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毫火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颈背肌筋膜炎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法,采用视觉疼痛模拟量表(VAS)、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作为观察指标,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VAS和SF-36均优于治疗前(均P0.01),且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毫火针治疗项背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急性期髌股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按随机数字表法将90例急性期髌股关节炎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对比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膝前疼痛最明显处压痛值、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并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压痛值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的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 <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毫火针针刺经筋结点治疗急性期髌股关节炎,能缓解疼痛,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肌筋膜疼痛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简化麦吉尔疼痛量表(MPQ)评分,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和愈显率分别为94.4%和77.8%,对照组分别为80.6%和30.6%。两组愈显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PRI、PPI及VAS)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MPQ量表各项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是一种治疗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和研究毫火针治疗临床肌筋膜炎的疗效和优势。方法:选取40例肌筋膜炎患者,按照双盲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其中观察组应用毫火针方案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用普通针刺方案治疗。10天为1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在治疗肌筋膜炎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概述慢性肌筋膜炎的发病机理,介绍毫火针治疗慢性肌筋膜炎的方法,多角度地分析探讨了其治疗原理和机制,阐明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为开展这项临床工作提供可靠地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针刺阳性筋结点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选取阳性筋结点、臂臑、曲池、外关、合谷针刺治疗,对照组采用肩三针、臂臑、曲池、外关、合谷针刺治疗,10天1个疗程,2个疗程后采用简式Mcgill疼痛量表(MPQ)从症状总体恢复和疼痛两方面进行疗效评价。结果:2组间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分级指数评定(PRI)、视觉模拟评分(VAS)、现有疼痛强度(PPI)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阳性筋结点可明显改善肩周炎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冲击波治疗在足底筋膜炎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取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的足底筋膜炎患者90例,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n=45)和观察组(n=45),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跟腱、足底筋膜拉伸),观察组采用冲击波治疗,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1周、2周及1个月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足底筋膜炎患者采用冲击波治疗效果理想,能减轻患者疼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毫火针和针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寻常型银屑病患者8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治疗组予毫火针和针刺治疗,对照组予针刺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严重指数(PASI)评分标准对靶损害皮损面积、肥厚程度(浸润)、红斑及鳞屑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PA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4周PASI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改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2周PA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4周PASI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5%,明显优于对照组的87.5%(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毫火针和针刺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对银屑病皮损改善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毫火针治疗网球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网球肘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30例、封闭组20例和电针组30例,分别于治疗1星期、2星期及1个月后进行VAS疼痛计分法评定;并对治疗后1个月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毫火针组、封闭组及电针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60.0%、50.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封闭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封闭组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星期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毫火针组和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治疗后2星期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但电针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无明显改善(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和封闭组治疗后1个月VA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针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毫火针组VAS评分与封闭组、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封闭组VAS评分与电针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结果显示,毫火针疗法、局部药物封闭及电针治疗网球肘均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患者的症状有较好的改善作用,毫火针疗法疗效显著,且优于封闭疗法及电针治疗。结论毫火针疗法是一种治疗网球肘确实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毫火针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肩周炎患者61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对照组常规电针治疗,治疗组予毫火针结合电针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的VAS、ROM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毫火针结合电针治疗肩周炎具有良好疗效,比常规电针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与常规穴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的临床疗效差异,为针刺治疗髌骨软化症提供更佳的方法。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毫火针组(28例)与常规针刺组(32例)。毫火针组按症状、触诊、影像学表现三步定位法,选取高应力点5~6个,予毫火针针刺治疗,隔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常规针刺组常规针刺犊鼻、膝关、阳陵泉、阴陵泉、足三里等穴,每天治疗1次,5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视觉模拟量表(VSA)疼痛评分和患膝髌骨倾斜角(PTA)、外侧髌股角(LPA)变化及治疗后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SA疼痛评分、PTA与LPA角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均P0.01),毫火针组治疗后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VSA疼痛评分、PTA与LPA角度较常规针刺组改善更明显(均P0.05);毫火针组有效率为92.9%(26/28),优于常规针刺组的87.5%(28/32,P0.01)。结论:毫火针针刺高应力点治疗髌骨软化症患者能较好改善髌骨软化症临床症状并恢复髌骨生物力学结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毫火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6年1月至2018年8月到我科及骨科门诊就诊的50例肱骨外上髁炎患者,利用计算机随机法分为观察组26例,对照组24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毫火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以VAS、MEPS、ADL评分及临床效果程度为评价指标。结果治疗前VAS、MEPS、ADL评分之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VAS、MEPS、ADL评分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两组治疗后VAS、MEPS、ADL评分之间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1);两组临床效果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的康复训练对肱骨外上髁炎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毫火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肱骨外上髁炎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改善症状及功能活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谢志勇  白金山  见国繁 《光明中医》2023,(10):1939-1942
目的 观察手法舒筋配合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0例跖筋膜炎型跟痛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手法舒筋配合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对照组采用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和治疗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Maryland足部评分,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0%(57/6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67%(49/60),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手法舒筋配合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治疗跖筋膜炎型跟痛症的临床疗效确切,优于单纯毫火针点刺肌筋膜疼痛触发点疗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刺筋结点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筋结点选穴进行针刺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手功能视觉模拟评分(VAS)及Fugl-Meyer评分(FMA),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及FMA评分较同组治疗前显著提高。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8例,无1例,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筋结点能显著提高常规针刺治疗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正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PHN)一般指带状疱疹后1个月仍有神经痛或复发性疼痛,是带状疱疹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儿童少发,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升高,40岁以上的人群发病率为30%左右~([1])。笔者采用毫火针联合针刺疗法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毫火针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治疗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来龙川县中医院接受治疗的36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患者采用毫火针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针刺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患者日常生活Barthel评分以及根据Ashworth量表评价患者关节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各项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分以及患者日常生活Barthe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根据Ashworth量表评价患者关节改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毫火针相较常规针刺治疗,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具有更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抽样法选择63例肌筋膜炎患者进行分组治疗,治疗组30例,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电针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疗效,分析对比两组肌筋膜炎患者治疗前后、治疗后3个月疼痛VAS评分差是否存在统计学差异。结果:两组治疗后疼痛VA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更为明显。结论:毫火针经筋刺法治疗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优于电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比较彭氏分筋推拿疗法与常规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提供一种更为安全有效的腰背肌筋膜炎治疗方法。【方法】将6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推拿疗法治疗。2组每次治疗20min,每周治疗3次,6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1个疗程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3.3%(28/30),对照组为76.7%(23/30),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VAS评分和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对VAS评分和ODI评分的降低作用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彭氏分筋推拿疗法治疗腰背肌筋膜炎患者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功能障碍情况,其疗效优于常规推拿疗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毫火针宣通法治疗,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偏头痛特异生活质量问卷(MSQ)、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治疗4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MSQ、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治疗4周后、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降低,MSQ评分则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各时间点头痛持续时间、中度以上头痛发作天数及VAS、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MSQ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毫火针宣通法治疗偏头痛疗效较好,可减轻患者疼痛,缩短疼痛持续时间,减少疼痛发作天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经筋理论指导下毫火针治疗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4年4月面瘫患者9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3组:治疗组(毫火针组),对照1组(针刺组),对照2组(西药组),每组30例。疗程4周,4周后观察3组治疗效果。结果:毫火针组有效率为96.7%,针刺组为有效率为90.0%,西药组有效率为66.7%。毫火针疗法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疗法及西药疗法(P0.05)。结论:经筋理论指导下毫火针疗法可迅速控制病情、缓解及治愈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