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医学认为坐骨神经痛属于"腰腿痛""坐臀风""腿骨风"范畴,根据经络辨证分型:足太阳经型、足少阳经型。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推拿、拔罐、中药外敷等方法,且常联合应用加强疗效。笔者以"中医外治""坐骨神经痛"为关键词,在中国知网收集近10年来以两种及以上的中医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总结中医外治法联合应用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2.
丘脑痛又称丘脑疼痛综合征,以病变对侧半身顽固性疼痛为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文从西药、外科手术、中药、针灸4个方面综述了丘脑痛的治疗方法,从中药针灸调神法的应用思考中医治疗丘脑痛的优势,为临床选择、联合和互相借鉴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丘脑痛属中医"中风"、"痹证"范畴,是指中风后并发的偏瘫侧肢体自发性疼痛,可伴有关节活动障碍,是中风后的难治兼杂症之一,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选电针以清心调神、活血止痛治疗中风后丘脑疼痛,并与西药甲钴胺联合卡马西平作对比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中风面瘫患者选用"中药汤剂+中医针灸"治疗方法的疗效进行研究。方法选取该院于2018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58例中风后面瘫患者为研究对象,选用随机抽取方法,划分为普通组、联合组,普通组患者选用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联合组患者选用"中药汤剂+中医针灸"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和普通组比较,联合组的住院治疗费用、住院治疗时间更具有优势,两组研究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普通组比较,联合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风面瘫患者选用"中药汤剂+中医针灸"治疗方法,能够获取较为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中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丘脑痛20例疗效。[方法]中医治疗分风寒阻经、风热伤络、肝阳上亢、脉络瘀阻、气虚血瘀四型。配合低频电刺激和针灸治疗。[结果]治疗20例,痊愈4例,显效1例,有效7例,无效7例,死亡1例。[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丘脑痛,有利于机体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6.
中风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疾病之一,其机制较为复杂。新近研究发现,中风发病与不同时间的机体气血变化密切相关。中医针灸抗中风治疗的疗效显著,且多有研究报道,从时间医学角度进行针灸治疗中风,疗效更佳。故本文拟从择时针灸、针刺的介入时间和留针时间三个方面,分析时间因素对针灸治疗中风的影响,为针灸治疗中风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正>近年来中风的发病率日趋增高已成为当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与健康的常见病,并且有着越来越年轻化的趋势。很多患者因此而致残,给个人、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针灸治疗中风因其疗效好、起效快、创伤小、疗效持久等优点广泛的被临床所采用,并成为中风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1对中风病名的认识"中风"一词始见于《内经》,其内类似的中风病的病名还有"薄厥""大厥""暴厥""煎厥""仆击"和"偏枯"等。关于中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的知识结构及配穴规律。方法:检索1984年1月1日至2020年10月19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针灸治疗抑郁症的文献。利用Cite Space5.7.R2软件导入文献数据,进行文献及穴位关键词聚类、突现、时区分析,绘制科学知识图谱。结果:纳入3524篇文献研究针灸治疗抑郁症知识结构,复筛后纳入601篇研究穴位配伍规律。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关键词形成13个聚类,其中"中风后抑郁""电针治疗"为高频关键词,"电针治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具有高中心度,"电针治疗"突现强度最高。"电针治疗""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关键词出现时间最早,之后陆续出现"中风后抑郁""氟西汀""耳穴疗法"等。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的穴位关键词依据中医理论可分为4个聚类:(1)核心针穴组,(2)健脾化痰、疏肝解郁、益气养血加减组,(3)五脏背俞穴、五志穴组,(4)醒神启闭针刺法组。结论:针灸治疗抑郁症文献的主要知识结构包括治疗方法、抑郁症类型、中医相关疾病、文献类型及疗效指标5个部分。临床配穴应当秉持先病后证、病证结合的原则,重点针对痰湿阻滞、肝郁气滞、气血两虚3个证型进行加减。  相似文献   

9.
针灸配合康复技术对中风后遗症患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探讨针灸配合促通技术对中风后遗症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7例中风后遗症的患者进行综合组(针灸配合促通技术组)与针灸组、促通组治疗进行疗效观察与分析。结果: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综合组明显优于针灸组和促通组,针灸组与促通组疗效差异性不显著。结论:针灸配合促通技术对于中风患者促分离运动非常有利,运用康复理论指导针灸治疗,把中医针灸疗法与西医经典康复手段相结合,突出中医治疗在中风后瘫痪肢体促分离运动中的优势,为针灸临床康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颈椎病根据其临床症状归属于中医学"颈项痛""头痛""项强""眩晕""肩臂痛"等病症范围,名老中医推拿治疗本病众家纷纭,本文以国医大师、各省市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为研究对象,从手法指导原则和手法特色等方面进行文献梳理研究,旨在传承名中医学术思想、特色手法,提高手法治疗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医针灸结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治疗方案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康复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灸治疗,两组患者治疗1个疗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针灸结合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具有显著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方法很多,临床常用的包括头针、体针、舌针、刺络放血及综合疗法等,均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中医对中风后失语症的分类命名、诊断没有统一标准,不能根据各型失语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针灸治疗方案,且对中风后失语症的研究以观察临床疗效为主,缺乏进一步对针灸及言语康复改善中风后失语的作用机制研究.在研究方法上存在样本量小、科研设计不严谨、随机化质量不高、疗效评估标准不统一等缺陷,使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疗效优势缺乏高水平的文献支持,现对近年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症的相关文献整理分析,以期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辽宁中医杂志》2017,(7):1472-1476
目的:对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展开荟萃分析。方法:通过检索CNKI、万方数据库、维普、Pub Med等数据库,在电子检索中输入"针灸""针刺""电针""毫针"及"坐骨神经痛"关键词,收集有关针灸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荟萃分析。结果:临床有效率森林图中合并效应量OR=5.25,Z=8.68(P0.01),95%CI为(3.61,7.64),森林图中有效率结局合并后菱形位于中线右侧;痛阈值森林图中合并效应量WMD=1.03,Z=17.15(P0.01),95%CI为(0.91,1.15)。结论:荟萃分析表明针灸为主治疗坐骨神经痛有效率较高,提高痛阈值。  相似文献   

14.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和万方三大中文数据库,以"针刺""针灸""电针""艾灸""灸法""隔药饼灸""血脂异常""高脂血症"为关键词检索各数据库自建库至2017年的有关针灸治疗血脂异常的文献,筛选出疗效确切的临床研究及病案报道48篇。笔者发现针灸防治血脂异常的疗法和临床方案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毫针刺法、电针、艾灸、隔药饼灸或针灸结合其他疗法的临床应用方案。综合分析认为针灸结合其他疗法,可起到优势互补的协同效应,疗效确切且中医特色优势突出,但需要对临床方案进一步科学性的规范化及标准化研究。  相似文献   

15.
便秘是中风患者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中医采用中药内服外敷、针灸、穴位埋线、按摩、耳穴压豆及联合疗法治疗中风后便秘,在改善患者症状、提高疗效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突显了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独到优势。文章将近5年来中医治疗中风后便秘的研究概况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中医"三同步"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的临床疗效.方法:145例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74例和对照组71例,治疗组给予"三同步"法治疗,对照组仅进行针灸和康复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对照组为67.6%.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三同步"法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调神和胃"针灸取穴法与普通针灸取穴法在中风后呃逆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治疗组采取"调神和胃"针法进行取穴治疗,对照组采取普通针灸取穴治疗,通过对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相应中医症状变化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等观察指标进行科学评价,观察其最终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后中医症状评分改善和生活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调神和胃"针法取穴治疗与普通针刺取穴治疗对中风后呃逆的治疗均有一定的疗效,但前者的治疗效果明显的优于后者,可明显改善患者呃逆发作的频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结果对临床治疗该病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对推动中风后呃逆的规范化,特异性治疗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计算机和人工方法检索关于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的临床研究文献,收集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文献,运用Cochrane系统评价的方法,使用Rev Men 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总计627例中风后丘脑痛病例,结果显示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便秘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OR=3.32,95%CI(2.25~4.90),Z=6.02,P0.000 01;针刺治疗有效率:OR=2.72,95%CI(1.29~5.73),Z=2.62,P=0.009;恶化率:OR=0.24,95%CI(0.08~0.69),Z=2.63,P=0.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药、针刺治疗中风后丘脑痛有效,对照其他治疗方法有一定的优势,但纳入文献中RCT文献质量较低,还需高质量、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临床研究用以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9.
中医络病学理论从古至今经历了不同发展阶段,既往医家提出"久病入络""久痛入络",随着认识的不断深入,现代分别有学者提出"久瘀入络",甚至"新病亦可入络"的观点;中医药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经历了从活血化瘀法,祛痰芳香开窍、益气养阴法,益气活血法,发展到通络治疗法。结合现代医学对中医传统理论的研究与探索,络病学说在中风的研究及临床应用中得到广泛认可。张振宇主任医师将络病学理论广泛运用于中风的诊疗中,疗效确切,现就络病学的渊源和发展历程以及临床验案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目前治疗中风后失语的多种临床疗法,分析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的不足及发展前景。方法:收集整理近10年中医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在过去10年的临床研究中单纯用一种方式治疗中风后失语逐渐显露出其不足的一面,进而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注重多种医疗手段相结合治疗中风后失语的研究,如针药结合、针灸结合康复以及新疗法等,均取得了满意疗效。结论: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疗效确切,但单纯针灸治疗中风后失语仍存在不足,针灸与多种医疗措施综合应用将为中风后失语的治疗带来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