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优选穴位和配伍规律。方法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Pubmed数据库2007-01-01—2017-10-01针刺治疗MGH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并建立数据库,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刺治疗MGH的腧穴选用规律,包括腧穴使用频次、归经、分布、特定腧穴及关联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7篇文献,共使用腧穴60个,优选12个,分别为膻中、乳根、太冲、屋翳、足三里、期门、三阴交、肩井、合谷、肝俞、天宗和关元;优选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任脉、足厥阴肝经;常用腧穴主要分布在胸部和下肢;常用腧穴配伍有乳根和膻中、屋翳和膻中、足三里和膻中、期门和膻中、太冲和膻中、屋翳和乳根等17组。结论针刺治疗MGH取穴以膻中、乳根、屋翳为主穴,并以近治和远治相结合取穴,以足阳明胃经、任脉及足厥阴肝经为拓展选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文献分析探讨针刺治疗乳腺增生病(MGH)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VIP、万方和Pub Med 4个中英文数据库中针刺治疗MGH的临床文献,通过筛选,最终从纳入的153篇文章中建立针刺治疗MGH选穴频次及频次居前5位的选穴分析数据库,对选穴归经、分布进行归纳总结。结果针刺治疗MGH的针刺组方共有85条,涉及穴位105个,频次居前5位的穴位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其中频次最高的是膻中;针刺治疗MGH涉及十四条经脉及经外奇穴,使用穴位最多的经脉是: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等;选穴主要分布在躯干部,以近部选穴为主。结论针刺治疗MGH最常选用腧穴为膻中、乳根、屋翳、足三里、三阴交等;多在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取穴;主要以近部取穴为主。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现代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在收集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的现代文献基础上,建立穴位敷贴处方数据库,采用数据挖掘技术中的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腧穴的选用规律。结果:共纳入心绞痛穴位敷贴处方128条,其中膻中使用频次最高,其次为心俞、内关,最常用的腧穴配伍为心俞与膻中,经络分布以任脉、膀胱经和心包经居多,腧穴分布以胸腹部、背部居多,选穴重视特定穴。结论:穴位敷贴治疗心绞痛临床选穴符合病因病机特点,故应重视局部取穴、前后配穴,特定穴是处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心力衰竭主要症状的选穴规律。方法:以《博览医书中医古籍文献数据库》中收录的62部针灸推拿类古籍为检索工具,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的针灸腧穴,建立数据库,采用Microsoft Excel 2019、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针灸处方中的腧穴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以探明选穴规律。结果:共收录治疗心力衰竭主要症状的针灸处方854个,涉及穴位共计200个,穴位使用总频次为1399次。在纳入的腧穴中使用频率排于前五位的腧穴为足三里、天突、膻中、水分、肺俞。腧穴所归经脉以任脉、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等为主。五腧穴为使用频次最高和包含穴位个数最多的特定穴。对针灸复方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置信度为100%的腧穴配伍有璇玑-气海;曲池-合谷;曲池、足三里-合谷;俞府、膻中-足三里;俞府、足三里-膻中;三阴交、合谷-足三里;天突、足三里-肺俞。结论:古代针灸治疗心衰主要症状经脉的选择多与其循行所过部位和联络脏腑密切相关,腧穴配伍以本经、同名经、远近配穴法为主。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总结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选穴组方规律,为临床治疗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思路与参考。方法:通过检索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的相关临床治疗文献,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进行数据挖掘。结果:①最终纳入文献52篇,腧穴84种,腧穴总频次490次。②使用频次前3位的腧穴为:攒竹、足三里、阳白。③重用阳经,取穴以足三阳经腧穴为主。④腧穴多位于面部和四肢部,选穴以交会穴和五输穴为主。⑤关联规则显示:阳白-攒竹、足三里-攒竹支持度均为最高。⑥聚类分析显示四组核心穴对:丝竹空-鱼腰-攒竹-阳白、申脉-足三里-三阴交、风池-太冲-合谷、太阳-百会-四白-瞳子髎。结论:针刺治疗眼肌型重症肌无力时重用阳经穴位,重视局部取穴与“治痿独取阳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的选穴规律.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WANFANG DATA)中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7月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相关的文献,并建立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的关联规则,对选用的腧穴种类、归经及使用频次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28首针灸处方,共运用穴位72个(十四经穴64个、经外奇穴8个),总应用频次234次,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足三里;使用频率排前3位的腧穴部位是下肢、上肢及头面颈项;穴位选用频率最多的经络是足太阳膀胱经;特定穴选用频次排前3位的为五腧穴、交会穴、八脉交会穴.结论:针灸治疗脑卒中后平衡障碍取穴处方重视阳经取穴与下肢选穴,灵活运用针灸上下配穴以及本经配穴的原则,该取穴规律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选穴规律。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研究文献基础上,建立针灸处方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的临床选穴规律。结果: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以足少阳胆经使用频率最高,使用频率最高的前3位腧穴为:足三里、阳陵泉、解溪,特定穴的选用具有绝对优势,占总频次的79.52%;关联规则分析显示支持度最高的是阳陵泉-足三里。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进行分析发现,针灸治疗腓总神经损伤以循经取穴和沿神经走行取穴为主,同时重视特定穴的运用,可为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现代统计学和数据挖掘技术,探析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选穴规律。方法: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收集近10年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的临床文献,利用Excel软件建立2型糖尿病针灸处方数据库,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发现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用腧穴频次最高为足三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选用最多,常用穴位分布在背部,特定穴中五输穴使用占优势;关联规则分析出穴位间相关性最高的是气海-胃脘下俞-足三里;聚类分析得出7个有效聚类群。结论:总结出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穴位的常用组合规律,为临床针灸治疗2型糖尿病选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分析文献中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穴位的组方规律。方法:检索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CSPD)、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CCD)文献中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所使用的穴位处方,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1)进行数据挖掘,分析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取经、选穴和配伍规律。结果:共纳入文献47篇,应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为球后、睛明、太阳、足三里、合谷;奇穴选用频次最高,经脉选用频次前3位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取穴部位以头颈部选取最多;其次为下肢部和上肢部。结论:针刺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的核心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及足阳明胃经,核心组穴为球后、睛明及太阳,配以足三里、合谷、光明、三阴交等穴,其取穴规律以局部取穴以及邻近取穴直达病所为主,远端取穴以足三里、合谷等辅以调理脏腑经络。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脑灌注的选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PubMed、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1年11月2日收录的针刺治疗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针刺处方数据库,采用SPSS Statistics 25.0、SPSS Modeler 18.0软件对腧穴进行描述性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得到125首针刺处方,共使用153个腧穴,累计用穴1 137次。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内关、合谷均为频次≥50的高频腧穴,督脉穴位使用最多,最常用的腧穴组合为曲池-足三里。结论 针刺改善缺血性卒中脑灌注遵循近端选穴与远端选穴相结合的原则,三阴交、百会、足三里、内关、合谷为常用穴位,以扶正祛邪、调补气血,改善脑部血流。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选穴规律及核心穴对。方法:电子检索CNKI、CBM、Wan Fang Data、VIP,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文献并建立处方数据库,利用Access2010软件、Clementine 14.0软件、Stata软件对其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描述性分析结果显示,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使用频率最高的前4位腧穴依次为足三里、中脘、胃俞、内关,胃经、膀胱经及任脉上的腧穴应用最多并注重特定穴的应用。关联规则结果显示支持度最高的为足三里-内关-中脘,通过聚类分析可得到12组核心穴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可总结针灸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选穴规律和核心穴对,为临床和科研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针灸治疗焦虑症现代文献的经穴运用特点。方法:在收集针灸治疗焦虑症的近15年文献基础上,建立以腧穴为主的数据库,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总结使用经脉和穴位的规律。结果:针灸治疗焦虑症以督脉和膀胱经选用的腧穴最多,常用腧穴主要分布于头面颈项部位,交会穴和原穴等特定穴的应用广泛,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间相关性最高的是本神-神庭,通过聚类分析总结出以百会、印堂、神门、内关、三阴交和太冲为主穴的针灸处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发现,针灸治疗焦虑症具有局远配合、循经远端取穴、重用特定穴等选穴特点,组方规律为辨病与辨证、辨症相结合,其结果可用于指导针灸临床。  相似文献   

14.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穴位疗法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简称甲减)的临床选穴规律,为临床运用穴位疗法治疗甲减提供思路。方法:阅读筛选维普、万方、知网、Sino Med、Pubmed等数据库中自建库以来至2021年5月12日的运用穴位疗法治疗甲减的相关文献,应用Excel软件统计所涉穴位处方,对文献类型、辨证分析、干预方法,以及腧穴使用频次、分布、归经和特定穴种类进行总结,运用SPSSModeler18及SPSSStatistics25.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关联规则与聚类分析。结果:共筛选出目标文献36篇,并提取出53组腧穴处方。统计分析得出治疗甲减使用频次前5位的腧穴是肾俞、足三里、脾俞、关元、气海;腧穴分布以四肢和腰背部为主;最常选取的经脉为膀胱经;使用最多的特定穴为背俞穴;关联规则显示:核心穴对为“肾俞-足三里”,核心腧穴处方为“肾俞、足三里、脾俞、气海”;聚类分析共有4组有效聚类群。结论:穴位疗法治疗甲减在施治方式及腧穴经络选择上存在一定规律性,治疗以温阳补气为要,艾灸疗法使用最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分析近30年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取穴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及理论依据。方法选取针灸治疗心律失常文献164篇,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20篇文献录入数据库,并采用SPSS21.0和SPSS Modeler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取穴以内关、神门、足三里、心俞、三阴交、膻中为主,部位以上肢、下肢多见;涉及13条经络,经络选用以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太阳膀胱经为主;特定穴使用频次最多的是络穴,其次为八脉交会穴、原穴;关联分析显示相关性较高的穴位组合为内关-神门、内关-足三里、内关-心俞;高频腧穴聚类分析得到三个聚类群内关-神门-足三里-三阴交-心俞-膻中、神道-灵台、通里-血海-大陵-百会-间使-气海-合谷-厥阴俞-巨阙-郄门。结论针刺治疗心律失常的腧穴选择较为集中,注重原络配穴法及特定穴的使用,通过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灸治疗心律失常的取穴规律可以为临床治疗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选穴规律,为现代临床研究与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在中国知网等中文数据资料库、PubMed等外文数据资料库中,收集国内外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提取文献中的有效针灸处方,建立帕金森病针刺处方数据库。运用SPSS Clemintine 12.0数据挖掘软件,采用关联规则模型与Apriori算法进行分析。结果:共收集了101篇国内外针刺治疗帕金森病的文献,有效处方245个,使用腧穴160个,腧穴使用频次1492次。使用频次最高的腧穴依次是太冲、百会和足三里;腧穴多集中在足少阳胆经、督脉和手阳明大肠经;关联规则分析显示腧穴配伍之间相关性最高是太冲-合谷-百会(置信度95.7%)。结论:针刺治疗帕金森病已形成一定的取穴规律,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索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临床取穴规律。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电子数据库关于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相关临床文献,运用Excel表格建立数据库,并对提取穴位处方信息进行描述统计分析,运用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使用Apriori算法进行腧穴关联分析,运用IBM SPSS 22.0软件对高频腧穴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纳入文献80篇,涉及腧穴86个,使用频次最多的腧穴为天枢穴,其次为中脘、足三里、气海、上巨虚、关元、支沟、大肠俞等,最常用的经脉为足阳明胃经与任脉,挖掘出30组具有较高相关性的腧穴,并将高频腧穴系统聚类为6类。结论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取穴具有一定规律,多为局部取穴、循经取穴,腧穴配伍包括合募配穴、俞募配穴、远近配穴等,为临床针刺治疗卒中后便秘的取穴、配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近视的选穴规律。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gfang Data)、维普数据库(VIP)自2000年1月至2020年5月关于针刺治疗近视的临床文献,按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数据,使用IBM SPSS25.0和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106个穴位处方,共计穴位54个,累计使用频次753次,频次前5位的穴位是攒竹、睛明、太阳穴、四白、合谷;膀胱经、胃经、经外奇穴上的穴位最多,穴位分布多集中在眼周,重视选用五腧穴等特定穴,关联规则分析显示关联度前3位的穴位组合是攒竹—丝竹空—四白、攒竹—丝竹空—太阳、睛明—球后。聚类分析得出的5个有效聚类群为攒竹—丝竹空、睛明—球后、承泣—翳明、鱼腰—太阳穴、足三里—合谷。结论:针刺治疗近视采用近端取穴、循经取穴联合远端取穴的取穴原则,重视穴位配伍,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探讨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选穴和配伍规律。【方法】 检索中文期刊网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科技信息数据库(Wanfang Data)、中文维普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自建库至2020年11月1日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的相关文献,运用数据挖掘技术进行描述性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和聚类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15篇,涉及46个腧穴。选用频次前2位的腧穴为三阴交、足三里。涉及腧穴以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经穴为主。下肢腧穴应用频次最高。常用的腧穴配伍为三阴交+足三里、三阴交+阳陵泉。聚类分析中体现出上下配穴、交会穴配穴等取穴原则。【结论】 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宁腿综合征疗效确切,有一定规律可循,常选用三阴交、足三里为主穴,运用远近配穴及局部取穴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探析谷世喆教授治疗颈型颈椎病的用穴特点、取穴规律和组方特色。方法:运用Excel2019创建谷世喆教授治疗颈型颈椎病针灸处方库,使用R语言对其进行频次分析,运用Apriori算法对腧穴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应用Gephi软件对针灸处方进行社区聚类分析。 结果:共纳入病例101首针灸处方,谷世喆教授治疗颈型颈椎病用穴共64个,总频次1107次,使用最多的腧穴为颈百劳,其次是肩中俞、天柱、合谷、风池。阳经穴位使用频率高达70.37%,使用频次最多的经脉为足太阳膀胱经。关联规则分析结果显示,治疗颈型颈椎病腧穴配伍以颈百劳-天柱-肩中俞最为常见。社区聚类结果显示,形成了三个稳定的腧穴群组,分别为:肝俞-肾俞-膈俞-大肠俞;膻中-百会-印堂-安眠;肩中俞-天柱-风池。结论:通过数据挖掘分析得出谷世喆教授针刺治疗颈型颈椎病注重阳经选穴,颈项局部选穴和腰背部选穴相结合,体现了谷教授治疗颈椎病“温阳通气,形神同调”的学术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