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影像学评估.方法:2005年2月至2009年6月,采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不稳或脱位24例,其中齿状突陈旧性骨折7例,先天性游离齿突4例,新鲜齿突骨折9例(Anderson Ⅱ C型),寰椎横韧带损伤4例.术前CT及三维重建评估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的进钉点、进钉方向等参数.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下关节突中点,探及椎弓根上内侧缘,钉道内侧倾约25°,头侧倾约25°.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为枢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外侧1mm纵垂线与其后弓下缘以上2mm的交点处,钉道内侧倾约5°,头侧倾约5°.螺钉直径3.5mm/4.0mm,寰椎椎弓根螺钉长22-30mm,枢椎椎弓根螺钉长22~28mm.术后摄X线、CT及三维重建评估椎弓根螺钉的情况.结果:24例患者共置入寰、枢椎椎弓根螺钉95枚,1枚寰椎椎弓根螺钉植入困难,改用椎板钩.术后CT扫描发现1枚螺钉穿入寰椎椎管,1枚螺钉穿入枢椎横突孔,患者均未发生脊髓和椎动脉损伤.随访时间6~29个月,平均16个月.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新鲜齿突骨折均骨性愈合,植骨于术后3~6个月骨性融合;无内固定物松动、断裂.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固定技术是治疗寰枢椎脱位或不稳的有效方法,术前应充分评估患者寰枢椎椎弓根的影像学特点及植入椎弓根螺钉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疾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疾患的手术可操作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对68例寰枢椎脱位、骨折以及肿瘤或肿瘤样病变并有明显高位颈脊髓受压症状及体征的患者应用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MRI等影像学检查;术中在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取髂骨椎板间植骨。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68例272枚螺钉均成功置入,复位固定满意。术后56例获3~27个月随访,平均13.8个月,患者均在3~6个月寰枢椎骨性融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和寰枢椎再移位现象。其中9枚螺钉穿入椎动脉孔内缘1mm,但无椎动脉损伤的临床表现。37例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11例好转,5例无明显改善,2例术后症状加重,1例死于术后并发症。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融合率高等特点,为寰枢椎疾患患者的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应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4-03/2019-03月采用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颈椎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手术患者30例,其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69岁,平均43岁.根据患者颈椎计算机断层扫描(computed tomography,CT)及三维重建数据,手术前打印寰枢椎体模型及个性化导板.术中使用个性化导板辅助寰枢椎椎弓根置入,稳定寰枢椎,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植骨.术后定期随访,记录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置钉准确性及寰枢椎骨性融合率.结果 本组共置入120枚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完全在骨道内112枚,6枚寰椎螺钉在横断面上穿破骨皮质≤25%,2枚枢椎螺钉在横断面上穿破骨皮质≤25%.置钉总体优良率93%.术后平均随访16个月,无断钉断棒、钉子松动等现象,寰枢椎骨性融合率100%.所有患者后伸活动无明显障碍,无神经损伤症状,轴向旋转活动部分丧失.结论 3D打印个性化导板辅助后路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创伤小出血少,能安全有效恢复颈椎稳定性,是一种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4.
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植骨融合5例,行一期经口咽入路寰枢关节松解复位、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植骨融合1例,术后3d下床活动,不用配带颈围领保护。结果术后拍片,1例解剖复位,5例不同程度复位。6例均获随访,全部病例骨性融合;其中4例术前有不同程度神经损害的症状与体征,术后用Odom标准评分,优3例,良1例,其余2例术前颈部疼痛、无力,术后症状消失。结论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植骨融合治疗寰枢关节脱位效果良好,是治疗寰枢关节脱位后路手术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以枢椎椎弓根内壁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定位技术.方法:选择100例(男女各50例)正常成人寰枢椎CT片.在CT横断面扫描上分别应用Tan等的进钉方法(方法一)和马向阳等的进钉方法(方法二)模拟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通道,建立以枢椎椎弓根内壁为解剖标志的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定位技术,临床应用该定位技术进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寰枢椎不稳.结果:寰椎椎弓根进钉点与枢椎椎弓根内壁的水平间距在方法一男性为(6.0±0.8)mm,女性为(5.5±0.8)mm;方法二男性为(9.4±1.1)mm,女性为(8.2±1.3)mm.4例患者应用枢椎椎弓根内壁作为解剖标志行寰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术中无脊髓和椎动脉损伤等并发症,术后影像学显示螺钉位置均良好.结论:枢椎椎弓根内壁可作为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的解剖标志.该解剖标志较以往的解剖标志恒定明确,结合术前CT扫描能较准确指导螺钉进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的技巧与临床疗效.方法 对24例寰枢椎脱位并由高位颈髓受压症状及体征的患者行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技术治疗,术前均行X线、CT等影像学检查,术中直视下行C1、C2置钉,复位、固定,椎板后弓植骨.其中12例前路下颌下松解,一期经寰枢椎椎弓根复位固定,术后颈托固定3个月.结果 24例84牧螺钉均成功置人,复位固定满意.术后22例获3~48个月的随访,平均18.9个月,患者在4~6个月骨性愈合,未发现螺钉松动、断钉、寰枢椎再次脱位现象.其中有4牧螺钉穿人椎动脉孔内缘0.5~1.0 mm,但无椎动脉损伤临床表现.22位患者脊髓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经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技术具有直视下置钉,短节段固定,术中复位,融合率高特点,为寰枢椎骨折脱位患者治疗提供了一种较好的内固定术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以X线片及CT片为准,探讨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制定简单、实用的个性化手术方案,提高手术的1次成功率.方法 2002年1月~2006年9月,于术前通过图像储存传输系统(简称Pacs),采用自行设计的X线片及CT片个性化定位方案,利用自制的寰枢椎定位导向器,对31例患者124枚寰枢椎椎弓根行经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结果 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对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随访9个月~5年4个月,平均10.5个月,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按JOA评分标准,优16例,良12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0.32%.结论 利用X线片和CT片制定个性化方案,设计简便、程序简化、个性化强,对寰枢椎椎弓根内固定手术的实际操作有良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术前CT测量寰枢椎椎弓根的有关数据,指导术中置入椎弓根螺钉,提高螺钉置入的安全性.方法 本组38例患者术前均进行CT扫描,测量寰椎后弓以及枢椎峡部的上下径、内外径、上倾角、内倾角及椎弓根长度等数据,了解最佳进钉点及椎弓根螺钉的直径和长度,确定螺钉置入的方向、深度.结果 3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者均行X线片及CT片检查,检查提示有2枚枢椎椎弓根螺钉突破椎弓根外侧壁进入椎动脉孔中,未发现不良反应,152枚螺钉植入均安全有效.结论 通过术前CT影像学进行观察和测量,为不同患者提供个体化治疗方案,为准确置入椎弓根螺钉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固定融合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上颈椎伤病患者进行后路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板系统复位内固定,置入88枚寰枢椎椎弓根钉,在寰椎后弓及枢椎椎板间植骨融合,使寰枢椎复合体得到稳定。结果 2例术后出现枕大神经痛,经对症治疗1个月后痊愈;2例螺钉穿破寰椎左侧椎弓根外侧壁,未发现脊髓、椎动脉损伤。2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6年,均获得骨性融合,未发现钉板断裂。所有患者X线片示寰椎完全复位,枢椎齿状突骨折处复位良好。CT片示螺钉与椎动脉及脊髓位置关系良好。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螺钉结合钉板系统固定治疗上颈椎伤病,能显著增强寰枢椎间生物力学稳定性,植骨融合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1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其中8例行经寰枢椎椎弓根钉钛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3例行借助于枢椎椎弓根钉的枕颈固定融合术。结果全部病例得到了随访,X线片示获得了骨性融合,术后颈部疼痛消失,神经症状有明显好转。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是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后路融合术中最为理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治疗寰枢椎脱位的疗效。方法对11例寰枢椎脱位患者应用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其中8例行经寰枢椎椎弓根钉钛板内固定植骨融合术,3例行借助于枢椎椎弓根钉的枕颈固定融合术。结果全部病例得到了随访,X线片示获得了骨性融合,术后颈部疼痛消失,神经症状有明显好转。结论经寰枢椎椎弓根钉技术是目前治疗寰枢椎脱位后路融合术中最为理想的技术。  相似文献   

12.
寰枢椎“椎弓根”固定技术治疗C1-2不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采用椎弓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C1-2不稳的寰枢椎椎弓根置钉方法.方法 对14例C1-2不稳进行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寰椎以"椎动脉沟后结节"为参照标志,结合实际探查到的寰椎椎弓根内缘、上下缘为置钉选择点和进钉方向;枢椎以峡部内缘、外缘为界限,峡部中心轴的后延长线对应枢椎下关节突投影点为进钉点.结果 寰椎置钉26枚,发生1例一侧后弓切割断裂;枢椎置钉28枚,发生1例一侧螺钉松动.其余植入螺钉位置良好.结论 以寰椎"椎动脉沟后结节"、椎弓内缘、上下缘和枢椎峡部内缘、外缘、中心轴为参照标志置钉方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3.
王爽 《医学综述》2011,17(12):1811-1814
寰枢椎后路固定术是治疗寰枢椎不稳的常用方法,经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较其他内固定方法具有显著的优势,因寰椎后弓周围有大量神经、血管等重要结构,在置钉过程中存在较大的风险。应用术前薄层CT扫描及重建、术中准确定位进钉点、采用三点分离定位等方法,可以使置钉更加准确、安全。对于部分确实不能应用椎弓根螺钉固定的特殊病例,应用寰椎交叉椎板螺钉结合枢椎椎弓根螺钉的方法也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治疗寰枢椎骨折及寰枢关节脱位不稳定的临床手术疗效。方法:自2005年8月~2009年10月我院骨科应用后路椎弓根螺钉-棒系统内固定植骨融合术治疗寰枢椎骨折脱位所致寰枢椎不稳43例,其中男性31例,女性12例,年龄22~65岁,分别于术后3个月、半年和1年行X线及CT检查,测定术后椎弓根螺钉进入寰枢椎椎弓根内的具体位置和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术中电刀灼伤椎动脉1例(占2.3%);电刀灼伤C2神经根致术后轻度放射性根性痛1例(占2.3%)。43例寰枢椎共置入84枚椎弓根螺钉中有2例C2椎体共3枚椎弓根钉进钉仰角〉35°,导致螺钉尖端穿入该侧寰枢关节前1/4间隙(占3.5%),余位置均正常。术后X线和CT检查无一例螺钉移位、松动,术后随访4~38个月(平均11.6个月),无内固定松动、感染发生,植骨均在术后2.5~6个月愈合。结论:寰枢椎椎弓根进钉点解剖标志和进钉方向定位恒定,适于个体化手术操作,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椎弓根螺钉正确置入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5.
后路寰枢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a C  Wu JB  Zhao M  Dai WX  Wu DH  Wang ZH  Feng J  Liu C  Zhao QH  Tian JW 《中华医学杂志》2011,91(43):3062-3065
目的 探讨和评估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疗效、适应证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5月至2010年12月,采用寰枢椎椎弓根螺钉技术治疗上颈椎不稳患者24例,男18例,女6例,其中齿突发育不良造成的寰枢椎不稳5例,顽固性寰枢椎旋转脱位4例,创伤性陈旧性寰枢关节脱位6例,椎管内肿瘤4例,陈旧性齿突骨折5例,24例均采用美国强生Depuy公司生产的后路Summit钉棒系统(万向螺钉直径3.5mm,寰椎螺钉长26 ~30 mm,平均28 mm,枢椎螺钉长24 ~28 mm,平均26 mm).回顾性分析临床疗效和并发症防治,术前、术后采用JOA进行评分,根据术后随访X线及CT评价上颈椎结构的恢复情况.结果 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45个月,平均23个月,全组病例未发生与置钉相关的并发症,临床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术前,术后6个月JOA评分改善率为73.1% ~93.6%,平均81.2%.复查X线片、CT未见上颈椎失稳及复位丢失征象,螺钉位置良好,无松动、断钉,齿突均骨性愈合,椎间融合率为100%.术后随访效果满意.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上颈椎不稳具有可行性,操作简便,固定牢固,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上颈椎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2月~2012年6月本院采用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治疗的18例上颈椎损伤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本组18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均未发生术中血管及脊髓损伤术后无明显并发症;平均随访时间为15个月,所有患者临床症状均消失,复查X线片及CT扫描显示均获得骨性愈合、螺钉位置满意。结论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内固定融合术具有固定牢靠、三维稳定效果、植骨融合率高等优点,是治疗上颈椎损伤切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5月~2010年3月间我科收治的15例创伤性寰枢椎不稳患者,应用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融合术治疗,观察术后并发症情况及近期疗效.结果 手术时间2~3h,术中失血量200~ 400 ml,未出现螺钉置钉相关的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出现内固定松动、脱落或断裂,术后平均6~8月寰枢椎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经后路寰枢椎椎弓根螺钉固定是治疗创伤性寰枢椎不稳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寰椎椎弓根螺钉置入的解剖学及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46 例由承德医学院解剖教研室 提供的健康完整的寰椎标本予以解剖学测量,明确寰椎椎弓根螺钉进钉点与置钉的角度。选取2013 年3 月— 2015 年3 月于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接受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寰枢椎不稳患者30 例为对照组, 置钉方式为传统置钉。另取2015 年8 月—2017 年8 月同院接受后路寰枢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寰枢椎 不稳患者33 例为实验组,以局部解剖标志为参考的寰椎徒手椎弓根置钉方式置钉。比较两组各项手术指标, 手术前后Oswestry 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及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JOA 评分),术后并发症发 生情况。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置钉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手术 前后两组患者ODI 及JOA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而术后两组患者ODI 评分均低于术前, JOA 评分均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以局部解剖标志为参考的寰椎徒手椎弓根置钉方 式置钉效果更佳,有利于改善患者的脊柱功能以及颈椎功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植骨融合治疗上颈椎不稳的临床价值和疗效。方法在局麻下,经后路对11例(男6例女5例;年龄15—65岁,平均31岁)上颈椎不稳(包括骨折,脱位,先天畸形,上颈椎肿瘤)患者施行了寰枢椎椎弓根钉棒固定,并行骨诱导活性材料(BMP)植骨。寰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位于枢椎下关节突内外侧缘中线与寰椎后弓上缘交点下方约3mm处,钉道内倾10°,头倾5°;枢椎椎弓根钉进钉点位于枢椎侧块内上象限中点,钉道内倾约25°,头倾约25°。螺钉直径为3.0mm或3.5mm,寰枢椎钉长24—32mm。结果手术时间60~120min,平均手术时间100min。术中未损伤椎动脉、脊髓等重要组织结构。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2.5个月。X线及CT复查示螺钉位置良好,未见断钉现象,MRI示神经压迫解除,术后3~6个月(平均4.2个月)植骨达到满意融合。术前合并神经症状10例,术后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9例,症状改善1例。结论对于寰枢椎骨折脱位、畸形、肿瘤等引起的上颈椎不稳,在局麻下行后路寰枢椎椎弓根钉棒系统固定并发症少,固定可靠,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寰椎后弓椎板钩联合枢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寰枢椎脱位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寰枢椎脱位病人12例,接受后路枢椎椎弓根螺钉联合寰椎椎板钩固定术.术后随访,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评估神经功能的恢复情况,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评估疼痛症状,CT检查评估融合情况.结果:术后病人颈部疼痛评分显著降低(P<0.01),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评分显著提高(P<0.01).所有病人均未出现脊髓损伤、椎动脉损伤、术后感染等并发症.术后随访6个月内,固定节段融合良好.结论:寰枢椎钉钩系统治疗寰枢椎脱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