认识及诊断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2006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31例Castleman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3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7.4±13.3)岁,单中心型CD(un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 UCD)24例、多中心型CD(multicentric Castleman′s dis-ease, MCD)7例。 UCD多表现为偶然触及的体表肿块或体检发现的深部占位,MCD多表现为全身症状。24例UCD患者均手术切除病灶,7例MCD患者分别接受手术治疗、激素治疗、CHOP化疗联合利妥昔单抗等治疗。结果术后病理证实23例为透明血管型CD,8例为浆细胞型CD。25例获得随访,在随访时间(46.3±32.3)个月内,1例伴发胰头癌UCD患者术后13个月死亡。随访MCD患者中,1例活检确诊为CD后放弃治疗的患者1个月后死亡,1例合并天疱疮患者手术切除腹膜后肿大淋巴结2个月后死亡,其余随访22例患者均存活。结论 CD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需依靠病理学检查。不同亚型预后差别较大,诊断需明确分型并采取不同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Castleman病7例,男性4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48岁,局灶型5例,弥漫型2例,均经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7例CD中2例无任何症状;胸部X线上3例表现为纵隔内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4例表现为肺内小结节;肺扫描3例阴性,4例阳性;气管镜检1例管腔呈外压性狭窄;5例局灶型CD手术治疗效果好,2例弥漫型CD疗效欠佳;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分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结节病等。结论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复杂,局灶型多表现为强化明显的纵隔内肿块,弥漫型影像学缺乏特征性,术前极易误诊,应争取早日手术活检。  相似文献   

5.
孙旭  潘治平  严强 《浙江医学》2024,46(1):62-64
为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疗效预后,本文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湖州市中心医院确诊的11例C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中心型10例(腹部5例、颈部5例)和多中心型1例,病灶长径为1.3~5.5(3.3±1.1)cm。所有患者均通过手术切除或活检后病理确诊,10例单中心型CD患者病理分型为透明血管型9例、浆细胞型1例,另1例多中心型CD患者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从患者发现病灶到接受治疗等待时间3(2,12)个月,术后随访时间为61.5(36,82)个月。患者长期生存良好,除多中心型CD患者外其他无复发转移患者。CD的临床症状不典型,尤其是单中心型CD容易被延误治疗,对于不明原因的孤立性肿物应积极行穿刺或手术活检,明确病理后及早治疗,以获取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Castleman病(Castleman disease,CD)的临床特点。方法收集Castleman病7例,男性4例,女性3例,中位年龄48岁,局灶型5例,弥漫型2例,均经病理证实。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7例CD中2例无任何症状;胸部X线上3例表现为纵隔内软组织肿块,强化明显,4例表现为肺内小结节;肺扫描3例阴性,4例阳性;气管镜检1例管腔呈外压性狭窄;5例局灶型CD手术治疗效果好,2例弥漫型CD疗效欠佳;术前均未明确诊断,分别误诊为肺癌、肺结核、结节病等。结论Castleman病临床表现复杂,局灶型多表现为强化明显的纵隔内肿块,弥漫型影像学缺乏特征性,术前极易误诊,应争取早日手术活检。  相似文献   

7.
范晓溪  赵庆涛  杨永  卢荣闯  许顺 《当代医师》2013,(10):1408-1410
【摘要】目的总结胸部Castleman病(Castlemandisease,CD)的临床诊治经验,结合文献复习以提高对CD的认识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4月至2012年7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16例胸部CD患者的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14例局灶型Casfleman病(LocalizedCD,LCD):1例为左前胸壁肿物,9例为纵隔肿物,4例为肺门肿物,均手术完整切除,其中4例行胸腔镜手术,术后病理学均为透明血管型;2例多中心型Castleman病(multicentricCD,MCD)表现为发热,胸腔积液,双侧颈部、锁骨上、纵隔、腋窝、腹股沟及腹膜后淋巴结肿大,淋巴结活检病理为浆细胞型和透明血管型。术后随访3~89(57.4±4.5)个月,1例失访,余健在,无复发。结论CD临床表现不典型,表现多样,易漏诊、误诊。病理学及免疫组化为该病最主要诊断依据。治疗上,LCD多采用手术治疗,MCD多采用化疗治疗。  相似文献   

8.
Shi BB  Li HZ  Rong S  Zhao YJ  Fan 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3):174-175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的临床特点及外科治疗。方法分析北京协和医院1997-2004年20例Castleman病外科相关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5~70岁,平均年龄39岁。肿瘤最小约2cm×3cm,最大约10cm×9cm。肿瘤分布:纵隔肿瘤6例,腹膜后2例,腹腔内2例,肾上腺区域1例,腋下、颈部、耳后等肿瘤6例,多中心肿瘤3例。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行手术切除肿瘤或行淋巴结活检。病理均提示为Castleman病,肿瘤类型多为巨大淋巴结增生,血管滤泡型和透明血管型。大多数肿瘤为良性病变。其中3例为副肿瘤性天疱疮(PNP)。结论Castleman病临床上少见,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淋巴结肿大。肿块可发生在淋巴组织的任何部位,以纵隔、颈部、腋为好发部位,腹膜后肾上腺区域罕见。因此,在临床发现原因不明的肿块时,还要考虑其他少见的肿瘤。手术切除肿瘤为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肺门及纵隔肿块为表现的局灶型纵隔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诊断及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局灶型纵隔Castleman病患者的病历资料及诊疗情况,总结其临床表现、外科诊疗和预后。结果 5例Castleman患者中,男1例、女4例,年龄16~30岁。行开胸手术4例,胸腔镜手术1例,病灶位于右肺门、左前纵隔、左后纵隔、右前纵隔和右后纵隔各1例。病理分型均为透明血管型。行开胸手术为左侧2例、右侧2例,行右侧胸腔镜手术1例,均行纵隔内肿瘤完整切除。随访5~110个月患者均生存、无复发。结论局灶型纵隔Castleman病术前误诊率高,其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手术可行纵隔肿块切除,术后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0.
局灶型胸部Castleman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局灶型胸部Castleman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局灶型胸部Castleman病患者的病历资料,总结其临床表现、外科诊疗和预后。结果男性8例、女4例,平均年龄40.3岁。7例患者行肺阳性平面显像,胸内病灶均呈异常浓聚,增强CT提示病灶强化明显。2例表现为纵隔内的孤立肿块作完整切除,7例伴有肺内病变,行肺叶切除。3例活检病例中2例术后进行放疗。病理学分型:透明血管型10例,浆细胞型2例。随访至今,1例浆细胞型患者术后5年发生恶性淋巴瘤,其余患者至今存活。结论局灶型胸部Castleman病术前误诊率高,其确诊需依靠病理组织学,并区分透明血管型和浆细胞型。手术可行纵隔肿块切除或合并肺叶切除。局灶型胸部Castleman病的预后较好,但应作定期随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