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与传统不同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3年6月来本院诊治的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78例(97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平分为两组,分别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对照组)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观察组)。术后观察两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疼痛率、术后复发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单侧肢体手术时间分别为(63.41±3.79)分钟、(39.28±4.24)分钟,术中出血量(50.24±1.58)ml、(18.34±2.51)ml,住院时间(7.13±2.51)天、(4.17±1.39)天。对照组术后患肢疼痛18例,疼痛率46.15%。术后4例复发,复发率10.26%,观察组术后患肢疼痛7例,疼痛率17.95%,术后1例复发,复发率2.56%,两组复发患者再次经腔内激光治疗后全部治愈。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疼痛率、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位结扎联合腔内激光治疗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手术相比,临床效果显著,创伤小、操作容易、术后复发率低,适合大量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高位结扎术联合硬化剂注射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体会。方法将9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45例。对照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观察组采用大隐静脉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均获随访12个月,均恢复良好,无复发病例。结论大隐静脉硬化剂注射联合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及复发率无明显增加,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射频感应温热疗法(radiofrequency-induced thermotherapy, RFITT)消融在下肢静脉曲张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8年9月~2019年8月我科收治的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病人78例(78条肢体),分为研究组(43例)和对照组(35例)。研究组采用RFITT消融加泡沫硬化剂注射加点式剥脱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高位结扎加泡沫硬化剂注射加点式剥脱术。对两组病人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静脉曲张复发率、大隐静脉闭合率、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 VCSS)、慢性静脉功能不全问卷(chronic venous insufficiency questionnaire, CIVIQ)评分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手术时间(48.6±10.1)分钟,出血量(20.1±3.2)ml,住院时间(1.6±1.0)天,对照组分别为(63.1±17.8)分钟、(65.4±9.8)ml、(5.2±1.7)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7%,对照组为22.9...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和射频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苏州市立医院在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00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高位结扎加剥脱术组(A组,50例)和射频闭合术(B组,50例)。结果两组手术全部成功。其中A组术中出血量(70.5±10.0)ml,手术时间(85±15.5)min,术后平均(6.4±0.6)h可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16%;B组术中出血量(25.5±5.3)ml,手术时间(65.5±5.3)min,术后平均(2.1±0.5)h可下床活动,并发症发生率1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射频闭合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具有创伤小、疗效好、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优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剥脱术,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静脉腔内激光手术(EVLT)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选取41例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EVLT治疗。术后6个月随访,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手术时间(38.11±8.14)min、术中出血量(14.36±4.17)m L、住院时间(3.71±1.03)d;并发症发生率9.76%,复发率为4.88%。术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EVLT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住院时间短,能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选择87例(137侧患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并与传统手术治疗的70例(111侧患肢)下肢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治疗。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04.5±30.6)min、住院时间(7.6±2.0)d、手术切口(7.2±2.2)个、切口长度(1.2±0.5)cm,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手术后患侧肢体酸胀疼痛、下肢肿胀、色素沉着、下肢溃疡的改善效果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均未出现静脉血栓;研究组的术后疼痛率(13.79%)、术后发热率(8.05%)、皮下血肿率(0)、皮肤感觉障碍发生率(1.15%)、切口愈合不良率(0)均显著的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研究组和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均达到100%。静脉腔内激光手术治疗下肢大隐静脉曲张与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分段剥脱术具有相似的临床效果,但是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恢复快、手术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探讨静脉腔内激光闭合术(EV LT)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 SV V)临床疗效。选取本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收治的G SV V患者120例(136条患肢),随机均分为两组。其中A组60例患者(69条患肢)运用H A N S-D V 30半导体激光治疗仪行EV LT术,B组60例患者(67条患肢)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大隐静脉剥脱术。比较两组手术疗效、单肢手术时间、切口数目、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及1年内复发率等。两组手术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单肢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目、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V LT治疗G SV V具有手术时间短、伤口少、创伤少、恢复快、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顺行与逆行内翻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511例行内翻抽剥加点式抽剥治疗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34例行从内踝附近开始至隐股交界处方向的顺行抽剥(顺行组),277例行从隐股交界处开始至内踝附近方向的逆行抽剥(逆行组),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临床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术前资料具有可比性。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个数、术后住院时间、总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下肢酸胀情况及术后溃疡愈合时间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顺行组隐神经损伤率及术后静脉曲张复发率明显低于逆行组(P0.05)。结论:顺行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在减少隐神经损伤和远期疗效方面优于逆行抽剥。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静脉功能不全的保守血流动力学管理(ambulatory conservative hemodynamic management of varicose veins, CHIVA)(CHIVA为法文缩写)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安全性、可行性、可靠性。方法将我科从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大隐静脉曲张病人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CHIVA组和传统组,每组50例。CHIVA组行CHIVA手术,传统组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抽剥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随访2年的复发率。结果 CHIVA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方面优于传统手术组(P0.05),术后随访2年的复发率与传统手术无差异(P0.05)。结论 CHIVA技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是安全的、可行的、可靠的,比传统手术更经济、更微创,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应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的效果。方法将116例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观察组实施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对照组实施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传统阶段性抽剥术。观察对比2组的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结果观察组的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色素沉着、皮炎和溃疡的治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年内复发2例(3.45%),对照组复发11例(1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加点式剥脱术治疗单纯大隐静脉曲张治愈率高,复发率低,效果肯定。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的最佳手术时机。方法将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间我院血管外科收治且符合纳入标准的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C2~C4级患者分为单纯静脉曲张组(C2级,n=48)和软组织并发症组(C3~C4级,n=126),2组患者均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曲张静脉点式剥脱术,评估指标:手术相关指标、住院费用、术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术后复发率。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单纯静脉曲张组的平均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数目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软组织并发症组(P0.05),单纯静脉曲张组的术后近期总并发症发生率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软组织并发症组(P0.05),单纯静脉曲张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AVVQ评分明显低于软组织并发症组(P0.05),2组患者术后3个月时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原发性大隐静脉曲张患者接受手术治疗的获益情况及卫生经济学效应均优于中晚期患者,可推荐患者早期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比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与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1年5月本院行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患者568例(676条患肢)和接受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硬化剂注射术的患者487例(585条患肢),两组随访比较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患者静脉曲张均得到治愈。对照组出现皮下硬结57例,皮下瘀斑70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75例;改良组出现皮下硬结40例,皮下瘀斑55例,血管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总体复发率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但改良组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大隐静脉腔内闭合联合点状剥脱术对大隐静脉主干和大的分支行彻底剥脱临床效果佳,手术相对微创,大隐静脉主干复发率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探讨透光旋切系统(TIPP)治疗大隐静脉曲张(GSVV)的临床疗效。选择2010年3月—2012年6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GSVV患者96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接受TIPP治疗;对照组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美容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组住院时间、手术切口数量和切口长度分别为(8.3±1.5)d、(4.8±0.6)个和(1.2±0.4)cm,而对照组为(15.8±3.6)d、(12.3±2.8)个和(2.9±1.1)cm,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3年复发率分别为2.1%(1/48)、4.2%(2/48)和4.2%(2/48),对照组为4.2%(2/48)、6.3%(3/48)和6.3%(3/48),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IPP治疗GSVV,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美容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血管腔内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局部点状剥脱和腔内激光闭塞术(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两种手术方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下肢静脉曲张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R组60例,采用血管腔内射频消融术联合局部点状剥脱;E组60例,采用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比较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总费用、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疼痛、肿胀、局部血肿、皮肤感染、皮肤灼伤、隐神经损伤)发生率。结果两组病人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FA联合局部点状剥脱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优于EVLT联合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术中出血少,恢复快,治疗费用低,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04—2019-04间在扶沟县人民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86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的资料。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2组,各43例。剥脱术组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曲张静脉剥脱术,硬化剂组采用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剥脱术组术中出血量少于硬化剂组,手术时间及术后首次行走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硬化剂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多卡醇泡沫硬化剂+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患者,可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促进患者康复,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和对比三种不同手术方法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将近4年来收治的大隐静脉曲张患者156例(224条肢体),分为传统组(73条患肢),微创刨吸组(75条患肢),缝扎组(76条患肢),每组52例。比较3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发症的发生率、1年内复发率等指标。结果:微创刨吸组较传统组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1年内复发率均显著降低(P<0.05);缝扎组较传统组单肢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均显著降低(P<0.05)。传统组与缝扎组1年内复发率无差别(P>0.05);1年内复发率微创刨吸组较缝扎组和传统组都低(P<0.05)。结论:微创刨吸术临床疗效最优,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理想术式;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缝扎术临床疗效优于传统剥脱术,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探讨透光旋切系统与传统手术对大隐静脉曲张(GSVV)患者术后恢复、美容效果及并发症的影响对比。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山东省单县中心医院收治的GSVV患者8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透光直视旋切术(TIPP)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手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住院时间、切口数量、切口长度;统计两组术后出现皮下硬结、皮下血肿、皮肤感觉异常的发生率;两组均随访1年,观察有无复发。实验组手术切口数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3例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实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IPP治疗GSVV与传统手术相比具有作简便、安全性高、术后恢复快及美容效果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光旋切术(TIPP)联合传统手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及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估。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20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根据手术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采用TIPP联合传统手术治疗)及对照组(仅采用传统手术治疗)两组各10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等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34.6±5.2)ml vs(63.3±7.0)ml]、住院时间[(5.4±1.2)天vs(7.8±1.5)天]、下床活动时间[(21.0±2.4)小时vs(26.1±3.5)小时]及术后复发率[0 vs 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率(33.0%)与对照组患者(41.0%)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CIVIQ及VCSS评分均显著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患者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下肢皮肤溃疡愈合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TIPP联合传统手术可显著提高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降低复发率且有利于下肢皮肤溃疡的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但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腔内激光、射频及内翻剥脱联合旋切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近期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6月至2007年1月收治的有明确大隐静脉反流的下肢静脉曲张的4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200例(232条肢体)采用腔内激光(endovenous laser treatment,EVLT)治疗;80例(88条肢体)采用腔内射频(radiofrequency endovenous occlusion,RFO)治疗;180例(202条肢体)采用内翻剥脱术治疗.曲张静脉均采用透光旋切术(transilluminated powered phlebectomy,TIPP)治疗.比较3种方法手术时间、手术切口、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1年时的复发率.结果 手术时问RFO组最长,平均(41±8)min,EVLT组与内翻剥脱组相近.术后住院时间EVLT组(1.2±0.4)d与RFO组(2.1±0.8)d较短,与内翻剥脱组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出血量内翻剥脱组较其他两组多;EVLT组与RFO组的手术切口少;术后1年三组复发率相当,隐神经损伤在内翻剥脱组较多.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the venous clinical severity score,VCSS)各组术后较术前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三组手术效果均满意且疗效相当,但激光、射频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究腔内激光治疗(EVLT)与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19年4月至2022年1月安庆市立医院收治的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EVLT组(n=39,采用EVLT治疗)与改良组(n=41,采用改良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前、术后3 d应激反应指标[血清皮质醇(Cor)、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静脉曲张严重程度[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至出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EVLT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明显短于改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明显低于改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3 d,EVLT组患者的Cor、CRP水平均低于改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EVLT组患者的VAS评分、VCSS均低于改良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至出院期间,两组患者发热、静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