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三阴性乳腺癌(TNBC)患者凝血相关指标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依据患者的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无锡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74例Ⅰ~Ⅲa期乳腺癌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依据乳腺癌分子分型标准将患者分为luminal A型组32例、luminal B型组55例、HER-2过表达型组37例和TNBC组50例。另外纳入乳腺良性肿瘤患者36例为对照组。分析治疗前各入组患者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PT-INR)、纤维蛋白原(Fib)定量、血小板计数(BPC)等指标。凝血指标数据以x珋±s表示,多组间均数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2组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两两比较采用LSD法。结果 4组间凝血相关指标APTT、PT、PT-INR、Fib及T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083、4.680、8.272、5.426、3.919,P均0.050),而BP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326,P=0.265)。TNBC组与对照组比较,APTT、PT、PT-INR显著降低[(25.92±2.80)s比(27.76±3.84)s,P0.050;(11.77±0.68)s比(12.27±0.87)s,P0.050;(0.99±0.59)s比(1.05±0.75)s,P0.050],而Fib和TT显著升高[(2.59±0.45)s比(2.12±0.42)s,P0.050;(20.07±1.31)s比(19.20±1.39)s,P0.050]。TNBC组患者与luminal B型组比较,PT、PT-INR降低[(11.77±0.68)s比(12.21±0.69)s,P0.050;(0.99±0.59)s比(1.04±0.06)s,P0.050],Fib升高、TT延长[(2.59±0.45)s比(2.37±0.58)s,P0.050;(20.07±1.31)s比(19.22±1.26)s,P0.050];TNBC组与HER-2过表达组比较,TT延长[(20.07±1.31)s对(19.50±1.31)s,P0.050]。TNBC患者中,有淋巴结转移者较无淋巴结转移者APTT缩短[(24.12±0.75)s比(26.43±2.70)s,t=-2.550,P=0.014];绝经后患者较绝经前患者PT缩短[(11.65±0.70)s比(12.08±0.55)s,t=-2.094,P=0.042],PT-INR降低[(0.98±0.61)s比(1.02±0.44)s,t=-2.272,P=0.028]。肿瘤直径≤2 cm者与2~5 cm者比较,各凝血指标APTT、PT、PT-INR、Fib及T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46、0.225、-1.321、-1.098、-1.376、-1.820,P均0.050)。结论乳腺癌患者机体呈高凝状态,三阴性乳腺癌患者高凝状态更加显著,绝经后及有淋巴结转移的三阴性乳腺癌患者有血栓形成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后不同方案及不同周期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2月至2013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10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前后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包括血小板(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以及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比率(PTR)、凝血酶原活性(PTA)、凝血酶原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纤维蛋白原凝结时间(FICT)、凝血酶凝结时间(TT),其中PT为外源性凝血系统常用指标,APTT为内源性凝血系统常用指标。根据化疗周期将患者分为3组,即4、6、8个周期新辅助化疗组,分别有31例、24例和46例患者,分析不同化疗周期对凝血功能的影响。并将101例原发性乳腺癌患者化疗前凝血功能相关指标与同期49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比较。组间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采用两个独立样本的Wilcoxon秩和检验,新辅助化疗前后凝血功能相关指标的比较采用配对Wilcoxon秩和检验。结果 (1)乳腺癌患者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相比,其化疗前的PLT、PCT、PT、PTR、INR、APTT和TT均较低[233.0(199.0~286.0)×109/L比275.0(237.0~304.5)×109/L,Z=-3.474,P=0.001;0.2(0.2~0.3)%比0.3(0.3~0.3)%,Z=-4.206,P0.001;11.3(10.9~11.8)s比11.6(11.3~11.9)s,Z=-2.655,P=0.008;0.9(0.9~1.0)比1.0(1.0~1.0),Z=-5.046,P0.001;0.9(0.9~1.0)比1.0(1.0~1.0),Z=-5.187,P0.001;26.3(24.3~28.8)s比28.5(26.3~31.4)s,Z=-3.914,P0.001;18.0(17.0~18.9)s比21.2(20.5~22.4)s,Z=-8.990,P0.001],但PTA较高[94.7(89.3~101.4)%比79.4(74.3~85.0)%,Z=-7.714,P0.001]。(2)与化疗前相比,101例乳腺癌患者化疗后PLT、PTA、FIB均升高[233.0(199.0~286.0)×109/L比255.0(215.5~296.5)×109/L,Z=-2.780,P=0.005;94.7(89.3~101.4)%比98.8(93.4~104.8)%,Z=-2.542,P=0.011;2.4(2.1~2.8)g/L比3.1(2.6~3.6)g/L,Z=-6.142,P0.001],而MPV、PT、PTR、INR、APTT、FICT、TT均降低[10.1(9.4~10.9)fl比9.5(8.9~10.0)fl,Z=-6.476,P0.001;11.3(10.9~11.8)s比11.0(10.6~11.3)s,Z=-4.137,P0.001;0.9(0.9~1.0)比0.9(0.9~0.9),Z=-3.522,P0.001;0.9(0.9~1.0)比0.9(0.9~0.9),Z=-3.628,P0.001;26.3(24.3~28.8)s比25.0(22.8~26.6)s,Z=-5.075,P0.001;8.5(7.4~9.7)s比6.7(5.9~7.8)s,Z=-6.010,P0.001;18.0(17.0~18.9)s比17.1(16.6~18.1)s,Z=-3.851,P0.001],但是,PCT在化疗后变化不明显[0.2(0.2~0.3)%比0.2(0.2~0.3)%,Z=-0.895,P=0.371]。(3)与化疗前相比,4个周期CEF(环磷酰胺+吡柔比星+5-氟尿嘧啶)化疗后,乳腺癌患者FIB升高[2.4(2.0~2.6)g/L比3.2(2.4~3.6)g/L,Z=-4.209,P0.001],而MPV、APTT和FICT降低[10.0(9.6~10.3)fl比9.3(8.9~9.9)fl,Z=-3.901,P0.001;26.9(24.4~29.0)s比25.0(23.1~27.0)s,Z=-2.212,P=0.027;8.7(8.2~10.3)s比6.9(2.9~8.7)s,Z=-3.872,P0.001];6个周期T(紫杉醇)化疗后,乳腺癌患者FIB升高[2.5(2.1~2.8)g/L比3.1(2.3~3.6)g/L,Z=-2.556,P=0.011],而MPV、APTT、FICT和TT均降低[9.7(9.0~10.4)fl比9.2(8.7~10.0)fl,Z=-2.130,P=0.033;25.5(24.0~30.1)s比25.1(23.3~26.5)s,Z=-2.267,P=0.023;8.4(7.4~9.6)s比6.8(6.1~9.1)s,Z=-2.501,P=0.012;18.5(17.2~18.9)s比17.2(16.6~17.9)s,Z=-2.972,P=0.003];8个周期EC-T(吡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紫杉醇)化疗后,乳腺癌患者PLT、PCT和FIB均升高[220.5(180.8~260.3)×109/L比258.0(213.8~284.8)×109/L,Z=-3.212,P=0.001;0.2(0.2~0.3)%比0.3(0.2~0.3)%,Z=-2.155,P=0.031;2.5(2.2~3.0)g/L比3.1(2.7~3.8)g/L,Z=-3.724,P0.001],而MPV、PT、PTR、INR、APTT、FICT和TT均降低[10.7(9.6~11.2)fl比9.8(9.3~10.2)fl,Z=-4.853,P0.001;11.2(11.0~11.8)s比10.8(10.5~11.1)s,Z=-3.644,P0.001;0.9(0.9~1.0)比0.9(0.9~0.9),Z=-2.970,P=0.003;0.9(0.9~1.0)比0.9(0.9~0.9),Z=-3.135,P=0.002;26.1(24.4~28.5)s比24.9(21.8~26.5)s,Z=-4.042,P0.001;8.1(7.1~9.6)s比6.7(5.6~7.7)s,Z=-3.863,P0.001;18.0(17.1~19.1)s比16.9(16.1~17.7)s,Z=-2.895,P=0.004]。结论乳腺癌患者新辅助化疗期间,其内源性和外源性凝血系统相关指标均易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动态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周血凝血指标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及化疗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3年2月至2015年12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普通外科收治的120例胃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100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血清纤维蛋白原(FIB)、血小板计数(PLT)和D-二聚体(D-D)等外周血凝血指标,并比较不同临床病理特征胃癌患者的外周血凝血指标。结果两组APTT和PT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FIB、D-D和PL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胃癌患者中,男性TT及PLT均显著低于女性(P<0.05),年轻患者FIB和D-D显著低于老年患者(P<0.05),肿瘤侵袭较浅者FIB及PLT显著低于侵袭较深者(P<0.01),分期较低者PT、FIB、D-D和PLT显著低于分期较高者(P<0.01),分化较低者TT显著低于分化较高者(P<0.05),PLT显著高于分化较高者(P<0.05),无转移者D-D与PLT均显著低于有转移者(P<0.05);化疗后胃癌患者FIB及PLT均显著降低(P<0.01)。结论胃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且女性、老年、肿瘤侵犯较深、分期较高、分化较低和存在转移的患者更为严重,监测外周血凝血指标,能够较早了解凝血功能异常及出血倾向,及早给予科学干预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4.
肝癌患者的凝血与纤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肝癌患者的凝血五项指标变化,探讨凝血与纤溶机制,判断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预后价值.方法:采用日本Sysmex CA-1500型全自动凝血/纤溶分析仪,测定30例肝癌患者和35例健康对照组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和酶标法测定D-二聚体(D-D)凝血指标,并对检测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肝癌组与对照组比较,PT、APTT、TT均明显延长(P<0.01);D-D含量明显增高(P<0.01);Fib含量明显减少(P<0.01). 结论:肝癌患者凝血指标PT、APTT、TT明显延长,D-D 含量明显增高,Fib明显减少,可用作肝癌患者肝实质损伤造成凝血功能障碍、引起出血并发症的动态指标监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金龙胶囊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高凝状态的影响。   方法   将106例恶性肿瘤合并高凝状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组53例在化疗的基础上同时服用金龙胶囊,每次4粒(1.0 g),一日3次,至下周期化疗开始;对照组53例单纯采用化疗。两组患者每周期化疗前及下周期化疗前检测PLT、Fib、PT、APTT、D-D;两组患者每完成2个周期化疗后进行疗效评价,每周期化疗后评价化疗不良反应。   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PT、APTT较对照组治疗后显著延长(P < 0.05),PLT、Fib、D-D较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 < 0.05);观察组和对照组近期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3);观察组Ⅲ~Ⅳ度中性粒细胞减少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42)。   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同时服用金龙胶囊可延长患者PT、APTT,降低PLT、Fib、D-D水平,从而改善化疗患者的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辅助化疗是否影响乳腺癌患者改良根治术后的并发症和凝血功能。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9月至2019年12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乳腺中心行改良根治术的110例乳腺癌患者临床资料,其中53例接受8周期多柔比星+环磷酰胺序贯多西他赛(AC-T)新辅助化疗为新辅助化疗组(NCT组),57例未接受新辅助化疗患者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2组患者手术情况(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比较2组患者的淋巴结转移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肢水肿、感染和静脉血栓),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7 d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小板计数(PLT)、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及D-二聚体]的差异。结果 (1)2组患者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总引流量和淋巴结转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4,P=0.870;t=-0.584,P=0.560;t=-0.340,P=0.734;χ~2=0.182,P=0.669);(2)2组患者间术后皮下积液、皮瓣坏死、患肢水肿、感染和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36,P=0.849;P=1.000;χ~2=0.182,P=0.670;P=1.000;P=0.230);(3)PLT、PT、APTT、TT、FIB和D-二聚体组内变异中的时间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8.826,P0.001;F=3.210,P=0.044;F=3.491,P=0.032;F=24.811,P0.001;F=72.847,P0.001;F=267.238,P0.001);APTT、FIB和D-二聚体组间变异中的组别因素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854,P=0.017;F=4.616,P=0.034;F=7.761,P=0.006);而所有凝血功能指标无交互效应(F=2.045,P=0.134;F=0.998,P=0.372;F=1.340,P=0.264;F=0.302,P=0.740;F=0.305,P=0.737;F=1.703,P=0.187)。结论 8个周期AC-T新辅助化疗方案并不会增加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使APTT缩短,FIB及D-二聚体显著升高,导致乳腺癌患者术后血液高凝状态的产生。  相似文献   

7.
姜倩  王侠 《现代肿瘤医学》2018,(20):3284-3288
目的:利用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评价宫颈癌患者凝血状态,并探究其与常规凝血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6年4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到我院治疗宫颈癌患者60例为宫颈癌组,同时以健康女性30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行TEG参数(R、K、Angel、MA、CI)、常规凝血试验(PT、APTT、Fib、D-D、FDP)以及血小板计数(PLT)检测。结果:宫颈癌组较对照组R、K显著缩短(P<0.05),Angel、MA、CI、Fib、D-D、FDP和PLT显著升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T、APTT在两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R与APTT,Angel与Fib,MA与PLT、Fib呈正相关(P<0.05),R与D-D,K与Fib呈负相关(P<0.0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R与D-D的Kappa值是0.70(P<0.001),二者具有中度一致性。通过ROC曲线我们发现,R为5.25 min时预测D-D升高大于0.5 μg/ml的敏感性是82.9%,特异性是89.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液呈高凝状态;TEG与特定的常规凝血参数之间显著相关;R和D-D具有检测的一致性。R值对宫颈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具有一定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低分子肝素作用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 使用前瞻性临床研究的方法,随机选取Ⅲ期和Ⅳ期的NSCLC患者140例,通过随机分组法,分为2组.A组为研究组70例,B组为参照组70例.B组采用一线化疗和常规对症治疗方案,A组在B组方案上,采用低分子肝素(LMWH)抗凝治疗.对A、B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组治疗前KPS分别为(78.25±9.62)和(82.25±7.2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35).A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61);B组治疗前后KPS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8);2组治疗后KPS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2组患者凝血指标和正常相比,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异常.A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对比中,TT、Fib、D-D及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2;P=0.001;P =0.014;P =0.004),APT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28;P =0.065);B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凝血指标对比中,D-D、PLT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P=0.004),APTT、PT、TTT及Fib差异无意义(P=0.119;P=0.139;P=0.532;P =0.431).治疗前2组患者凝血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TT、Fib、D-D、PLT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7;P=0.017;P=0.034;P=0.001),而在APPT、P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838;P =0.250).治疗2周期后,A组和B组总有效率分别为25.71%和17.1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71);A组和B组总控制率分别为91.43%和82.8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459).2组抗癌药物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LMWH在治疗NSCLC患者时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异常凝血功能指标,同时有效地改善了化疗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背景与目的凝血及纤溶系统激活在肺癌患者中较为常见,与肺癌侵袭、转移的高风险和预后差相关。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占肺癌的80%-85%,本研究旨在回顾性分析凝血功能指标对NSCLC的预后价值,为目前NSCLC患者高凝状态的预防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首次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604例经病理学证实的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资料内容包括患者治疗前凝血功能相关指标[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 PT)、凝血酶原活动度(prothrombin time activity, PTA)、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 INR)、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 APTT)、纤维蛋白原(ifbrinogen, Fib)、D二聚体(D-dimer, D-D)、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 PLT)]、性别、年龄、病理分型、TNM分期、淋巴结状态等。本研究选择了50例同期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四医院的非癌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NSCLC组与对照组之间所有的凝血功能指标(包括PT、PTA、INR、APTT、Fib、D-D、血小板计数)的血浆水平显示均有统计学差异[除了Fib(P=0.001,5)、Plt(P=0.004,5),其余指标(P<0.001)]。纤维蛋白原水平与NSCLC的组织学亚型之间相关,鳞癌比腺癌的Fib水平明显升高(P<0.001)。III期、IV期期比I期-II期患者的Fib、PLT水平升高(P<0.001, P=0.014),APTT缩短(P<0.001)。与N0患者相比,N1-N3患者的APTT,明显缩短(P<0.001),Fib、D-D水平升高(P<0.001, P=0.048)。对生存率的比较研究显示,PT、INR延长(P=0.032, P=0.001),Fib升高(P<0.001),PTA下降(P=0.005),在统计学上对总生存有明显的不利影响。多因素生存分析显示,在凝血功能指标中INR是唯一的独立预后因素(P=0.017)。结论 NSCLC患者往往存在凝血纤溶系统的激活,导致凝血纤溶指标的亚临床改变。肺腺癌患者以及分期为晚期、淋巴结存在转移的NSCLC患者更易出现高血凝状态。PT、INR的延长与NSCLC患者生存率的下降密切相关,INR是NSCLC的独立预后因素,PT、INR可能成为NSCLC的预后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肺癌患者血浆中凝血指标水平的变化,并分析其与化疗疗效的关系。方法:收集201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初治肺癌患者165例,依照化疗疗效分为有效组(58例)和无效组(107例),另收集5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观察肺癌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的APTT、FIB、TT、D-D、FDP、AT、PT、INR、PLT、PDW水平;对肺癌患者有效组与无效组化疗前后上述凝血指标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肺癌组化疗前PLT、FIB、D-D、FD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化疗后有效组FIB、D-D、FDP、PLT及APTT水平较化疗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无效组FIB、D-D、FDP水平明显高于化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IB、D-D、FDP、PLT的水平变化对肺癌的诊断有一定的价值,可作为化疗疗效及预后的有效判断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化疗对凝血指标的影响,评估凝血指标对小细胞肺癌(Small cell lung cancer,SCLC)患者的预后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210例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和凝血指标,包括血小板(Platelet,PL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D-二聚体(D-dimer,D-D)。将化疗前PLT、D-D和FIB中任意一项值大于正常上限(Upper limit of normal,ULN)或PT、APTT和TT三项中任意一项值低于正常下限定义为高凝组,其余为正常组。结果 高凝组和正常组的年龄、性别、吸烟史和临床分期等临床特征无统计学差异(P>0.05);高凝组经化疗干预后凝血指标PLT、FIB和D-D均有下降,且FIB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正常组化疗前后凝血、纤溶等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现状态(Performance status,PS)、临床分期、PT和FIB是影响SCLC预后的独立因素,且PLT、FIB和D-D异常升高的患者,生存期均低于正常患者,预后较差。结论 化疗可以改善SCLC患者的高凝状态,但对凝血功能正常的患者无明显影响;凝血指标异常升高的患者较凝血指标正常的患者生存期短,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高凝状态是恶性肿瘤预后差的重要因素。血栓弹力图(thrombelastography,TEG)能全面反映凝血因子、血小板功能、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功能及纤溶过程。本研究通过分析TEG同常规凝血检查(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tests,CCTs)的关系,评估两者在晚期肺癌高凝状态中的诊断效能,探讨合理有效的联合检测方式,为临床发现晚期肺癌高凝状态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8-03-01-2018-09-30青岛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内科就诊的Ⅲ^Ⅳ期不可手术晚期肺癌患者72例,以是否合并栓塞分为高凝组(32例)和非高凝组(40例),分别检测血TEG、CCTs、D-二聚体(D-dimer,D-D)和血小板计数(platelet,Plt)。采用Spearman秩次相关分析各观察指标间的关系;通过二元Logistics回归分析筛选关联因素,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分析诊断效能,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ROC)比较采用Z检验。结果TEG参数与CCTs指标之间,凝血反应时间(reaction time,R)与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及D-D相关(rs值均为0.588,均P<0.001);凝血形成时间(K time,K)与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lasma prothrombin time,PT)、APTT、FIB及D-D相关(rs值分别为0.283、0.237、0.273和0.335;P值分别为0.016、0.045、0.020和0.004);凝固角(angle)与D-D相关(rs=0.388;P=0.001);最大凝块强度(maxium amplitude,MA)与PT、国际标准化比率(international normalized ratio,INR)、FIB和D-D相关(rs值分别为0.356、0.340、0.345和0.323;P值分别为0.002、0.004、0.003和0.006);凝血综合指数(coagulation composite index,CI)与PT、APTT、INR、FIB及D-D相关(rs值分别为0.257、0.345、0.260、0.270和0.412;P值分别为0.029、0.003、0.028、0.022和<0.001)。Plt、APTT、D-D及R与血栓形成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rs值分别为0.394、0.529、0.388和0.628,均P<0.001)。TEG各参数之间均有统计学意义的相关性,均P<0.001。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CCTs参数中APTT、D-D、Plt对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R^2=0.386,F=14.264,P<0.001);TEG参数中R和MA对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R^2=0.396,F=22.698,P<0.001);两者联合,PT、R、Plt、APTT、Angel对回归方程有统计学意义(R^2=0.574,F=17.799,P<0.001)。CCTs与TEG的AUC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AUCROC差值=0.004,Z=0.070,P=0.945)。联合应用CCTs及TEG的AUCROC最高(AUCROC=0.966),约登指数为0.838,敏感度为93.75%,特异度为90.00%,与CCTs、TEG的AUCRO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AUCROC差值分别为0.099和0.103;Z值分别为2.750和2.943;P值分别为0.006和0.003)。结论TEG各参数与常规凝血检查有相关性,APTT、Plt、D-D、R和MA是反映高凝状态的主要因素,联合检测CCTs与TEG能更好地反映晚期肺癌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指标与结直肠癌发病风险及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结肠癌患者481例,选取同期结直肠良性病变患者126例为对照组,采用t检验、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统计学方法对两组之间的临床病理特征与同型半胱氨酸、凝血功能指标进行差异分析。结果:结直肠癌患者同型半胱氨酸(HCY)、部分活化凝血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bg)、凝血因子Ⅷ(F-Ⅷ)、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FDP)、D-二聚体(D-D)、血小板(PLT)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凝血酶时间测定(TT)、蛋白C(P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HCY、PT、ATPP、Fbg、TT、PC、F-Ⅷ、FDP、D-D、PLT为结直肠癌的发病风险因素(P<0.05);F-Ⅷ、FDP、D-D、PLT水平在右半结肠癌高于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P<0.05);PT(SEC)、PT(INR)、APTT、Fbg、F-Ⅷ、D-D、PLT水平与肿物最大径显著相关(P<0.01);PT(S...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化疗对肺癌患者凝血功能的影响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检测40例肺癌住院化疗患者(病例组)及同期体检健康人群40例(健康组)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凝血酶原时间( PT)、纤维蛋白原( FIB)、部分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结果肺癌患者(病例组)化疗前PT、FIB、APTT、PLT、PCT、MPV、PDW值均显著大于健康组( P<0.05)。不同临床分期、病理类型肺癌患者的PT、FIB、APTT、PLT、PCT、MPV、PDW值比较差异均不显著( P>0.05)。40例肺癌患者化疗前与化疗后PT、FIB、APTT、PLT、PCT、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化疗后较化疗前均有所改善,MPV、PDW值在化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晚期肺癌患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与肿瘤临床分期、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通过化疗可逐步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5.
申华  张妍妍  孙瑞姣 《癌症进展》2021,19(24):2582-2585
目的 探讨专项干预对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凝血功能与上肢淋巴水肿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乳腺癌老年患者根据干预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组与专项组,每组51例.常规组采用常规干预,专项组采用专项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血清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统计两组患者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PT、APTT、TT均明显延长,FIB、D-D水平均明显降低,专项组PT、APTT、TT均明显长于常规组,FIB、D-D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后,两组患者CRP、IL-6、TNF-α水平均明显降低,且专项组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专项组术后上肢淋巴水肿、DVT发生率均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专项干预可改善患者术后的凝血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降低乳腺癌根治术老年患者术后下肢DVT、上肢淋巴水肿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状态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恶性肿瘤可引起机体高凝血状态,可能导致血栓栓塞症的发生,手术创伤则是重要的危险因素。本研究探讨肺癌患者手术前后凝血状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选取普胸外科临床有效病例74例,分为肺癌组和肺良性疾病组。观察患者术前和术后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LT)、D二聚体(D-dimer,D-D)及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等指标反应的凝血功能状态、变化及临床表现,比较组间组内之间的差别。结果术前肺癌组较肺良性疾病组患者以及肺癌类型中腺癌患者较鳞癌患者术前Fib升高并高于正常值(P<0.05)。肺癌组患者出现PT在术后第1天-第7天延长,APTT在术后第3天-第7天缩短,Fib在术后第3天-第7天、D-D在术后第1天-第7天升高,PLT在术后第1天、第3天较术前呈下降趋势而术后第5天、第7天有升高趋势,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较肺良性疾病组患者术后第7天PT、D-D...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D-二聚体(D-dimer,D-D)、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h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小板(platelet,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ean platelet volume,MPV)及球蛋白(globulin,GLO)、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在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病例组136例,分为肿瘤组76例,包括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gkin lymphoma,NHL)19例、胃癌(gastric cancer,GC)30例、肺癌(lung cancer,LC)27例。均为初治病例,于化疗后1月纳入统计。非肿瘤-深静脉血栓形成组(non-tumor deep vein thrombosis,NT-DVT)60例,均为确诊的下肢DVT患者,抗凝治疗后2周纳入统计。对照组90例,来自本院门诊健康体检者。经全自动血凝仪、全自动血球仪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APTT、PT、TT、FIB、D-D、RBC、HGB、HCT、PLT、MPV及GLO、TG、HDL水平变化。结果:肿瘤组患者化疗前D-D表达水平升高(P<0.05),化疗后下降(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HDL表达水平下降(P<0.05),化疗后升高(P<0.05)。肿瘤组患者化疗前FIB、PLT、GLO表达水平升高(P<0.05)。NT-DVT组治疗前APTT、FIB、D-D表达水平升高(P<0.05),治疗后APTT延长(P<0.05),FIB、D-D下降(P<0.05)。结论:D-D、FIB、PLT、GLO、HDL水平是反映肿瘤相关易栓症患者血栓前状态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变化与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12月的120例胃癌患者并检测其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血小板(PLT)。并以同期6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比较两组间凝血指标的差异,并分析凝血指标和胃癌肿瘤侵犯深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的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胃癌组Fib、DD、PL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APTT、TT、PT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患者中,T2~T4期与T1期比较,N1~N3期与N0比较,Ⅳ期与Ⅰ~Ⅲ期比较,Fib、DD、PLT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癌患者的凝血功能明显变差,同时其凝血功能与胃癌的分期、浸润深度及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检测血浆中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D-二聚体(D-dimer,D-D)的水平变化在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的意义。方法:选择入院确诊为宫颈癌的患者80例,宫颈癌化疗后病例80例,本院同期健康体检者80例。测定血浆中PT、APTT、FIB、TT、D-二聚体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宫颈癌组化疗后与宫颈癌组、健康组比较,PT、APTT、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宫颈癌化疗后PT、APTT、FIB及D-二聚体与宫颈癌化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癌组与健康组比较APTT降低、FIB及D-二聚体值增高(均P<0.05),总体TT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血浆中PT、APTT、FIB、TT及D-二聚体水平的检测对于宫颈癌疾病所致出血的病因分析、疾病诊断、病情评估及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了探讨乳腺癌患者化疗时凝血参数的动态变化及临床意义,检测100例乳腺癌经手术患者化疗前后的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含量(FIB)、凝血酶时间(TT),并与100例健康体检者和良性肿瘤患者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比较组间和组内的差异。乳腺癌患者化疗前与对照组比较,PT、APTT和T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乳腺癌患者在化疗过程中PT和APTT无明显变化,与化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IB含量化疗后比化疗前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T化疗后与化疗前对比逐渐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癌患者凝血指标的定期监测可能是判断乳腺癌预后以及化疗后复发和转移的有价值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