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成批烧伤常见于战争、自然灾害以及公共事故。成批烧伤由于病例多、病情复杂、工作量大,常常给接诊单位但来较大的工作压力。既往有大量文献对成批烧伤患者转送、分类等组织实施方面进行了报道。而创面是引起烧伤高代谢、感染等并发症的根源,及早地进行创面处理是目前烧伤治疗的共识。2009年4月30日某市市政府地下蒸汽管道爆炸,致使34人受伤,  相似文献   

2.
早期磨痂后生物皮覆盖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136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早期磨痂术后生物皮覆盖修复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方法136例创面分别于伤后1~2d内,在全麻无菌技术下用消毒钢丝球或电动磨削机彻底磨去创面坏死痂皮组织,然后用生物皮覆盖,观察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增生情况。创面愈合后1~1.5年随访观察。结果130例创面Ⅰ期愈合,Ⅰ期愈合率96.0%,6例因生物皮出现部分液化感染,创面延期愈合。愈合时间为13~20d,平均(15±2)d。随访130例肤色基本正常,4例出现轻度瘢痕增生,2例出现花斑样色素沉着。结论早期磨痂能有效清除仓4面坏死组织,降低烧伤毒素的产生,全身炎症反应较轻;生物皮完全无菌,与创面粘附性不变,抗原性减小,可以有效保护创面,使创面愈合快,瘢痕增生少,是一种十分理想的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大黄素改善深Ⅱ度烧伤感染大鼠微循环、抑制炎症反应、促进创面愈合的效应及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大黄素组。制备大鼠深II度烧伤模型后,计算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检测创面组织微循环血流灌注值(MPD)、微血管密度(MVD)和创面组织含水量;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创面组织表皮生长因子(EGF)、血管内皮生成因子(V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b-FGF)表达;ELISA方法检测创面组织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创面皮肤组织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MMP-9、Toll样受体4(TLR4)、核转录因子-κB(NF-κB)、IκB和磷酸化IκB(p-IκB)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大黄素组大鼠烧伤创面愈合率增加;创面组织MPD、MVD均增加,含水量降低;创面皮肤组织EGF、VEGF和bFGF表达量增加;MMP-2、MMP-9表达量降低,IL-6、IL-1β和TNF-α水平亦降低;TLR4、NF-κB和p-IκB蛋白表达降低,IκB蛋...  相似文献   

4.
背景: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烧伤创面表达的研究较少。 目的:观察肥大细胞糜蛋白酶是否存在于烫伤创面以及深Ⅱ度烫伤后不同时间点的表达变化。 方法:应用75 ℃的水接触仓鼠背部皮肤12 s制备深Ⅱ度烫伤创面(病理组织学证实)。分别于烫伤前及烫伤后1,3,7,14 d取烫伤组织进行试验。 结果与结论:实时定量RT-PCR及放射免疫检测结果显示烫伤后创面组织中糜蛋白酶mRNA表达量和活性均有所增高,在烫伤后第3天最高。表明肥大细胞糜蛋白酶在烧伤创面有所表达,并可能参与了烧伤损伤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应用早期整形手术方法防治烧伤瘢痕挛缩畸形。方法2008年8月至2010年8月汕头大学医学院附属粤北人民医院烧伤整形科对12例大面积深度烧伤创面愈合10~30d的病例,进行早期的功能部位整形手术,切除有瘢痕增生的组织,移植中厚皮。结果全部病例移植的中厚皮成活,无瘢痕增生,关节活动良好,明显减轻了瘢痕挛缩畸形。结论烧伤后及时进行功能部位整形手术,能有效地防治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和功能障碍,弥补伤后早期抢救期间失去的功能部位整形机会。  相似文献   

6.
创面愈合受多种肽类生长因子的调控。本研究用活检标本的细胞DNA周期分析、创面愈合的图象积分和用抗角化蛋白荧光抗体技术观察上皮愈合等方法来探讨基因重组的人表皮生长因子(EGF)和基因重组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猪深Ⅱ°烧伤创面愈合的调控。实验结果表明,浓度合适的EGF或bFGF能促进烧伤创面的愈合,其愈合率与应用于创面生长因的剂子量有量效关系;二种生长因子同时使用,对创面的愈合有协同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我科从1996年12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深度烧伤患者中随机抽取四肢深Ⅱ度烧伤患者40例,分别给予削痂治疗、保痂治疗,收到不同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3-56岁。烧伤总面积8%~53%TBSA,均为四肢深帔烧伤创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封闭负压治疗对猪深Ⅱ度烧伤创面的影响。方法采用控温控压电烫仪在3只普通家猪背部对称制造深Ⅱ度热力烧伤模型,每只猪背6个创面(共18个),左右对称创面视为一对,共9对创面随机分为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常规换药组。造模24 h后两负压组分别给予持续及间歇封闭负压治疗,压力值均为-125 mm Hg(1 mm Hg=0.133 k Pa),常规换药组给予常规换药治疗。于治疗后当天、第3、6、9、14天,分别测量创面面积并计算愈合率;取创面组织进行常规苏木精-伊红(HE)染色,光学显微镜下观察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计算细胞增殖指数(PI)及血管内皮细胞计数;记录最终创面愈合时间。数据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SD-t检验。结果 (1)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创面愈合率分别为(18.51±4.38)%、(14.26±5.98)%,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86±2.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552、40.139,P﹤0.05、=0.001),治疗后第6天,两负压组分别达(24.74±3.25)%、(20.55±3.43)%,仍高于常规换药组(13.41±4.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73、3.432,P﹤0.05、=0.004),治疗后第9天,其愈合率分别达(49.81±3.88)%、(46.96±3.16)%,均高于常规换药组(34.29±6.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63、4.541,均P﹤0.05)。(2)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愈合时间分别为(11.67±0.52)d、(11.50±1.05)d,均短于常规换药组(13.00±0.89)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15、3.055,P=0.016、0.008),两负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40,P=0.739)。(3)治疗后第3天,常规换药组创面炎症细胞浸润较两负压组重,其高峰持续到第9天,第14天逐渐消退。(4)治疗后第3天,持续负压组和间歇负压组细胞PI明显升高,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13、9.080,均P﹤0.05),治疗后第6天分别达高峰,仍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49、5.557,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细胞PI无明显差异。(5)治疗后第3、6天,持续负压组、间歇负压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均高于常规换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第9、14天,3组血管内皮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639、1.711,P=0.218、0.205)。结论与常规换药相比,封闭负压引流治疗能加快创面坏死组织清除,促进创面炎症反应消退,加速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9.
由于火灾、恐怖袭击等时有发生,成批烧伤的治疗仍是21世纪的重要命题.通过宏观调控,提高救治效率是成批烧伤医治的突出特点,创面是烧伤治疗的核心,本文针对创面尤其是成批烧伤深Ⅱ度创面的治疗及其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在做好基础治疗的前体下,尽早行削痂、磨痂去除坏死组织是成批烧伤创面处理的原则.而封闭负压引流技术、悬浮床、生物敷料覆盖等非手术疗法则是手术疗法的有益补充.善于利用医学科技进展,提高创面处理水平,降低死亡率并最大程度地减少致残率是成批烧伤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负压创面疗法(NPWT)对于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NPWT治疗19例患者,共22个深Ⅱ度烧伤创面。观察坏死组织清除情况,记录伤后10、14、21、28d创面愈合率和创面完全愈合时间。结果NPWT治疗后,观察的22个创面中有18个创面的坏死组织被全部清除,其余4个创面表面坏死组织被部分清除。创面愈合率在伤后10、14、21、28d分别为(444-27)%,(69±28)%,(90±13)%,(100±0)%。创面完全愈合时间为(20.1±4.9)d,1个创面最后通过手术封闭,其余创面均通过换药愈合。结论NPWT具有加速深Ⅱ度创面愈合的作用,对坏死组织有效地清除可能是其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背景:创面愈合是外科学研究的热点。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调节皮肤创面愈合过程并发挥了重要作用。目的:综述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创面中的表达规律及其在瘢痕愈合和创面愈合中的作用。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CNKI学术总库(www.cnki.net)、万方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Springer Link及Pub Med数据库相关文章。以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瘢痕;创面愈合;再生为中文检索词;以CTGF;CCN2;Wound healing;Regeneration为英文检索词。纳入37篇关于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基础研究及其在创面愈合实验中相关研究进行讨论。结果与结论: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在皮肤创面愈合及瘢痕形成过程中呈动态表达。在创伤修复初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的短暂上调可促进肉芽组织和新生血管形成等加速创面修复过程;在伤口修复和重塑阶段的持续表达可明显促进过度基质的产生、胶原沉积和瘢痕挛缩,导致病理性瘢痕的发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参与了皮肤创面的愈合过程,其在加速创面愈合和控制瘢痕形成方面可能具有应用前景。结缔组织生长因子作为转化生长因子β的下游产物,除本身的生物学作用外,其介导转化生长因子β的促成纤维细胞增殖、促纤维化、诱导黏附及迁移等作用是其影响创面愈合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对兔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耳兔8只,采用电子恒温恒压电烫仪90℃烫其背部12 s造成Ⅱ度烧伤创面,每只兔背部共烫伤4个Ⅱ度烫伤创面。采取左右自身对照,左侧为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的治疗组,右侧为采用凡士林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的对照组。烫伤后即刻和治疗后第1、3、5、7天共5个时相点分别采集创面皮肤组织标本,干湿重法测定创面组织含水量,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仪测定创面微循环血流量,并观察创面愈合情况。结果治疗后第1、3、5、7天,治疗组创面组织含水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67、5.133、4.464、3.875,P=0.001、0.001、0.003、0.006),治疗后第3、5、7天,创面微循坏血流量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155、-4.835、-7.168,P=0.016、0.020、0.000)。治疗组第14天和第20天的创面愈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052、-11.223,P=0.000、0.000),治疗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0.9±2.2)d,对照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为(23.0±2.4)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79,P=0.000)。结论微动力负压护创敷料可减轻创面水肿,增加兔Ⅱ度烧伤创面微循环血流量,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应用早期削痂联合Ⅱ期植皮术治疗手部深度烧伤创面的可行性。 方法对238例手部深度烧伤创面在伤后3~5 d内施行I~II期手术,记录术中出血量、使用止血带时间、平均手术时间,观察术后皮片成活质量。 结果238例病例皮片全部成活,术中平均出血245 mL,平均应用止血带时间为26 min,Ⅱ期手术无需止血带;两次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147 min;术后无一例并发症。随访6~36个月,手的功能恢复良好,配合早期功能锻炼,防止了瘢痕挛缩。 结论早期削痂联合Ⅱ期植皮可以防止皮片下血肿致皮片坏死,缩短了手术时间及应用止血带时间,减少了术中、术后出血及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提高了手术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采用早期磨痂术+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单纯颜面部烧伤和全身烧伤包括颜面部烧伤病人的护理.方法 病人48例在补液复苏、抗炎、清创包扎等治疗后手术磨痂,3d后半暴露至创面愈合,期间不需换药.结果 本组48例病例创面愈合平均17d.愈合后1年内随访观察创面情况,45例肤色正常,皮肤弹性好,五官端正,无疤痕增生;2例出现花斑样色素沉着,经辅助治疗逐渐有改善;1例出现皮肤弹性差,有轻度小口畸形,经功能锻炼改善不明显.结论 早期磨痂术+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覆盖治疗单纯颜面部烧伤和全身烧伤包括颜面部烧伤病人,可以显著减少病人的痛苦,减少颜面部疤痕和色素.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 探讨高压氧对深Ⅱ度复合性烧伤创面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0只Wistar大鼠为实验动物,建立深Ⅱ度复合性烧伤模型后,随机分为3组,单纯植皮组(实验组)、植皮配合高压氧治疗组(治疗组)及对照组,分别于伤后第3天行切痂自体皮片移植术,术后加压包扎固定.治疗组治疗给氧压为0.1 MPa,一级导管给氧,升压18 min,给压60 min,减压18 min,每日1次,共治疗7次.于伤后10、14、18、24、31天时相点对创面组织形态改变、微血管密度及成纤维细胞超微结构变化、表皮细胞增殖情况进行检测. 结果 高压氧治疗可使创面愈合时间缩短3~5天,促进肉芽组织的形成(P<0.05),加速成纤维细胞的生长,加速上皮细胞的DNA复制,瘢痕质地软而光滑. 结论 复合性烧伤后在单纯植皮基础上辅助高压氧治疗,皮片生长及成活情况良好,创面愈合时间快,感染率明显降低,治疗组的修复早于实验组和对照组,瘢痕形成减少,提示该治疗方法在西部高海拔地区临床外科中的推广应用,能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愈后并发症轻,且方法简便易行,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对影响深Ⅱ度烧伤及手术切口缝合伤瘢痕增生的多种可能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 对我国6个地区深Ⅱ度烧伤及手术切口伤共1090例患者伤后3、6、12个月三个时相点的瘢痕增生程度进行定量测定,对伤后时间、性别、年龄、民族、婚姻状态、饮酒吸烟嗜好、辛辣饮食习惯、家族史和过敏史资料与瘢痕增生程度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民族、性别、年龄、辛辣饮食及饮酒习惯与瘢痕增生程度有相关性.其中性别和年龄与瘢痕增生程度呈负相关:女性瘢痕略轻,年龄越大瘢痕增生越轻;饮酒及辛辣饮食与瘢痕增生程度呈正相关,有饮酒及辛辣饮食习惯的瘢痕明显;不同民族瘢痕增生程度亦有显著差异.而伤后时间、婚姻状况、吸烟与否、家族史、过敏史与瘢痕增生程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结论 深Ⅱ度烧伤及手术切口伤的瘢痕增生程度与患者民族、性别、年龄及饮食习惯密切相关.伤后1年内瘢痕增生未见明显消退,提示伤后抗瘢痕治疗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臭氧气浴干预对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的病理变化及局部组织中细胞因子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转化生长因子β_3(TGF-β_3)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取80只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臭氧气浴实验组和常规换药对照组各40只。建立背部深Ⅱ度烧伤模型,伤后3 d、7 d、14 d和21d,2组创面分别取材检测。创面常规换药,对照组的创面以生理盐水清洗和碘伏油纱包扎,隔日换药1次;臭氧气浴实验组在换药前将大鼠放入清洁泡沫盒内,打开臭氧发生器开关,以输出浓度为50 mg/L的臭氧熏蒸创面20min,关闭开关,再行创面常规换药,隔日1次,直至愈合。各时点每组大鼠创面打开时取1次创面中心组织标本,然后实验组行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创面和臭氧气熏蒸,对照组仅用生理盐水棉球轻拭创面后再分别取材1次。标本行HE染色组织学观察和免疫组化染色半定量观察,结合图像数据分析及ELISA法检测2组创面组织中细胞因子PDGF、TGF-β_3和TNF-α含量。结果:创面大体观察可见,臭氧气浴实验组的创面平整,边缘清晰,炎性反应轻,肿胀和渗出程度均较对照组弱,创面愈合率高于常规换药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显微镜下观察HE染色组织可见臭氧气浴实验组的创面各时点炎性反应程度比常规换药对照组轻,而新生毛细血管、成纤维细胞和上皮细胞增生数量明显优于常规换药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臭氧气浴实验组各时点烧伤大鼠的创面组织匀浆上清液中PDGF和TGF-β_3表达量均高于常规换药对照组,而TNF-α表达量明显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臭氧气浴疗法干预大鼠深Ⅱ度烧伤创面,能改善局部病理变化,促进与创面愈合相关的细胞因子PDGF和TGF-β_3表达,同时减轻炎性介质TNF-α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Bcl-xl和Bax蛋白在深Ⅱ度烧伤愈合后不同时期增生性瘢痕中的表达特点。方法人深Ⅱ度烧伤愈合后不同时期的增生性瘢痕皮肤40例,正常皮肤组织10例。分为增生期组、减退早期组、减退晚期组、成熟期组,正常对照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Bcl-xl和Bax蛋白的表达。结果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Bcl-xl和Bax蛋白主要表达于表皮基底细胞和真皮层成纤维细胞,增生期和减退早期Bcl-xl和Bax蛋白产物光密度值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1),减退晚期和成熟期随瘢痕成熟而逐渐递减接近正常皮肤。结论 Bcl-xl和Bax蛋白表达与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后增生性瘢痕的发生和瘢痕成熟相关。  相似文献   

20.
细胞自噬是细胞在应激状态下应用溶酶体对自身损伤细胞器等物质进行分解,将产生的大分子物质予以回收利用,从而保留细胞活性的降解过程。自噬在细胞的发育和分化进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烧伤创面经历炎症期、细胞增殖期和组织重塑期3个时期完成组织愈合。细胞自噬在烧伤创面愈合过程中,具有促进病原体清除,参与新生血管增殖、肉芽组织形成,改善上皮的角质化以及瘢痕重塑的作用。调控自噬,可影响烧伤创面愈合。本文综述细胞自噬在烧伤创面愈合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