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1月‐2016年9月该院收治的9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给予纤溶酶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则在滴注纤溶酶注射液基础上,给予患者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1.67%)明显较对照组(72.92%)高,观察组患者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明显较对照组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较对照组高,观察组患者的血浆黏度(SV)、全血高切黏度(HBV)、全血低切黏度(LBV)、纤维蛋白原(FIB)及血小板聚集率(PAR)指标均明显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使用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可有效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血脂水平,降低血液流变学指标,药物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2.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ransient ischemicattack,TIA),也称一过性脑缺血性发作或小中风,是脑梗死的先兆发作。它是指短时间内脑血流量减少导致一过性神经功能缺损。临床发作突然,历时短暂,一次发作持续数秒至24h,一般常为5~20min,其发作有多种机制。为进一步探讨血液流变学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我们对3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及6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了血液流变学检测,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钙对血脂正常的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及临床疗效。方法将79例血脂正常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给予常规治疗外加服阿托伐他汀钙;对照组仅作常规治疗。检测治疗前后血脂水平,比较6个月内两组患者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脑血管事件发生率(12.5%)低于对照组(30.8%)(P〈0.05),治疗前两组血脂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治疗组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较治疗前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后两组血脂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阿托伐他汀钙不仅有调控血脂水平的作用,而且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二期预防有显著疗效,可降低卒中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将50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组的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高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是造成血液粘度增高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及其疗效。方法对141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人应用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另有135例病人应用丹参联合脉络宁治疗,用血液流变学、血脂检查结果评价两组的血液流变学改变和治疗效果。结果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治疗组的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治疗后均明显好转,优于对照组,并且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症状好转,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心络联合阿司匹林应用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疗效显著,尤其对血液流变学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氯吡格雷与阿托伐他汀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320例TIA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60例.两组患者给予阿司匹林、改善脑循环及营养脑神经药物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脂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并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6个月后,观察组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高密度脂蛋白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高切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计纤维蛋白原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近期疗效和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均P< 0.05).结论 氯吡咯雷联用阿托伐他汀治疗TIA,可显著改善患者血脂及血液流变学,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颈动脉彩超。方法:给35例TIA患者行血脂及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TIA患者血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膏血正常组(P〈0.05),有17例有颈动脉粥样硬化,5例颈动脉斑块或狭窄。结论:TIA患者多有血脂及颈动脉异常表现,其与TI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血脂及血压的变化。方法:予40例TIA患者行血脂检查及血压监测。结果:TIA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增高10例,血压增高15例,二者均增高者10例。结论:TIA患者多数有血脂或血压异常,与TIA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张立华 《山西职工医学院学报》2011,21(4):10-11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脉压与血脂的关系。方法:按就诊时间顺序和年龄组分别选取脉压≥60mmHg和脉压〈60mmHg2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各57例,对2组患者脉压与血脂关系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脉压〉160mmHg组和脉压〈60mmHg组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甘油三酯(TG)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TIA患者脉压增大与TC及LDL含量升高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效果、安全性及其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随机选择延安市人民医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66例,观察患者在应用参芎葡萄糖注射液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及临床症状的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黏度(低切)、细胞聚集指数、血浆黏度、红细胞刚性指数、血细胞比容、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电泳指数[(3.40±0.68)mPa·s、(1.65±0.20)、(1.31±0.18)mPa·s、(4.61±0.36)、(40.6±7.3)%、(21.00±2.42)mm/h、(4.46±0.38)]较治疗前[(4.35±0.92)mPa·s、(3.01±0.26)、(1.54±0.20)mPa·s、(5.68±1.58)、(50.8±8.7)%、(38.00±3.24)mm/h、(5.77±0.28)1得到明显改善;失语、肢体瘫痪、感觉障碍、视觉异常、复视、眩晕等发作次数也明显减少;66例患者中治愈40例,基本治愈21例,总有效率为92.42%,恶化5例;治疗后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临床症状与治疗前相比也有明显的改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芎葡萄糖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安全有效,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小剂量尿激酶治疗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小剂量尿激酶对频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疗效。方法将64例频发的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尿激酶静脉滴注,连续5~7 d。结果治疗组治疗后24 h内及72 h内TIA发作控制率分别是71.9%和93.8%,均高于对照组18.8%和50.0%(P〈0.01);且治疗组血浆粘度和纤维蛋白原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结论尿激酶治疗频发TIA疗效显著、起效快、安全,且能有效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1月∽2012年11月收治的86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3例),其中观察组的(43)例患者采用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的方法进行治疗,而对照组则单纯采用阿司匹林进行治疗,其他治疗2组相同。以30天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对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发作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发作持续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2组患者治疗后发作频率及发作时间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氯比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的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77例发生短暂性脑缺血( TIA)患者,对其血脂及载脂蛋白进行及时检测,选取同时期31例健康人及30例脑梗死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检测结果进行临床对比。结果:TIA患者的TC及HDL-C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都有较大升高,比较都有较显著意义( P<0.05),2组在其他比较上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导致患者血脂及载脂蛋白检测结果的升高,提示我们对有TIA表现的患者要及早进行血脂等项目的检查,采取积极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脑梗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川芎嗪注射液对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影响。方法:以自身对照方式,观察54例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接受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前后。红细胞压积、低切变率全血黏度、红细胞变形指数、红细胞聚集指数及纤维蛋白原均有明显变化,存在显著差异(P〈0.05),特别是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川芎嗪注射液能显著降低纤维蛋白原和低切变率条件下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及红细胞聚集指数,具有改善脑缺血、减轻临床症状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丹参酮ⅡA磺酸钠对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 将95例入选的椎基底动脉系统短暂脑缺血发作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治疗组给予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80mg,静脉滴注,1次/d;对照组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40ml,静脉滴注,1次/d,两组疗程均为2周。观察其用药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全血高切指数、低切指数、全血及血浆黏度、血细胞比容、红细胞变形性、红细胞聚集指数和血小板聚集率)的变化。结果 血液流变学改变,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丹参酮ⅡA磺酸钠注射液能有效改善血液流变学,是改善脑组织缺血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16.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塞通注射液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频发TIA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27)和对照组(n=27),治疗组给予血塞通注射液500 mg,对照组给予脉络宁注射液20 ml,分别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丽组均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疗程14 d,观察两组24 h和10 d内TIA停止发作的例数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 治疗组24 h及10 d内TIA控制率分别为63.0%、88.9%,对照组为33.3%、63.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液流变学指标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塞通注射液治疗TIA较脉络宁注射液疗效显著,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方法 76例TIA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8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脂水平、颈动脉斑块性质、纤溶系统指标、脑梗死发生率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TG、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患者颈部斑块超声检查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不稳定性低回声斑块数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分别为7.9%、18.4%,观察组患者脑梗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为10.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联合阿托伐他汀钙治疗TIA能有效降低血脂水平,改善凝血功能,稳定粥样斑块,降低脑梗死发生率,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临床效果,为TIA的二级预防提供参考。方法:将92例TI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45例给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B组47例给予辛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B组治疗总好转率为89.36%,高于A组的73.33%(P<0.05);治疗后B组TC、TG、LDL水平低于A组(P<0.05);B组HDL水平高于A组(P<0.05);B组脑梗死发生率、TIA复发率分别为6.38%、10.64%,均低于A组的22.22%、28.89%(P<0.05)。结论:辛伐他汀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血脂水平,脑梗死发生率及复发率低,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9.
20.
阿托伐他汀钙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和血脂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颈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导致的颈动脉狭窄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进行有效防治,是目前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的热点。阿托伐他汀钙是一种疗效确切的调脂药物,但其能否影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的颈动脉斑块相关研究不多。本研究对伴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